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鹏论:柏拉图就是哲学

柏拉图是一切时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坤鹏论


历史小档案:柏拉图
所处时期: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时期
时期时间: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
时期的哲学大命题:如何能更好地活着。
生卒: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
座右铭:理型,永恒不变的实际存在。
主要哲学观点:
  • 通过理性得到的知识可以称之为真知;
  • 理型,永恒不变的实际存在,相对于我们这个现象世界,理型存在的世界叫理型世界;
  • 人类会回忆起灵魂曾在天上的理型世界看到的理型,从而认识真理;
  • 洞穴之喻;
  • 灵魂三分说;
  • 四主德;

  • 哲人王;

  • 理想国。


一、西方哲学,不是柏拉图的,就是反柏拉图的

由于苏格拉底只通过对话、提问对他周围的人产生影响。

因此他自己并没有给后人留下片言只字。

他的哲学思想主要由弟子柏拉图记录和传承。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无法考证柏拉图有没有在其中“夹带私货”。

那么,在严格意义上讲,只要提苏格拉底就得把柏拉图捎带上。

柏拉图可谓苏格拉底思想的第一代言人,一生都致力于发展和传播老师的哲学。

他为人类树立了一个超级偶像,一位超越了哲学领域的超级大师形象。

后来,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将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孔子、耶稣列为人类四大圣人。

他们都不算一般人眼中的成功者,如果严格按照世俗的眼光衡量,他们其实都是失败者。

但是,他们的伟大所在就是,见证了人类精神中丰富的潜能。

他们也用自己的人生告诉后人,所谓崇高,并不是指人一生下来就是崇高的,而是指人类在面对自己的生命、走在人生路上时,必须对自己有怎样的自我期许,以及希望得到何种结果。

这种精神,就是四位圣人最大的贡献。

也正是这四位圣人,共同创立了人类的哲学,并为哲学研究确立了标准。

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类的典范不应该是那些靠军事力量、政治力量、经济力量成就大业者,而是让你我这等平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可以效法的。

而这四位圣人恰恰告诉我们,烦恼不值得担心,烦恼之中能够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死的稀里糊涂。

其实,柏拉图不仅吸收了苏格拉底的思想,他还将诸如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毕达哥拉斯等古希腊先哲的思想融汇并联系在一起,甚至还包含有东方哲学思想,绝对是当时西方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西方哲学和哲学家简明百科全书》这样写道:“柏拉图的著作都保存了下来,一共五大卷。它们不仅构成了最伟大的哲学著作,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

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说过:“柏拉图著作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说是非柏拉图的。”

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爱默生则说:“柏拉图即是哲学,哲学便是柏拉图。”

曾有人这样评价道:“如果有人问什么是哲学,最好的回答就是‘去读柏拉图’。正是柏拉图最早使用‘哲学’一词;也正是柏拉图发明并且第一个实行了对哲学研究的分类。”

英国文学评论家怀海德如此断言:“全部西方哲学传统都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

因此,称柏拉图是一切时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绝不为过。

二、拜在苏格拉底门下

柏拉图的原名叫阿里斯托克勒。

学生时代,他因为体魄强健,肩膀坚实宽阔,被同学们起了个外号叫“柏拉图”,意思是宽广的。

以后,这个外号就成了他的正式名字,伴随他流芳百世,也算是实至名归。

柏拉图有着贵族血统,甚至可能是皇家血统。

但是,他就像普通的年轻人一样,喜欢学习诗歌,参加战争,对政治特别感兴趣。

但是,对祖国抱有一腔热血的他对当时雅典的政治现状相当失望,对于城邦的没落深感痛苦。

人在这种时候,往往最想寻找认同来慰藉心灵,这种认同需要:

一是,与他意见一致,志同道合;

二是,比他自己思考得更为深邃;

三是,不仅有精妙绝伦的解析之说,同时还有高屋建瓴的解决之道。

于是,公元前408年,20岁的柏拉图,第一次遇见了伟大的苏格拉底,惊为天人,毅然公开焚烧掉自己写的诗,立誓一生追求哲学。

“感谢上苍,让我生来并非野蛮人而是雅典人,并非奴隶而是自由人,并非女人而是男人。而最令我感激不尽的是,我生在了苏格拉底的时代。”柏拉图曾如此感叹道。

为了证明自己奉献哲学之心,他还宣称已决定搬到住满金匠的街上,这样一来,即使思考时睡意来袭,也会被金匠的敲打声吵醒。

柏拉图跟随苏格拉底后,开始狂热地研究政治,探讨什么是正义这类问题。

他被苏格拉底那辩论式竞技游戏深刻触动,沉迷于苏格拉底以尖锐的问题质询传统教条、理所当然以及臆想猜度所带来的快感之中。

很快,柏拉图就成为了苏格拉底最能干的学生,并对智慧和老师陷入了极度的崇拜之中。

他不仅学习老师的思想观念,还在对话录中详细阐述老师的学说。

由于这些对话录的主角并不是柏拉图,而是苏格拉底,因此,要分辨里面阐述的观点究竟属于谁,并不容易。

有迹象显示,苏格拉底对于柏拉图的表述也时常感到困惑、茫然。

他有一次梦见自己的学生变成一只乌鸦,跳到他头上,啄他秃掉的部分。

而且,柏拉图的对话录中作为许多论证基础的“理型论”主要是柏拉图而非苏格拉底的学说。

正是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柏拉图从以前只知单纯粗浅辩驳、只求辩论胜利的毛头小伙,变成了追求详尽的分析与深刻的讨论,不以胜利为目的,而以智慧是否增长为目标。

三、行万里路后,创办柏拉图学园

苏格拉底死后,已经28岁的柏拉图对逼死恩师的雅典彻底绝望了。

他自此开始了长达12年的异国游历。

他去过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甚至有传说他曾到过恒河两岸的土地,在那里学习了印度人的神秘冥想。

当然,柏拉图并不是简单的旅游。

他因为亲眼见到了、亲身体验到了雅典政体的不平与腐败。

而苏格拉底不是为别的,只是为了探讨道德与正义,却被判处死刑。

这个看似平静的悲剧结局给柏拉图后来的思想带来了巨大影响。

他继承并发展了恩师对民主政治的反感和蔑视,坚信民主政体必然走向绝路。

那么,对于这样的城邦,这样的政治,有没有更好的治疗办法?别人、别的国家是怎么做的?

于是,他在游历中潜心学习各种高深的智慧,寻访各处神圣的殿堂,品读每一个坚毅信条。

他如饥似渴地吮吸着人类最顶级的智慧,将它们汇入到自己的思想中。

比如:他曾加入由毕达哥拉斯创建的学派,深度吸取了毕达哥拉斯的观点。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此乃人间至高的学习法,而柏拉图就是真正的践行者。

公元前387年,已到不惑之年的柏拉图满载着智慧回到雅典。

此时的他更加坚定地赞同苏格拉底关于只有智慧精英才能治理好国家的观念。

他认为,要想发挥其政治影响力,只有通过教育而非参政,因此便在郊区创办了柏拉图学园。

柏拉图可谓是终其一生致力于如何发掘、栽培智慧精英以及如何让这些人去治理国家。

当初,柏拉图也曾有机会实现他的政治理想,那是叙拉古。

叙拉古也叫锡拉库萨,是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一座位于东岸的城邦,曾是西西里岛东部霸主。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它曾与雅典争强。

尤其是在公元前415~前413年雅典西西里争夺战争中,雅典军队惨败于叙拉古。

不过,战争导致它的民主势力削弱,狄奥尼修斯一世当上国王后,大量招募股雇佣军发展军事力量,并采取了专制统治。

公元前4世纪初,叙拉古一度控制了西西里岛的大部分地区和意大利南部的许多地方。

可能是认为专制更容易施新政,或是对民主深恶痛绝后的逆反,柏拉图曾经专程跑去试图说服狄奥尼修斯一世接受他的政治观念,未果。

当狄奥尼修斯一世驾崩时,他接受了妻弟狄昂的建议,又跑到叙拉古去负责教育狄奥尼修斯二世。

但是,后来的新统治者将狄昂放逐,这个计划也宣告失败了,柏拉图还因此入狱,随后被出卖为奴,幸好其朋友将他赎回才没有死于非命。

除了两次离开雅典前往叙拉古外,柏拉图一直待在他的学园里授课。

柏拉图学园被认为是人类最初的大学,它一直存续了约900年,直到后来基督教皇帝查士丁尼谴责其为异教徒结社,才被迫关闭。

在柏拉图学园大门上有这么一句话:“不懂几何者不得入门”,可见毕达哥拉斯的数学思想对柏拉图的影响有多么巨大。

在这里柏拉图为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授课,却不要任何报酬。

在去世的前几年,他活得非常愉快,悠闲地漫步于自己的学园,为一群群学生布置作业和研究任务,下次来时再讨论解答。

公元前347年的一天,柏拉图的学生邀请他参加自己的婚宴,在众人沉浸于狂欢之时,已经耄耋之年的他退到屋中的安静角落,躺在一把睡椅上小憩。

第二天早上酒宴结束后,人们过来想将他叫醒,却发现他已经安详地长眠了。

那年,他正好80岁。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坤鹏论
(0)

相关推荐

  • 苏格拉底的个人简介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 ...

  • 坤鹏论:为什么哲学初学者最好读柏拉图的著作?

    万物流动,人也不例外,特别是那些不停思考.不断实践的人,他们每一天都是新的. --坤鹏论 坤鹏论本想浮光掠影地介绍一下柏拉图的著作,但是,很快就发觉这违背了自己的写作初心. 而且,越是学习越是写,越感 ...

  • 坤鹏论:为什么哲学与修辞学如此对立不容?(上)

    愤世嫉俗往往源于太喜欢这个世俗,其中道理很简单--绝大部分的恨源于爱而不得. --坤鹏论 坤鹏论写到这里,大家一路跟着读到这里,我们基本也了解了哲学与修辞学一直的关系. 自古希腊时期起,它们便处于对立 ...

  • 坤鹏论:为什么哲学要对修辞学转向?

    不管做什么,既能找出一堆支持你的道理,也会有不少反对你的道理,凡是模棱多可,正反皆有理,都不值得浪费宝贵的脑细胞,更不值得为它们停下前进的脚步,连一丁点儿的踌躇都不要有! --坤鹏论 一.没有所谓的真 ...

  • 坤鹏论:为什么哲学与修辞学如此对立不容?(下)

    偶然的机会永远留给必然有准备的人. --坤鹏论 一.从概率看哲学与修辞学 坤鹏论认为,如果从更本质的角度看,哲学和修辞学完全代表了人们在这个概率世界中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 西方传统主流哲学--是确定 ...

  • 坤鹏论:为什么哲学与修辞学如此对立不容?(中)

    科技背后不是科技,而是人. --坤鹏论 一.理性面对人事,往往束手无策 17世纪,欧洲是全世界最耀眼的所在. 随着科学在那里萌芽.发端,"理性与科学"便成了一直延续至今.蔓延全世界 ...

  • 坤鹏论:柏拉图的著作原本只是为了普及哲学?

    放眼世界,我们不难发现,大凡早期的关于思想的典籍都以对话形式出现,比如:希腊和中国,印度的很多佛教经典也如此. --坤鹏论 一.对话 坤鹏论之前曾讲过,哲学家如果加持了文学天赋,那简直是不想出名,不想 ...

  • 坤鹏论:读《美诺篇》 学习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下)

    --坤鹏论 一.追问亚里士多德:一般性知识本身从何而来? 在<读<美诺篇> 学习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中)>,坤鹏论提到亚里士多德对于"一切探究如何可能?"的 ...

  • 坤鹏论:前苏格拉底哲学之总结(下)

    人生注定是场悲剧,因为死亡没有概率,既是注定的,也是公平的,所以,对待活着能够遭遇的绝大多数悲惨的态度当如塞涅卡所说:"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坤鹏 ...

  • 坤鹏论:前苏格拉底哲学之总结(中)

    青史留名的最佳方式是著书立说,在世时就要尽量地去扩散自己的理念,第一让更多人知道,第二让更多人信仰,其中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便是自成一派,建立学派,吸引更多同道的追随者.传播者.解释者.研究者. --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