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之道》总结虚证与实证——摘录《伤寒》舌苔提纲

结尾四;论里证,论虚寒与病实

1 虚寒者,附子汤,四逆汤,真武汤之类,在加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汤。虚则温之。寒在脏腑,温之则已。

2 病实者,水结为石,气积为瘕,血结为癥,寒结为疝,痰结为瘀(肠间水气),奔豚积聚,宿食停实,阳明腑实。实必实治,干血劳之大黄丸,阴伏之下瘀血汤,寒疝之乌头二汤,瘕病之化坚丸,癥病之桂枝茯苓丸,石水之麻附辛加枳术汤,肠水之已椒苈黄丸,积聚之奔豚汤膏,胃实之大承气汤,结塞呕吐之大半夏。实必实治。

3 李可老中医治疗危重症时,论虚寒与病实,常用的几个理论。

本气素虚,有培元固本散;阴寒格阳,有破格救心汤;阳亡欲脱,有来复固脱加附子救逆汤。虚则补之,实则破之,亡则固脱。典型的“伤寒”虚实救逆之法。

表阳伤寒实,病痉口噤,则有刺血解表,表阳虚陷,则有从里托透之法。病从表来,则从表去,李老之论,病之来路,即是病之去路。善治者,治其皮毛也。(观,痉病,人参败毒,小青龙医案则知)

表闭里实,则有攻毒承气汤,以泻表闭之腑热,热泻则病愈。

里虚阳脱,则有来复汤固阳防脱,加附子救逆,温寒回阳。

扶阳之正,祛里虚之邪,扶正不行,就专祛邪。邪也因虚而生。要么虚证,要么实证,虚不可实治,实不可虚治。

论;本条或有遗漏,或不严谨,主要目的是,先把虚寒与病实的概念,理解区分,有时候扶阳补虚即可,有时候就要祛邪,或要解表,或泻满实,或磨化固涩,或泄水气,或温通寒结等。有时候就要破阴寒格阳,或救逆固脱。中医治病,综合性很强,在《伤寒金匮》全部体现出来,慢慢体会总结。

结尾五;《伤寒与金匮》舌苔摘录汇参

1 太阳百十八,病如结胸,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细小沉紧,脏结证,舌上白苔滑者,难治。

心窍于舌,白胎滑者,心火败而肺津凝也。金性收敛,得火以温之,则雾气飘散而不凝,所谓相克而实相成也。火衰则肺气不布,而津液瘀浊,胶塞心宫,故舌上胎生。滑者,气滞而津凝也。土燥则津枯而黄涩,金湿则液凝而白滑,寒热之分也。舌胎白滑,火败金郁,是以难治。(备注,有时用这个苔,有时有这个胎,一个意思)

2 阳明八十三,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解也。

阳明为少阳所遏,下脘之气陷,则病溏泄,上脘之气逆,则病呕吐。胃逆而津液不降,心部瘀浊,故舌起白胎,由肺壅塞,而上焦不通也。柴、芩泻少阳经邪,松其郁迫,故上焦通而津液下,胃气和而汗出解也。

论;此舌上白苔者,外感表闭,肺津凝瘀也。小柴胡汤证者,是外感太阳之来路。阳明病者,是少阳之克也。此阳明病者,是少阳之来路。

3 湿病三,湿家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以口烦燥烦也。

舌窍于心,阳虚火败,肺津不布,凝塞心宫,故舌上如胎,如胎则非热盛生胎。(是肺津)

4 不可汗下一,伤寒发热,口中勃勃气出,头痛,目黄,衄不可制,此是湿热上壅也。此不可下之。若发汗,则口中伤,舌上白苔(此处用的这个苔),躁烦,脉实数,不大便,六七日后,必便血。

若发汗,则阳泄火升,口中必伤,肺津郁浊,塞于心部,心窍于舌,故舌上白苔。君火逆升,则生烦燥。

论;外感表闭,舌上苔厚者,即是肺津郁浊,填塞心窍。不是什么风寒夹湿,风热夹湿,暑热夹湿。肺气通达表里,表闭肺气不能外达,肺津郁浊,故见舌苔厚腻也,此解表则已,不用多加祛湿的药,表解汗出,肺气外达,津液气化,舌苔厚腻自解。

5 腹满,舌痿黄,躁不得睡,属黄家。

舌痿黄者,土湿胀满,阳明上逆,君火不得下降,郁于戊土之中,火土合邪,湿热熏蒸,故舌痿而发黄,黄为土色,而舌为心窍也。

6 瘀血九,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饮水,不欲咽,无寒热,肺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舌青者,木枯而火败也。肝主五色,而司营血,血行于脉,而脉主于心,血郁而木郁于脉,故色见而青发于舌。

7 腹满九,病者腹满,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痛者为实,实满而已至壅阻也,陈宿凝瘀,是可下之。舌黄者,湿气乘心,故舌起苔黄。以心窍于舌,土性湿而色黄也。痛满因于气滞,气滞必缘土湿,舌胎黄色,湿之外候,其未下者,下之湿气内泻,则黄色外退矣。

8 自论;

  外感风寒,苔厚白腻者,此是皮毛不开,肺气不达,津液凝瘀,填塞心窍,故见苔白厚腻。此舌象者,结合医案看,则易看懂。观阳明七十四,附有医案与舌象注解。

内伤杂病,苔厚白腻者,此是肺气不降也。上焦如雾,肺气不降,津液凝瘀,填塞心窍,故见苔白厚腻。肺气不降者,胃气上逆也。

  脉细而数,舌红无苔者,血枯木燥,火逆失藏也,火逆故舌红,肺燥故无苔。此可以观肾气丸下面的医案与舌象注解。舌红而半苔者,此地图舌,也是火逆不降也。

附一;李可老中医,探无苔舌主病之机理,地图舌之理

一友人,45岁,舌中有5分硬币大之光红无苔区,尿热而频,令服知柏八味丸5日不效,无苔区反扩大,且干裂出血,又见齿衄,诊脉沉细,不渴,膝以下冰冷,询知近年异常发胖,又见面色发暗,断为上假热,下真寒,予以四逆汤1剂,附子30克,干姜改为姜炭,煎成冷透(李老解为冷透偷渡上焦,余觉不用冷透,也不用子时,正常服即可),于子时顿服,次日诸症均退,舌上生出薄白苔。(此即上焦如雾之薄白苔)

论;本条就是常见的地图舌。五分大之舌红无苔区,此是火逆上炎,肺燥无苔。火逆故舌光红,肺燥则苔渐退。渐退则见五分大之无苔区也。舌上之苔者,是心火薰蒸肺津也。也就是上焦如雾,舌上苔生也。本条尿热而频者,是水寒失藏,木陷疏泄也,服八味丸是对症之治(误在黄柏与知母),五日不愈,舌上无苔区反扩大,又见齿衄,诊脉沉细,无苔不渴,膝下冰冷者,此为少阴水寒盛于下,君火之阳亡于上,此为少阴病亡阳证也,舌见火逆而红,肺燥而苔减也。四逆汤,温下寒建中气,以降君火也。足少阴寒水,化手少阴君火则为温。亡阳不化,则足少阴寒水旺于下,手阴君火旺于上,水下沉而火上飞也。四逆汤,温燥建中,水火互化也。

本条地图舌,常规论治,就是八味丸证,血枯木燥泄于下,阳火失藏炎于上,则见舌红无苔区,火炎肺燥,则苔渐退。八味丸,滋风木枯燥,以建中气,而藏上逆之火。用之不愈,反无苔区扩大者,不为血枯木燥也,此是少阴脏寒亡阳证也。水旺脏寒于下,土败火逆于上也。

火逆故见舌红无苔也。舌红无苔者,是从舌不红有苔,渐渐变过来的。从舌不红变红,从有苔到无苔,在转化的过程中,就会有地图舌的舌象。在用了肾气丸之后,也会渐渐变回舌苔。若不是肾气丸证,即少阴脏寒,亡阳之火。也就是血枯木燥,失藏之火(八味丸),区别少阴脏寒,亡阳之火(四逆汤)。

  地图舌,不脉数的情况下,就是肾气丸证。有脉沉细,或不见脉数,转成舌红无苔之后,必见脉细数也(四逆汤,附子汤)。本条舌象,结合肾气丸下面的医案看。(舌红无苔,脏寒亡阳者,观少阴麻黄附子细辛汤医案,与咽痛甘草汤,桔梗汤)

(0)

相关推荐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69讲,再谈半夏老药新用

    上次课我们讲了点刺舌,主要是观察舌常见的诊断,主要表现一个热盛,如果是点刺鲜红是血热内盛或者是阴虚火旺,如果点刺绛紫,就出现热入营血了,而出现了气血的壅滞,另外看点刺舌在哪个部位,比如在舌尖舌根或者两 ...

  • 善用乌附——姜桂汤证临床举例

    姜桂汤证 流涕案(姜桂汤加味) 韩某,男,21岁.流涕4年,夏季明显.面色晄白,舌淡红.边有齿痕,脉细微.尺弱. 桂枝30g 生姜30g 荆芥穗5g 西砂仁20g.5剂 曾按:此属过敏性鼻炎,多属对寒 ...

  • 伤寒论言舌苔者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129.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藏结,白胎且滑,难治,寸浮关尺不足,阳脉足阴脉不足,阴往乘之,胸 ...

  • 望诊:一伸舌头,两条白色的线,一文帮你捋清“小柴胡线”的来龙去脉!

    种树人种下的第573棵树 全文5550个字,阅读时间大约6分钟 ■ 说点好玩的 欧冠决赛,然后朋友圈有人发了张图片,当然了我也不认识这球员是谁,就是好奇的看了他吐的舌头,舌两边白色线状舌苔,这条线有很 ...

  • 精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虚证和实证的区别在哪里?

    所谓八纲,就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表里,代表的就是病位的深浅:寒热,代表的是这个病的性质:虚实,就是说病机到底是邪气盛,还是正气的不足?而阴阳呢?就是八纲辨证的总的思路,是阴证.还是阳证? 学习八 ...

  • 虚证与实证

      虚 证   虚证的形成: ❶ 或因体质素弱(先天.后天不足)❷ 或因久病伤正,❸ 或因出血.失精.大汗,❹ 或因外邪侵袭等原因,损伤了正气.而致"精气夺则虚".  主证 : 面 ...

  • 太阳中风与伤寒的机理|实修实证解伤寒《医圣心印》连载3

    前言:中医在千年来的传承下,已经走过了很多人的经验体悟,花开万家,前人经验对于我们现在学中医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希望开启一个新的栏目"中医大观园",与朋友们,一起博采众长,体悟自己的 ...

  • 《伤寒之道》——随笔总结,医论与医话

    结尾二:随笔总结,个人粗理 1 天人相应,则阳气升浮降沉. 天之阳气,升为春,浮为夏,降为秋,沉为冬. 人气应之,春则肝木升,夏则心火浮,秋则肺金收,冬则肾水藏. 脾胃属土,土主四季,土枢四象,土应四 ...

  • 32.虚证、实证如何区别

    作者: 余浩 郑黎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切脉的故事--虚证.实证如何区别 前一段时间,一对年轻夫妻带着孩子过来求诊,切完脉,我告诉他们,他们家小孩晚上喜欢趴在床上睡觉.父母点头称是,周 ...

  • 《伤寒之道》阴虚——血枯木燥,失藏之相火

    李可老中医 李可老中医,临床用附子最多,被称为是火神派的代表,看了以下医案,会不会又变了滋阴派.到底有没有阴虚?这个生熟地,是治肾阴虚的吗?阴虚是指哪个阴?是阴阳的阴,还是厥阴的阴,还是少阴的阴? 附 ...

  • 《伤寒之道》阳虚——少阴脏寒,亡阳之火

    以下还是李可老中医的医案.皆是脏寒,阳虚附子证.少阴亡阳之火,与昨天的失藏之相火,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脏寒亡阳之火,重用附子,而血枯木燥,失藏之相火,却重用地黄,而附子只用一枚.先抛开两者之间的辨证之关 ...

  • 《伤寒之道》摘抄——仲景语录与经方剂量

    结尾六:摘<千金要方>中,有仲景医论 1 卷一,治病略例,第三 仲景曰:凡欲和汤合药,针灸之法,宜应精思,必通十二经脉,知三百六十孔穴,荣卫气行,知病所在,宜治之法,不可不通. 2 卷一, ...

  • 《伤寒之道》整理十方——统治所有面瘫

      面瘫是常见病,也是每个中医人,必须掌握的基础病.读完本篇文章,会让你受益非浅,一定要收藏.   面瘫医案,合集 1 一年轻女子,秋凉之时,倚息小睡,床头靠窗,遂伤风寒袭其面部,而致口眼歪斜,急来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