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前童|这场元宵文化盛宴,你怎么能缺席?
文化建设“一乡一品”之前童篇
先喝杯香茗听我叙叙旧
再去赴那场文化盛宴
文末有福利有攻略
转起来!
等你来!
鬓角青丝霜雪白
春秋家园梦里依稀
萦回展转寻他千百
暮然回首情何在
——《记住乡愁》
爱上前童
有很多缘由
爱上一个地方,总是有理由的,因为某个人,某件事,或者某样东西。
爱上前童,有很多缘由。
初遇前童,在九十年代初。大学期间去前童访友小谦,他高中高我一级,大学又同校同师中文。二层古朴小屋,屋后小桥流水,庭前花开满院,楼上藏书充栋,案头笔墨飘香,祖父谈笑风生,家人热情如亲,处处是浓浓的文化气息。师兄是典型的谦谦君子,温文儒雅,我终于明白了其渊源所在。那时旅游业尚未兴起,对前童的印象便是古诗词的“小桥流水人家”,是学中文的女生看一眼就能爱上的地方。
再遇前童,已入二十一世纪。初到宁海电大任教,学校办起了全日制普通专科班,老校长童国健老师爱生如子,带文秘班的学生去前童采风。他家也是二层木结构旧楼,处处能看到古迹祖训。他给我们讲前童的历史故事,他的父亲童先林由师兄的祖父童衍孝介绍加入共产党,一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宁海县首任县长。革命的家庭、严谨的家教、敦厚的家风养成了童老师的秉直认真的品性。那一天,我第一次看到了前童元宵行会的盛大场面,宁海附近乡村的人们都赶来凑热闹。我惊叹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这样一个小小的古镇竟然还流传着如此内涵丰富的民间文化活动。
又过了十多年,我再一次走近前童。此时的前童早已声名远扬,各种名誉头衔、各路专家名人、各地游客旅人都纷纷而来。电大现任校长童富军老师也是前童人,一样地热心家乡文化事业,文章家乡情,课题家乡事,将前童文化课题推广做到了省里。作为课题组一员,又是方姓后人,我对方孝孺在前童的活动尤感兴趣,便借着各种机会去前童,逛古镇,访古迹,吃美食,百去不厌,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
看不完的风景
寻不完的味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前童有太多的风土人物耐人寻味。这里是一幅古韵浓重、活色生香的水墨画,停留在明清的江南,马头墙,石花窗,青砖灰瓦,小桥流水, 慢时光。这里是艺术家的天堂,陈逸飞的绝唱,雕梁画栋,千工床,凤冠霞帔等你穿戴上。这里是儿时的故乡,有妈妈的味道便是家,街角飘着黄豆的淳香,垂面铺里是满满的牵挂。这里是帝王师的讲学地,革命党人的红色故乡,墙上仙人掌,向你诉说历史的沧桑……
去年元宵,我报名 “党群同心圆”活动,加入前童元宵行会维护秩序队伍,再一次亲历了前童行会。如今的前童行会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十万人接踵而至,比当年不知要热闹多少,还上了中央台新闻直播。俗话说,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热闹看了不过瘾,我还想去看门道。于是特意去鼓亭馆请教了元宵行会的传承人——童全灿老人,补习了一堂行会文化课。在那儿,我还邂逅了高中辍学打工时的热心工友葛爱葵,这位前童媳妇如今也加入了鼓亭馆工作。多年不见,她已是奶奶级别,我家闺女也上了大学。经过他们的详细介绍,我对前童行会有了一些了解。
前童行会的那些事儿
前童行会始于明,盛于清,扬名于今。明代正德年间,童濠率族人从村外十里的白溪开沟引渠,使田肥土沃,五谷丰收;小溪绕屋,清流映带。后世子孙遵照祖训,以孝友训家,大行孝义,通过行会来纪念童氏祖先开渠引流的功德,祈愿年景丰收,聚宗族凝聚力。前童行会是一场民间游艺活动,主要通过鸣群锣、抬鼓亭、放铳花等方式来表现,代代相传,年年如此,隆重的场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每年前童行会在正月十四下午一时左右正式开始,三声铳炮震天响,凡童氏后人都在镇大秧田集中,头牌在前,大旗开道,18杠古亭、抬阁、秋千紧随其后,一路上鼓乐齐鸣,锣鼓震天,人声鼎沸。队伍浩浩荡荡,去前童大祠堂接受八代太公检阅,到塔山庙请出濠公老爷一起走街过巷大巡游。为纪念童濠对塔山童氏的功德,后代子孙塑起童濠像,尊称其“濠公老爷”,每年元宵请他一起分享丰年与喜悦。一连两天的巡游,到处是欢歌笑语,喜庆欢舞,白天到晚不停歇。晚上的鼓亭、抬阁、秋千都点上灯笼,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铳花燃放夜空绚烂,给行会增添了另外一番美。最后将濠公老爷抬回庙内,整个行会才告结束。
巡游以每小时一公里的速度前行,走过小桥流水,走过村庄大河。凡行会队伍经过之处,都有村民摆上各种供品、虔诚献香奉烛敬濠公,并拿红枣桂圆茶等热情招待行人游客。行会的人,看行会的人,一路走一路随,人越走越多,队伍越走越长,见首不见尾,盛况空前,叹为观止。
巡游路线基本固定,一些必去的点再远也不能省,南岙便是行会每年必去之地。方孝孺曾前后两次在南岙石镜精舍讲学,为前童古镇播下读书种子,后遭惨杀,“沾亲案”还殃及前童,但前童后人只记师恩,忠义敬师,节日喜庆不忘与他们尊敬的方正学先生分享。
鼓亭、抬阁、秋千
是前童元宵行会最大看点
前童元宵行会活动丰富,最大看点是代表前童童氏十八房的鼓亭、抬阁、秋千。这些形式各异的鼓亭、抬阁、秋千,一律采用朱金木雕工艺制作,具有精湛的雕刻、造型技艺与深厚的文化意蕴。每一件器具是以童氏家族中的各个族房作为主体的,有其特定的名称和内涵,每一杠都演绎一个历史故事。
鼓亭状如塔亭,高5到7米不等,分5层、7层或者9层,内置大小鼓各一,多以青少年任乐队,多人抬杠,一人击鼓领奏,丝竹齐鸣,也有伴唱戏曲的。行会中排在最前面的永远是大房五份前屋派的“公忠亭”,因为其对国家贡献最大,为族人争光最多,受过各朝皇帝六道嘉奖圣旨。接下来各亭顺序由每年开会抽签决定,有德操亭、忠义亭、继乐亭、花桥亭、尺木亭、追远亭、吉庆亭等。鼓亭不仅象征童氏家族各房的兴旺,更多的是被赋予了忠孝礼义、耕读传家等历史文化精髓。
抬阁就其艺术构造而言其实是一个活动的小舞台。长约2米,宽约1米,高约4米,基本结构是下部成船形,船旁挡板上雕刻有龙、凤、麒麟等吉祥图案。船上有前低后高、上高下低的二层座椅。挑选三五个七八岁的俊儿俏娃,扮成历史戏曲人物,或静或动,或坐或站,或峨冠博带,或凤冠霞帔,或金盔铁甲,个个粉雕玉琢,口含珠丹,眉角飞扬,让人望而生怜。
秋千形状大小与鼓亭基本相似,但秋千的底部两层是空的,设坐板成四架小千秋,如小型“摩天轮”。秋千上坐着四个本房的小孩,也装扮成戏曲人物,行进中一人在旁拨动转轴,孩子们一蹬一踹,秋千就上下滚动不停,煞是俏皮好看。
夜晚的前童行会更是惊艳,“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笔下的元夕,千年后在前童古镇演绎重现。瞬间有种穿越的感觉,如梦回千年,不知今夕是何夕。
前童情事说不完,还得你亲历亲尝
文化前童,魅力前童,看不完的风景,说不完的故事。但我毕竟只是一个匆匆过客,所及之处不过十一。百闻不如一见,更多内涵,更多美景,更多美食,还得你们去亲近亲历亲尝。“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前童是前童人的故乡,也是我们的故乡。元宵佳节去前童,赶一场行会,赴千年之约,穿越旧时光, 留住记忆,记住乡愁。
央视直播2017年前童元宵行会视频
福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