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雪,这2件事一定要停止了,别等心梗、脑梗了才后悔…

小雪节气后,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黄河以北地区会出现初雪,提醒人们该御寒保暖了。

冬季养生尤其要注意,切不可因着装单薄而受凉,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小雪到了,下面这两件事千万不要做!

第一件事

别起太早!谨防心梗!

小雪前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阳气。

专家强调,人们要适当早睡,同时,早晨也不易起得太早,尤其中老年人时间允许的话,最好等太阳升起,阳气生发时再起床,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而在小雪节气,天气渐渐进入真正的寒冷,室内外温差渐大。多穿衣服来御寒,注意保暖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最要保护的就是心脏。

在冬天,人们对寒冷刺激的适应性相对较差,因此也是心绞痛、心梗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天气寒冷会使人的血管收缩,血压增高,供血不足,因此容易出现心率失常、心绞痛,并最终导致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防病对策

小雪前后,可以稍微晚起一点,睡个懒觉。

另外,一定要注意温度变化,注意保暖。由于冬天天气寒冷,老年人血管容易收缩,血液黏稠度比较高,因此一定要多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

情绪的波动也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因此一定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大喜大悲尤不可取。

第二件事

别运动过量!谨防脑梗

木枯草衰,万物凋零,阴雪纷纷,常会使人触景生情,抑郁不乐。其时节改变情绪,调摄身心的基本方法就是运动。但是,千万别运动过量,小心中风!

中老年人由于本身的衰老,血管出现硬化,弹性变差,寒冷、劳累、情绪变化都可能使血管突然收缩,导致供血不足,大脑出现缺氧状况,发生脑出血或脑栓塞,俗称“中风”。

防病对策

老年人要保持心态平和,但不要过于顾忌这类疾病,有的老人怕自己患这类疾病,反而吃不好、睡不好,结果更容易发病。

如果要锻炼最好听从医生的建议,循序渐进,而且不要从事太过剧烈的运动。运动要适量,而且要持之以恒。

除此之外,天气越来越寒冷,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那么,在小雪节气,我们应该如何养生呢?

小雪做好“两清一补,来年身体壮如虎

许多人都以为只有夏天才容易上火,其实不然。气候寒冷的冬季也是上火的“旺季”。

1
清内火:生吃萝卜熟吃梨

小雪已是初冬季节,天气较为寒冷,一些人喜欢吃火锅等辛辣食物,这些都容易让人产生“内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火”。为了防止温热过度产生“上火”,生萝卜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煮熟后的萝卜则偏于益脾和胃、消食下气,所以冬季补益的时候适量的吃些萝卜,脾胃虚寒的人不能吃生。

另外,小雪后气温下降,人们便急着添衣进补,可能还来不及清泻虚火,就将其包裹在体内了。加上天气干燥、雾霾频发,最容易引起肺火旺盛,出现咽喉干痛、燥热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此时不妨试试吃熟梨。梨具有润肺清热、养阴生津等作用,对于燥热咳嗽型患者,熟吃梨还有止咳的效果。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食疗方供大家参考:取大梨1个,蜂蜜60克;将梨挖洞,去梨核,装入蜂蜜;置于大碗中,隔水蒸熟吃。每日服用1~2次。

2
清抑郁:多晒太阳、多吃果蔬

小雪节气里,天气多阴冷晦暗,光照较少,加灰霾不断,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影响,特别是那些患有抑郁症的人更容易加重病情。所以应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

清代医学家吴尚说:“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传统医学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阳气,特别在冬季,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人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从西医角度说,阳光能帮助合成5-羟色胺,有利于克服抑郁。同时,也能借助外出的机会多与人沟通交流,舒解心结。

适量的吃些香蕉、菠菜等果蔬,也有助于改善情绪。香蕉中含有能够帮助人脑产生一种叫5-羟色胺的物质,这种物质能促使人的心情变得快活;菠菜等深色蔬菜含有较多叶酸,对改善不良情绪也有裨益。

3
补肝肾:按摩太溪多吃黑

小雪后,北风成为常客,天气寒冷,万物收藏蛰存。顺应节气变化,要注意滋补肝肾。《九针十二原》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穴。”意为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人体补阴要穴,刺激此穴可以滋阴益肾、壮阳强腰。

位置: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每天按摩下,或者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足,可自行对太溪穴进行按摩,效果更佳,以出现酸胀度为佳。

饮食调养可多吃黑色食物,因其入肝肾二经,具有很好的食补作用,对于怕冷的人,尤其是女性,还可适当吃些核桃。

小雪到了,气温又降,这两件事千万不要做!别等到心梗、脑梗了才后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