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那个轰动全国,从北大退学去技校的人,现在混得如何?
9年前,他从北大退学转入技校的决定,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9年后,他作为高技能人才被引进北京,圆了自己儿时的梦。
他就是周浩,那个高考以660分的好成绩进入北京大学生物系,却在大二又自主退学的学霸。
周浩从小就很机灵,学习成绩好,对机械特别感兴趣,喜欢拆拆合合家里的各种电器。
那时起他的兴趣就已初露萌芽,为他未来的选择埋下了伏笔。
2008年6月底,罕见的有家长和孩子因为分数太高而发生争执。
按照周浩的志愿,想填报实用性课程多的北航。
然而周浩的父母认为,你这么高的分数,必须得报北大清华。
上北航的想法渐渐被父母和老师“不上清北,你就可惜了”的气势压了下去。
9年过去,如今他怎么样了?
进入北大的周浩
有一个疯狂的想法
2008年,8月,收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周浩,踏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但事实证明,学术氛围浓郁、动手机会少的北大确实不适合他。
首先,北大整体的学术氛围非常浓郁,动手机会相对较少,生命科学专业还经常要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然后进行理论分析,让他压力很大。
其次,这个专业的很多学生未来几乎都会读研究生、读博,这就意味着要天天闷在实验室里。
这种路根本不是周浩想走的,于是他开始迷茫,丧失积极性,敷衍完成任务。
仅仅一年,他就毅然从北大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
不难想象,做出这样的决定,他默默承受了多少。
其实,“退学”并非周浩的首选。
最初,周浩考虑过转院,也许转到工科学院情况会好一点?
但转院并非易事,想转的院和所在的院系公共课要达到一定的学分才能转院,而他所在的生科院和想去的工科院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
终日的焦虑和困惑,逐渐击垮了曾经那么优秀的男孩,最终,处于崩溃边缘的他提出休学1年。
就这样,周浩瞒着父母,跑去了深圳,当过电话接线员,做过流水线工人。
几经实践之后,他深刻体会到了现实的残酷,决定还是回校好好学习,但还是无法与自己和解。
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周浩产生了转校的念头。
其实从进入北大开始,他就一直关注着中国的一些技师学院,同时也看到了德国数控技术方面的水平,对比两国之间的差距,更加坚定了周浩的想法。
而通过一段时间的信息搜索,周浩了解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在数控技术专业领域全国领先。
他萌生了一个看似疯狂的想法——从北大退学,转去北京工业技师学院。
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的反应可想而知。
从震惊,到耐心规劝,甚至怀疑儿子患上了心理疾病。
周浩看到了父母的焦虑,于是决定将从北大入学一年的纠结,到自己的志趣,最后到已经做好的人生规划,都向父母一一讲述。
母亲最终选择了支持周浩的决定。
经过母亲的劝说,父亲也终于同意了周浩的选择。
终于,在2011年,周浩从北大正式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
从北大退学去技校的周浩:
“毫不后悔,很庆幸”
从北大退学去念技校?
这在当时立刻引爆了网络关注,周浩被不少人骂脑子是不是进水了,放着好好的北大高材生不做,偏要转去当流水线“技工”。
但是周浩就这样做了,并且兴致勃勃地去北京工业技师学院报到了。
因为学的是他最喜欢的机械加工——数控。
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对这个特殊的高材生也配置了特殊的教学资源。
给周浩授课的是全校最好的教师团队,全校最先进的数控设备,全天24小时对他开放。
重新入学的周浩又恢复到了那个优秀开朗的他,不再迷茫焦虑,每天都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课堂上的知识。
谈起当时的决定,他“毫不后悔,很庆幸”。
因为成绩优异,毕业时有许多高薪工作都向周浩抛来了橄榄枝。
但他拒绝了所有邀约,选择留校任教,成为了一名广受学生喜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老师。
2018年,周浩还在全国第一届技工院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机械类一等奖。
“罗马”到底在哪里?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每个人心中的“罗马”或许都是不一样的目的地。
从“前北大学霸”到现任技校教师,周浩走出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但这对周浩而言,正在走向他心目中的“罗马”,一个追逐机械梦想的地方。
周浩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
给处于迷茫困惑中的我们,增加了些许勇气和决心。
人总要在抉择时刻,下定决心,这辈子,想要往哪里走,然后坚定地走下去。
从他的身上我至少得到了三点启发。
第一点,人活着,最重要的是要想明白。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困惑。
年轻的时候说“不知道干啥”,往往是指不知道干什么才能挣大钱,干什么才能世俗成功。
到了中年说“不知道干啥”,往往是指不知道怎么才能让剩余的人生不畏惧,不焦虑,不后悔,不遗憾。
芸芸众生,要么不知不觉,要么先知先觉。
先知先觉者,不仅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懂得进退取舍,什么时候该拼一把,什么时候该战略性放弃。
而不知不觉者,总是被生活和潮流推着走,得过且过、浑浑噩噩,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更没有向着内心真正渴望前进的行动。
所以,一定要早一点去想。
去思考这辈子到底想要过、能过怎样的生活,自己又能在什么事情上能真正实现价值,人生短暂你究竟能改变和影响什么。
既不好高骛远心比天高,也不至于妄自菲薄唯唯诺诺。
想清楚了自己要干什么,然后就要清楚该干什么;知道该干什么之后,就明白自己不该干什么。
这样的想不是一朝一夕,一晚上想的激动万分就可以了。
它需要时间的积淀。你可以把它放在潜意识里去,没事儿的时候就琢磨,很可能突然有一天机缘巧合,就想通透了,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
相信我,这种决定一生、想要干一辈子的事情,不可能想一天、一个月就能决定了的。
很可能你十多岁的时候还想着要当一家饭店老板,所以努力擦桌子、端盘子。
结果二十多岁,突然想明白了,就跑去说相声了。
结果说着说着,就火遍大江南北了。这时候再回头去看看擦桌子当服务员时的自己,恍如隔世。
不怕暂时想不明白,就怕什么都不想,或者今天想了明天就忘。
《三体》里,章北海的父亲对他只有一句忠告:要多想。
“想了以后呢?”章北海问。
“北海,我只能告诉你那以前要多想。”父亲回答。
这样想的结果就是,章北海成了整本书里隐藏最深的“面壁者”,一个谋定后动,冷眼看透黑暗森林真相,一丝不苟地执行了所有谋略,几乎以一己之力拯救了人类文明的人。
想明白是一种结果。
而想的过程,更多的是打破自己固有认知和思维方式的过程。
第二点,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研究农学的博士。
当年毕业时,有很好的机会去高校或者研究所,去继续研究什么杂交、什么育种,走自己擅长的学术道路。
但却被当年的“公务员热”所吸引,头脑一热去了某个政府部门办公室。
毕竟学历高,一开始定的级别并不低。
但问题是,政府办公室根本用不着他的那些研究能力。
到后来,他已经放弃了自己的所有专业能力,去和一帮小年轻竞争什么怎么写材料,怎么给领导排席次,怎么迎接上级检查,画图表之类的事情。
数年过去了,不仅职位毫无进步,而且身心非常疲倦。
他的博士同学,现在很多都已经成了教授,在专业领域有了名气,有社会地位,有可以持之以恒的事业,心态和他已经完全不同了。
每次聊到这些,他都是长吁短叹,悔不当初。
他的能力特长在于学术研究,而不是去办文、办会,跑腿,画图表。
想起美团王兴曾经讲过,他本科时有幸在清华听过不少大牛的讲座。对他影响最大的是 2000 年前后哈贝马斯的访问演讲,在清华法学院,挤得水泄不通,他费尽力气挤了进去,听完之后得到了一个重要的道理:
不要浪费时间去听那些你根本不懂的东西,不管对方名声多大。
人生同样如此:
不要去走那些你根本不可能擅长的路,哪怕这条路看起来多光鲜亮丽。
人生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你期待人生的真相是什么样,它就是什么样。
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至于适当的路、正确的路和唯一的路,这样的路并不存在。——尼采
而很多时候,我们为之努力的,就是找到一条自己想走的路。
第三点,找到一件可以干一辈子的事。
在获得奥斯卡奖的日本影片《入殓师》里,一个大提琴师下岗失业到葬仪馆当一名葬仪师,通过他出神入化的化妆技艺,一具具遗体被打扮装饰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样。他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好评。
电影里,这名葬仪师说过:
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
最近,重新回味了一下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在哈佛的一次演讲。
在这次演讲中,他向所有哈佛的年轻学生们提出了三个忠告。
第一,取得成就的时候,不要忘记前人。
第二,在你们未来的人生中,做一个慷慨大方的人。
第三,当你开始生活的新阶段时,请跟随你的爱好。如果你没有爱好,就去找,找不到就不罢休。
他说第三条忠告的时候,特别的真诚。
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
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是超级的一根筋,目标就是非成为物理学家不可。
本科毕业后,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又待了 8 年,读完了研究生,做完了博士后,然后去贝尔实验室待了 9 年。
在这些年中,他关注的中心和职业上的全部乐趣,都来自物理学。
找到自己愿意投入时间、精力,花一辈子去干好的事情。咬定青山不放松。
不要担心,这些东西迟早会成就你。
刘慈欣写了那么多年小说,都不过是娘子关水电站的一名普通工程师。
但有一天,他就成名了,成名到奥巴马给他写邮件,国家领导专门提到他的作品;成名到他的书都摆进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成就展,这一最高荣誉殿堂。
大衣哥唱出《滚滚长江东逝水》之前谁认识他啊,饺子拍出《哪咤之魔童降世》之前谁不觉得他是个失败者啊。
就像郭德纲说的:你是那一夜认识我的,但我不是那一夜才成名的。
而关于如何找到自己擅长并值得干一辈子的事情。
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曾经下过一个定义:
一件事情,你只要花一点力气就做得比别人好,那就是值得喜欢去做的事。
就像物理,很多人死活读不进去,但无论是丁肇中还是朱棣文,都学的很深。很简单,因为他们一开始不用费太大力气,就能把物理和数学考到满分。
2018年有一部黑马电影叫《无名之辈》,我看的时候,对里面的一首插曲印象深刻。
后来专门去查了一下,这个插曲的名字叫《瞎子》。
写这首歌的人叫尧十三,是一所TOP10,985名牌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 毕业生。
但我相信,他真正擅长的,并不是学医、而是写歌。
写了近十年后,社会上可能少了一名普通的医生,却多了一位优秀的民谣歌手。
这就是倾注一件事的价值。
5
最后,多说一点吧。
心智和社会经验的成熟,一般人往往要到三十岁上下才可能开始进入这样的状态。
当然,也有个别或天赋异禀或经历坎坷或机缘巧合的人,能在更早的时候,开始思考和总结这些。
但我希望的是,每一个过了三十岁的人,真的应该在这上面认真了。
三十而立,立的不止是家业,更是人格、三观和思维体系。
当代社会,焦虑和迷茫是通病。
有多少人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迷失,早已忘了最初的目标;有多少人,取得一点成绩,就开始浮夸,只为了让人相信,你一直站在台上;还有多少人,被领导一顿臭骂,就自毁自伤,怀疑自己毫无工作能力。
而当你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拥有什么、想要什么,学会去找到实现目标的路径,去踏踏实实地做一件事的时候,将会收获人生最重要的东西:
笃定。
焦虑本身不能带来成长,真正有用的是面对焦虑,看透焦虑的本质。然后,用坚守的初心去对抗浮躁,用坚定的行动去打破焦虑。
不管世界怎样变化,你永远要做的,都是找到自己。
这才是真正的千折百回,大志不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工作最累的时候,一天的电话、会议,和无数人沟通扯皮,经常到家就十二点多了,感到身心俱疲。
那时候我就经常看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瞬间就感觉整个人的情绪都平复了。
里面的每一个人当年都是学校里专业最强的优秀学子,拿到外面去都是身价难以估量的“专家”。
但他们就那么安于乐道、优哉游哉地,猫在故宫里的修文物。
有的人七八年就临摹那么一幅画,有的人几个月就织出了那么几寸长的丝,还有的人干到退休了,手里的活都还没干完。
你从他们身上看不到焦虑,看不到浮躁,也看不到现代人常有的功利,每个人都非常专注地,一辈子就干那么一件事。
留存一门手艺,把中国传统的文化、历史更好的传承下去,这就是他们工作的意义。
就像我曾经写过的:
弄不清楚自己有什么、还需要什么的人,永远也选不对自己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