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的十大禁忌
养生需先“闻道”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
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黄帝内经》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这句歌词,最应该听到的是病人。我一直认为,那些倒下的病人,不是被疾病所打倒,而是被错误的思维所伤害。笔者认为,世界上最可怕的疾病,既不是癌症,更不是糖尿病、心脏病、尿毒症、乙肝……而是病人的无所作为。在现代生活中,不论是医生、病人,还是从事健康行业的人,经常提到这样一个话题:现在很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当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健康,注重养生,然而,盲目地养生却使部分人掉进了一些误区中,下面看看健康养生的十大禁忌。
不吃主食危害大
当今,主食已成为餐桌上十分“尴尬”的存在了,“减肥,不吃主食了”、“吃饱了,不吃主食了”、“最近在控糖,不吃主食了”……大家总是能找到各种各样“不吃主食”的理由;而且,近年来,主食的种种负面传闻不绝于耳,甚至被扣上了“慢性病的元凶”的帽子。但全球权威的医学期刊《柳叶刀》曾发布过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总体碳水化合物(主食)摄入量和预期寿命之间存在着U形关联(见图)。
这意味着,恰到好处的主食摄入能让人活得更久。相对于主食吃的更多的人群,吃主食越少,死亡风险越高;毕竟,不吃主食的危害大。
癌症偏爱这10个字
癌症虽然可怕,但并非不能预防,研究发现,癌症偏爱这10个字:
1、糖:癌细胞偏爱甜食。实际上,癌细胞往往比正常细胞生长更迅速,对葡萄糖的需求量更大,会与正常细胞争夺营养。
2、烫:日前,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在最新出版的《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饮用65℃以上的热饮,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不仅是热饮,深受国人偏爱的火锅等炽烈热食也有同样的危害。
3、咸:咸是癌症的“亲戚”。吃得太咸会导致胃黏膜屏障的慢性损伤,日久会增加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导致胃癌发生。
4、熏:熏烤过的肉会产生两类致癌物:一类叫做“杂环胺”,另一类叫做“多环芳烃”。这些致癌物会在人体内长期积聚,损伤人的肠胃、肝脏,容易造成胃癌、肝癌及胰腺肿瘤。对女性而言,常吃烤肉还是患乳腺癌的原因之一。
5、酒:研究发现,醉酒1次,就相当于得1次轻度肝炎。正常人平均每日饮酒精40~80克,5年内患慢性酒精性肝病的概率为50%,8~10年就可发生肝硬化,进而引发肝癌。长期过量饮酒者,平均缩短寿命20~30年,无疑是慢性自杀。
6、霉:黄曲霉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早在1993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1类致癌物。黄曲霉素最喜欢藏在发霉的食物里,尤其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比如发了霉的花生、玉米,谷类、豆类等。此外,苦味或哈喇味的坚果、长期使用的木块、案板中。
7、烟:除香烟外,炒菜油烟易致肺癌。研究发现,中老年女性因长期接触高温油烟,其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了2-3倍。调查显示,在非吸烟的女性肺癌危险因素中,超过60%的女性长期接触厨房油烟。
8、油:高脂饮食也容易致癌。高脂肪饮食是指饮食中包括高脂肪食物的一种饮食方式,比如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奶油制品等都属于高脂肪食物。长期食用高脂肪垃圾食品或可诱发肠癌等多种癌症。
9、腌:很多人喜欢吃腌制食品,腌制腊肠、腌制酸菜、腌制咸鱼等等,但你不知道的是,在这些腌制食品中,含有一个强致癌物——亚硝酸盐。
10、懒:运动是有效预防癌症手段。很多人生活中用到最多的一个字就是——懒:懒得动,懒得运动,懒得做这些……一懒下来也最容易得癌。
生气会致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都和情绪有关。只要我们把控好情绪这个关,我们就可以不得病,不得大病,少得病,晚得病。正所谓,病由心起,魔由心生。不生气就不会生病,少生病,不作死就不会早死。《黄帝内经》讲得很清楚:“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讲得很绝。人;一定不要当情绪的俘虏,一定要做情绪的主人;一定要去驾驭情绪,而不要让情绪驾驭你。记住情绪是人们生气的指挥棒,至关重要。
家庭不和睦会生病
研究发现,人的疾病70%来自家庭,人们的癌症50%来自家庭。我还曾经看到过一个报导,说是离婚人士、丧偶人士寿命偏短,这个有科学依据。此外,孤独比贫穷更可怕,夫妻恩爱的长寿,夫妻健在的长寿,孤独的就容易出问题,容易短寿,这是普遍规律。
“药是神”的观念要不得
“有病就吃药”几乎成了每个市民的“法则”,导致盲目用药现象严重。现在很多人一生病,哪怕是个轻微的感冒发烧,就马上找医生开药治病,甚或自己选上几种抗生素及激素一并用上。尤其是不少老年人是吃完饭后就吃药,这样时间过长是会让肝脏受损严重,造成肝功能退化,同时对于肾脏也有很大的影响。另外,草药、补药、中药也是药,不要以为这些药“药性温和”,不会有肝毒性。只要是药,就有可能产生肝毒性,尤其不要轻信“保肝”或“强肝”的偏方。这里说的吃药有害,并不是不要吃药。生病时该用药必须要用,但一定要正确的用药,因为有一些病症不去吃一些抵抗性的药物是很难自愈的。关键是不少人有一点头痛脑热就赶紧吃药,其实身体本身就拥有自然治愈的能力。事实上,普通感冒病程约需1周左右,并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物,通常说的感冒药只是缓解和控制症状,通过多饮水和休息,以及补充营养也能帮助缓解。
营养滋补药多多益善有害健康
目前,我国滥用中药的情况严重,很多人误认为中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有病治病,无病养身。其实,中药进补也要讲方法,不能滥用,否则既花了钱,又伤了身,不合理使用中药进补,往往适得其反。中医“虚则补之”和强调个体差异等进补原则 , 是很有科学道理的。
1、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很多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就有很好调理身体的作用,切不可认为只有药物才是首选。
2、忌越贵越补:“物以稀为贵”,昂贵的传统中药如灵芝、冬虫夏草、鹿茸之类,凡治疗保健均有一定的适用对象,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是否选用,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3、忌无病乱补:中医强调,进补原则是“虚则补之”。中药养生,重在补虚,对于无病也不虚的人,根本不需要使用药物,他们的养生以非药物为主。
4、忌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进补更不是滋补药的随意叠加。
5、忌重“进”轻“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太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不规律甚至便秘。近年来,养生提倡“负营养”的理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频率和通畅。
6、忌恒补不变: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更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所以,滋补药并不是万能的,切记不可不顾自身体质的特点,而盲目地进补。不然不仅起不到滋补的作用,反而损害了健康,滋补药也会变成“毒药”。
睡太多会带来这4大危害
我们日常讨论最多的就是熬夜的危害,睡眠不足的危害,睡眠质量不高的危害。这些危害大家都烂熟于心,但事实上,如果每天睡眠时间过长对身体也有不小的危害。
1、导致肥胖:生命在于运动,想要减肥最靠谱的方法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如果每天睡太多,大部分的时间都躺在床上度过,那么新陈代谢就会降低,不运动也会使脂肪容易在体内堆积。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身体一天一天的胖起来。另外如果在睡前吃太多东西,睡觉简直为长肉提供了绝佳的时间。所以为了苗条的身材,最好不要睡太多,科学研究表明一个正常成年人的睡眠应该在每天6-8个小时左右。
2、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睡眠太多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如果在床上一直保持坚持不动很长时间就会是血液流通变慢,从而使血液粘稠,容易引发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另外切记不要在吃饭之后立马入睡,因为这样会加重中风的风险。
3、心脏出现问题:研究表明,睡眠时间过多会导致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脏之类的疾病。所以心脏病的高发人群一定要注意,睡眠时间千万不要太长,即使晚睡也要尽可能的早起。另外还要注意,起床的时候不要记得太忙,以便发生了供血不足,血压急剧升高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导致心梗。
4、越睡越累,得不到休息:有些人因为睡眠质量差的原因导致越睡越累,在这种情况下,越睡越累反而对身体的健康有所影响。重点就要提高睡眠质量,而不是延长睡眠时间。
饭后七忌
1.忌立即喝茶:有些人习惯放下饭碗端茶杯,吃完饭后即喝茶,这实在是弊多利少的不良习惯。因为喝茶固然能增加胃液的分泌,促进食物尤其是肉类的消化吸收,但是茶叶中含有茶单宁,它进入胃肠道后,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妨碍人体对蛋白质、铁质及其他营养素的吸收,日久天长会导致人体营养不良。有饭后饮茶习惯的人,不妨改为饭后用茶水漱口,这样既可以去油解腻、爽口洁齿,又可因茶水中含氟元素而预防龋齿。
2.忌立即吃冷饮:饭后立即吃冷饮,对消化道产生一个很强的冷刺激,会引起消化道强烈的蠕动,这样就可能引起腹痛腹泻。同时,冷热的强烈变化会使胃部血管突然收缩,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胃的消化机能失调,甚至造成消化不良或其他疾患。
3.忌立即吸烟:有吸烟嗜好的人常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其实,饭后吸烟,祸害无穷。据有关人员测定,饭后吸1支烟所吸收的毒物,比平时吸10支烟的毒物还多。因为人在吃饭以后,胃肠蠕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全身的毛细血管全都处于舒张状态,此时人体吸收烟雾的能力“最佳”,烟中的有毒物质比平常更易进人人体,从而可加重对人体的危害。
4.忌剧烈运动:民间有“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谚语,意思是说饭后适当运动能帮助消化,有益于人体健康。但若饭后立即进行剧烈活动,如打球、跑步、从事重体力劳动等,则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于健康不利。因为剧烈运动或劳动时四肢肌肉需要有较多的血液供应,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就会相对减少,消化吸收必然会受到影响。故运动或劳动应安排在饭后1小时之后为宜。
5.忌马上洗澡、游泳:饭后,人的消化系统即开始紧张的消化吸收工作,所需要的血液大大增加。如果此时马上洗澡或游泳,则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消化道的血液供应就要减少,消化能力就会减弱。所以,饭后应休息15分钟再去洗澡,休息半小时后再去游泳。如果是剧烈的比赛,则应在进餐2小时后举行。
6.忌立即大便:许多人有饭后立即大便的习惯,这对人体健康十分不利。因为吃饭后胃酸、消化酶分泌增多,胃的蠕动功能增强,若在胃内装满未消化的食物时排解大便,腹内压力会骤然加大,胃酸、消化酶有可能返流至食道,久之可形成返流性食道溃疡。故有饭后立即排便习惯的人应逐渐改正过来。
7.忌马上睡觉:饭后,由于消化器官血流量增加,脑部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人就感到疲倦,甚至昏昏欲睡。这种现象在午饭后表现得更为明显。如果饭后马上睡觉,则胃肠道的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食物就不能得以充分消化。特别是小儿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消化吸收不良,久之可引起营养缺乏症等。
日常生活中的5大误区
1、咖啡喝太多:适当喝咖啡对人体有好处,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但是如果喝太多咖啡则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甚至还会诱发高血压等问题。
2、喝水太少:正确喝水能够促进人体的代谢功能,可有效改善身体脱水的问题,并且能缓解身体的疲劳感,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不爱喝水会影响到肾脏的健康。
3、情绪起伏过大:情绪的变化会影响心血管功能,尤其会对血压造成影响,情绪过于激动时会导致血压升高,平时需要保持乐观的情绪,缓解精神方面的压力。
4、缺乏运动锻炼:不爱运动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会导致身体虚弱,平时要坚持锻炼身体,每天要进行40分钟的锻炼时间,坚持锻炼可以养生保健。
5、垃圾食品吃太多:尽量少吃加工类的食物加工类食物,会导致人体胆固醇含量过高,而且会诱发高血脂等问题,尽量选择新鲜健康的食物,经常吃垃圾食品还会堵塞血管。
喝水6忌
水是生命之源,一个健康成年人体内有60%~70%的水分,水对于我们身体来说有很多功能,可以帮助食物的消化吸收,排出体内多余的废物和毒素,所以我们每天都需要喝大量的水以维持身体功能的正常运转。当然,喝水也是有讲究的,不是说什么水都能喝。
1、忌自来水一烧开就喝:水不能一烧开就喝,因为我们的自来水都经过氯化消毒,其中氯与水中残留的有机物结合,会产生卤代烃、氯仿等多种化合物。专家建议,烧水时,不妨采取三步走:首先将自来水接出来后先放置一会儿再烧;水快开时把壶盖打开;最后,水开后等3分钟再熄火,就能让水里的氯含量降至安全饮用标准,是真正的“开水”。
2、忌饮水机从不洗:桶装水和饮水机最好一个月清洁一次,夏天两周清洁一次。办公室的饮水机因为使用频繁,更得勤加清洗。
3、忌爱喝瓶装水:携带方便、开盖能喝,在中国,瓶装水消费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尤其是当瓶子在高温环境中,或开启后没及时喝掉,有害物质会渗入水中,危害健康。因此,瓶装水一定不能受热或暴晒。很多人喜欢在车里放一箱水,这是不对的。尤其夏天,后备箱温度非常高,容易让有害物质进入水中。
4、忌喝千滚水:现在用电热水壶的家庭越来越多,很多人烧的水一次喝不完,过一会儿又重复烧开。这种千滚水最好别喝。
5、忌不渴不喝水:当你感到口渴的时候,你的身体至少已经流失了1%的水分。喝水不是为了解渴,而是让其参与新陈代谢,被人体吸收,长时间缺水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诱发疾病。同时,越不注意喝水,喝水的欲望就会越低,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干旱”。所以,不管渴不渴都要及时补水。
6、忌喝碳酸饮料:喝水最好还是白开水,没有任何热量,不用消化就能被人体吸收,使血液迅速得到稀释,促进血液循环。而碳酸饮料除了糖分高以外,而且还容易加速钙的流失,因此被认为是典型的垃圾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