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细节透露教养,教养决定品行!
教养体现在细节中,生活中的小小细节往往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教养;教养又决定着一个人的品行,好品行往往来自好教养的浇灌。
一、细节透露教养
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它由各种细节构成并通过各种细节体现出来的。一个有教养的人,不会仅在大事中体现他的教养,他的教养随时随地、无时无刻不在生活的细节中流露出来。
真正的教养,不是穿得高档,趾高气昂;而是在日常生活及与他人的交流相处中,既让自己舒服,又让他人感到舒服。
教养不在于你读过多少书,拥有什么学历,而在于你是否愿意为别人多考虑一点。教养不是一种被称赞的优越感,而是一种本真的善良。真正的教养,往往体现在细节之中。你无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比你所获得的所有荣誉、头衔都更能代表你自己。
《菜根谭》中说“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这就是一种教养。
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傅雷、朱梅馥夫妇悬梁自尽。在自杀之前,傅雷写下遗书,遗书中写到:现钞五十五元二角九分,请代付九月房租。
对家里的保姆,傅雷夫妇也做了安排:把一张六百元的存单,留给了保姆周菊娣,以作为保姆过渡时期的生活费,遗书中说“她(周菊娣)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
在决定悬梁自尽前,傅雷夫妇为了避免自尽时踢倒方凳弄出的声响打扰到邻居,还在地上铺了棉被。
从房费到为保姆贴心打算再到不扰邻居休息,傅雷夫妇俩这些行事的细节无不体现出两人的教养。
教养,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学习、点滴积累中获得的。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人的教养与习惯,是从孩童时期开始,朝夕模仿、学习,然后日渐成熟的。
好的教养像一朵绽放的花,但花的绽放并非一日之功,从花骨朵到绽放的花,靠的是长时间的酝酿与积累。
好的教养,需要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一点一滴,让好教养成为一种习惯。要让孩子有教养,就要从小事、从细节入手,比如让孩子掌握最基本的餐桌礼仪,做到在公共场合不打扰别人,待人有礼貌等等。
二、教养决定品行
教养是品行的前提,大部分时候,教养不好的人品行也不好。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你的名片,细节最见一个人的教养。我们评价一个人的品行,看他是否值得交往,通常也是通过一些细节,无意的一件小事,最见人品。
“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逗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缺乏教养,在有力的资源优势也会成为你的劣势。
没有教养的人的心灵就好比一块田地,这块田地即使天生肥沃,但倘若不经耕耘与播种,也是结不出果实的。
《红楼梦》中贾环由赵姨娘带大,赵姨娘本就没有德行又不不好好教育贾环,使得贾环自小缺乏教养,教养不好的贾环,品行自然也有问题,王熙凤说他“要往下流走,安着坏心”。
如果一个人智慧不够,叫做次品;身体不够好,叫做废品;那品行不够好,就是危险品。
要有好的品行,先要有好的教养。教养是品行的基础。中国人讲究教养,当我们评价一个人的品行时,也总是以“有没有家教”作为标准。
教养好,品行才会好。教养更像是一种深入骨血的品行,一个有教养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是有温度的。
一个有教养的人言谈不会咄咄逼人,一个有教养的人举止不会高高在上,一个有教养的懂得换位思考,体谅他人的难处。
我们常说教养,常谈细节,常论品行,不论交往还是品行都是由细节而来,又体现在细节之中。细节就好比砖瓦,教养是墙,品行是屋,三者关系密切,不可分割。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出发,愿好教养、好品行与您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