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深刻)
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有位智者是这样回答的: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遭受两支箭的攻击:一支是外界射向你的,另一支是自己射向自己的。
但真正伤害你最深的,是后者。”
细细想来,确实如此。
人活在这个世上,因遇到不顺心的事而感到难过和疲惫,在所难免。
但是大部分的不开心,都是自找的。
世上没人能伤害你的心,能伤害得到的唯有你自己。
说到底,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无非是自己内心的三种状态:想太多、心太软、放不下。
01
想太多
听过一则笑话,说的是一位居士李太太,天还没亮就出门修行。
途中,李太太一不小心踩到一个东西,发出“呱唧”一声响。
起初她因为赶路没仔细注意,后来边走边回想起那一个响声,越想越觉得,像是青蛙的叫声。
“天呐,我竟然踩死了一只青蛙。”
“我明明是出来修行的,却因为自己的不小心杀生了,罪过罪过啊。”
“要是这只青蛙来找我还债,可该如何是好啊?”
李太太越想越自责,越想越难过,一整天都魂不守舍。
好友见了她,看着她憔悴的样子,还以为她生病了。
黄昏,回家路上,李太太发现早上途径的那段路躺着两个被踩扁的茄子。
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想太多了,早上踩中的根本不是什么青蛙,而是茄子。
李太太想到这,自己也忍俊不禁。
其实,很多时候,人之所以感到痛苦,就是像这则笑话中的李太太一样,想太多。
一句话没听清的话,由于自己想太多,越想疑心越重。
一件简单的事情,由于自己想太多,变得越发复杂扰人,带来了很多没必要的烦恼。
一个人若什么事都习惯想太多,无异于自讨苦吃,成年累月下来,必然会身心受损,百害而无一利。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不如顺其自然,对人别太多心,对事别太多虑,如此,方能活得开心惬意。
02
心太软
心软,是一个人难得的品质。
心软的人,内心是温暖和善的,总能推己及人地为别人着想,总愿意尽己所能地对别人施以援手。
然而,心软也要把握好分寸,一旦超过限度,过分心软,有时候反而给了别人伤害自己的机会。
电影《芳华》里的刘峰,就是因为心太软,常常不懂得怎样合理拒绝别人,因此三番两次地将自己置于费力不讨好的境地。
最终即便顾及了所有人的感受,忽略了自己,却也没能换来别人的半点感恩之心。
艺术来源于生活,现实中也不乏这样心太软的人:
别人一开口有事相求,即便自己再不情愿,看着对方难受的样子,也会咬牙答应;
即便再怎么生气,别人一打苦情牌,就招架不住,好了伤疤忘了疼;
这中间有再多的委屈,都自己默默地咽下去,就像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但是,没有底线的心软,往往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甚至深受其害。
正如网上有句话说的那样:
“对别人心太软,就像把刀让别人递给别人伤害自己,还要说谢谢。”
心太软的人,痛苦是双倍的。
先是为了成全别人,而不断委屈了自己。
最后又因为对方的辜负,而感到寒心无比。
心太软的人,面对不值得的人,要懂得及时止损,离得远一点,痛苦才能少一点。
03
放不下
曾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有位禅师跟弟子讲课,课上,禅师轻轻地举起一根稻草,问面前的弟子们:“你们谁能举起这根稻草?”
“我可以。”
“我可以。”
“我也可以。”
……
弟子们纷纷表示自己可以轻轻松松地举起来。
禅师听后,笑着继续问道:“那如果是举一整天呢?谁能做到?”
这下,弟子们想了想,都摇了摇头。
禅师慢慢地放下了手里的稻草,接着缓缓地说道:
“一根稻草很轻很轻,谁都举得起来,但谁也无法把这根稻草,举上一整天。”
弟子们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人生中的那些小烦恼、小忧愁、小挫折和小得失,就像这一根根稻草。
如果及时放下,它们不会对人的生活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
但若是将它们久久地搁在心头,既放不下,也忘不掉,这些小小的'稻草’就会不断地堆积。
有一天,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也会变成压垮心灵的最后一棵稻草。
不懂得放下的人,将自己陷入纠结和痛苦之中,寝食难安,郁郁寡欢,永远都过不好日子。
面对繁杂的生活,能拿得起,放得下,心才不会疲惫,人才不会痛苦,生活才能越活越有滋味。
04
佛家有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这一生,绝大多数的痛苦,都源于自己不肯放过自己。
不让自己过于思虑,就不会心事重重;
不让自己过分心软,就不会伤痕累累;
不让自己苦苦执着,就不会忧心忡忡。
慢慢把心放宽、把执念放下,渐渐地离苦得乐,轻松自在的心境自然也就随之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