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安飞:从乡村雕花匠到中国根艺美术大师

葛安飞

从乡村雕花匠到中国根艺美术大师

下张自然村地处黄坛镇西南2.2公里之峰山北麓,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山村。然而,就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里,却走出了一位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家,他就是我县著名的根艺大师葛安飞。

葛安飞作品《寒江独钓》

葛安飞作品《瑶池赴会》

葛安飞1956年3月出生于下张村的一个雕刻世家,受父亲的影响,他从小时就喜欢刻刻画画。那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全家生活靠父亲一个人的微薄的收入,家里竟穷的买不起一副扑克牌。天资聪颖的葛安飞找来硬纸板,自己动手手绘制了一幅扑克牌。有次家里来客人,葛安飞拿出自己画的扑克牌给大家消遣娱乐,客人们看到这副几可乱真的手绘扑克牌,无不惊讶。上学时,葛安飞的绘画天赋更是得到了老师的赏识,从小学到初中,他一直担任学校的黑板报的编绘工作。

葛安飞作品《夜游赤壁》

葛安飞作品《渔乐图》

由于家里经济条件有限,15岁初中毕业后,父亲决定让葛安飞学会一技之长,帮助家里减轻经济负担。与生俱来的绘画天赋和父亲的悉心教导,使葛安飞很快学会了雕刻技艺。他跟着父亲走村串户讨生活,成了一名做手艺谋生的雕花匠。20岁那年起,葛安飞开始独立谋生,先后去西藏、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等地从事佛像雕刻工作。有了这段工作经历,葛安飞眼界大开,雕刻艺技也得到了提升。

葛安飞作品《竞》

1979年开始,葛安飞回到家乡致力于传统雕刻工艺的研究与开发。他先受聘到当时的岔路木器雕刻社,从事样品造型师工作。样品造型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还需开阔的眼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造型师做好样品,再由其他师傅根据样品进行大批量仿制。样品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品的销路,那时的岔路木器雕刻社生意红火,产品远销海外。在岔路木器雕刻社做了三年左右的造型师后,葛安飞又从事了多年的古家具的修复和仿古家具的制造工作,为自己今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

葛安飞作品《梁皇古道》

1996年,已到而立之年的葛安飞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他创办了根艺创作室和根艺研究所,从事以竹根雕为主的根艺创作。因为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加上天性聪颖,慧眼独具,葛安飞化腐朽为神奇,把一件件毫不起眼的竹木根株变废为宝,创作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造型精湛、神韵逼真、独具风格的竹根雕作品参加省内外展出,受到工艺美术界专家的好评,作品远销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1998年,竹根雕作品《丹凤朝阳》、《昭君出塞》参加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分别获金、银奖。2003-2004年,根艺作品《蓑笠翁》、《济公》、《岁寒三友》在中国第八届、第九届根艺优秀展中分别获得“刘开渠根艺奖”金奖、银奖;《瑶池赴会》、《达摩》等获浙江省展览金奖;另外十几件作品分别获省、市金、银、铜奖。2006年,作品《知足》获得了浙江根艺二十周年优秀作品展银奖。2008年,作品《清心》获中国根雕精品展金奖。鉴于葛安飞在根艺领域所作出的成绩,2005年,中国根艺美术学会授予他 “中国根艺美术大师”称号。当时,全国仅有31人获得该项殊荣。随着艺术成就的积累和知名度的提高,如今,葛安飞已获得了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他不但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还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根艺美术学员会员、浙江省根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宁海县工艺美术协会副主席。所写论文《竹根雕传统工艺的继承与创新》被评为中国第二届根艺(石艺)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并编入《中国根艺石艺论文选》。

葛安飞作品《渔舟唱晚》

葛安飞作品《人之初》

宁海素有“根雕之乡”的美誉,现存最早的根雕作品为明代所制。清末民初,宁海县城内经营根雕的店铺多达18家,1946年,宁海人李云波的根雕作品就在当时官方举的“浙江艺术展”中获得了一等奖。但此后宁海根艺却一度衰微,仅少数艺人尚在坚持。葛安飞自创办了自己的根艺工作室起,就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宁海根艺这一民间艺术奇葩传承下去,并使之发扬光大。他先后培养了二十多名艺徒,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手艺传授给他们,如今,艺徒们个个事业有成,能独立完成根艺作品的创作。更令葛安飞欣慰的是,儿子葛伟峰也子承父业,成为一名根雕艺人。葛伟峰从小受到父亲的艺术熏陶,读的又是美术专业,对传统根艺创作有着自己独到的领悟,他年纪虽不大,但近几年好作品迭出,创作的作品也多次获得了国家级金、银奖,如今也获得了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葛安飞作品《屈原》

在葛安飞的家乡,生长着一片片茂密的竹林。这些竹子在乡人眼里是一种最普通不过的植物了,但对于葛安飞来说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是他艺术生命的母体,孕育出的不但是作品,还有他的追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用“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句话来表达自我的精神世界,葛安飞也把对竹子的爱寄情于他的作品中。他常常教育子女和艺徒,做人要像竹子一样正直与虚心,作艺也要像竹子一样清雅而不俗。

葛安飞新作《飞流直下三千尺》

从一个普通的山村雕花匠蜕变成一个颇有成就的根雕艺术大师,葛安飞走过的路是艰辛的,也是漫长的。“风味既淡泊,颜色不为媚,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元代诗人杨载的一首《题墨竹》诗就是对葛安飞从艺生涯最好的写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