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雪堂 || 新《诗词医案拾例》(六八)
2020年
11月22日
新《诗词医案拾例》
(六八)
读史
李广难被汉家封,节度冯唐岁亦高。
察用良才时不待,前朝殷鉴莫轻抛。
【评】原作有事实,有观点,有立场,惟一缺少的是诗味。“李广难封,冯唐已老”本是两句旧话,拿来入诗原无不可,但总要弄得顺畅些才好,象原作这样既不讲平仄,又不讲韵,只一味往酒缸里掺水的做法,实在不敢恭维。改出的两句,虽然不具什么新意,但毕竟已与规范相符,放在开头,也算似模似样了。诗不怕起得平,就怕结得弱;起得平只是虚晃一枪,结得弱便成丢盔卸甲。此诗后两句欲强无力,空说了一通道理,只能获得“正确”二字的评价,即算不是“丢盔卸甲”,也已接近“散发披头”。后两句之失,关键是没有比兴。如果能用一比,把“察用人才时不待”的道理寓于其中,让读者去琢磨,去感受,那效果便会截然不同。代拟的“人才也似长江景,一出吴淞便不峰”两句,将万里长江的沿途奇景与各个历史阶段的杰出人才作比,较好地体现了这一创作意图。长江出了吴淞口,两岸便不再有高峰突起,历史上的人才也是一样,如不及时任用,时过境迁,便白白浪费了。一个寻常不过的道理,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说出来,给了人们多少新奇的感觉,便想忘记也已不能。这就是多用比喻的好处,初学者如能自觉努力去做,定会受益无穷。
李广难为汉室封,冯唐欲用已龙钟。
人才也似长江景,一出吴淞便不峰。
渡口菜农喜安庆长江大桥建成
昔往宜城苦过江,舟车风雾接龙长。
欣逢一座新桥阔,无耐千年老渡凉。
北赏黄梅花吐艳,南栽青果地飘香。
东流细浪琴轻奏,伴绘田园致富章。
【评】此作写安庆长江大桥建成后给两岸人民带来的种种好处,时代精神、生活气息俱有。失在用语牵强、拖泥带水。倘压缩成五言,效果似能胜出一筹。首句“宜城”二字可承题省略,道“苦”亦不如言“愁”。次句“风雾”太着拼凑痕迹,扫去为宜;“舟车”易作“车马”,可将“往昔”的时间跨度加大不知多少倍。颈联“阔”字多馀,长江上架桥,还能窄得了吗?且上下语意不畅,稍加删削,变平行为流水,岂不言简意赅?五六句词语亦欠推敲:“赏黄梅”其意已明,无端复赘一“花”,便成蛇足;“果”有香不解自“飘”,偏要让贤与“地”,也有悖常情。去掉枝蔓,纠正偏差,留下十个字便成好句。第七句更是败笔,想长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是何等声威、气势,岂可以“细浪”状之!反用一句唐诗,作“从此天涯近”,于此题可谓恰到好处。结尾承前意稍作调整,整首诗便浑然天成了。题目中“渡口菜农”几字可以省略,桥成,是人皆喜,非止菜农也。
过江愁往昔,车马接龙长。
一座新桥起,千秋古渡凉。
北梅看吐艳,南果自飘香。
从此天涯近,同书致富章。
夜来香
庭前花簇下,寂寞又秋冬。
雨滴横枝瘦,风吹叶影重。
露清颜色淡,月白暗香浓。
高洁谁可比?池荷与涧松。
【评】咏物之作,须具所咏对象鲜明个性,否则便是通用标签,随处可贴。此诗写夜来香,只具一般花的共性,非夜来香专利所有,难说成功。起首便含混不清,哪有夜来香的影子?此处宜点破身份,扣住题目,方为正招。三四句亦属随意笔墨,看似摇曳生姿,实则与本花无大关联;加之对仗不工,便作通用标签也差了成色。倘略加变易,继续扣住“夜”字写,情况却又不同。“月下枝形瘦,风前叶影重”,无形中不有了几分“夜来香”面目吗?五六句稍具意味,惟句型板滞(几与上联同形),改为流水对,通篇俱活。结语将就,“可”字违律,改“堪”,问题便解决了。
夜分瑶蕊绽,那复记秋冬。
月下枝形瘦,风前叶影重。
莫嫌颜色淡,自有暗香浓。
高洁谁堪比?池荷与涧松。
访古镇友人
三年辗转到君家,深巷高楼尽物华。
难诉古今天下事,惟听一夜好春蛙。
【评】情致自有,表述上火候略差。“三年”句有歧义,原意或许是朋友们三年不曾见面,字面上却有这一访辗转花了三年的感觉,故不如用“清明过后”将时间定格在今年上,把几年末见的想像空间留给读者。次句略易数字,用“旧”、“新”对比突出时代变迁,暗中补足前句被省略的久未见面之意。第三句“难诉”不好,故友重逢,应有说不尽的话,将意思反过来,或许更符事实、更具情趣。结语“听蛙”好,但着“惟”字便损了成分,改“枕边同听”,这蛙声便在无形中为彼此之间的友情造势了。
清明过后到君家,旧巷新楼感物华。
说罢古今天下事,枕边同听隔窗蛙。
忆雪堂诗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