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坐堂 五官科病诊治绝招31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又称非化脓性中耳炎,是鼓室内外气压不平衡所引起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主要病因是咽鼓管的阻塞,造成中耳的负压或真空状态,引起渗出或分泌的功能亢进所致。多见于冬春季节,小儿及成人均可发病,是小儿常见致聋原因之一。
分泌性中耳炎又称非化脓性中耳炎,是鼓室内外气压不平衡所引起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主要病因是咽鼓管的阻塞,造成中耳的负压或真空状态,引起渗出或分泌的功能亢进所致。多见于冬春季节,小儿及成人均可发病,是小儿常见致聋原因之一。
有哪些症状?
1.听力减退: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前多有感冒史,以后听力逐渐下降,伴有白听增强,头位变动(如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听力可暂时改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起病隐袭。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因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察觉。
2.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起病时可有轻微耳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
3.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捺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4. 耳鸣:可为间歇性,如“劈啪”声,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1.听力减退: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前多有感冒史,以后听力逐渐下降,伴有白听增强,头位变动(如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听力可暂时改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起病隐袭。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因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察觉。
2.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起病时可有轻微耳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
3.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捺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4. 耳鸣:可为间歇性,如“劈啪”声,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需要做哪些检查?
1.鼓膜检查:鼓膜完整而呈内陷状,可有鼓室积液。
2.听力检查:提示为传音性耳聋,声阻抗检查鼓室压图为B型(平坦型)或C型(高负压型)。
3.乳突X线片:多可发现乳突气房模糊,呈云雾状,骨质密度增加。
4.诊断性鼓膜穿刺可确诊。
1.鼓膜检查:鼓膜完整而呈内陷状,可有鼓室积液。
2.听力检查:提示为传音性耳聋,声阻抗检查鼓室压图为B型(平坦型)或C型(高负压型)。
3.乳突X线片:多可发现乳突气房模糊,呈云雾状,骨质密度增加。
4.诊断性鼓膜穿刺可确诊。
如何治疗?
处方一
金银花20克,连翘15克,赤芍15克,桔梗6克,柴胡6克,石菖蒲30克,川芎15-25克,香附1O克,泽泻10克,菊花10克。
*口干口苦,咽痛明显,加龙胆草12克,木贼10克;
*大便干结,加大黄6克;
*兼风寒表证,去菊花、连翘,加桂枝6克,防风10克;
*耳胀闷,头痛如裹,加车前子(包)15克。
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
用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处方一
金银花20克,连翘15克,赤芍15克,桔梗6克,柴胡6克,石菖蒲30克,川芎15-25克,香附1O克,泽泻10克,菊花10克。
*口干口苦,咽痛明显,加龙胆草12克,木贼10克;
*大便干结,加大黄6克;
*兼风寒表证,去菊花、连翘,加桂枝6克,防风10克;
*耳胀闷,头痛如裹,加车前子(包)15克。
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
用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处方二
荆芥9克,木通9克,连翘9克,苦丁茶9克,黄芩9克,蝉蜕6克,桔梗6克,石菖蒲6克,鱼腥草15克,甘草3克。
*肝经湿热盛者,加龙胆草或栀子9克;
*兼肺燥,加沙参9克,麦冬9克,玄参9克;
*兼鼻塞,涕多,加苍耳子9克,白芷9克;
*积液粘稠,属瘀浊阻滞者,去荆芥、蝉蜕,加桃仁6克,红花6克;
*病程迁延反复不愈,系肝肾不足者,去荆芥、蝉蜕,加磁石30克,骨碎补15克,女贞子15克;
*因过敏导致发病者,加白蒺藜9克;
*大便秘结,加大黄9克。
水煎服,每日1剂,3灭为1个疗程,可连用3个疗程。小儿用量酌减。
同时配合用1%麻黄素滴鼻,鼓膜穿刺抽液1-2次,鼓室内注气后视不同情况注入药物,如为急性期或积液为浆液时,注入泼尼松龙0.3毫升,如积液粘稠呈冻胶状,注入0.5%-1%糜蛋白酶1-2毫升;因过敏致发病可服息斯敏,每晚1粒,无效时可加用气管炎菌苗皮下注射0.2毫升,逐次递增0.1毫升,每周2次。
用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荆芥9克,木通9克,连翘9克,苦丁茶9克,黄芩9克,蝉蜕6克,桔梗6克,石菖蒲6克,鱼腥草15克,甘草3克。
*肝经湿热盛者,加龙胆草或栀子9克;
*兼肺燥,加沙参9克,麦冬9克,玄参9克;
*兼鼻塞,涕多,加苍耳子9克,白芷9克;
*积液粘稠,属瘀浊阻滞者,去荆芥、蝉蜕,加桃仁6克,红花6克;
*病程迁延反复不愈,系肝肾不足者,去荆芥、蝉蜕,加磁石30克,骨碎补15克,女贞子15克;
*因过敏导致发病者,加白蒺藜9克;
*大便秘结,加大黄9克。
水煎服,每日1剂,3灭为1个疗程,可连用3个疗程。小儿用量酌减。
同时配合用1%麻黄素滴鼻,鼓膜穿刺抽液1-2次,鼓室内注气后视不同情况注入药物,如为急性期或积液为浆液时,注入泼尼松龙0.3毫升,如积液粘稠呈冻胶状,注入0.5%-1%糜蛋白酶1-2毫升;因过敏致发病可服息斯敏,每晚1粒,无效时可加用气管炎菌苗皮下注射0.2毫升,逐次递增0.1毫升,每周2次。
用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有哪些单验方?
1.柴胡、龙胆草、黄芩、连翘各15克,车前子(包)、泽泻各20克,木通、石菖蒲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柴胡15克,香附、川芎各20克,石菖蒲、桃仁、红花、赤芍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紫草3克,芝麻油40毫升,将紫草原药入油内,置火上炸之,待油变紫色后滤取油澈,用时先清拭外耳道内脓性分泌物,然后滴人紫草油数滴,每日2-3次。
1.柴胡、龙胆草、黄芩、连翘各15克,车前子(包)、泽泻各20克,木通、石菖蒲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柴胡15克,香附、川芎各20克,石菖蒲、桃仁、红花、赤芍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紫草3克,芝麻油40毫升,将紫草原药入油内,置火上炸之,待油变紫色后滤取油澈,用时先清拭外耳道内脓性分泌物,然后滴人紫草油数滴,每日2-3次。
特别提示
1.积极治疗鼻、鼻窭、鼻咽部及扁桃体等的病灶,及时治疗急慢性中耳炎。
2.有鼻涕要两侧鼻腔分别擤出,或吸到咽部吐出为正确的擤鼻方法,以防鼻涕逆入中耳,忌两侧同时擤鼻,忌用暴力擤鼻。
3.耳内胀闷堵塞感不是由于耳道耵聍或异物所致,因此禁忌自行盲目地挖耳。
4.鸣天鼓对本病有预防和保健作用,方法是:将两手掌心紧贴两耳,两耳食、中、无名、小指对称横按在两侧枕部、两中指相接触到,再将两食指翘起叠在中指上面,然后食指从中指上用力滑下,重重地叩击脑后枕部,此时耳闻宏亮清晰之声如击鼓,先左手24次,再右手24次,最后两手同时叩击48次。
1.积极治疗鼻、鼻窭、鼻咽部及扁桃体等的病灶,及时治疗急慢性中耳炎。
2.有鼻涕要两侧鼻腔分别擤出,或吸到咽部吐出为正确的擤鼻方法,以防鼻涕逆入中耳,忌两侧同时擤鼻,忌用暴力擤鼻。
3.耳内胀闷堵塞感不是由于耳道耵聍或异物所致,因此禁忌自行盲目地挖耳。
4.鸣天鼓对本病有预防和保健作用,方法是:将两手掌心紧贴两耳,两耳食、中、无名、小指对称横按在两侧枕部、两中指相接触到,再将两食指翘起叠在中指上面,然后食指从中指上用力滑下,重重地叩击脑后枕部,此时耳闻宏亮清晰之声如击鼓,先左手24次,再右手24次,最后两手同时叩击48次。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