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萍:转个弯,灯光再现 【15同题·非虚构】
转个弯,灯光再现 / 杨旭萍
生活中,有一种灯叫探照灯。探照灯总能在黑夜里,光照远方,指引着人们在黑暗里坚定前行。人生路上,我常常寻找这种探照灯一样的光明,引导自己的人生之旅。
以柔克刚,以诗明贞、明忠
我很喜欢古诗词,甚至迷恋古诗词。在这份痴心的追求和畅游里,我领略了文学的浩瀚,也领悟了这份财富带来的智慧和光明。它指引着我在文学的路上,追求美好,追求真善,更启迪着我去寻找着破解疑难之旅的心慧和密钥。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这是晚唐诗人张籍曾写过的一首别样的爱情诗《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这是一个有贞洁的已婚女子在拒绝一个自命不凡的婚外恋追求者。用“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谴责男子不守礼法、别有用心。转而又说,其实我心中非常感激你的缠绵情意,所以把你赠我的双明珠系在红罗短衫上。可是,你可能难以想象我夫家的家族背景,我丈夫拿着长长的戈戟,在皇宫里值班。这一句看似在暗示夫家的身份地位之高,实则表达不容凌辱与侵犯,这是非常直接的拒绝与回击。但这位女子又不想与追求者正面冲突,结下仇怨,于是转而回锋安慰:“我知道你对我的爱光明磊落犹如朗朗晴空中的日月,遗憾的是我已经与我的丈夫结下了生死之愿。你让我该怎么办呢?我好为难啊!无奈,我只能双眼泪涟涟地把明珠归还于你,遗憾深深,为什么在我未嫁之时,你我没有相逢?”这给了追求者一个很好的台阶,维系了对方的颜面,又给了对方坚定的答案。这样的拒绝既感化了心灵,又消除了矛盾,消灭了危机,如此高妙的拒绝艺术着实让人佩服古人的智慧。特别是最后的拒绝中“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说得深情婉转、缠绵悱恻,直击追求者最柔软的心灵深处,更令人无不叹服。
这首令人叹服的爱情诗,却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更有着另一番不同的涵义和指向,把一首爱情诗,写成了一首具有政治智慧的“非”爱情诗,真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绝妙精伦。
中唐以后,唐王朝逐渐衰弱,当时的藩镇割据之势逐渐强大。元和年间,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割据十二州之地,他的势力炙手可热。他嚣张称霸,公然反叛朝廷,刺杀了当朝宰相武元衡,可谓不可一世。当初,李师道给张籍去信许以高官厚禄,拉拢、威逼张籍到他的幕府就职。身为韩愈大弟子的张籍一直跟随老师坚持儒家正统思想,坚持“文以载道”。韩愈被苏东坡称为“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张籍毫无疑问特别反对藩镇割据,主张维护国家统一。
面对这样棘手甚至是性命攸关的难题,张籍用政治语言来拒绝无异于撕破脸皮,置生死不顾。尤其面对李师道这样称霸一方,势力越来越大的野心家,张籍该如何回复呢?他分析形势、权衡利弊,写下了这首《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用“君”来指代东平李司空师道,用“妾”来指代自己,有理、有据、有节地拒绝了李师道的拉拢、利诱,用心之深、用情之深。尤其是“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让李师道读来也深受感动,不再勉强张籍。这样以一首爱情诗来突破生死攸关的政治难题可谓高妙,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
言在此,意在彼。“我”的用情之深,“你”明白!
巧借情诗托心意,情深深、意明明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是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诗中描述的是一个美好的新婚之夜,氤氲着无限的幸福与向往,在一对红烛彻夜跳跃的烛光里,一个身着红装、古朴典雅、面含娇羞的新娘在一丝不苟地梳妆打扮。等到拂晓,她就要去拜见她的公婆。一番精心化妆后,她还是有点紧张,轻柔地向新郎征询妆容是否时髦。显然,这是一个想要博得公婆喜欢的新婚儿媳。
这首表达得优美动人、合情合理的“闺意”诗,其实是朱庆馀在参加应举考试前所作,呈现给时任水部员外郎张籍的行卷诗。唐代行卷之风盛行,应举者在考试前把所作诗文投送朝中显贵以传扬好名声。科举考试,在当时的知识分子看来,关乎一生能否走上仕途,既光宗耀祖又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大事。就和女子出嫁事关一生是否幸福一样,一个女子嫁到夫家,能得到丈夫和公婆的认可和喜欢,她的地位就稳定了,处境就顺当了。诗人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借以征求张籍的意见。这样的写作视角,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能否踏上仕途的紧张与不安心绪,新颖独特。
张籍的痴心痴情、匠心独运能把令人头疼、一筹莫展的政治问题用他的妙笔生花迎刃而解。冯贽的《云仙散录》记载,张籍非常迷恋杜甫的诗歌,于是一首首抄写下来,然后烧成纸灰拌着蜂蜜,每天早上吃三勺。如此痴心痴情痴狂的张籍面对朱庆馀的行卷之作又会如何以诗酬答呢?
朱庆馀别具匠心的行卷诗深得张籍的赞赏,于是张籍也回了一首《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诗意是张籍把身为越州人的朱庆馀比作一位相貌美、歌喉甜的越州采菱女,刚刚经过修饰打扮,从清澈明净、风景优美的鉴湖中走来。采菱女自己也知道自己长得漂亮,但因过分爱美,却又自我思量起来。尽管有许多别的姑娘身上穿着齐地出产的精美绸缎做成的衣服,却并不值得世人看重,唯有这位采菱女的一曲歌才值万金。
张籍的高妙回复、痴心痴情、巧妙暗示在这首诗中再次得到了很好的展示。他表露“越女”的歌声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朱庆馀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朱和张的诗歌问答不关情事,却写得浓情有趣,成为千古美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抒写诗词的同时,古人更多的是融入了相当的智慧。感受诗词的表面涵义,仅仅是诗词魅力无穷的蜻蜓点水般的赏析;洞悉诗词背后的内涵和延伸的智慧之明、折射之美,才是我们学习古诗词文化、领略古文化灿烂的必修之行。所谓“智者阅心”就是这个道理。学习、剖析、借鉴才是我们当下传承古文化、倡导新生活的核心。
融于心、敏于行,传承有道
诗文中的智慧让我在学习、鉴别吸收的过程中,明白了诸多道理,渐渐学会了“融会贯通”的方式方法,“穷则变,变则通”。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处境中,常常寻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出路。
在教学工作上,面对素质不一的学生,我总是说服自己,改变教育引导的方式,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情况,特别区分、特殊对待,既保护了他们幼小的自尊心,又达到了改变引导的效果,令我受益匪浅。在跟女儿的教育和培养中,我也尝试着变换自己的身份、角色和处理问题的角度,终于破解了“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样的烦恼和苦闷。女儿成了我最要好的朋友之一,就是绝好的回报。
我们处在一个快节奏、多元化的时代,人们的思维和各自地位的凸显,让这个世界多了更多的未知因素。稍微不慎,也许一句话,一个词就结束了一段友谊,甚至粉碎了一个家庭的美好,一个世界的平静。
表达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智慧。让他人赏心悦目,既是一种修养、修为,更是一种高度和格局。古人尚且在表达上嵌入深层次的智慧和涵义,给人愉悦。作为今天的我们,更须借鉴发扬。这是个智商和情商高度结合的时代,是一个令我们深思的时代。你我都处在十字路口,毫无例外。
在十字路口,在困难挫折面前,转个弯,也许就能突破难关,迎来灿烂明媚的朝阳。
转个弯,灯光会再现。试试看,也许,美好就在前面。
21-5-23 22:310
杨旭萍
山西忻州人 中学教师
心向阳光 用挚爱倾心职业
以文字荡涤灵魂
意往幽兰 心向雅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