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云贵:小镇豆腐香
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小镇豆腐香
申云贵
到了小镇,就能闻到豆腐香。
小镇在湖南省邵东市境内,依着佘湖山,傍着蒸水河。两条主街,临河的是老街,街道很窄,弯弯曲曲,两旁的老店铺,相依相偎,静静地诉说着曾经的繁荣。穿镇而过的是衡宝公路,两旁商铺林立,街上车来人往,一派热闹的景象。
小镇叫佘田桥,有做豆腐的传统,老街的许多店铺都卖豆腐,衡宝路上的饭店,招牌菜也是豆腐。
晨曦初露,小镇从甜美的梦中悠悠醒来。最先打破宁静的是老街那些做豆腐的人家,“吱呀”的开门声、“乒乒乓乓”的物件撞击声、轻飘飘的说话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古老的歌谣。灯光从一扇扇拉着窗帘的窗户渗出来,跌落在薄雾氤氲的河面,像一阕宋词。很快,豆腐的清香就在镇子里漫延开来。
一拨拨客人来到了小镇,有的坐早班车来,有的开私家车来,也有的走路来。这些人中有本地的商贩,有外地的老板,也有饭店的采购人员。他们来小镇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买豆腐。于是,小镇开始热闹起来。客人之间互相打招呼、问行情,店主们则热情地端茶递烟、嘘寒问暖。往往只要一顿饭的工夫,所有店里的豆腐就卖完了。也有外地来的客人,因为来晚了,没买到豆腐,懊恼地对店主说:“老板,你能不能想想办法给我弄几块豆腐,我多给点钱。”店主总会和气地说:“莫事,莫事,千万莫讲钱,几块豆腐,还是有办法的。”说完,走向里屋,变戏法似地拿出几块豆腐。小镇豆腐店的老板卖豆腐时都会“留一手”,以免那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扑空,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到了佘田桥,就到了家。
衡宝路上的饭店,每到吃饭的时候,里面就会坐满客人。吃饭的客人都会点一道菜——豆腐。有些客人就是为了吃豆腐而来。饭店的豆腐有很多种,比如煎豆腐、泡豆腐……煎豆腐表面焦黄,里面鲜嫩,咬一口,满嘴生香。泡豆腐则洁白如玉,细嫩如脂,入嘴即化,又鲜又甜。当然,不管是煎还是泡,都要加入小葱、辣椒和麻油。这样,豆腐就色香味俱全了。
客人们吃豆腐也各有特点,有的夹起一块豆腐往嘴里一丢,双颊微微一鼓,喉节轻轻一动,豆腐就进了肚子,紧接着从喉咙里迸出两个字:“好吃!”有的把豆腐夹进嘴里,闭上眼睛,双颊慢慢蠕动,然后猛然吞下,大叫一声:“真好吃,又鲜又嫩又甜!”客人们吃完饭,总不忘问一句:“你们这里的豆腐为什么这么好吃啊?”老板准会说:“我们这里的豆腐好呷,一是原料好,二是做工好。我们做豆腐用的豆子都是本地的好黄豆,做豆腐时,要去掉豆皮,要用蒸水河的水浸泡三至四小时,豆浆要用细纱布过滤,放多少石膏水、么子时候放石膏水都有讲究。”
于是客人又问:“一样的豆子,别的地方做的豆腐为什么没有你们这里的好吃?”老板笑了笑,说:“我们这里有一个传说,清代末年,佘田桥老街住着一个老太婆,儿子早逝,与儿媳生活在一起。她们每天起早贪黑,做豆腐卖豆腐。只是她们做的豆腐味道一般,生意并不好,常常吃了上顿愁下顿。可她们媳妇敬婆婆,婆婆怜媳妇,相依为命,毫无怨言。蒸水河的'龙仙姑’被她们感动了,便悄悄改变了蒸水河的水质。从此,婆媳俩做出的豆腐洁白细嫩,呷起来味道香甜鲜美,成了'抢手货’。她们的生活因此变得富足。后来,佘田桥就有了做豆腐的传统,做豆腐的方法一直沿袭至今。”
原来是水的缘故。水好,才能做出好豆腐;人好,才能创造出好生活。蒸水河的水纯净、甘甜,小镇的人纯朴、勤劳、善良。
因了一个传说,小镇的豆腐就有了丰满的灵魂。
时光悠悠,小镇的人守着做豆腐的传统,过着自在、从容、富足的日子。也许,小镇的存在,不因为豆腐;而豆腐的醇香,却让小镇闻名遐迩。小镇人的未来,会像养育他们的那条河的名字——蒸蒸日上。
(作者系邵东市作家协会会员,邵东市散文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