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迁移|章文凤:“教什么”与“怎么教”同样重要——以“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教学为例
一、具体事例是否支持观点
生:我觉得事例1中的事实与观点不符合,屈原这个事例无法证明他是民族英雄。
生:屈原确实是一位英雄,不屈于苟活,投江与楚国共存亡。但是他与那些捍卫民族的独立、维护人民利益而献出宝贵生命或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
生:岳飞、文天祥、于谦、林则徐、钱学森等人,他们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师:同学们阅读得非常仔细。屈原这个人物最重要的特点不是“民族英雄”,而是“爱国”。修改习作时,要注意事例表述的角度与所说明的观点是否一致。
二、具体事例是否符合说理文语言描述
事例3:“功夫不负有心人。”四年级时,我被老师选中参加全市古诗文背诵比赛。怀揣着得奖的梦想,我积极投入到背诵比赛的准备中。天边的一缕微白唤醒了熟睡的我,初升的太阳见证了我的努力,金灿灿的阳光为我加油,璀璨的繁星催我早点入眠……渐渐地,背诵任务不是翻不过去的大山,字字句句清晰地印刻在头脑中。果然,不负众望,我捧回了大奖杯。
师:大家发现两位同学的习作有什么不同?
生:他们所选择的观点很明确,尤其是事例2中的观点比较新颖。
生:他们都学会了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观点,可是两段文字读起来感觉不一样。
生:事例2的语言细密严谨,读起来很干净利落,而事例3的语言描写抒情颇多,读起来轻松活泼。
师:同学们真棒,能通过品读文字来感受不同文体的特点。事例2是说理文,而事例3则是围绕中心思想记叙事情的记叙文。显然,事例3是不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的。
三、具体事例是否准确,是否具有典型性
生:读完这段文字,我有一个问题,文天祥生活在什么年代?
师:是啊,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翻开古诗《过零丁洋》,写的文天祥是哪个朝代?南宋。这个学生却写成北宋,显然是犯了知识性的错误,选择具体事例时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生:围绕观点选择具体事例,这里却选择了两个南宋时的英雄人物,这样就使得所叙述的事例不够典型。
师:从战争角度来说,可以选择不同时期的英雄人物。
生:如近代关天培、邓世昌敢于与阵地共存亡,抗日英雄杨靖宇、张自忠为挽救民族危亡舍生忘死。事例选择的广度宽泛些,会使得事例更具有典型性。
师:是啊,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是因为从古至今都有无数英雄们奋不顾身的钢铁脊梁,毫无畏惧的铮铮铁骨。
生:我查了相关资料发现“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含义可以引申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有作为”。如果围绕这个内涵来选择事例,角度可以更多样些,不仅仅可以选战争中的英雄,也可以选各个行业中的奋斗者。
生:詹天佑亲自工作于恶劣环境中,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普通工人王进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少活二十年,拿下大油田”壮举;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开展科学研究,呕心沥血。
师:说得真好!这些不同身份、不同岗位上的人,胸怀天下,肩负使命,大公无私,是新时期的引路人。他们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内涵。以上文字的论述,提醒我们在选择事例说明观点时要注意三点:第一,材料必须要真实;第二,确定好观点,下笔选择具体事例时,也可逆向思维,思考所确定的观点是否有不同的含义;第三,观点确定后,要想所选择的具体事例具有典型性,可以在广度上多考量。这些问题在习作中我们应注意。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师范附属小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