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史之乱前后的时局,浅谈唐朝中后期藩镇林立的深层次成因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唐玄宗为了应对帝国东北部契丹和奚等外族,帝国西北部吐蕃,党项等外族入侵,在天宝元年设置十位节度使,除了河东镇治所位于太原,处于内陆外,其余各镇都处于西北和东北边疆战事频发之地。在这些藩镇,唐朝集结了重兵,特别是安禄山麾下的河东、幽州和平卢三镇,拥有十八万大军,占据唐朝精兵三成以上。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唐朝中原腹地和江淮以南地区武备松弛,大唐防务外重内轻,这种内外不均的形势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唐玄宗和唐肃宗不得不临时在中原地带和江淮地带新设了大量藩镇。在公元763年平定叛乱之后,这些新设的藩镇并未被撤销,反而长期存在下来。从数量看,根据史料记载,唐朝藩镇最多达五十个,一般保持在四十五个左右,出现了“天下尽裂于藩镇”的局面。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平定安史之乱不够彻底的后遗症(主要集中表现在河朔诸藩镇实际割据一方),更是唐代宗及其以后面临的新政治形势和军事形势所决定的。
安史旧部见风使舵归降大唐,造就河朔藩镇实质性割据的局面
在安史之乱后期,特别是史朝义杀死其父史思明自立之后,唐廷为了早日结束河北战事,决意对除了逆首史朝义之外的参与叛乱的人员予以赦免。唐代宗即位之初,就明确表示“逆贼史朝义已下,有能投降者,当超予封赏”,东都洛阳收复后又下诏:“东都河北应受贼胁从署伪官并伪出身,悉原其罪,一切不问”。甚至还对投降的原安史旧部李宝臣、李怀仙、薛嵩、田承嗣等人,各授以节度使,使得他们得以恢复元气,继续发展势力。
于是,张忠志(即李宝臣)、李怀仙、薛嵩、田承嗣等在史朝义授首之前纷纷投降,让这些将领仍领旧地,“招还散亡,治城邑甲兵”。其中张忠志为成德军节度使,领恒,赵,深,定,易,冀六州。田承嗣领魏,博,德,沧,瀛五州,即后来的魏博节度使;李怀仙领幽,平,归,檀,莫,妫,营七州,为幽州卢龙节度使,薛嵩为相卫(昭义)节度使,领相,卫,邢,洺,贝五州。775年,田承嗣出兵吞并了相卫(昭义)节度使之地,唐代宗下令各节度使出兵讨伐魏博,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唐军淄青节度使还是攻下了德州等地,解除了磁州之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和卢龙节度使朱滔则分别获得了沧州和瀛州。由此形成了魏博、成德、卢龙等河朔三藩镇的格局,并一直延续到唐朝末年。而唐廷在西北地区吐蕃等外族入侵和内部权力斗争的影响下,无力继续铲除安史旧将在河北地区的政治军事影响,由此造就了河朔魏博,卢龙,成德等藩镇的实质性割据局面。
西北地区吐蕃趁虚入侵,西北诸藩镇非但不能裁撤,反而需要继续囤积重兵
安史之乱爆发后,河西、陇右、安西等藩镇奉命东进参与平定安史之乱,造成边防空虚,吐蕃、党项等外族势力趁机入侵进逼长安。在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十月,吐蕃甚至兵临长安城下,唐代宗被迫出逃避难,吐蕃占据长安十五日,期间还拥立广武王李承宏为帝,差点颠覆大唐政权。
为了抵御西北地区吐蕃党项等少数民族的军事进攻。唐廷不得不在京西北地区常年集结大量军队,筹建扩张新的禁军神策军,甚至每年还需要从中原地带调集数万防秋兵备战,为此,西北地区的藩镇兵力常年保持在二十万以上,还不时需要增加。
内外均衡的战略需要迫使唐廷扶持中原地区藩镇做大
唐朝藩镇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河朔割据型、西北御边型、中原型和东南赋税型。前两类就不再赘述,东南赋税型藩镇主要是江南八道,向来被朝廷牢牢掌控,是朝廷赖以立命的重地,兵力薄弱,不具备割据的现实条件。在边疆重兵无法裁撤(河朔藩镇为了自身考虑也起到了打击契丹势力的作用),如果内陆的藩镇尽数裁撤,兵力空虚,又会使得唐朝内外军事布局失衡,很有可能重演安史之乱的悲剧。为此,中原型藩镇囤积重兵恰好可以解决这一失衡难题。事实上,中原型藩镇居腹心之地,具有控扼河朔、屏障关中、沟通江淮的重要战略地位。中原型藩镇还是唐廷对河朔藩镇用兵的主力军,为了确保长安的战略安全,大力扶持中原型藩镇乃是现实选择。
因此,中原地带的藩镇如扼守漕运要地汴州的宣武,天平和昭义等藩镇得以长期坐拥重兵,镇守河南之地。这些军队是朝廷用来防遏和讨伐骄横藩镇的主力军,但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中原型藩镇对毗邻的河朔藩镇采取养鱼式态度,即所谓的“乐于自擅,欲倚贼自重”,毕竟中原型藩镇能够存在并掌握重兵,是以河朔藩镇割据一方为前提的。
总的来看,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又得以享国一百五十余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藩镇制衡藩镇的策略,在各个藩镇之间保持微妙的均衡。也是就是所谓的“弱唐者,诸侯也;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也就是说藩镇并立使得大唐衰弱,但是,唐朝衰弱却能够持续很久而没有灭亡,主要在于各藩镇共同作用维系它。这种微妙的战略制衡,一直坚持到唐末黄巢起义打破了藩镇之间的平衡,唐廷失去了对中原地带的藩镇的控制,使得新兴的朱温等新军阀实际控制了漕运,唐廷陷入了既缺粮缺钱又缺兵的尴尬境地,也因此走向了灭亡的境地。
- 参考资料:《新唐书》,《资治通鉴》,《唐朝藩镇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