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学生进行简单而快乐的阅读?
追求简单而快乐的阅读
我们心中有儿童,按照儿童认知规律去展开我们的教学,语文教学就很简单。但现在很多孩子在阅读中没有享受到亲自阅读的快乐,是因为我们赋予整本书阅读太多任务,孩子身上承载着过多的负担。为此,我们应该追求简单而快乐的阅读,那怎样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而快乐的阅读呢?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述:
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读书是为了健康、快乐、有意义地活着。”“一个爱书的人,必定不至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读书不应该是为了考试,而应该是一辈子的享受。读书是为了健康,快乐,有意义地活着。读书应该是一种清欢,没有盈利。而当下的儿童阅读,被有意放大,被名利遮藏,被概念化,被模式化,以至于常常看不到阅读本来的样子。温儒敏曾说过“若要学生喜欢上整本书阅读,就不能太多干预,应当导向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如果要求太多,学生还没有读,可能就兴趣减半了。如果搞得很功利,甚至和考试挂钩,那就更是煞风景,败坏阅读兴味。既限制了读书的自由,又减损了读书的乐趣。”
当下许多老师在阅读这件事儿上干预得太多,读什么?怎么读?都得老师说了算,读书已经不是个性化行为。老师们在整本书阅读上一定要保有初心,还原阅读本来的样儿。让学生是出自于喜欢读,渴望读而读,不是别人让我读,我就读。王老师认为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应谨记“不要因为我们走得太快、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阅读不是为了考试阅读,阅读不会害怕考试。”阅读应做到循序渐进。在小学阶段应学会爱读,中学时要做到会读,一生则会享读。
如何让孩子在小学阶段爱读?
第一是要尊重儿童的阅读喜好。不拿自己一个人的口味去限制所有人,就如在家里做饭般,要允许什么样的口味都存在。
第二是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如从一到六年级,每个年级读到的书目文体不一样。有儿歌、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古典名著、外国名著等等,编者这样选编的意图是什么?他希望我们的孩子别偏食,什么样的东西都吃一点儿,强身健骨。
第三是推荐儿童喜欢且优秀的书目。老师是阅读的引领者,要善于给学生推荐各类有价值的书目。
第四是创造儿童喜欢的共同形式。教师要思考怎样的推荐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爱读的兴趣,能够真正达到爱读的目标?
书单从哪儿来?
01
推荐书目前问一问
我们能开始喜欢自己的喜欢吗?孩子们可能喜欢吗?如何让他们也喜欢?我喜欢读哪些书?
02
推荐书目的途径很多
教材的推荐、他人的评定、自己的眼光、学生的互评。国内外儿童文学奖项: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03
推荐书目想一想
什么样的书是经典书目?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作品是不是经典要由读者自己来评判。
阅读策略什么时候教?
策略单元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学会阅读。我们学会阅读的目的是在策略单元的时候去学习,在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时候去运用。什么时候能阅读呢?阅读经验告诉我们,你有经历,你慢慢地就有了经验,你的经验得以提升就是策略,而策略学习才是最难的,它不可能立竿见影。策略学习是一种经验的累积,阅读策略不是课外阅读课上才能教的,课外阅读课就是整本书的阅读课一定去读。在没有阅读的情况下,你怎么判断这本书你是否有可能喜欢?还是那句话,这是你的经验,是你自己的认知和总结。
教师教的策略
如何通过我们教的手段、方法来达成真正让孩子喜欢整本书阅读。
01
猜想
所谓的猜想就是根据说明插图、题目、目录或者含在文章的线索,结合自己的先备知识,对后面的内容进行一种预测。
猜想逻辑一般放在导读课上,因为孩子没读过,所以就会经常让孩子去猜去想。以《时代广场的蟋蟀》为例,提问:蟋蟀应该生活在哪?这只蟋蟀是怎么来到这里的?这就是一种猜测,我们开课都可以这样开始,从时代广场什么样到蟋蟀应该生活在哪里?它是怎么来到这儿呢?这就是第一次猜测,我们要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
02
抓重点
抓住故事的主要任务、关键情节、发展线索来组织教学。一本书,人物很多,内容很多,不可能都讲。你不可能把一本书,每个故事都讲。以《小猪变形记》为例,它的发展线索一定是“变”,他看到了谁想变?到了什么程度?怎么变的?结果怎么样?这就是抓重点,抓关键的情节。
03
比较
根据内容、插图、作者或者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自己或他人的阅读经验进行比较。同一主题的比较:这几本书当中的主人公都是狐狸,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别?外国作家笔下的狐狸和中国作家笔下的狐狸有什么不同?外国人通常认为狐狸特别美好,特别可爱。而中国人往往认为狐狸是狡猾的、是奸诈狐媚的。电影和书本的比较:可以将书本改编的电影推荐给孩子看一看,比较发现两者的不同,或许能指向深层次的思维和审美。
04
连结
前后内容的联系、书中人物的联系、一本书跟另一本书的联系以及书与生活的联系。书和生活的关联往往是最多最密切的。在读书当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指导着他的生活,让孩子学会如何去生活。以《本爱安娜》为例,十岁的本爱上了转学到他们班的女孩儿安娜。两个人互相写信,一起玩儿,一块儿回家。但是后来安娜转学走了,本很伤心。向学生提问以此联系生活:这本书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最喜欢书中的谁?你有喜欢的本或者安娜?如果有,你打算怎么办?如果你有了喜欢的本和安娜你会跟你的老师讲吗?
05
表演
根据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设想的延续以及人物的反应、矛盾冲突等加以表演,体会感情、深化理解。在阅读过程中,能通过表演可以体会感情加深理解。
06
统整
统整一般是放在分享课上,就是孩子读完一本书之后,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把握。统整《本爱安娜》以问题导向“这本书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以“请你给埃米尔列一个淘气排行榜”统整《淘气包埃米尔》等等。
“快乐读书吧”怎么教?
通过年级、文体、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将“快乐读书吧”栏目进行划分。
整本书阅读首先是“读”,教师无法替代学生的阅读体验。整本书的导读要体现“整”。激发一些兴趣、阅读一些内容;学会一点方法、领悟一点主题;拓宽一点视野、做好一点准备。整本书阅读关键在于“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各年级的具体教学策略指导:
一年级上册:
热爱阅读,以读书为荣耀的觉悟,不是靠一堂课去完成,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教师要营造班级读书氛围,可以和学生一起建设图书角、举行故事会等。发现典型,树立榜样(阅读之星评选)。发掘资源,大手拉小手,请助教。
二年级上册:
1. 读书名,猜主人公。
2. 看封面,猜作者。
3. 看一看封面,小组讨论:这本书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 看书。
5. 跟同学分享你看的故事。
6. 欣赏根据书本拍的动画片。
7. 讨论:动画片和书谁好?说一说原因。
8. 介绍经验:怎么爱护图书?
四年级上册:
1. 神话故事知多少?---看图片,猜故事。
2. 神话故事知多少?---读文字,猜故事三。
3. 神话故事知多少?讲一讲(抽签讲)。
4. 说一说:你觉得这些神话有什么特点?
5. 读一读:你知道神农氏吗?(短片引入炎帝)
6. 谈一谈:哪些情节让你觉得很神奇?你对他有了什么新的看法?
7. 看一看:连结本单元的日积月累,联系生活中的宇宙探索(各种宇宙飞船的取名)。
8. 小结:拓展读一读国外的神话。
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与中国民间故事
1. 你认识他们吗?(照片导入海力布、阿凡提、甘珠尔扎布、刘三姐、长发妹,老大老二)。
2. 复习生字词,引出民间故事的特点。(美好的结局、来源于生活等等)
3. 根据语文要素要求,讲一讲故事。
同时给出资源辅助:例如《猎人海力布》中没有,可电影中有的情节,帮助学生打开想象之门。
4.小结
六年级上册:《童年》
1. 初步了解作家作品,激发阅读兴趣。童年有哪些记忆让你印象深刻呢?了解高尔基,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吗?
2. 讲述推荐理由,进一步激发兴趣。
看了这样的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 做好阅读这本书的准备
(1)制定阅读计划
(2)思考并讨论如何去记录关键情节
(3)学习制作人物名片
阅读可以评价吗?
阅读可以通过演讲、辩论、表演以及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评价,但阅读的成果不是立竿见影的,要循序渐进。阅读,不是为了受教育的,但分明可以让一个人精神的模样气象万千;不是为了学习阅读策略和方法的,但分明可以摸索到方法;不是为了学习写作技巧的,但一定可以下笔如有神……
在阅读这件事上,语文老师要耐得住寂寞,因为任何急功近利都是对阅读的亵渎。别着急啊,慢慢来,要相信,所有的阅读都会留下印记,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发出回响。阅读的回响,也如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今天孩子们的阅读或许要在几年后、十几年后、甚至几十年后才显示出它的价值和意义。
整本书阅读教学
《在那奇妙的王国里》课例实录
课前谈话:最喜欢看的书籍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读课外书吗?
生:喜欢。
师:你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是什么?
生:《植物和僵尸之恐龙》。
师: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生:漫画。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呢?
生:因为里面有很多的人物和恐龙。
师:爱读漫画没有什么不好意思,能将漫画看懂的孩子是非常聪明的,里面没有文字,需要你看图去理解里面的意思。别的孩子喜欢读什么书?
生:《格林童话》。
师: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喜欢,谁还想来说一说?
生:《棋谱》。
师:哦,你喜欢指导你下棋的书,是哪种棋的呢?
生:围棋。
师:哦,你的目标是升到围棋三段,所以很喜欢研究棋谱。读书是个性化的行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喜欢。
童话故事知多少——看图片知故事
师:今天王老师要带着你们来读另外一本书,刚刚有同学说到他喜欢《格林童话》,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本书就是童话,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童话王国。我相信,你们一定读过很多的童话,不信,你们猜猜。这个童话叫什么名字?我们二年级的时候读过。
生:《孤独的小螃蟹》。
师:声音很洪亮,再来看一本,这本叫什么名字?
生:《一只想飞的猫》。
师:把掌声送给她,再看一本,这本书是?
生:《小狗的小房子》。
师:没错,这是我们二年级读过的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知多少——读文字,猜故事
师:还有很多经典的童话,几乎每个小朋友都读过,看看这个,你读过吗?呀,举手的人真多,这个故事叫?
生:《丑小鸭》
师:没错,再来看一个,谁来给大家读读这段话呀,你来读。这个故事是?
生:《海的女儿》
师:还有一个名字叫《小美人鱼》,好,我们再来看一个,这个是什么故事?谁来读(生读)。
生:《豌豆公主》
师:太棒了,这些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几乎每个小朋友都知道,每个爱阅读的孩子都有可能曾经读过,太了不起了。
初步了解安徒生
师:那你知不知道这三个故事都出自同一个作家,这个作家的名字叫?
生:安徒生
师:没错,这几个故事都出自《安徒生童话》,那你对安徒生有了解吗?你知道的可以跟大家分享。
生:安徒生发明灯泡。
师:哦,你说的是爱迪生,他们都有一个“生”字,安徒生是写诗的,写童话的。
生:他是一个大作家。
师:他主要写什么?
生:童话。
师:对,他是一个著名的童话作家,是哪儿的人呢,你知道吗?
生:丹麦。
师:对,是丹麦人,这个人非常了不起,他写了很多童话,所以它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它的这本《安徒生童话》被翻译成一百五十多种语言,在全球各地发行和出版,你说这个人是不是很了不起。太厉害了!在我们的教材里面,三年级就会给我们推荐安徒生的童话来阅读。
阅读《拇指姑娘》片段,走进《安徒生童话》
1.片段赏析,感受奇妙之处
向上滑动阅览
师:这个故事出自安徒生的《拇指姑娘》,我也想问问你,你读过吗?有人读过,有人没读过,没关系,给你两分钟的时间自己默默读一读这个故事的片段。
(生阅读)
师:孩子们,这个故事是安徒生的《拇指姑娘》,我们的课文当中呀,就选了这篇文章结尾当中的一段。有人说,童话中,总是充满了奇妙的色彩,从这篇童话中,你能从哪里感受到童话的奇妙之处呢?同桌两个人互相说一说,交流你们的想法,听听互相怎么说的。
师:好,我们来请小组分享一下,你们觉得哪里奇妙?
生:拇指姑娘太小了。
师:是的,拇指姑娘太小了,居然只有一点点,还有什么地方特别奇妙?
生:燕子可以驮着拇指姑娘飞翔。
师:那么小的燕子居然就可以驮着拇指姑娘飞翔,现实中我们怎么能坐在燕子的身上去飞呢,而拇指姑娘就可以。还有哪里你感受奇妙呢?
生:燕子可以飞过常年积雪的高山。
师:对呀,燕子居然可以飞过积雪和高山,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在童话中都可能发生。还有吗?你觉得哪里特别奇妙?
生:他们来到了温暖的国度。
师:是的,他们飞过了积雪和高山,终于来到了温暖的国度,这也是神奇的地方。老师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觉得神奇的地方。你瞧,田沟里、篱笆上到处都结满了最美丽的绿色和紫色的葡萄。孩子们,你们见过田沟里、篱笆上长满葡萄吗?
生:没有。
师:安徒生的童话真是处处洋溢着这样的奇妙之处,写得特别美。拇指姑娘这个故事我们看到的只是故事的结局,你知道这个故事是如何开始的吗?你想过怎么会有拇指姑娘呢?她是从哪里来的呢?你知道吗?
生:有一个女人没有女儿,她很想要一个女儿,一个巫婆就给了她一粒种子,告诉女人把种子种在土里,女人就种下了这粒种子,结果真的长出了一个女儿。
师:看来你读过这个故事。你们瞧,这段话就告诉了我们拇指姑娘是从哪儿来的。你来给大家读读这句话(生读)。
师:你是不是经常读课外书?
生:是。
师:你看我看得多准,一个课文读得好的孩子就是一个经常读书的孩子。你读过哪些课外书?
生:我读过《希腊神话》、《十万个为什么》、《木偶奇遇记》。
师:看来,你真的是读了很多书。孩子们,那你们觉得这段话让你感受到奇妙吗?奇妙在哪里呢?
生:这个大麦粒不是给鸡吃的,也不是田里种的。
师:大麦粒居然能生出宝宝来,我们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生:妈妈的肚子里。
师:可是你看这个拇指姑娘居然是,把麦粒埋在花盆里就生出来了。那拇指姑娘出生以后又会是怎么样的呢?你可以自己来读一读。
(出示ppt图片,学生自由朗读。)
师:每个人都认真读了,王老师表扬。这里面有让你觉得特别奇妙的地方吗?
生:这个花被吻了一下就开了。
师:妇人轻轻吻了一下花朵,花儿就“啪”的一下就开了,这是神奇的地方。一起用手比一比,做做动作。我们又一次从童话中感受到它的奇妙。孩子们从上课到现在,我们了解了拇指姑娘是怎么来的。我们发现从麦粒到花朵到拇指姑娘,安徒生的想象真的是太奇妙了,就让拇指姑娘这样来到了我们身边。刚才我们还读了课文当中的结尾,你发现拇指姑娘最后去了一个哪个地方?
生:一个温暖的地方。
2.创编想象
师:一个温暖、美丽的地方。可是你知道在这中间,她又经历了什么呢?请孩子们自己想一想,拇指姑娘出生以后可能经历了哪些事情?有着怎样的遭遇?
师:我发现很多同学读过这个故事,那就不是你们的想象了,是作者的想象。那请你来讲讲故事的结局。
生:拇指姑娘被癞蛤蟆抢走,又到了鼹鼠那里……
师:好,还有补充吗?请你。
生:癞蛤蟆没有把她带到水里,而是把她放在了荷叶上,逼他嫁给自己的儿子……
师:孩子们说了很多,有不一样的地方,你们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在跟安徒生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不一样,安徒生的语言充满了奇妙的色彩,让你觉得有趣,我们说的故事就没有这种奇妙和有趣。如果大家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安徒生又是怎么写的,你就可以继续去读《拇指姑娘》。
3.再次走进安徒生,感受《安徒生童话》的特点。
向上滑动阅览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安徒生是丹麦的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作品特别有影响力。但你们知道吗?他的经历十分坎坷,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从小热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展露才华。他在自己写的一篇文章中说:“我这一辈子是一个美好而曲折的童话故事,既幸运又坎坷。我一生的经历,将是我作品的最好诠释。”其实,安徒生就是在告诉大家,我的这一生坎坷而美好,所以我的故事那些人物也往往是坎坷而美好,那你觉得他故事中的谁是坎坷而美好的呢?
生:丑小鸭。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丑小鸭先是在鸭妈妈窝里很久才出生,有一天它出生了,但是它很大,而且很丑,其他人都嘲笑它,它的妈妈也不要它了。它在外面流浪的时候,有一只猎狗闻到它却没有抓它,丑小鸭心里想我丑得连猎狗都不想抓我了。
师:这些都是它经历的坎坷,那它最后怎么啦?
生:它最后变成天鹅了。
师:它居然是一只天鹅。你看,真的是坎坷而美好。还有谁也是这样呢?
生:拇指姑娘,他一开始被一只癞蛤蟆捡走,又被鼹鼠逼着结婚,不然就会伤害它。
师:那最后怎么样呢?
生:小燕子就带她去一个温暖的国度,和一个帅气的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师:我们发现拇指姑娘也是这样的。还有你读过的那个安徒生故事也是这样的呢?我们再留一个问号,在你读《安徒生童话》的时候,还有哪些故事也像丑小鸭和拇指姑娘,坎坷又美好呢?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拇指姑娘》,了解了这个故事的大致意思,安徒生还有很多经典的童话,这个你读过吗?
生:《魔笛》《夜莺》《坚定的锡兵》
师:谁能从里面选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生讲《坚定的锡兵》)
师:这些故事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留下一个又一个问号,如果你愿意读,就把它们找来读,揭开一个又一个的问号,感受童话的奇妙。
赏读故事,激趣拓读
1.走进《格林童话》,看剧照猜童话
师:他还有两个兄弟,他们是?
生:格林兄弟。
师:格林兄弟的童话多数都被拍成了电影,这些动画片你看过吗?
出示:《白雪公主》《睡美人》《灰姑娘》《公主与青蛙》《长发公主》
师:《长发公主》又叫《莴苣姑娘》,拍成电影以后叫《魔法奇缘》,这些动画片你看过吗?
生:没有。
师:好遗憾,今天的课堂上我们来看一个小片段。
(播放《魔法奇缘》动画片)。
师:看够了吗?
生:没有。
师:回去可以看动画片,也可以去读这个故事。
2.赏读片段《长发公主》,激发阅读兴趣
师:在书中,关于长发公主,还有一段这样的描写。谁来读读莴苣姑娘的故事?
生:读《莴苣姑娘》。
师:后面又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又留下一个问号,等自己再去读《格林童话》的时候再来解开这个谜。
3.教师总结,推进阅读方法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读了很多童话,聊了很多童话,如果回去感兴趣读《安徒生童话》这本书,你还可以这样做:从书中摘录一段你觉得写得很美的段落;可以从书中摘录一段奇妙的幻想;有些童话的结局不一定是你喜欢的,你还可以创编一段;如果你遇到一个打动你的童话故事,你还可以对其中人物说说你的感受。就这样让阅读陪伴着你度过一段时光,就这样过着过着,你会发现,因为你爱阅读,你的生活也充满了很多很多的美好。
心得体会
阅读该有的样子
高考改革、整本书阅读、学习力提升……你心中的儿童整本书阅读是什么样子呢?可有被有意放大、被概念化、被模式化?
温儒敏教授说:若要学生喜欢上整本书阅读,就不能太多干预,应当导向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如果要求太多,学生还没有读,可能就兴趣减半了。如果搞得很功利,甚至和考试挂钩,那就更是煞风景,败坏阅读兴味。既限制了读书的自由,又减了读书的乐趣。
整本书阅读,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早在1941年,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便对“读整本的书”提出了要求,时至今日,80年过去,只是今日,更被重视。
面对高考改革,对学生学习力的要求更高,对整本书阅读功效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在整本书阅读的大浪潮下,依托整本书阅读提升学生学习力,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的目标,但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更应努力保有儿童阅读该有的样子,即助力孩子“爱读”。尊重儿童的阅读喜好,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推荐儿童喜欢且优秀的书目,创造儿童喜欢的共读形式,只有让孩子真正爱读,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才会被真正体现。
人生快事,莫如读书
今天,王文丽老师在讲座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在阅读这件事上,语文老师要耐得住寂寞,因为任何急功近利都是对阅读的亵渎。别着急啊,慢慢来,要相信,所有的阅读都会留下印记,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发出回响,也如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今天孩子的阅读或许要在几年后,十几年后,甚至几十年后才显现出它的价值和意义。”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不得不让我反思我在阅读中下了多少功夫呢?要想引导学生爱读书、乐读书、善读书,首先,我是不是应该是一位爱阅读的老师呢?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走进阅读,我们在书本中遨游,不仅能丰富自己的阅历,还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自己感知更多的美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是最好的备课。”若没有平时的广取博览,就没有对文本的深刻认识,也没有课堂上的旁征博引,更没有对课堂运筹帷幄的能力。
因此,作为教师想要保持生生不息的活力,首先需要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这一切都是需要借助读书,抓紧时间读书,书永远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只有成为一个爱读书的老师,才能真正影响学生,让学生爱上阅读,在阅读中找到更多的快乐。
唤起儿童对阅读的渴望
“阅读的意义是什么?书籍是我们忠实的朋友,可以在惆怅之时给予温情的安慰,可以在成长路上作为良师指引方向,亦如良药能治愈愚钝,造就灵魂。儿童成长的路上少不了阅读的陪伴”。王文丽老师对于“简单而快乐的儿童整本书阅读”那些娓娓道来的细说,解锁了要让儿童喜欢上整本书阅读的密码:应导向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保持并增加孩子读书的兴趣。
一、让学生爱读书,首先要尊重儿童的阅读喜好,对于孩子爱看的书籍不做过多干预;其次,教师要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不要太注重阅读策略而破坏了阅读本该有的样子;第三,推荐儿童喜欢且优秀的作品,无论从什么角度去筛选推荐,一定要自己先阅有所了解;第四,创造儿童喜欢的共读形式。
二、策略单元教策略,课外阅读用策略。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了阅读策略用阅读策略去读其他书就够了,在对书的兴趣牵引下用点方法去读就行了,没必要期望孩子每读完一本书就有很大的阅读能力提升。
三、整本书阅读首先是要让孩子们去读,其次才是从文本中学会一点方法,领悟一点主题,拓宽一点视野。想要孩子的阅读能力提升,让他多读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想要人造船,不是给他木板,也不是给他锤子和钉子,而是唤起他,对辽阔大海的无限渴望。——圣埃克·苏佩里”,想要儿童学会阅读,不是给他一连串的阅读方法,而是让他爱上阅读。
让阅读回归本来的样子
浓浓的语文味,淡淡的浸润感。今天,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王文丽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三年级快乐读书吧《奇妙的童话王国》的课堂教学。她围绕“看图片猜童话”、“读文字猜童话”、“初步了解安徒生”、和“赏读故事,激趣拓读”几个版块,带领学生徜徉在世界著名童话中,从《安徒生童话》到《格林童话》,孩子们边猜边读,边读边找奇妙之处,在轻松而快乐的氛围中激起阅读兴趣,渴望与更多童话故事相知相遇。
读书是一件可以让人健康、快乐而幸福的事。而我们读书,也是为此。然而,在现在大家都知道阅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时,大家的一片“好心”未必会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我们在大力倡导与践行儿童阅读这件事时,往往由于认识不到位而易于走偏,这无疑也是给我提了个醒——让阅读回归本来的样子。
少一些功利,回归阅读本真。看似繁复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其实最应回归阅读本真,心中要时刻装着儿童,按儿童阅读规律开展教学,正如王文丽老师所说:“在阅读这件事上,语文老师要耐得住寂寞,因为任何急功近利都是对阅读的亵渎”,“越简单越持久,越复杂越短暂”,“要崇尚自然而然地发生,要相信所有的阅读都会留下印迹,要交由岁月、交由未来评判”。
阅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要去做那个为孩子点灯的人,把阅读的选择权归还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