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深读”(三)情节之外,自有精神 ——《红楼梦》该怎么读?(《帅作文》)

情节之外,自有精神

       ——《红楼梦》该怎么读?

江西省大余中学程秀全

我们都知道,《红楼梦》以其高度的思想性与杰出艺术性,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但是,我们也发现,虽有许多人痴爱《红楼梦》,却也有许多人——尤其是有些男生,怎么也读不进《红楼梦》。为什么呢?我们以为,这一方面与这些人的阅读习惯有关,另一方面与《红楼梦》的艺术特点有关——《红楼梦》,它淡化情节,只于细小琐事中见精神;它立体呈现人物,打破“完人”形象;其悲剧主题,潜伏在平静生活日常中。如果读者能了解《红楼梦》这三方面的特点,试着调整自己的阅读习惯,将能把《红楼》读下去,且品味、感悟到其伟大之处。下面我们就谈谈《红楼梦》这三方面的特点。

一、淡化情节,于细小琐碎处见精神

文学作品,粗粗划分,可分为叙事文学与抒情文学。叙事文学以故事为主,讲究情节的曲折跌宕,在波澜起伏的故事中展现人物,表现主题。抒情文学相对来说情节被淡化,讲求情韵,在平常琐事与具体细节、情境中塑造人物,表现主题。从这个角度来看,《红楼梦》显然属于抒情文学,与故事性强的《水浒传》《三国演义》有着不同的风格。

如《水浒传》中林冲部分,我们所关注的是“与衙内结仇”“误入白虎堂”“野猪林被救”“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等情节,对于时代风俗、日用器物、节令特点等,并不作过多关注;而环境,也只在野猪林和山神庙中加以渲染,其他情节似乎换作任何一个季节都可以。但《红楼梦》,里面所写的内容,甚至都不能用“情节”这个词来表示,全都是琐琐碎碎的生活日常,并且如人物服饰衣著、所用物件、节令气候等在以故事情节为主的小说中常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红楼》中却反复呈现,不厌其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所记只不过大观园建好了,贾政带一帮清客游览大观园,半路逮住宝玉,让他陪同;每一处景观,都让宝玉拟匾额与对联。作者不厌其烦地把行踪及匾额、对联等内容一一记录下来,无聊不无聊?读小说注重情节的人一定这么认为,但在注意情节之外,注重情韵的读者却并不这么认为。他将从中看到大观园的大气磅礴,堪比皇家园林,以此感知贾府的富贵奢华;他会看到宝玉并非如其父所言一样“极恶读书”,而是颇有才情;他随贾政他们游逛一回,不仅知道各院落风格特点与彼此方位,还会与后文关联,把宝玉、黛玉、宝钗等人一一放置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等馆阁中……这,只有心思细、会联系、善体悟的读者才能体会到;只看情节、不重意蕴、不知体会的读者,当感受不到其中的妙处。所以,要读进《红楼梦》,读懂《红楼梦》,从中感受到情趣,首先需要的就是,把看重情节的心放下,让体悟细节、情韵的心抬头——由坐高铁式的欣赏沿途风景,变成散步或骑单车式的欣赏风光,这样于细微处见精神式的阅读,将如饮甘茗,余香满口。

二、立体呈现人物,打破“完人”形象

我们在看小说的时候,许多人头脑中有一种固有的思想:故事必须有矛盾,且矛盾必须尖锐,一正一反,水火不容,如刘备之与曹操、唐僧师徒之与各路妖怪,正与反界限分明。为了更好表现主题,正面人物永远是“完人”——“高大上”无缺点。然而,《红楼梦》却并不如此。以大观园中众女儿为例,里面的人即使是作者极力歌颂的人物,他们也有缺点。

冰雪聪明的林黛玉,作者极力歌颂的对象;作者让其体弱多病外,还让她“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且尖酸刻薄。如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周瑞家的受薛姨妈之托,把宫花送给大观园里的众女儿;她沿路送去,最后送到黛玉处,宝玉倒很有兴致地拿出花来看,而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回说:“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黛玉便冷笑道:“我就知道么,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呀。”有些人评论《红楼》的时候,常说黛玉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孤苦伶仃,所以多心多疑;但就这一情节来看,她不仅是多心多疑,而简直是势利兼尖酸刻薄——如果送花的是平儿,黛玉当不如是。这是黛玉性格中的天生不足。宝钗常人评论时常说其世故、冷血、无情,如第32回“含耻辱情烈死金钏”,金钏受辱投井死后,王夫人暗自垂泪,宝钗前去劝解,一说她可能是“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二说即使赌气投井,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为宽慰王夫人,人命,在宝钗眼中,了不足为惜。但是,我们看看周瑞家的送宫花之前,在宝钗住所,宝钗对其态度,当有另一番认识。周瑞家的来到宝钗房间,宝钗不仅把手中“描花样子”的笔放下,且“满面堆笑”亲切呼之为“周姐姐”;问及病症,宝钗不厌其烦将“冷香丸”配制方法一一说了——这段文字,许多人认为是无稽之谈,甚是无聊,却不知此处除突出薛家富贵之外,在于把宝钗之平和大方、视众人平等与黛玉相较。这就是《红楼梦》在塑造人物上的特色,它打破了长久以来人物塑造上的“完人”手法;它客观呈现人物,好人身上也有缺点——而我们即使知道一个人身上有缺点,仍然喜欢她,这就更显出这个人物的魅力。这是《红楼》在人物塑造上的最大特点。所以,黛钗二人尽管有不足,但我们依然喜欢她们,以至于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说:“欲探测一个中国人的脾气,其最容易的方法,莫过于问他喜欢林黛玉还是薛宝钗。假如他喜欢黛玉,那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假如他赞成宝钗,那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立体呈现人物,破除人物塑造上的“完人”形象,这是《红楼》伟大处。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该明白这一点,接受文学作品中“不完美的人”,这样,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人物与作品。

三、悲剧,潜伏在平静生活日常中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以为,依悲剧形成原因,悲剧分三类:一是由穷凶极恶的人造成,二是由盲目的命运造成的,三是由平常人物造成的——没有穷凶极恶的坏人,没有什么意外变故,只是每个人站在各自的角度行事,然后,悲剧产生了。前两种悲剧,虽然闻之悚然,让人战慄,但发生的机率小,我们避免的可能性大;但第三种,虽无蛇蝎之人、盲目的命运,但由如你我一样的常人造成,它围绕在我们身边,一不小心,我们就将身遭其酷,或者竟为他人带来悲剧,因而王国维说:“此真天下之至惨也。”也即常人说的“悲剧中的悲剧”。

《红楼梦》即“悲剧中的悲剧”。宝、黛爱情以悲剧收场,与“蛇蝎之人物、非常之变故行于其间”无关,只不过“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而已。贾母,一方面不喜欢黛玉的孤僻,另一方面又信了“金玉良缘”的说法,因而选宝钗为孙媳妇;王夫人,自然和亲妹妹的女儿更亲,与小姑子的女儿更疏;凤姐,站在管家的角度,在未来妯娌的选择上,肯定选宝钗——她一定“忌黛玉之才”;袭人,为自身姨娘身份考虑,肯定喜欢平易宽容的宝钗;宝玉深爱黛玉,却担心选黛玉王夫人不同意……各人都没坏心,对林黛玉都没恶意,只不过站在自己角度考虑问题,确定心目中的“二少奶奶”,不自然中偏向宝钗,然后,悲剧产生了:“木石前盟”敌不过"金玉良缘”;最后黛玉泪尽气绝,魂归太虚,宝玉看破红尘,落发为僧——正人如鲁迅说的那样,“悲凉之气遍被华林”。

没有坏人作恶,没人有意做坏事,只不过从各自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结果酿成悲剧;反观我们的生活,这样的事,时时处处都在发生,不得不令人悚然。这种悲剧,别于立场鲜明、善恶交锋尖锐的作品,它渗透于生活中,需要读者的细心品味。

《红楼》有三个特点:一者情节,淡了;二者人物,立体了;三者主题,更深刻。我们阅读时加以注意,将不仅读得进《红楼》,且品得出《红楼》,可以在《红楼》的艺术世界中遨游,感受伟大小说的伟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