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芒演义》读书笔记及思考-by投资个体户007 2024-05-05 14:48:59 周五拿到了唐朝这本新作的签名版,周末几乎一口气把它读完了!对于一个自认为读过很多本巴菲特、芒格、格雷厄姆、沃尔特施洛斯、费雪、格林布拉特、戴维斯、彼得林奇等人传记、代表作、书籍和资料的人来说,读之前并没有做太高的期待。然而当我读完它,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首先是震撼于书中各种精确的数据,以及有趣且料”多到爆”的八卦信息(而且来源都很官方),很容易产生一种感慨就是-------为什么同样读了不少格雷厄姆巴菲特芒格,怎么我不知道的事这么多?!从关键时点美国经济的宏观数据、股市的涨跌幅、市盈率,到那些知名公司购买时的市值、资产、负债、盈利状况、市场位置;从格雷厄姆这些大牛哪年哪月的工资多少、房租几何,到巴菲特家房子装修花了多少钱(我以前知道多少钱买的)、别墅多少钱买的、哪一年多少钱卖的,里面到处都是美国20世纪各个时点的宏观微观经济快照,极具学术参考价值。而格雷厄姆儿媳成了格老长期情人、某高端社交场合某议员摸巴菲特老婆大腿进行挑逗等等情节更是让人目瞪口呆!其次是震撼于本书的参考书目之多——多达72本!更震撼的是作者将它们消化吸收、重新编排后,生动有趣地串到了一起!好比我自己之前读的是散装的刘关张曹操孙权诸葛亮庞统周瑜吕布赵云的个人传记,而这本书是在一个个具体的时点,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里,把他们都请了出来,有前因有后果、有情节有依据,活生生地写成了《三国演义》!看完72本书不难,讲72本书也没那么难,但要把他们之间的交集找出来,不虚构不夸张,“让每一个数据和事件细节都有来源”,且能相互印证、相互呼应,还要有趣味性能让读者有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这真的是太难了!这对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尤其在很多到今天已经被神化的经典投资案例中,作者还原了主人公决策时面临的宏观微观决策环境,给了读者很强的代入感,再按照后来公开的决策结果倒推决策逻辑与过程,写得精彩纷呈,有理有据。将“股神”还原成“人”的同时,也将那些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经典案例还原成了我们普通投资者也能理解、能自行测算并有可能学习复制的购买行为。如果不是对这些投资经典案例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对投资理念深刻到可以深入浅出的地步,是绝对写不出来的!作者写这本书可能只用了几个月,但对书中所涉及的人和事的思考与研究,可能已经持续了20年!“自然从不飞跃”,这其实是一本二十年不间断思考之后产生的经典!我认为即便在美国也不会有这样一本书(中国巴迷这么多,如果有早翻译到中国了),如果有英文版,我甚至觉得巴老、芒格、彼得林奇这些书中仍健在的主人公们都会有极大的兴致找来一读,而且一定会惊叹于大洋彼岸,有民间投资者利用公开资料对他们有如此系统深入的研究!同一本书,不同的人读来,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下面就是一些拨动了我心弦的句子、观点和我的感悟,做个记录:一、“巴菲特在读《聪明的投资者》之前虽然已经有了7年股龄”,但“内心永远无法在逻辑上确定自己可以在股市里长期获利”,但是读完《聪明的投资者》终于打通了任督二脉,明白了股市是一种具备逻辑基础、可以理性计算、充满确定性、可以产生复利的行为。“终于在1万美元与100万美元的梦想之间,看见了一条清晰的光辉大道”感悟:“内心在逻辑上确定自己可以在股市里长期获利”的确是投资者一个非常美妙的时刻!好比两性情感专家说的,男人和女人最美妙的时刻就是”我知道我们会上床,你也知道我们会上床,但是还没上床”的时刻。我是入市蹉跎5年后的2011年读的《聪明的投资者》,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当时是有一本巴菲特的书,但那时对他很无感,什么“别人恐惧时我贪婪”之类,在当时的我看来,简直就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完全没有可操作性。有次无意中在这本书封底看到了一句话——我的投资哲学85%来自格雷厄姆,15%来自费雪,顿时好奇心起,一搜一查,这样才知道了格雷厄姆和费雪,才知道了《聪明的投资者》。如同中学时,读到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一样,读到就立刻信服了,甚至感觉自己在没看它之前的思考也多次走到窗户旁边,但就是隔着一层窗户纸没法突破,读完立马感觉自己找到了投资的北极星。但我悟性差一些,这只是我知道股市正确的方向在哪边的时刻,而真正我在内心坚信自己可以在股市长期获利,应该是到了2014年的7月份前后——专职投资一年半以后。虽然还没有赚什么钱,但当时已经走过了2013年的低点(2013年是6月25日见的1849钱荒底,但真正难熬的是后面的一两个月,因为我的蓝筹股持仓又回到一个月前的低点,收盘价甚至比6月25日更低)。到2014年上半年,我已经感觉我的股票怎么也跌不下去了,而且有了13年”长征”的经验(13年我仅亏2.2%),我已经从内心确信自己不会被市场ko了,那击败市场就是时间问题。所以当时的我可以说是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了期待!那是我投资确信自己可以在股市长期获利的一个“美妙时刻”,至今记得那份感觉。二、我们该学习谁?书中总结的可复制的价值投资正道就四条:1是低费率指数基金,国内如沪深300指数基金。2是确定性机会的套利。3是伴随优质企业成长的巴菲特芒格模式。4是以施洛斯为代表的持有一揽子低估烟蒂模式(巴菲特早期也是)。书中这些大咖各有擅长,但其实每一个起点都非常高,要么天赋异禀,读书时就一路开挂,要么就是典型的富二代官二代。比如,年轻的格雷厄姆很早就通过巴鲁克与未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未来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相识了;芒格出生时祖父就当了17年的联邦大法官了;巴菲特一直是白手起家的典范,但其父亲也是参议会议员,随便一个邻居也都是未来可口可乐的总裁,真的是往来不白丁..….最最“平民”的是沃尔特施洛斯,只读过高中,并于1936年参加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研究院的夜校。当然这个夜校应该不是一般的培训夜校,因为主讲老师是格雷厄姆,同学里面还有未来高盛的领袖、纳斯达克的创办者格斯利维。所以我相信施洛斯也绝不是泛泛之辈,另一个佐证就是沃尔特施洛斯正是凭借读了这个夜校成为了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唯一的员工,这本身就是一个很高的资格认证,他的“平庸”或许只是相对于另一个天才员工巴菲特比较而言的。但他的操作方法,相对而言确实是最容易模仿上手的,这应该也是我2015年前将施洛斯视为第一偶像的原因。感悟: 1985年沃尔特施洛斯接受采访时说的“某某股我觉得最大可能就是亏10%,向下可能性比较小,我买了以后就当把钱存在这里,如果市场崩盘,他可能跌幅很小,届时我可以卖出他换入其他股票”。挺有共鸣的,因为我也经常有意无意的这么干,从基本面、估值及确定性出发,先找最不可能跌的、向下空间最小的,先为不可胜。“先为不可胜”是《孙子兵法》中我最喜欢的一句,事实上,我觉得《孙子兵法》中的很多理念和投资都是相通的,比如,“先为不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胜可知不可为”这句,翻译成格老或施洛斯的语言其实就是:”先找足安全边际,找出最低估最确定最不可能亏损的,买入。不亏钱是可以从现在和未来的基本面出发自己确定的,但股价什么时候回归不由自己控制,由敌人(市场)控制。我知道我可以赚钱(保证了不亏就肯定可以赚),但时间不确定,不能主动有所作为,只能傻等”。你看,多像!他们的思想穿越了几千年时空产生了多么强烈的共振!另外,我个人觉得无论巴菲特、施洛斯、邓普顿、霍华德马克斯、或者卡拉曼,他们价值投资的本质和精髓都是一样的,都是“先为不可胜“(投资最重要的是不要亏损不要亏损不要亏损)。差异是他们从不同时代、不同角度,按各自的能力圈和习惯来阐述同一个问题而产生的。所以我们普通投资者不妨都学,从沃尔特施洛斯开始,由浅入深,学到融会贯通,再结合实践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让这些本领最终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从而做“更富有、更好的自己”。三、捡烟蒂的天时地利问题。书中提到了中国目前缺少美国普遍存在的宗教信仰及固定社交造成的道德约束力,缺乏美国造假必重罚的法治传统,捡烟蒂更容易捡到手雷的问题。感悟:从宗教信仰和法治环境谈中国捡烟蒂的制度障碍,第一次听说,但很有说服力。我之前只知道中国对上市公司造假的惩罚额之小像是在鼓励造假,知道有股民因为质疑上市公司被跨省,但不知道美国安然案件中三名举报者合计获得了830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举报造假获利比参与造假获利更大!那这个差距真的太大了!还真不是几条街的问题,我们制度建设要走的路还相当长。也就是说在A股或者港股,造假的成本更低。我们的市场,可能买好行业、或者各行业的龙头,安全性才更高,因为他们的行业特性或行业地位,让他们没必要去造假,舍不得去造假。突然也明白为什么外资在香港对大公司龙头公司的估值尚可,对小公司估值格外低了,还真的是有原因的。四、巴菲特投资伯克希尔的思考。从购买时点资产负债表来看,1964年伯克希尔总资产2789万,股东权益2214万,0有息负债,巴菲特1315万美元买,0.6pb买,折扣还行;但从损益表角度,它其实很贵,伯克希尔做战争物资发完战争财以后,到1962年已经是连续9年亏损,到62年时,亏损已达215万美元。64年美国的一项立法,对棉花行业进行价格管制,会降低棉花采购成本,个人猜测巴菲特此时介入应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于此,赌它的业绩反转。实际上短期看也真赌对了,64年也确实扭亏为盈,盈利12.6万,65年更进一步,盈利达到了228万,股价也肯定如期大幅反弹了。如果巴菲特资金量少,早就全身而退了,成功的投资案例中又多了一个伯克希尔公司。只可惜巴菲特当时资金量已然很大,已经不仅仅是财务投资者而是企业投资者、资金进出没那么自由了。后来应该是业绩反转没能持续,在1967年中《巴菲特给股东的信》里已经可以找到“纺织行业举步维艰”这样的描述了。巴菲特后来一直认为买伯克希尔是最大的投资失误,并多次将它当作捡烟蒂失败的典型案例,并总结说“所谓有转机的公司,最后鲜有成功的案例。所以与其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购买廉价的烂公司上,还不如以合理的价格投资一些优质企业”。但是在我看来,在买伯克希尔前后,他投资蓝筹印花公司、布法罗晚报、华盛顿邮报、盖可保险的时候,都是在它们亏损或麻烦缠身大厦将倾的之时(也正因为此,才有便宜的价格),巴菲特买它们同样是在等“转机”。区别在于后面这些公司都赌对了,而伯克希尔没有赌对或者说只赌对了开头——64、65年对了但没能持续。感悟:所以我的观点是,买股票始终都是买未来,无论是捡烟蒂,还是买优秀公司,都需要对它们所在行业和公司本身的未来发展进行研判,才能找到和利用市场预期差。这是绝对考验认知能力的时候,这方面的学习研究永无止境!趣味也是永无止境!巴菲特买伯克希尔失败就正是在于对于伯克希尔未来的经营研判上出现了偏差(即便如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大师,也会出现偏差)。因为60年代以后的美国,发展纺织业已经没有比较优势了(我猜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之类抢了生意)。最好的投资当然是公司又好价格又便宜,但这种机会真的太少,所以我们并不能将需要等“转机”的公司都排除了,如果对行业对公司有足够的认知,能对未来进行研判,价格又足够便宜,当然是可以投资的,甚至还是好机会。而且偶尔犯一两个错误也不会致命,就像本书最后一章说的“投资并不需要次次正确”。五、人品是最好的风水。以前听过一些蔡至勇的故事,知道华尔街历史上有过这样一个华裔牛人,是林奇在富达的前辈,但不知道的是他当年的咖位有这么大!在60年代的华尔街简直就是92年的香港电影史中的风头无两的周星驰式的存在。65年管理资金的规模居然是巴菲特的约30倍!风头劲到让巴菲特都去公开挖苦蔡至勇(也许因为感受到他的业绩压力)。然而,多个事例也说明,巴菲特与蔡的价值观、道德观确实是不一样的:一个是秉承家训“名誉比金钱更重要”、靠给客户赚钱分利的,一个是靠出售客户信任获益的。给自己拟好黄金降落伞条款,满载而归,全身而退,将亏损留给了信任他的人。话已至此,其实两个人后面的路已经都注定了:前者可以持续,可以越做越大,路越走越宽;后者则是越走越窄,注定无法持续。虽然站在1969年前后,他们都积累了2700万的个人财富,蔡掌管的资金还一度30倍于巴菲特,但后来……..感悟:复利的奇迹无处不在,努力有复利,善良有复利,优秀有复利,人品也有复利。还想起一句话:只要你的方向和道路是对的,规模小一点只是暂时的;如果方向和道路错了,规模大也只是暂时的——想不起哪里看的,也许就是我自己凑的:)六、“绝对没有任何亏钱的可能”,多次听过巴菲特这句话,一直觉得这句话不严谨,今天才知道原文是加了个前提的:“前提是长期”。伯克希尔今天已经是财富的代名词,一股都是20-30万美元,今天才知道当年巴菲特合伙基金解散后,选择伯克希尔股票的,持有6年居然还是亏的。没有选择持有伯克希尔股票的,一部分去了比尔鲁安的红杉基金,也是前5年亏了15.5%,比指数亏得还多,到第七年才追上指数。但到1984年巴菲特发表《格雷厄姆和多德部落的超级投资者》演讲时,比尔鲁安的投资年化收益已经达到了18.2%,感悟:即便有正确的投资理念和方法,时候不对,也可能几年不赚钱。“投资很简单,但不容易”,是真的不容易啊!不要说5-6年的亏损了,多少人5-6个月都承受不了啊!七、书中提到的这么多投资大家中,索普对我来说,是最大的惊喜!因为我之前对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一无所知。这是个比巴菲特小两岁的天才,6岁能口算平方根立方根,14岁成功自制炸药、读书一路开几个挂的神童。从发掘了21点扑克的概率秘密开始,从赌场起家,到没有赌场欢迎他,不得已才转向了更大的赌场——华尔街,然后继续开挂。传奇的经历吸引着我立马把《击败庄家:21点必胜策略》《战胜市场一切市场的人》收进了购物车。感悟:芒格说过,机会好,就要下重注。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与实践,却不是从投资开始,而是从N多把德州扑克开始的,大概这也是我对索普立马心生亲近感的原因吧!以前在外地工作期间,有个两三年时间,同事间很风行玩德州扑克。很奇怪的,从小到大,我玩这类扑克,什么斗地主、精花,都是输钱的。但是玩这个,从当菜鸟开始第一场开始我就是赢钱的,“老鸟”同事们觉得很不合常理,因为玩这个通常菜鸟是要交好多期学费才能首尝胜绩的,隔了几天专门来我住处组织了第二场,来“复仇”。结果还是我赢,通吃所有人!从此,“成功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开始发挥威力了,再后来,就无趣了,同事们经常说我是按时间计费:)。如果要说有什么心得的话,那就是从第一场开始我就玩得很谨慎(深知自己是凶多吉少的菜鸟),两场过后,胜利的阵型就这样固定下来了,先胜然后求战:概率在我这边(赔率大于概率,注:赔率大于概率的通俗例子就是,猜单个骰子,成功机会是1\6,如果赔率是1赔7,7大于6,这就叫赔率大于概率),我就参与,赔率大于概率很多,我下注就越重,但不是孤注一掷的那种重,要分散下,从系统上排除别人利用小概率将自己“一枪毙命”的可能;如果概率占劣势(赔率小于概率),就一把都不参与,也绝不为“期待中的小概率牌真的出现了”而惋惜。永远冷静地站在概率这边,相信概率,剩下的事情交给时间。投资中,没有哪个标的是可以准确算出赔率和概率的,但是不妨碍我们用“赔率大于概率”的精神进行选股和思考。20个都已经很低估的票,如有10来个能如期翻倍,其他几个就是全部跌成渣,总体也肯定是赚钱的。非常期待索普的那两本书,希望能有新的启发。八、压力。这本书并不造神,相反,还总是把这些“生而为赢”的大神还原成了人。原来他们也是从普通人开始修炼的,原来他们也是承受过巨大压力的。格雷厄姆1916-1917年股市大跌后就破产过一次,“给自己留一下一笔似乎看不见偿还可能的巨额负债”,“新婚不久的格雷厄姆一度想过自杀”。震惊吧!以前网络上间或看到过说格雷厄姆破产打算自杀的图文,一度以为是假的,因为大崩盘后没看到过这种官方说法,不想原来是真的,是发生在大萧条前的那个熊市。美国证监会执法处也曾因为蓝筹印花公司的并购案调查巴菲特,将他搞得几乎崩溃,“表面镇静和配合,其实已经因焦虑引发背痛而深受折磨”。书里还提到乔尔格林布拉特承压能力不太好,我想起看过一档2015年霍华德马克斯与乔尔对话的节目,乔尔也说起过,说他亏自己的钱没什么,他知道会回来,但让客户亏了钱不知如何解释和让客户相信会回来(大意),这让他很不舒服。感悟:投资的确是始终伴随着压力,因为投资是对未来下注,未来总是具有不确定性的。不确定性产生焦虑,焦虑产生压力。前段时间国外疫情扩散,股票尤其港股跌得比较凶,几个朋友也跟我说跌得“很不舒服”。实话实说,现在我确实已经没有同感了,甚至会产生“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的感觉。那段时间,我在忙着搬砖,用跌得惨的换心仪已久的、跌得更惨的,好像还把自己搞得挺兴奋的。但是回想起自己专职投资的第一年,2013年,还是感受到很大压力的。尤其是本金很小的情况下。而另一边,家庭开销是刚性的。如果牛市再晚几年来,或者说价格晚几年才回归,会有一种回归了也没用了的担心(因为本金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那段时间我也经常背痛,我以为是经常伏案工作所致,后来看了邓普顿说自己每次牛市快到头时就背痛,这本书也提到巴菲特也因为焦虑而背痛,或许背痛和压力、和焦虑都是有关系的。管自己的钱、不加杠杆、保持低生活成本、适度分散,降低预期,短期看不清就从长远找确定性,我想这些都是对冲压力的有效措施。九、可口可乐案例的思索:如果问我巴菲特最经典的投资,我脑海里第一时间挑出来的公司就是可口可乐。确实是经典,到97年,不足10年13倍收益,让人瞠目结舌。而且买入的起点还是30倍市盈率,并不便宜。可口可乐改变口味的失败试验给公司造成了一次严重的危机,却从另一个角度自证了自己品牌的巨大威力、饮食习惯的巨大威力——可能也正这一自证震撼了巴菲特,促成了这次购买。人的味觉记忆很强,有很强的路径依赖,习惯养成后,要更换相当难受。我是湖南人,毕业后在外地工作的10余年中,就特别想念家乡的饭菜。我自己的另一个例子就是,2014年我去台湾自助游带回几罐茶叶后,喝上了瘾。郁闷的是天仁茶叶的这款“春赏”还只在台北本地销,只得找代购去买,至今喝了6年了。中间间或换过口味,想摆脱依赖,但是其他品类的茶叶没有一次能喝完的。后来代购不断涨价,还逼得我成功通过邮件联系上了天仁茶叶销售人员,请他们单独想办法给我寄卖。能逼我走到这一步,我自己都很震惊,也可见饮食习惯力量之强大,有固定口味的饮食企业都有这个特性,值得高看几线。回到巴菲特的可口可乐投资,前10年13倍自然是十分成功,但98年后即便至今,投资回报其实很差。97年高位不离场的原因,书中也给出了三条分析结论:一是几年前大都会公司做波段屡次打飞的追回来的经历(最近的经验教训总是影响力最大);二是资金量太大减持严重影响股价的担心。三是芒格对可口可乐业绩估计的过度乐观。都分析得很有道理,这也引发了我一直以来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好企业如果贵了,它肯定不是一个好股票。即便不贵,而市场上有更便宜更确定的票,那它是不是也是算贵呢?感悟:好比AB两个公司,现价都是1元,而我觉得每个都值3元。这已经是我市场上找到的最确定最有安全边际的公司了。我投入2元,将AB都各买了1股。一段时间过去了,A涨到了2元,B变成了0.5元,我持仓市值变为2.5元。我一贯的策略是,我会将A卖掉,全部买成B,总共获得5股B,当B也如期恢复到预期的合理价格3元时,我市值可达15元,可以赚得比原来的持股多。(不调仓是变6元))。调仓的模式的难点在于对AB的估值判断都要比较准,即便准了,两家还都要有修复估值的催化剂。而作者在最后一章,也举个例子,做法是不调仓,强调的是组合的复利的规律可以放大正确的影响力,同时缩减错误的杀伤力:A公司未来10年每年利润增长20%,B公司利润未来10年每年下降20%,10年后市盈率首尾一样。看上去这个组合应该是打平才对。然而,奇迹出现了,10年后这个组合变成了6.3元,年化收益12.2%,如果将时间拉长至20年,账户将变成38.34元,年化收益15.9%。这个例子很震撼,完全反直觉,让人过目不忘。也很明显有他的道理。也让我持续思考我原来策略的利弊(写到这时,也仍在思考中)。当然,这个策略,要确定的东西也挺多,盈利的增长能否持续?首尾的市场温度能保持(是让市盈率保持首尾一致的关键)?,等等。这对企业的确定性要求非常高。猛然发现这其实就是作者重仓并坚守茅台的逻辑。十、干货在最后!本书的最后一章其实是作者个人投资理念的高度浓缩,浓缩到最后,就是至简的六个字:别瞅傻子,瞅地。感悟:是啊!一个每年能持续产生25万租金的市中心临街商铺,市价标注为100万,明天是涨是跌,其实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25万/年的租金能否持续?能否继续增长?如果你能基于对这条街、这个铺子前景的认识,将这两点落实了,还害怕它售价不涨吗?如果它真的就是最极端的,售价从低估跌到变态低估,跌到25万市值了,你还需要担心吗?赶紧用一年租金将旁边的铺子买了,你就拥有2个铺子了,如果行情继续(不涨),第三年你就可以拥有4个铺子了,第四年,你就拥有8个了,不要多久一条街都是你的了,这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白日梦美事!因此按照资本逐利的天性,绝对低估是绝不可能持续的!这个举例虽然极端,但投资的精髓就在这了。理解了它,就有了坚定持有真正低估股票并不怕它进一步下跌的最大逻辑支撑。是的,瞅地!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本关于巴菲特芒格格雷厄姆的书,投资大师的《三国演义》!感谢作者的智慧分享!!向作者致敬! 赞 (0) 相关推荐 爱上奥马哈:价值投资的家园 文/姚斌 1 阅读<巴菲特的嘉年华>,让我回到十几年前的时光.因为我在这本书中见到了当年我熟悉的那些人和那些书,唤起了我的记忆.我是在2002年才开始学习价值投资的.那时,我读到第一本书是 ... 详细解析2020巴菲特年报:50年万倍其实你也可以,只是不愿意罢了...… 这篇文章,来自于我的好基友,也是投资大神,时贞易老板的最新文章. 在过去的2020年,我记得好几次时老板的封神时刻,给我印象最深的两次: 分别是去年美股股灾时候,最低点350美金抄底特斯拉股票: 和在 ... 你想活久点吗?寿命和价值投资的关系!(文末有好书) (昨天的大盘分时走势图) 我初略做了统计,但凡有点名气的价值投资大师都是长寿者,相反著名的短线投机者,多半是短寿,这真的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今天我们就讲讲这个话题: 第一位:巴菲特,不用说了,至今还活得 ... 巴菲特都推荐过哪些值得阅读的经典好书? 巴菲尔曾经在股东大会回答过一个问题,阅读是成为优秀投资者的最好方法. 巴菲特从来不推荐股票,但他会向大家推荐一些书籍.下面分享一些巴菲特推荐过经典好书. 1.<战胜华尔街> 作者:彼得·林 ... 走在正确道路上的投资人,富裕是必然的结果 ——巴芒演义读书笔记 一部巴芒传,百年价投史. 财富康庄路,尽在字句间. 关于投资的书籍很多,但从价值投资史的角度,从价值投资的源起与发展脉络书写,给读者呈现近百年,价值投资是如何发展和演进出来的,这是目前中文世界里唯一一 ... 读书笔记之《巴芒演义》 读书笔记之<巴芒演义> 是中国人老唐以演义的形式,通俗地写巴菲特和芒格的投资史,里边列举了很多案例.当然是从巴菲特的老师格来厄姆开始.慢慢地,这本书几乎囊括了西方近百年的金融人物及投资思 ... 关于价值投资的一点思考--读《巴芒演义》有感 最近读了唐朝先生的新书<巴芒演义:可复制的价值投资>,这是一本以投资大师巴菲特和芒格为主角,通过梳理其投资思想来源和转变过程,系统讲述价值投资发展历程的"历史书". 这 ... 读《巴芒演义》有感及笔记--by@kaisha 4月16日收到期待的<巴芒演义>,为了老唐那句「价值超前三本书之和」,很认真的看了几遍. 事后心里一直惦念着写点什么,可却迟迟没有动笔. 一来,期间老婆动了个小手术,二来,看了王冠亚的巴芒 ... 在价值投资路上修行 ——《巴芒演义》读书心得 <巴芒演义-可复制的价值投资>,是唐朝兄关于价值投资百年历史的一部著作. 这本书又一次展示了唐兄"中翻中"的深厚功底,初看似乎错综复杂.晦涩难读的外国人故事,却让我仿 ... 股市的炼金术--读《巴芒演义》有感 我读过唐朝之前所有的书,其中<手把手教你读财报>和<价值投资实战手册>我都不止读了一遍. 有些书常读常新,在于能够引发思考以及发现自己知识的盲点. 能够正确的分析一个公司需要具 ... 读唐朝《巴芒演义》所感 前言 大家好,我是山中人07,因为最近生活中事情很多,无暇顾及股票,也没有写东西,但是本周终于收到了@唐朝 的新书,一直忍耐着没看,计划用周五下午和周六完成读和写,边读边整理边记录,以综述加点的形式完 ... 书中自有黄金屋,手中要有真钥匙---再读《巴芒演义》 读罢此书,我的第一感受是神仙多.故事多和细节多,为茶余饭后的闲侃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借着读完之后的热乎劲,按照人物的顺序和每个人生平写了一篇不痛不痒的读书笔记巴菲特和他的朋友们----<巴芒演义& ... 价投思想演化史——读巴芒演义有感 其实书已经读过两三遍,但却迟迟没勇气提笔写读后感. 一方面是怀疑自己欠佳的文笔,是否能写出流畅的文字准确表述内心的想法: --这方面感谢老唐一直以来的鼓励,每每看到老唐那句"输出本身已经是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