“龙兴之地”古城义县
义县,是辽宁省锦州市下辖的一个县,是一座融历史之厚重与沿海之文明于一体的新型城市。西汉开始设县,历称交黎、昌黎、宜州、义州等,曾是三国和西晋昌黎郡的郡治。
义县古城-惊鸿一瞥
有着2200多年的古城义县,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从燕秦设郡、汉初立县至今已有,古老的土地见证了五燕皇朝和大辽萧氏的崛起兴衰,绘就了多民族融合交汇的恢弘画卷,孕育了佛道交相辉映的历史文化。在上古时代这里是五帝中“颛顼帝”都城所在地,史称“颛顼之虚”暨“龙兴之地”,作为久负盛名的辽西历史文化名城,义县文化遗存众多,无论是自然形成还是人文景观都能与“龙”形成联想。
颛顼-上古之龙
颛顼大帝是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而龙是颛顼的形象,有龙的地方即意味着是该古族活动的地区。据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山海经》其中《大荒北经》开头一段就说:“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九嫔葬焉。根据上古音读推断,此山就是现在的医巫闾。
据《晋书·慕容庞载记》说,在晋惠帝元康四年(公元294年),原住在徒河大青山(今辽西)之鲜卑族首领慕容庞,“以大棘城即帝颛顼之墟也,乃移居之。”颛顼之墟的大棘城,学者说法虽略有参差,但大体在锦州、义县之北,包括阜新地区。
“化石龙”-远古之龙
辽宁省第一座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宜州化石馆镇馆之宝“义县龙。”2001年6月,义县头台乡白台沟村发现一枚恐龙化石。经专家鉴定后,定名为杨氏锦州龙(为纪念中科院院士杨钟键而命名)。该标本长约4.5米,高2.5米。是目前辽宁省境内发现的最大的一枚恐龙化石。
大凌河-形如龙
大凌河是义县第一条大河,又是古代沟通东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古称渝水。远在北魏时称白狼河,辽代时称灵河,金代称凌河,元朝称凌水,也有记载称“凌江”(元至正年间《通济桥碑记》中记载:“城东合龙山下,有水曰凌江”)。明朝时始称“大凌河”,以与“小凌河”相区别。清朝时蒙古语称“傲木楞郭勒”。自古以来,大凌河犹如一条蛟龙,蜿蜒东流,向渤海奔去……
明长城遗址-形如龙
义县境内长城是明代辽东长城最重要的防御体系,整体建筑体现了“依山险就河势为固”的特点。其建造于境内的崇山峻岭之中,分布在6个乡(镇)、35个行政村、37个自然屯,全长76公里,现存长城墙体77段,单体112座(敌台76座、烽火台36座),堡城6座,相关遗存14处。长城是世界瞩目的建筑奇迹和独特的文化景观,彰显着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与力量的象征,长城蜿蜒起伏在崇山峻岭之上,是“中华巨龙”的形象特写。
八塔山-形如龙
义县城南,八座辽代建筑的砖塔分别伫立在酷似飞腾的龙形山上八个凸起的山峰上。据考证,八塔子建筑年代和奉国寺建造年代一致(1020年),是辽圣宗帝为纪念佛祖一生八个阶段而建,是中国唯一纪念佛祖一生八个阶段的塔林,实属是世间稀有。早先,这山叫石龙山。就因为它弯弯曲曲象条龙卧在那儿。据当地传说:玉皇大帝曾敕令:有孽龙私自投胎民家,违犯天条,故令雷公电母将其击毙,并移佛门八塔以镇之。还有一说是说是古代传闻,因山型奇特如龙,当地会有皇帝出生,大辽皇帝听闻,便命人建塔而镇之。传说也好,故事也罢,都是与龙有关的……
炎汉古刹—藏龙卧虎
据晋朝无味空道人所著《古风·词》记载,公元前2600年、炎帝(神农氏)榆网施暴政于民,黄帝起兵伐炎战于中原,炎帝败北,避走去梦(即今义县境内),隐居于闾山之石屋。炎帝做古后,子嗣为祭之及三皇五帝,方在此石屋处由云梦道人主持,始建该古刹,下可以民国《义县志》做依,皆能说明该古刹建成之久远。炎汉宝林楼还是东北地区最早的佛教天台宗的寺院,明清两朝及民国时期,佛事活动大盛。历史上,宝林楼有证可查就有26位皇帝、120多位朝廷重臣。远至炎帝汉祖、唐宗清帝,近至吴三桂、张作霖、李鹤年留下典故无数,其中最为有名的为乾隆曾多次驾幸宝林楼并留回文诗及周总理二提宝林楼。在宝林楼陡壁的东侧顶部岩石纹理神奇的显现一龙一虎,称为“藏龙卧虎”。
皇家寺院-龙的威严
奉国寺始建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是世称释迦牟尼转世的辽朝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在母亲萧太后(萧绰)的“家族封地”所建的皇家寺院,初名咸熙寺(因供奉七尊大佛,又称大佛寺或七佛寺)金代改称大奉国寺。奉国寺内主体建筑大雄殿及寺院整体,上乘唐代遗风,下启辽、金等寺院布局,是辽金寺院中最具典型的例证。其中,大雄殿是辽代佛教建筑的最高成就,代表了十一世纪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
奉国寺大雄殿上挂着的三块中华名匾——“大雄殿”“慈润山河”、“法轮天地”、是中国最大的透雕牌匾,高2.8米,宽1,78米,是六条五爪金龙盘绕的,五爪龙在古代是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这是一座厚积薄发的灵动之城……
这里充满了古朴、梦幻、神秘……
这里的雄伟、威严、是独有且不可复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