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台:200降兵叛乱丨耶律贤找面子的一仗,意外终结耶律喜隐
《燕云台》中,辽景宗耶律贤身体有恙,自知来日无多,仍坚持前往秋捺钵,实际上是暗中有所布置。趁主上离京,赵王之子耶律留礼寿阴谋发动叛乱,试图营救被囚禁的父亲耶律喜隐。耶律贤获悉其计划后,决心一举剪除后患。
出于姐妹之情,也为了救留礼寿一命,圣天皇后萧燕燕将消息告诉了大姐萧胡辇,让其带留礼寿的母亲、二姐乌骨里火速回京劝降。
两位姐姐晚到一步,耶律留礼寿已经攻进皇宫。见父子二人死于乱箭,乌骨里深受刺激,从而与萧燕燕决裂。
但在历史上,这次叛乱却扑朔迷离。因为,作为这次叛乱主体的200余名宋朝降兵,竟然在辽国腹地鼓噪而起,耶律喜隐父子则被拖下了深渊。
一、找回面子
979 年,辽国在幽州与宋朝作战,取得空前大捷,一举扭转了攻守之势。辽景宗乘势对宋朝发动反攻,却在满城、雁门连遭败绩,满城损失数万,雁门驸马萧咄李战死。辽景宗不忿,980年,集结重兵,御驾亲征,要找回连吃败仗的面子。
宋太宗得到边报,下令增兵关南、镇州、定州等河北重镇,层层阻截辽军南下,并要求禁军速做御敌准备。
辽军进兵神速,10月29日,北院大王耶律休哥迅速包围了瓦桥关。
此次战役分两个阶段:
1、11月1日,周边宋军试图为瓦桥关解围,夜渡南易水,偷袭辽营被击退。11月3日,外围宋军再次对围城辽军发动攻击,守将张师借机突围。救援再次无果,援军被挡在瓦桥关外,而张师突围不成,战死沙场,余众又退回城里。
2、11月9日,关南、镇州、定州诸军沿南易水列阵,耶律休哥金甲黄马将要出战,辽景宗为防宋军认出主将,特命其换为黑甲白马。耶律休哥率精锐渡河,打垮宋军,一直追击到莫州,宋军死伤惨重,还有许多人成为俘虏。
辽景宗达成了战役目标,胜利班师。
二、意外之叛
瓦桥关战后,回到南京,辽景宗论功行赏,耶律休哥被加封为"于越"。
被俘的宋兵被拆散,分拨各处,其中,有200多人被调往祖州。祖州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所建,契丹祖辈数代居住之地。
981年5月,这200多名降兵铤而走险,造反了。具体原因不明,也许是受到欺凌,也许是思念故国。可能是自觉势力单薄、要找一个能孚众望之人为领袖,而被囚禁于祖州的赵王耶律喜隐身份高贵,于是,就被选定为拥护的对象。
降兵们攻打监狱,但耶律喜隐关在狱城里,这是为他特建的建筑,有城墙环绕。没有攻城设备的叛军在外鼓噪,却一筹莫展。
无奈之下,他们转而找到其在祖州的家宅,抢出耶律喜隐之子耶律留礼寿,这是个半大的小子,年龄不到13岁。叛军拥耶律留礼寿为王,以他的名义号召叛乱。
无疑,这场叛乱的力量很微弱,根本用不到《燕云台》中耶律斜珍那样的重臣出马,上京留守除室就挫败了叛乱,"贼首"耶律留礼寿也被擒获。
这次叛乱的地点,历史记载的有些模糊,究竟是在上京还是祖州所述不详,但过程大致如此。耶律留礼寿更像是被挟持、身不由己,而耶律喜隐则身在狱中,对叛乱更是茫然无知。
结语:
与《燕云台》中耶律喜隐父子死于叛乱时的乱箭不同,真实的父子二人死于981年7月,平叛2个月后。经过调查,耶律留礼寿被叛处死刑,同时耶律喜隐被赐死。
没人能想到,瓦桥关之战的宋朝降兵,竟然会波及囚禁中的耶律喜隐及其未成年的儿子。
此时的辽景宗健康状况已经很不好,或许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故而,要为自己的后代排除隐患。耶律喜隐被牵连入叛乱,正好给了他出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