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镇”缺少新面孔是个问题

“百强镇”缺少新面孔是个问题

“百强镇”名单变化太快,不一定是好事,

但是,在“百强镇”中看不到新面孔,

也是一个问题,

如果每次的“百强镇”

都能有些新面孔出现,

说明发展的平衡性越来越好了。

近期,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2017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17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2017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等6个榜单。相比“百强县”“百强区”的提法,以镇为研究对象的“百强镇”榜单还不多见。

榜单显示,江苏、广东、浙江三地分别占有30席、29席和20席,达到百强榜单的79%。如果再加上福建的10家,其他地区就寥寥无几了。特别是榜单的前十名,全被江苏、广东两省包揽,分别为5家。其中,江苏的昆山市玉山镇名列榜单第一。

出现“百强镇”集中于少数几个省份的现象,一方面,说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好,特别是镇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如经济总量排名第一的佛山市狮山镇,2016年的GDP总量达到了915亿元,超过了一些地方的地级市经济总量;另一方面,说明其他地方镇域经济发展还速度较慢、水平较低,没有能够实现经济发展重心下移,而更多的还集中于城市经济。如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三的山东省,只有两个镇入围“百强镇”榜单,显然是不合适的。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地区城乡差别很大,镇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这样的发展,是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筹发展的。

同时要看到,“百强镇”评选,也不只是单纯的经济总量相比,而是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三个指标综合平衡。因此,单一的经济总量增长,还无法成为“百强镇”或超过其他地区。如佛山市狮山镇,按照经济总量绝对排名第一,比排名第一的昆山市玉山镇高出200多亿元,但是,加上其他两项指标,其排名就只能“屈居”第二。也就是说,“百强镇”评比的是乡镇的综合经济实力。

毫无疑问,“百强镇”与“百强县”、“百强区”相比,更能说明一个地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说明地区发展的平衡性,说明经济的协调性。江苏的苏州、无锡,广东的佛山、东莞等地,所以经济发展水平高,高的不只是城区经济,还有镇域经济,亦即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很高。真是有了农村经济的同步发展,城乡差别的不断缩小,才使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越来越强,城乡面貌出现了同步变化的格局。相反,有些地方,城区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大企业、大项目也很多,城区经济在全国的排名也很前。可是,却没有或很少有乡镇入围百强,自然,这个地区的城乡差别也一定很大,地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甚至应对风险能力也很差。

眼下,各地都在加快小城镇建设,也在积极开展特色小镇建设,从出发点来看,都没有错,也抓住了重点。关键在于,如何才能有效发展镇域经济,如何才能有效推动城镇化,如何才是真正的特色小镇。无论是城镇化还是特色小镇,都不只是概念问题,更不是投资“一窝风”,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发展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如果只把眼睛盯在投资上,也许能在短时间内出现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现象,甚至会进入到“百强镇”榜单,但是,绝对不会有可持续性,不能长久。纵观进入“百强镇”的乡镇,没有一个不是产业发展状况很好的,有重点产业支撑的。为什么“百强镇”榜单的变化很小,就在于这些地方的产业经济实力非常强、产业基础稳固,其他地方很难赶超他们。如果其他的镇域经济也能够立足产业,能够潜心地发展产业,将产业基础打牢,那么,也才有希望进入到“百强镇”榜单,打破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垄断“百强镇”榜单的格局,从而使“百强镇”榜单的新面孔越来越多。

当然,在推进镇域经济过程中,还要避免一种现象,那就是“将小舢舶绑在一起当航空母舰”的现象,亦即强行将一些好的乡镇合并到一起,以此来达到进入“百强镇”榜单的目的。乡镇合并如果是镇域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合并能够增强镇域经济的发展能力、发展效率,应该支持。如果仅仅是为了某种政绩需要,这样的合并,就必须坚决禁止。“百强镇”榜单只是一种评比方式,而不是目的。目的是更好地发展镇域经济。能否进入“百强镇”榜单,关键还是要看镇域经济发展水平,看一个乡镇的综合经济实力。

所以,迫切希望各地能够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重心下移,把更多的政策、资金、资源等能够投向镇域经济,能够有效地发展城镇化、特色小镇等,而不要一味地做大城市,导致城乡差别越来越大。区域中心城市必须与小城镇建设同步推进,以小城镇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等实现城镇化目标,与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经济交相辉映。也只有这样,统筹发展的水平才会越来越高。

谭浩俊【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