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创作中寻找快乐
在艺术创作中寻找快乐
戏剧与小说虽同属艺术种类,但表现上却有很大差别。小说主要是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而戏剧主要是用来演的。有的作家小说写得好,但剧本不一定能写。而有的剧作家可能剧本写得得心应手,但小说却未必擅长。姚海洪先生长期从事小说创作,他的白龙港传奇三部曲、南汇嘴传奇三部曲,再加上其他多部长篇小说,使得他对长篇小说这样的文体非常熟悉。近两年,他又开始涉足戏剧创作,收入《海洪戏剧作品选》中的七部戏剧作品,是他的成绩的见证。
姚海洪先生的这部戏剧作品选,收入了《抗日女英雄——叶嫂》《周大根——打响浦东抗日第一枪》《青村颂歌(红衣小寄妈)》《曙光灿亮浦东》《浦东抗日英雄》《家国情怀》《浦东记忆》,将浦东等以往一些尘封或不太为世人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和故事,通过舞台的表现形式,呈现给观众,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沪剧创作,是他戏剧作品选的一大特色。作为熟悉浦东生活的姚海洪先生,选择地方戏这样的戏剧表演形式,充分发挥和发扬地方文化的优势和特长,也加强了文化艺术的地方色彩,有益于在地方的传播。大型七场沪剧《抗日女英雄——叶嫂》,借取历史故事加以艺术改编,真实性强。布景、人物、演绎、对白、唱词,都是作者本人熟悉的,且不落俗套。观众在观看时,既可以感受到抗日女英雄叶嫂与敌周旋的机智勇敢,还可以欣赏到沪剧唱腔、做功的细腻唯美,真正达到寓教于美的目的。
《曙光灿亮浦东》是零一出大型七场沪剧。这是根据中共浦东早期领导人林钧的真实事迹改编的。姚海洪是浦东南汇人,在历史资料的深入挖掘中,捕捉到了这一独特而又珍贵的革命史料。整场戏由“党的儿子”“川沙首义”“南昌起义”“曙光亮灿”“淞浦书记”“狱中斗争”“浦东惊雷”串连起来,一环紧扣一环,环环相扣;一节连着一节,节节推进。还有大型七场沪剧《家国情怀》,挖掘了浦东抗日英雄周大根为国家、为民族不怕牺牲,有历史担当、有崇高使命的英勇事迹。浦东是有着光荣历史的地方,漫长的岁月中,曾拥有无数家国情怀的英杰,甘愿为民奋斗、为国捐躯。为了弘扬历史文化的优良传统,让今天更多的人了解过去,姚海洪根据今天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需求,选择新颖的创作视角,对史料进行加工、改造,凸显了家国情怀的英雄精神和文化品格。
戏曲创作,除了讲究故事情节,寻求戏剧冲突,还需要浓厚的地方风味和戏曲的诗情画意。沪剧不是简单地讲故事和表演,还要有沪剧的唱。这些曼妙的唱段,是很多沪剧爱好者所梦寐以求的,也是考验剧作者艺术功力的一个参数。我们可以从姚海洪创作的《周大根——打响浦东抗日第一枪》《青村颂歌(红衣小寄妈)》《浦东抗日英雄》《浦东记忆》等几部戏剧里,感受到作者对于沪剧唱腔艺术的熟悉和较为精深的体会。
姚海洪先生已经年过花甲。但他对于文学艺术的痴心不改,将大量的时间、精力花费在阅读、创作上,他常常为了描写作品的某个细节而绞尽脑汁、废寝忘食。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一些困扰他创作的“拦路虎”最终都被他驱除了。姚海洪先生笔耕不辍,佳作迭出。这是他不断努力的结果。现在《海洪戏剧作品选》即将问世,我相信这对于很多沪剧爱好者而言,是一件高兴的事。对于那些曾经与他一起切磋交流的文友们,也是一件愉快的事。
是为序。
杨 扬
2021年5月19日于上戏仲彝楼
注:杨扬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中国茅盾研究会会长、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