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五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五

承前篇

学过物理的都知道要认识运动必借助参照。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对认识运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比如有人从杭州带了一箱包装严严实实的钱从杭州坐火车到了北京。有人问钱动了吗?回答:“钱动了”。又一回答:“钱没动”。这是两个相反的回答。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时段内动与不动是两个相反的感念。按照二维思维判断。两个相反的回答必有一错一对。“钱动了”说的没有错前钱确实动了。钱从杭州到了北京。但是钱也确实没有动。钱的包装完好,所以钱没有动。确定了参照物,那么不论你是什么样的思维都能找到统一的正确答案。

来、去是两个相反的概念。但在中文中却可以是走向同一个目标的表达。

《说文解字》:“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一来二缝,象芒朿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诗》曰:'诒我来麰。’。”。麦芒朿垂穗似从天冉冉降临之形是来字之范式。

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以某处为参照。并以站在此处为立场,由远至近到达该处。朝自己的方向由远而近是来的本义。方向是朝着说话者的方向。如:《易·咸》“憧憧往来。”。《易·杂卦》:“萃聚而升不来也。”。《论语·季氏》:“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有空到我家来玩。”。这句话的目标方向非常明确。如果说话者是站在对方的位置来表达到达对方的所在。那么方向是朝着对方所在的方向。比如:“有空还想到你家来玩。可以吗?”。也就是说只要参照改变那么判断的方向也就随之改变。“来”字其本义是朝自己的方向由远而近。由于将自己的位置放在了对方的位置上了,虽然是同样的表达,那么“来”字的表达实际上已变成了朝自己对方的方向由远而近。

我家,你家显然是不同的目标方向。“来”表达了不同的方向,并不是改变“来”的本义。而是我们改变了语境。我们依照语境作为参照而有了新的判断。而这种参照判断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我们并没有刻意要这样去理解。

这其中最主要的是逻辑方法。中文是动态逻辑。动态逻辑的推理是随着参照的变化而变化。不是固定不变的。

(0)

相关推荐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 承前篇 中文有象形的字,其所象亦是宪象之形.象宪象之形的关键解码在于相与比述. <说文解字>:"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㞑之形.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二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二 承前篇 日月轮转变化.如果只看变化那就是一片混沌.认识变化的关键就在于找到参照.依托参照,那么变化就会清晰起来.我们所能依托最稳定的参照体系便是日月.那么观察日月轮转变化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四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四 承前篇 指事的范式在于建立认识事物的方式. 先设定一个参照物,然后与该参照物相与比述.就能达到"视而可识,察而见意,".而设定的这个参照物一定是大家熟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六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六 承前篇 动态逻辑的推理是随着参照的变化而变化的.空间首先以自己的定位为参照,时间应当以当下的时间为参照.有了空间.时间的参照那么基本就有了定位.就如"阴阳&qu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八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八 承前篇 变化逻辑与静止逻辑不同的是:静止逻辑的参照是相对稳定的.有的纯粹参照是无,无的纯粹参照是有.这是确定的,不可更改的. 变化逻辑的参照体系是在有机地转换着的.以太阳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四十五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四十五 承前篇 <说文解字>:"肧,妇孕一月也.从肉不声." 女人来月0经时的性0交拒绝是"不"字之范式.("不&q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五十五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五十五 承前篇 形声字再以"法"为例 "法"繁体字写作"灋". <说文解字>:"灋,刑也.平之如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六十五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六十五 承前篇 金.木.水.火.土五行,基本都是形声字的类旁. 五行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阴阳学说的一个系统参照体系.阴阳是将变化简化的一个最基本参照.金.木.水.火.土五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七十五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七十五 承前篇 继续用金属制品.与金属有关事或物构成的字示例.偏旁釒依据古人书法省笔规范简化为"钅". 镞: <说文解字>:"镞,利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