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 得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是张爱玲说的吧?
启功先生十多岁的时候买了一本《板桥集》,非常喜欢,读到其中的《家书》,甚至“真有几次偷偷地掉下泪来”。因为,启功先生曾经在一家家塾中附学,深尝附学学生的滋味,而“《家书》中所写家塾主人对附学生童的体贴,例如看到生童没钱买川连纸做仿字本,要买了在'无意中’给他们。
这'无意中’三字,有多么精深巨大的意义啊!”
后来,启功先生念书多些了,拿起《板桥集》再念,仍然是那么新鲜有味。有人问“你那样爱读这个集子,它的好处在哪里呢?”启功先生的回答是“我懂得”。
懂得越多,人生就越丰富,生命就越丰满。
秦怡在评价周恩来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没有经历过甜酸苦辣,没有经历过很多的坎坷和磨难,是不会有这样博大的爱心的。”
遗憾的是,如今的很多青年人根本就没有“懂得”的机会,所以也不必指望他们有多么博大的爱心。
其实,“懂得”不仅和爱心有关,甚至还关乎人生的乐趣。
周作人说:“现代的青年大都没有受过塾师的熏陶,这是一种幸福,但依据塞翁失马的规律,同时也不免是损失。私塾里的教法多是严厉烦琐得不合理的,往往养成逃学、不爱用功的习惯,能够避免这种境遇是很好的事,但因此不知道书房的情形,看小说或传记时便不很能了解。”
邓云乡先生接着说:“这说的倒真是实话,现在读者看《红楼梦》,对于'嗔玩童茗烟闹书房’,就只能看个表面,不能体会到它的亲切之处,更难唤起什么童年的回忆了。”
当然,“懂得”除了被动接受,还可以去主动迎接。所以,我们经常告诫子女要肯吃苦,多吃苦。但如今的孩子哪个听得进去啊!只好以“儿孙自有儿孙福”自我安慰。
也许,不懂得也有不懂得的好处呢。南怀瑾先生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陶朱公的次子在楚国犯了死罪。
因为楚王信任的大臣庄生与陶朱公很有交情,于是陶朱公的太太要丈夫写信给他,把儿子救出来。陶朱公打算叫第三个儿子带黄金千斤,连同信件去见庄生,相信不会有问题。
可是长子不肯,因为宗法社会的长子,有特别的地位,有责任与权力,所以争着要去。但陶朱公不答应,他说如果长子去送这封信,一定是把老二的尸体运回来,不是把人救回来。可是长子硬吵着要去,太太不懂事,帮长子说话。陶朱公被吵得没办法,于是就让长子去了。不过同时吩咐太太准备好次子的丧葬事宜。
长子到了楚国见到了庄生,交上了书信和黄金。庄生因为是陶朱公的事情,不能不办。适逢这年楚国有灾,古代相信天象,每逢天灾,国家要做好事以求化解。于是庄生去见楚王,建议大赦,楚王接受了他这项建议。
但这个消息泄漏出来了,被陶朱公的长子听到,他就后悔老二的事用不着托庄生,大赦一定会放出来的,千斤黄金白送了,心里舍不得。
殊不知这次大赦,正是庄生为了救他的弟弟想出来的办法。所以又去看庄生,提起大赦的事。庄生当然很聪明,当即知道了他的心思,就写了一封回信,将千斤黄金退回。对他说,你弟弟的事刚好遇到大赦,用不着我帮忙,我可以不管了。
然后庄生连夜进宫再见楚王,请求慢一点发布大赦令。他报告楚王,在大赦令的范围中,有一个死囚是陶朱公的儿子,如果不把他先正法,别人还误会我庄生贪污,误会你楚王不公平。
于是楚王下令把陶朱公的次子杀了,翌日颁大赦令。
陶朱公的长子只有把弟弟的尸首运回,家里却已布置好了灵堂。陶朱公的家人问,为什么事先会知道这样的结果?陶朱公说,我们白手成家,大儿子跟着吃苦出身,对钱看得太重,岂肯轻易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