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常用腧穴——次髎
【穴名释义】
“次”,第2;“髎”,孔穴,这里指骶骨后孔。因为本穴在第2骶后孔中,故名次髎。属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定位取法】
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脊椎正中线和膀胱俞之间,适对第2骶后孔处。以食指按在小肠俞与脊椎正中线之中间,小指按在骶角(尾骨上方黄豆大小的圆骨突起)上方,中指和无名指相等的距离分开按放,侧中指尖所按之处。
【穴性特点】
本穴乃八髎之一,是足太阳经腰骶部的重要腧穴。从腰以下挟脊骶骨部,是足少阴、足太阳和督脉循行所过之处,因督脉贯脊属肾,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足太阳经循膂络肾,此三经与肾联系密切。肾主生殖与发育,又主二阴,膀胱主贮尿和排尿,故本穴具有调理下焦、活血通经、健脾补肾、暖胞宫、清利湿热的作用,是主治腰痛、妇科病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常用穴。《针灸甲乙经》: “脊腰背寒。”《针灸大成》: “主妇人赤白带下。”《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治小便赤淋。”
【主治概要】
1.本穴具有调理下焦、活血通经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不孕。
2.本穴具有清利湿热之功。可用于治疗现代医学的尿潴留、睾丸炎、卵巢炎、盆腔炎及子宫内膜炎。
3.本穴具有补肾壮腰的作用。可治疗腰痛、腰以下至足不仁。
4.现代研究表明,针刺本穴可引起膀胱内压上升,具有明显的穴位特异性。
【临床应用举例】
1.慢性盆腔炎 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盆腔炎分急性和慢性2种,急性盆腔炎是较为严重的妇科疾病,多在产后、手术后、流产后由病菌感染或经期不注意卫生以及邻近器官疾病(阑尾炎等)蔓延所致;慢性盆腔炎多为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所致。慢性盆腔炎主要临床表现有:①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热,易感疲劳。病程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有神经衰弱症状;②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可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月经前后加剧;③由于盆腔瘀血,患者可有月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可有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时可致不孕。
(1)毫针刺法:患者俯卧位,取准穴常规消毒后,采用30号2寸毫针,刺入2寸深,当患者感觉小腹内有沉胀或酸麻感时,用小幅度泻法捻转毫针,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行1次针。每日1次。7日为1疗程。此法用于中医学辨证为实证的盆腔炎的治疗。
(2)温针灸法:患者俯卧位,取准穴常规消毒后,采用30号2寸毫针,刺入1.5寸深,当患者感觉小腹内有沉胀或酸麻感时,将直径约1厘米,高约1.5厘米艾卷置针柄上施灸,灸2壮。每日1次, 7日为1疗程。
2.痛经 痛经是由情志所伤,六淫为害,导致冲任受阻;或因素体不足,胞宫失于濡养,致经期或经行前后呈周期性小腹疼痛的月经病。临床以青年未婚者多见。现代医学将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前者见于生殖器官无明显异常者;后者见于子宫过度前倾、子宫颈管狭窄、子宫内膜增厚、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也见于肿瘤及卵巢等压迫生死器官症变中。针灸对原发性痛经效果较好,继发性痛经必须同时进行针对病因治疗。
毫针刺法:采用30号2寸毫针,直刺1~1.5寸,配以秩边穴,两穴得气后接电针,选用疏密波,频率2/100赫兹,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时间30分钟,在月经来前1周开始治疗,隔日1次,至月经后1周为1疗程。
3.术后尿潴留 指术后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如术后8小时内患者不能排尿而膀胱尿量>600毫升,或者患者不能自行有效排空膀胱而残余尿量>100毫升,即可诊断尿潴留。针灸治疗术后尿潴留有良好的疗效。
毫针刺法:患者俯卧位,取准穴后,常规消毒后,采用30号对毫针,刺入1.5~2寸深,当患者感觉小腹内有沉胀或酸麻感时,用小幅度泻法捻转毫针,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行1次针,每日1次, 7日为1疗程。可配以耳穴贴压。
4.阳痿 国际阳痿学会对阳痿所做出的定义是:性交时阴茎不能有效地勃起致性交不能满足。中医学则认为:阴茎不能勃起、勃起不坚或坚而不持久(含已进入阴道内旋即疲软) ,以致不能性交者,称为阳痿。本病多因纵欲过度,误犯手淫,损伤肾气,命门火衰,宗筋失养,或恐惧伤肾所致。
温针灸法:采用30号2寸毫针,直刺1.0~1.5寸,得气后将直径约1厘米,高约1.5厘米艾卷置针柄上施灸,灸2壮,每日1次, 7日为1疗程。可配以关元、命门、三阴交等穴以助补肾之功。
次髎穴以65度角向下朝耻骨联合方向进针,能通向骶前孔达骨盆腔,但不宜过深,以防刺伤直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