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优秀作文(一四八)拾(《语文报》)

(感谢“大余朗读者”温玉玺)

江西省大余中学高一(1)班吴铭

(一)

远处青山托起一轮新日,驱散晓雾,将第一缕日光撒至门前。洒金红宣纸裁就的崭新楹联上,依旧是熟悉的字迹。

(二)

难得的假期。

疲惫地扔下书包,重重地倒在沙发上我呆呆地凝视着天花板,即使上面什么也没有。

母亲炒菜的沙沙声从厨房里传来,伴随着略带辛辣的香气。然而我并不想从沙发上起来,疲惫战胜了食欲。

“一位亲戚家刚装修好,爷爷说让你帮忙写一副‘安门大吉’给他们家。”

“不要,我写不好。”我拒绝着。

“怎么会写不好?就四个字而已,况且门口的对联不是写得很好吗?就写那么大就行了。”

“对联……”想到这里,我却忽然愣住了。

(三)

有多久没练字了呢?上一次写字就是写的门口那幅对联吧。到现在算来也快有一年了。花开又落,草荣又枯,燕去又归,又一度轮回。只剩门前旧楹联,红褪墨残,被寒风微微揭起,飘摇不定。

为什么会一年都没有再提起这一杆笔呢?也许是因为太忙碌了吧。每天都在忙着上学,忙着放学,忙着回家,忙着吃饭。但很不幸,这个理由连我自己都没办法说服。

我想,其实是因为,我忘记了一些什么吧。在时间的驱赶下匆匆成长,逐渐忘记了竹制笔杆细腻的触感;忘记了墨滴在宣纸上渗透,逐渐绽放的美丽;忘记了笔尖在纸间游走,墨迹蜿蜒成河的美妙。

(四)

书房依旧是原来的模样,空气中混杂着纸张和灰尘的味道。拉开抽屉,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毛笔,从中取出我最喜爱的一支。我与它认真地对视着,仿佛久别重逢的老友。依旧是青色的竹制笔杆,有着细腻的纹路。依旧是那样笔直,因为它本就是扎根顽石中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一杆青竹。经过多年使用,笔毛早已不复当年纯白,颇有种历经沧桑之感。

轻轻擦净砚台上的细灰,向其中缓缓倒入墨汁。久违的幽香悄悄地探入鼻腔,潜至心底。笔尖蘸满墨水,我深吸一口气,缓缓下笔。轻微的触感从笔尖传至指间,接着转入心间。原本熟悉的感觉,此刻却感到陌生,手腕僵硬地转动着,笔杆也仿佛不听我的使唤了。我不由得轻叹一口气,果然,退步了不止一星半点。

洒金红宣纸上静静地躺着一个“安”字,我的内心却并不安宁。

(五)

时间的潮流呼啸而来,席卷众生向前奔流,片刻不停。人们总是不断地追逐着,却在途中不断失去,最终也失去了自己,迷失在这人山人海中。就如同江上之枯木,随波逐流,僵硬,腐朽,毫无生机。

怎能不怀念木心先生笔下的从前呢?从前的日子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只希望身处快时代的我们,能够慢下脚步,回头看看那些重要的,却被我们渐渐遗忘的事物。

贾平凹曾说:“人生得也罢,失也罢,悲也罢,喜也罢,要紧的是心中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也许我们无法阻挡时代的浪潮,但若是能坚守心中的那一轮月辉,那么即使身陷迷途,也总能找得到归家的路吧。

那么,我能拾回曾经丢失的事物吗?

我想,当来年远处青山托起一轮新日,驱散晓雾,将第一缕日光洒至门前时,洒金红宣纸裁就的崭新楹联上,依旧会是熟悉的字迹。

简评:

本文是篇触及内心柔软部分的至情文章。因学业的压力,久未动笔写毛笔字,当再次需要动笔,感觉到生疏的同时,更是对自己兴趣爱好遗忘的失落与惆怅。作者由此想到木心对从前“慢”的感悟以及贾平凹“心中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的思考,让文章由感性的体悟进入理性的思考,令人深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