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效法自然

养生,是既古老又现代的话题。当今社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加关注身体健康,注重养生保健。在传统中医最重要的经典《黄帝内经》开篇《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和《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就阐述了养生的原理和方法,古人对生命的重视可见一斑。现代人虽然也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各种养生方法、养生讲座遍见于各种媒体,但却鲜有人深入探讨养生的原理。可以说,明白了养生原理,就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自我保健养生了。

既然讲养生,首先要了解生命的起源以及养生的内涵。在《黄帝内经》有“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以及“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的论述。道家生命观认为:“通天下一气尔”,宇宙、自然、生命等天地万物均由“气”衍化而来。《道德经》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论述。可见古代圣人认为生命及天地万物均由“气”所化,“气”是推动、决定生命“生、长、壮、老、已”整个生命过程的根本动力。而由于人是天地所生,故人必须效法天地自然,才能正常的繁衍生息。

传统中医认为,养是保养、涵养;生的意义有二:一曰生命,二曰生发、生生不息之气。所谓养生,即保养生命的生生不息之气。自然的意义有二:一指自然界;二指天地万物之间和谐统一运化的内在规律性。因而中医自然养生的最重要方法就是:效法天地,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那么,人要效法天地,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以期健康长寿,就必须要明白人与天地自然之气是如何运化的。《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有这么一句话:“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句话常常只被理解了一大半,以至人们往往只知道要注意饮食、起居、不过度劳累,而对“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却所知不多。其实这段话,最重要的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有了这个前提,节饮食、常起居、不妄作劳才有神效。古圣先贤们懂得效法天地阴阳变化,并根据它来调整、平衡自身的阴阳。他们知道人体真气的运行与天地的运行变化息息相关,懂得使自己的炼养合乎天地运行的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调整饮食和作息,不过度劳累,所以能做到让身体与精神都合乎于道来生活,因而都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传统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秉天地之气而生,气的运动表现形式就是阴阳,阴阳的流通变化无时无刻不在支配着人体的身心活动。《易经》以十二消息卦(乾、坤、复、临、泰、大壮、夬、姤、遯、否、观、剥),示人以天机,教人效法阴阳变化之道,数理和合之机,以养天年、度百岁。“消”是指阳去而阴来,即阳爻去,阴爻来,“息”则指阴去阳来,即阴爻去阳爻来。十二消息卦,描述的是天地与人体阴阳二气来去演变的道理,所以《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才说:阴阳,是天地之道、宇宙的普遍规律;是万物的起源、变化的父母;是万物生长、毁灭的根本;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大本营。治病必定要从法于阴阳开始(“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可以说,阴阳是天地万物运行变化的总纲,或者说:天地运行规律即体现在阴阳的变化中。

阴阳两气究竟是什么关系呢?《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对此有很精炼的总结:“阳化气,阴成形(阳主万物气化,阴主万物的形体)”,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而要明白“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含义,就必须把《黄帝内经》与《周易》一起看才行。将十二消息卦配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照易理,“冬至(在“子月”即农历十一月)一阳生”,与一日之中的子时“一阳来复”一样,天地与人体的阴阳变化在此时开始(其实“开始”也只是权宜之说,天地、人体的阴阳变化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在卦象上看,就是“复卦”。从十二消息卦与十二地支(十二个月)相配的关系来看,立春开始于寅月(农历正月),此时天地交泰,为“泰卦”,一直到夏至,阳气不断生长,这就是“阳生”,讲的其实是上半年,即春夏两季。所以中医自然养生,才讲究“春夏养阳”,说的就是因应这个天地阴阳变化的道理。明白了“阳生”的道理,“阴长”就容易明白了, “阳化气,阴成形”也就能理解了。春夏阳气生发、生长(春生夏长),属于“阴”的万物因应着天地阳气的生发、生长而繁荣,这就是“阴长”!明白了“阳生阴长”讲的是春夏之间天地阴阳变化的道理,“阳杀阴藏”的道理也就能够融会贯通了。“阳杀阴藏”,讲的是下半年,秋冬两季天地阳气开始减弱,从否卦到剥卦,阳爻在减少,表示天地阳气开始被“杀”少了,属于“阴”的万物开始进入收敛、养藏(秋收冬藏)。

一年四季,好比天堂地狱,虽分“四”季,实则只有阴阳“两”个,或者说“冷热”两个东西。天堂与地狱,我们一天之中不知来回转悠了几趟,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我们一天之中也经历了几回,这个道理,很多”养生大家“就不懂了。你从炎热的大街走进空调开得很猛的办公室,这就是从暑到寒从夏到冬呀!

按照传统中医学理来讲,一年四季,确实就是阴阳两季, “冬至一阳生”,人体也在活子时“一阳来复”,而“夏至一阴生”,这些都是大自然的真相。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多半有这种经验,夏天再怎么炎热,水井深处的水也是凉的,冬天再怎么寒冷,水井里的水也是温暖的。我们人体也一样,在“阳”的季节,人体的阳气散发于体表,内里的胃却是寒凉的,在“阴”的季节里,人体阴气散发体表,阳气藏于内,胃是热的,所以才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之说。夏天一到,很多人没啥胃口,这就是因为胃里阳气不足,到了冬天,什么麻辣火锅,滋补食品皆可下肚,就是因为胃的阳气足,消化得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养生当要”把握阴阳“。这就是为什么《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要在末尾点明: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中医自然养生的本质,就是要让人体真气的运行,与天地自然阴阳的变化相因应,在春夏养阳,在秋冬养阴,这就是“法于阴阳”!这就是顺应自然,天人合一!那么“和于术数”是怎么“和”法呢?清代名医张隐庵在《内经集注》中说:“术数者,调养精气之法也”,至于这个是个什么“法”,张隐庵却语焉不详,现代的很多人,更把这个术数之法理解为导引、按摩等技术方法(其实也有一定道理),大家到书店去买《黄帝内经》白话版,几乎都是这样翻译。其实术数,就是用易理来知道天地阴阳变化,趋吉避凶的各种方术!包括“巫”方面的技术,乃至天文、历法、地理诸学。

我们的身体,与天地的气机是相匹配的,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真谛。我们中华文化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生命观!我们的古圣先贤在参天究地、返观内视的生命实践中,认识到人体是个小天地,它与整个宇宙的大天地息息相关,于是才有了根据天地阴阳之气(也可称之为“真气”)的运化规律在四季的不同表现形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而形成的四季养生方法,概而言之,只有二法: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这,就是中医自然养生!

(0)

相关推荐

  • 日常生活中的中医养生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还有"心病还需心药医".现在的疾病来源有这么几种:一是情志不畅所致疾病:二是饮食生活习惯不当导致的疾病:三是父母身体有欠缺将疾病因子 ...

  • 中医养生专家周敏:人类应当遵循阴阳五行养生自然法则

    [焦点人物] 周敏,周敦颐第30代传人,祖传中医第七代继承人.一生学习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伤寒>和食品功能,2017-2018年在佛山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与辛美果教授一起带 ...

  • 「中医养生」五脏调理很关键,如何养心最重要

    「中医养生」五脏调理很关键,如何养心最重要 原创中医马大夫2021-05-06 19:42:56 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 所以日常应该注意保养. 要想健康的身体,五脏的调理是很关键的. 中医 ...

  • 五大中医养生穴,几乎可以抗百病!

    经络可以说是人体的支撑,经络一旦不通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我们平时生活中要注重经络的养生,对于经络有很多穴位去调理. 例如遇上头疼脑热等健康小问题,一般情况下大家会选择吃药,或者硬抗.但在中医的眼中 ...

  • 张步桃,台湾中医养生大家给你经验方

    艾国医 公众号 张步桃的中医养生.处方经验 张步桃,1941年生于台湾省莲花县,家族三代行医,自幼就随父习医.曾任台湾"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执行秘书.林口长庚医院中医部兼任主治医师 ...

  • 春末中医养生法则

    春末夏初,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都在12℃以上,但因处于由春到夏的过渡阶段,雨水.大风天气常交替出现,人容易生病.注重春末养生保健,能为夏季健康打好基础. 那么,什么在这个季节什么原因可以导致这些了 ...

  • 林庚:老中医养生顺口溜,值得大家收藏!

    前些日子,小编采访了林庚院长,他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就在厨房.此外,他还说了一些养生的小窍门. 为此,小编把他的话整理成一篇养生笔录,大家可收藏. 1.春养肝,夏养心,秋补肺. 现在入秋了. ...

  • 中医养生保健常识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三遍百...

    中医养生保健常识 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三遍百病除 脚称第二心脏,常搓涌泉保健康 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全身 合谷内关足三里,日按一遍健全身

  • 中医养生,葛根的功效和食用方法!

    葛根是一味中药,同时也是常见的养生补品.具体来讲,葛根都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 <本草纲目>载:葛根,性凉.气平.味甘,具清热.降火.排毒诸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葛根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 ...

  • 你了解中医吗?中医养生讲究这5点,快看看你做对了吗

    现在很多人都开始注意身体健康,想要进行养生,那么在选择养生方法的时候,不妨试试中医养生法.中医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医学,除了对各种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以外,还能够起到良好的养生作用,不同的方法都能够帮助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