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养生穴、消炎、清热解毒穴

当女性30岁以后,体内自身的雌激素水平会慢慢下降,一些衰老的症状会慢慢出现。
从中医角度来说,女性衰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受寒、血虚和肾亏。所以,女人要想抗衰老,首先就是补血养肾,这样,即使到了更年期,女人也能风采依旧。
艾灸十大补血养生穴
一、天枢穴
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之穴;此穴位输出的强盛之气具有补充强化人体后天之气的作用。常对天枢穴施灸,可使胃经和大肠经保持活络,促进胃经内气血循环,帮助气血由胃经输向大肠经。

关元穴是任脉之穴,也是小肠的募穴。此穴是人体元阴和元阳的交汇处,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古有“针必取三里,灸必加关元。”之说。
艾灸关元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的作用,可提高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对月经不调、痛经、白带异常等妇科疾病效果显著。

三、血海穴
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此穴是人体脾血的归聚之处,具有祛瘀血和生新血的功能,属女子生血之海。在血海穴施灸,对妇女痛经和经血过多或过少均有效,配合关元穴、三阴交穴效果更佳。

四、三阴交穴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之穴;三阴交穴是肝、脾、肾三条阴经交汇的穴位,脾统血、肝藏血、肾生血,因此,常对三阴交穴施灸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同时可起到补血、活血,保持血压稳定的作用。
五、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胃脏精气功能的聚焦点。足三里穴可理脾胃、调气血、补虚弱,亦能祛病延年,也称长寿穴。
对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耳鸣、神经衰弱及胃动力不足的人、胃气虚的人、因用眼过度或失眠熬夜而伤肝的人经常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艾灸足三里,可起到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宜通气机、导气下行、强壮全身的作用。

六、隐白穴
隐白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太阴根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隐白穴有统血、止血的作用。艾灸此穴可刺激脾经,促进气血源源不断的生化,是女性补血的大穴。
八、下关穴
下关穴属足阳明胃经之穴;艾灸此穴对肾虚缺血或胃火导致的牙痛有良效;同时改善肾血虚状况;促进阴阳平衡,祛除胃火。

九、期门穴
期门穴属足厥阴肝经。呵护肝脏,避免肝血虚。艾灸此穴,对肝血不足有良效。
章门穴足厥阴肝经。艾灸章门及期门、足三里、内关,可协调五脏、调节肝脏和胃部的气血。

我们的人体有14经脉,这些经脉上隐藏着众多的玄机,艾灸上面的穴位还可以调理各种疾病。
有一些穴位具有特殊的功用:比如消炎、消气、排毒、清火等,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些穴位及其特殊功用,经常灸一灸,按一按,会大大减少药物对我们的危害!
当我们生病或者身体发炎的时候,一般都会吃各种消炎药。但是消炎药或多或少都会对肾脏,肝脏,还有心脏造成一定的损害。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吃消炎药,实际上我们自身有极大的自愈潜能。
消炎效果很不错的穴位,那就是三焦经上的液门穴。

人体的牛黄解毒片”
液门穴具有清火散热的特殊功能,有人称其随身携带的“牛黄解毒片”。如果感冒或上火了,喉咙肿痛,液门穴可以帮助缓解
若出现头面烘热、头痛目赤、齿龈肿痛、耳鸣耳聋等上火症状时,艾灸液门穴都非常管用。跟它所在的这条三焦经的性质有关,三焦经是排气的,人气了会上火,刺激液门穴可以祛除三焦经上的邪火,火气消了,上火症状自然就会消失了。
消气穴”太冲、        “疏筋穴”阳陵泉、“强胃穴”足三里、“健脾穴”公孙、“腰痛穴”飞扬、“补血穴”劳宫、“补肾穴”太溪等,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身之大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