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德西----三药成方20首
三味药组合的方剂,花样已经多得数不过来了,有人编撰过《实用中医三味药方》,收录三味药方2719首,各科俱全。我们只选择老中医毛德西使用的三药方剂来做一管窥。
毛德西,河南巩义人,河南省中医院二附院的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第三批国家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获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部分方剂会介绍他的使用经验。(剂量为编者按常规推荐)
毛德西老中医
1,疝气化瘀汤
大黄9克,附子12克,川楝子15克。
取大黄附子汤含义,相反为伍;又参考《止圆医话》治疝方,罗云:“以附子、大黄加入普通治疝气之药中(川楝子),速收特效,此治外疝之经验谈也。”毛德西除用于疝气外,还将此“三味”用于盆腔炎、慢性结肠炎、睾丸炎、前列腺疾患等,凡见小腹坠胀,隐隐作痛,湿热互结者,每收疗效。
2,封髓丹
砂仁10克(后下),黄柏10克,甘草6克。
此三味为古方封髓丹,是治疗梦遗早泄的良方。当代著名中医蒲辅周将此方用于口腔溃疡,效果良好。他说:“封髓丹乃补土伏火之剂,土虚则水中之阴火无所抑制,便上炎而发为口疮。”该方剂以砂仁醒脾培土,黄柏清泄阴火,甘草和中清热,毛德西常加入肉桂、干姜、牛膝以引火归元,于平淡中取效。
3,清热止汗散
浮小麦20克,霜桑叶20克,地骨皮20克。
毛德西对于汗症,不论是气虚自汗,或是阴虚盗汗,都首选此三味,名曰“清热止汗散”。
气虚自汗合用玉屏风散;阴虚盗汗合用二至丸加知母、黄柏。若是产后大汗不止,则加入麻黄根、炮附子,以温阳增卫气,固表止阴耗。
4,青白退热散
青蒿12克,白薇10克,银柴胡10克。
青蒿以清解阴分热见长;白薇长于清肺热,也是退虚热的重要药物;银柴胡清肝经虚热。三味合用,以治夜热早凉、低热绵绵、舌苔不厚,脉象细数为应用指证。若舌苔厚腻,舌质红赤,可加升降散治之。
5,温阳化饮汤
桂枝9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
此三味有温阳健脾化饮的功效。
取之于张仲景苓桂术甘汤和桂枝茯苓丸等方义。桂枝配茯苓,温阳化饮,加入白术,以增强脾的运化功能,毛德西常将此三味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盆腔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舌苔白润口不渴者,具有温化三焦水湿的功效。
6,通络散结散
橘核仁20克,橘叶10克,橘络3克。
三味药均取之于橘,均以疏肝理气见长。
橘核仁理气的作用大于橘叶;而橘叶“散阳明、厥阴经滞气”(《本草纲目拾遗》)为特长,橘络作用缓和,善于舒理中焦气滞,有化痰湿之功。三味合用,以疏肝理气、通络止痛、散结消胀为目的,常用于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或身体某处有囊肿及赘生物者。
7,除风止痒剂
白鲜皮6克,地肤子10克,徐长卿10克。
毛德西常将此三味用于皮肤瘙痒症。
白鲜皮为清热燥湿止痒剂,地肤子为祛风除湿止痒剂,徐长卿为祛风止痛剂,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三味协同,为治疗皮肤痘疹瘙痒之常用方。但在应用时,应在辨别证候性质的基础上,针对体质的偏颇,选用方药,然后加入除风止痒剂三味,其效更为显著。
8,补肾通络饮
熟地30克,生麻黄5克,白芥子15克。
此三味为阳和汤的主药。
熟地补肾增髓,生麻黄与白芥子辛温通络开窍,特别是搜细络之风痰,是其他药难于比配的。毛德西用此三味,以治疗下肢寒滞细络,肾髓不充,如下肢静脉曲张、糖尿病足、风湿病、足跟痛等,以下肢疼痛、麻木为主症者,熟地用量可达30克,白芥子用量10克,生麻黄用量5克为宜。
9,三藤汤
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各12克。
此三味皆可祛风湿、通经络。青风藤善通一身之经络,络石藤善通一身之筋脉,海风藤善祛一身之风湿,三味合力,共奏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除郁胀之效。毛德西用于风寒湿痹,症见腰膝酸软,关节肿胀,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三味还可煎煮外洗,以助药效。
10,化瘀降脂饮
绞股蓝、银杏叶、生山楂各15克。
绞股蓝在民间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消炎,用来治疗痈疽肿毒,肺痨咳血等,而近年来发现有降脂、降压、调节心律、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银杏叶亦有降脂、降压作用;生山楂活血降脂功效明显。三味合用,沸水冲泡,频频饮用,有降脂、降压、化瘀之功,为民间常用验方。
11,麦枣珍珠散
大枣7枚,小麦15克,珍珠母30克。
此方取自经方“甘麦大枣汤”,以珍珠母代甘草,以增强镇静安神的功效。
用于抑郁症、以及失眠、心悸等。大枣与小麦甘平,养心安神,但取效较慢,珍珠母对于心神不宁、惊悸不安者,具有平肝镇静作用,起效较快。如果说大枣、小麦以“养心”为主,那么珍珠母就是以“镇静”为主,两相配合,安神尤良。
12,消瘰散
大贝12克,玄参15克,生牡蛎30克(先煎)。
此三味为清代程钟龄之消瘰散,原方用于瘰疬,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之效。
毛德西用其义,扩大用于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卵巢囊肿、皮下囊肿、脂肪肝等。常加入夏枯草清热散结,天门冬滋阴软坚,生麦芽疏肝散结。
13,泌尿三味饮
桉树叶10克,瞿麦15克,半枝莲10克。
此方是毛德西学习马瑞亭先生经验方而得来。
马先生发现桉树叶对于泌尿系感染有特殊效果,云“桉树叶有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之功效”,毛德西配以瞿麦、半枝莲清热散结,用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等,远比导赤散等方效果好。这是前辈人留给后人的宝贵经验,应当认真学习、应用。
14,美容三味酒
玫瑰花、灵芝、岷当归各15克。
此三味为毛德西常用的美容三味酒,常用量为玫瑰花15克,灵芝15克,岷当归15克,或加入丹参15克,茯苓25克。取黄酒500毫升,浸泡15天为宜。每日50毫升,加热饮用。有润肤活血、美容祛斑、淡化湿浊的作用。用于多例面色黄褐者,一般在一月左右见效。用红葡萄酒浸泡亦可,但不宜用白酒浸泡。
15,胎盘贝龙粉
胎盘粉30克,贝母30克,地龙15克。
此三味为毛德西治疗哮喘的经验方。
上述方剂共研细末,每次取3克,温开水冲服,一日3次。痰热者,用浙贝母;痰湿者,用川贝母。痰盛者,可与鲜竹沥液同时服用。但有对地龙过敏者,请注意观察修正。
16,三味升压汤
柴胡9克,升麻9克,枳实20克。
此三味为升发阳气之主药。
李东垣常用柴胡、升麻升举阳气,而枳实为宽中下气之药,“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但从辨证角度看,只有浊气下降,清气才能升举,这就是有些人不明白枳实能升压的缘故。柴胡、升麻用量宜小,枳实量应大于升、柴。
17,三白解语散
白附子6克,白芥子9克,白僵蚕10克。
古代医家治疗中风之语言蹇涩常取此三味,用以祛风邪、解痰郁、通络脉。
如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的解语汤,白附子祛风通络,白芥子祛痰通络,白僵蚕散结通络,且三味均可通达细络,不但可以缓解语言蹇涩,还可以通络止痛,用于三叉神经痛、头风痛、牙痛等。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防过量伤气耗阴。
18,桃红甘草饮
桃仁15克,红花10克,甘草9克。
这是慢性咽炎常用方药,取自王清任会厌逐瘀汤。
以活血化瘀、清热利咽为组方之义。慢性咽炎必有“瘀”,不是一般清热解毒所能为,对于常用抗生素或苦寒药的慢性咽炎者,可加入麦冬、天冬、桔梗、射干等,或加牛膝、肉桂引火归源,其效更佳。
19,椒目瓜芥散
川椒目5克,瓜蒌皮9克,白芥子9克。
此方用于渗出性胸膜炎,以痰液白黏稀薄不成块,伴有胸痛者。
川椒目辛温通络逐痰,瓜蒌皮宽胸利气,研究认为还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白芥子利皮里膜外之水。三味合力,可以入于细络利气搜痰,非一般化痰药可比。
20,清头散
夏枯草15克,谷精草10克,川芎10克。
此三味以清头目,散结止痛为主功。
夏枯草以清肝火、散郁结为主,是治疗头痛目赤之要药;谷精草“谷田余气所生”,以疏散头部风热,通痹止痛见长;川芎“搜肝风,补肝血,润肝燥”,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要药。三味配伍,具有清头目、散郁结、除风热之功效,常用于肝经风热之头痛、目赤肿痛,起效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