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雪:一杯茶的情缘

作者王利雪,安徽阜阳人,散文作家,现工作于临涣。

一杯茶的情缘

认识王士宏二十年,他有着诸多我所熟悉之外的陌生。

我所熟悉的是他法律工作者的身份、心理咨询师的身份、文昌宫义务讲解员、茶馆讲解员的身份。而除这些之外,他又是古镇众所周知的人民调解员、理论政策宣讲员、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宣讲团”成员、省委讲师团专家库基层宣讲专家……

他的阵地与舞台,以临涣为起点,走向濉溪、淮北、合肥以及外省市,他领奖的舞台,从临涣古镇到首都北京,都留下了他的脚印。

一个人在有限的时间内,究竟能迸发出怎样的力量与激情,我曾经对这个问题感到不解,可是在王士宏身上,似乎可以找到答案。

因为熟悉,因为年长于我,我常喊他王老师。

在古镇的街道上常见,在茶馆常见,也偶尔会去他办公室坐坐。

百度上搜索,与王老师有关的图片、文字会立刻跳出来,常有新闻报道、报告文学在网上发布或被转载,这些都是身为土生土长临涣人的王老师所应得的认可与荣誉,实至名归。

对于那些别人已熟知的故事,我想我无需赘述,或是用他曾经捧回的奖杯给予他无上的赞美,我想王律师也不喜欢。

可是我又不知从何说起,能准确地定位一个人、褒扬一个人,表达我的感动,我的尊重,我的敬佩,还有我对他疲惫现状的善意提醒。

2018年的初夏,淮北矿区作协同中国煤炭作家协会的部分作家来临涣采风。矿区作协的负责人提前一天请我帮忙找一个熟悉的临涣人在文昌宫与茶馆讲解。第一时间,我想到的便是王老师,但是很快又打了退堂鼓,因为他忙,突然找他帮忙,也不好意思。电话还是打了过去,因为我想不到更合适的人。王老师第二天有开庭任务,便婉拒了我,但是帮我安排了他的同事陈文章老师代为讲解。

事情的走向往往不在人意料之中,第二天早晨突降瓢泼大雨,如注的雨瀑朦胧了人的视线。王老师打来电话,说是淮北的开庭任务因当事人的关系,突然改日了,他可以赶来临涣。激动之余,我赶紧联系淮北矿区作协,并告知了王老师的电话号码,那辆载满来临涣采风作家的大巴车在暴雨中从濉溪接到了王律师,再赶赴临涣。车上,王律师不顾淋湿的衣服,立即进入了讲解的角色。

王律师在文昌宫已经义务讲解二三十年,这里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墙上的每一幅图片,相关的每一个历史故事,他都熟记在心。由他来陪同远方的客人,我很放心。

茶馆更是他的讲解发挥得游刃有余的阵地,我想一壶棒棒茶要配上王律师的讲解,才能将茶文化发挥到最大的境界。茶色、茶汤、茶味,茶中的多种元素,茶中故事,茶馆里的老规矩,一壶棒棒香的袅袅烟雾里,王老师手捧棒棒茶梗,眉飞色舞,兴致勃发。茶客们听得入了迷,不由得便多喝了几碗茶,连声赞叹,叹水好,叹茶好,叹文化厚重,更叹王律师的语言艺术魅力。

多次陪同朋友来茶馆,多次亲临王老师的讲解,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故事,不变中有变化,我每次都会生发出不同的感受,也兼有惭愧。同是临涣人,我仿佛依然置身茶之外,或是只停留在唇齿的味蕾之间。而他对茶文化的用心,对每一场解说的用心,对每一个远客的用心,让我叹服。

他对棒棒茶的情感,早已超越了饮用的境界,而将茶融入了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理解,融入了自己的生命,所以他的讲解才会让人有享受的愉悦,如雪中饮暖茶,如盛夏听幽曲,每一个毛孔都熨帖畅快,每一处肌肤都惬意安适。

远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去。留恋忘返中,又惦记着下一次的临涣之旅。

王老师的讲解是义务奉献。在茶馆讲解,他如莲花般的巧妙解说中,常常顾不得喝一口茶。那天近中午,雨霁天晴,他谢绝了淮北矿区作协同去淮北吃饭的邀请,与陈文章老师又去了文昌宫,在那里,他将迎来另一批游客。

所谓的古道热心肠,我想这几个词用在王老师身上再恰当不过。古镇人眼中,远客心中,他是古镇的代言人,是古镇的一张名片。在他身上,彰显了古镇人的真诚、热心、乐业的古风。

从事一项工作,很多时候是一种偶然,而生在古镇,深爱古镇,遇到一杯棒棒茶,似乎是一种命中的必然。

只是,两年前古诗词协会来访的那个春节期间,当我再次在茶楼里遇见王老师,他已经不再喝棒棒茶,而以清茶注杯,轻啜慢饮。他的胃在18年的暑假做一次手术,半年之后仍在修复期。不吃辛辣食物,不吃坚硬食物,只能食米粥、面疙瘩之类容易消化的。

接待采风团的工作仍在继续,文昌宫、茶馆里,他仍在义务讲解;心连心茶室里,他仍是人民调解团的核心成员。只是他的气色,明显不如从前。红润的脸色有点泛黄,从前声如洪钟、富有磁性的声音极具有气场与感染力,现在心仍在,只是气不足。

半年后濉溪县启明星读书会走进临涣城隍庙茶楼那天,我更是明显感受到了他身体的变化。面对茶楼内的几百个茶客以及读书会的成员,他宣讲古城临涣的历史以及富有六百年渊源的茶文化,面对着他的笑容,小声交谈时,我未曾发觉多日未见的他有何不同。当他站在场中心,仍然激情澎湃、热情洋溢地开始另一次宣讲时,许多熟悉他但是许久未见的朋友都大吃了一惊,彼此用吃惊的眼晴问询:“他怎么了?他的声音不是这样的。”

那天和那一两年时间内的他一样,身体仿佛被抽去了一种气力,声音中饱如洪钟的部分被某一样不知名的东西死死地按住,任他拼劲力气就是无法翻腾上来。他戴着耳麦,仍然声情并茂地投入着,像从前的任何一场一样认真,看着看着,我的眼角有了湿润。

心仍热,身与力不足。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们只能承认眼前的遗憾。好在,王老师的身体正在慢慢修复,就像是一个旋转了几十年的机器零件,速度渐渐慢下来,暂时做一次休息与调整。

在古镇,王老师在我工作的临涣中学面向学生做过多场法制教育报告,我现场感受他将案例与理论结合起来,生动而富有震撼力的演讲;他在我们学校开设了学生心理咨询室,给身处青春期的学生做义务咨询;身为省委宣讲组成员,他在我们学校的会议室宣讲党的政策,党的故事,感人处声情并茂,眼角潮湿。

我是见证者,是被感染者。

我总觉得演讲时的王老师、为他人调解纠纷时的王老师身上有一种光,让个子不高、相貌普通的他身上笼罩着一种感染力,举手投足间有一种人性的魅力,让人觉得亲切、放松、从容、笃定,他那种全然投入、不计名利、忘记身外得与失的生命状态,让每一个接触过他的人过目难忘,他儒雅、谦和、大度的待人风范,让人屡屡觉得如沐春风。认识王老师二十年,我好像从未见他疾言厉色,也未见他背后道人长短,更未听过他因收入或报酬抱怨、不满。

我曾参与过他组织的一些访谈。他有感于临涣的一些老故事将随着一些老人的去世永久湮没,与陈文章老师发动了讲述老故事,留下真实的影像声音的活动。在古镇茶馆,他手持相机,记录下每一次的对话。他与被访的茶客都极为熟悉,能适时、准确地抛出问题,引导茶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继续聊天,在回忆与现实中交错。那些采访,一次就是一个半天,而那样的半天,是他必需提前几天计划好才能空闲出来的。

没有人让他这么做,也没有人给他任何报酬,为什么要做?“因为想做,因为是临涣人,想为临涣留下一些珍贵的资料,少一些日后的遗憾。”

这是无法粉饰出来的善良,是真的热爱,才会不计报酬地做一件事,不辞辛苦地做一些想做的事。后来我因为身体原因,只参与两三次便退出来,但是仍想在合适的机会参与几次。

天道酬勤,王老师忙碌的同时也在收获。2012年,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王律师牵头在镇上的怡心茶楼设立了“临涣镇茶馆民间调委会”,开始“以茶为媒”巧解百姓纷争。调解成功的案件有近1500件。

南有六尺巷,礼让共和谐;北有一杯茶,一笑泯恩仇。王律师以临涣的棒棒茶文化为支点,创新了“一杯茶调解法”:第一步,调解主持人陪当事人喝茶,先喝茶聊家常,问生活,建立平等关系,给予当事人亲切感、温暖感,平静当事人心态,稳定当事人的情绪;第二步,以茶说人生,通过心理疏导,校正人生观、价值观、凡事要以情为重,珍惜所有,淡化当事人的欲望和利益观念;第三步,讲事实、摆道理、明政策、靠法律、做到知彼知己,找准调解的支点;第四步,拆面子,中国人以面子为重,举事例作比喻,为面子争口气,假面子害死人,必须拆除这种观念,才能退一步,才能包容他人;第五步,置梯子,拉距离,拟方案,这一步注重换位思考,解决实质性问题,各退一步就是给对方台阶,求的是双方共同达到心理平衡;第六步,签协议,一旦达成协议就要形成书面协议,以备反悔,便于诉诸法律。

这是一种息诉又息怒的调解,远比对簿公堂、撕破脸面更适合古镇人的家常生活。

王律师发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经多年努力打造了一个“金牌调解团队”,让乡贤参与调解,让精英发挥力量。2016年底,他策划了临涣镇“十大调解能手”评选活动,通过活动,将民间调解能手,号称“街长”、“百事通”、“荣博士”、“闻风到”等10人吸纳到茶馆调解队中,让其各尽所能,协同作战。

多年来,王士宏是全县人民调解员的培训教员。他的理论宣讲也由临涣镇扩大到濉溪县、淮北市,足迹走遍皖北大地。以他调解的案例改编的微视频“老规矩”荣获平安中国“优秀微视频”。他将调解故事改编成淮北大鼓,其“温馨调解大碗茶”参加省司法厅文艺演出,他所带领的“临涣镇茶馆调委会”先进事迹被众多媒体刊登……

2018年,王律师荣获“全国最受欢迎的人民调解员”称号,同时荣获这一称号的只有十人。

2021年3月份被评为“安徽好人”。

……

诸如此类,仍有很多。只是我从不见他在朋友圈里晒,偶尔聊天说到这些,他只是淡淡一笑,“是临涣给了我这个成长的平台,如果离开临涣,我什么都不是。因为一杯茶结缘,此生便在临涣。”

我知道这是他的肺腑之言,只要古镇有调解需求,他从不会拒绝。他常将一些原本可以收费的案件,以义务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分文不取。“帮助当事人从矛盾纠纷的苦海里走出来,收获的是快乐和幸福。”

王老师越来越忙,他已成了古镇无可替代的名片。发掘临涣的古文化,宣传现在的新临涣,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当代,王老师的义务讲解、宣传,使得临涣的棒棒茶香飘更远。上级来访,他要接待,各类采风团来访,由他陪同最为妥当,陌生人带着好奇奔着他来,一定要见见他才不留遗憾,朋友来临涣是一定要见他一面,一起说会话聊聊天,才不虚临涣一行。重要的宣讲活动他要参与。古镇的村庄里发生了纠纷,别人奔着他的名气,也一定要找他调解……

分身乏术,他的时间捉襟见肘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两周前,我从他的工作室路过,看见门开着,便想进去站一会。正巧三四个人同着王律师走了出来,又一起邻里纠纷需要调解,他送走了一群人,见到了我便又热情地招呼着,但是又要去茶馆接受电视台的一个采访。然后有接待任务,有……

总感觉年近六十的他气色不太好,眉眼间有着很深的疲惫,他那原本富有激情与磁性的声音也失了一些气力。我问他了一个很直接的问题:“这么多事,你忙得过来吗?”“慢慢忙,有的先接下来,我实在做不了的,让团队做。接待与陪同不能分身的,安排其他人去。别人上了门,我没有拒绝不让进门之说。”“还有自己的私人时间吗?从容地一个人喝一杯茶的时间?”“很难有”……

我知道我在古镇触目所见的大多是平凡又平凡的古镇人。多年的义务宣传古镇临涣的文化,多年义务调解人民纠纷,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我更无法用“功臣”一词来拔高他的定位。但我知道,这种在平凡、素朴、重复、细碎的生活中,无怨无悔的真情付出,并不仅仅因为他是临涣人。

因为爱,所以爱。

一个人,一杯茶,一座古镇,结一生情缘。

相关文章

王利雪:河流之上

“临涣之心”

关注马尔的视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