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高旻寺
高旻寺位于扬州市南郊古运河与仪扬河交汇处的三汊河口。是驰名中外的清代扬州八大名刹之一。它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全称我国佛教禅宗的四大丛林,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而且影响远及东南亚各国。
相传高旻寺创建于隋代,屡兴屡废,且数易其名,清初重建为行宫。顺治八年(1651),两河总督吴惟华于三汊河岸筹建七级浮屠,以纾缓水患,名曰"天中塔"。十一年(1654)秋塔成,复于
高旻寺
清中叶,高旻禅寺规模大备,名僧辈出,臻于鼎盛。乾隆三十六年(1771),金刹为飓风吹落,损及塔身,由两淮盐商修复,于次年上顶合尖。道光二十四年(1844),塔再次倒塌,此后未能重建,高旻禅寺自此衰微。咸丰中,寺与行宫俱毁于火。同治、光绪以来,寺僧虽锐意兴建,仅略具规模,难复旧观。直至近代高僧来果住持高旻寺三十多年,扩建寺宇,整顿寺规,严明宗约,断绝经忏,唯以参禅悟道为指归,由此宗风大振,名闻于世,与镇江金山、宁波天童、常州天宁并称,号禅宗四大丛林,又有"上有文殊、宝光,下有金山、高旻"之说,并为长江
天中塔
今寺庙山门嵌有康熙手书"敕建高旻寺",汉白玉石额。现存建筑有老禅堂、念佛堂、藏经楼、玉佛堂、西楼、水架凉亭和寮房等。1990年新建禅堂一座,高18米,呈不等边八面体近圆结构,建筑面积365平方米,外观雄伟,内室宽敞,集古今建筑特色于一炉,系香港陈鸿琛居士投资50万元兴建。缅甸洞缪观音寺住持惟静法师赠送坐式、卧式玉佛各一尊,为古刹生辉。于96年6月全部完工的大雄宝殿,长40米,宽33米,高30米,面积1320平方米,气势不凡。规划待建的还有天王殿、方丈室、法堂、如意寮、延寿堂及西花园等,昔日名刹景观将不断恢复,高旻寺将成为扬州市的一个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和旅游景点。
高旻寺
折叠
该寺是临水寺,建筑活泼轻灵,构成曲折幽深的空间,幽雅而又含蓄,实际上是佛教建筑形态的民居化、花园化,世俗情态格调逐渐代替了宗教神秘色彩。新建的禅堂,现存的老禅堂、念佛堂、藏经楼、西楼、水阁凉亭、寮房各抱地势,高低错落,自得天趣。
一楼一阁都造得奇,隐得巧,山光岚影恰到好处,梵音晨钟点到人心。寺外运河水泊,涟漪平缓,微波荡漾,殿宇倒映湖中,衬以白云蓝天,嘉木葱笼,其秀丽、恬静、明洁、灵秀,何景能比?
高旻寺修复的大殿完全采用皇家宫殿的建造方式,高30米,面积为1320平方米,殿亭的基座为花岗岩的须弥座,很为厚重。殿宇气势宏大,雕梁画栋,金钩彩绘。
大殿内的佛菩萨造像形制与摆布更有独到之处,通常禅宗寺院都是中间的释迦牟尼佛,旁边两个弟子,年长的迦叶尊者和年轻的阿难尊者,为左右胁侍。而高旻寺在德林老和尚重修殿堂时独辟蹊径。其中仍为释迦牟尼佛,手持莲花,这是沿用佛经故事,因释迦牟尼佛曾拈花示众,唯有大弟子迦叶尊者破颜微笑,才有了佛陀所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 自此,禅宗才开始传承下来。佛像身后为88佛,旁站弟子二人,年轻的为目犍连尊者,他被称为"神通第一";年老的为须菩提尊者,他被称为"解空第一"。三尊像皆泥塑装金,金光灿烂。
东西两厢的18罗汉则用彩塑,造型生动,极富个性,似佛非佛,似僧非僧,有文有武,有老有少,人物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性格特征,刻划得细腻传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完全是世俗化的佛像。另外缅甸洞缪观音寺住持惟静法师赠送立、卧玉佛各一尊,使古刹增添了不少光彩。
古语有云:"金山腿子高旻香,天宁寺放参盖三江",恰恰说明高旻古刹的这一支静香流传深远。高旻寺的出名在于"坐禅",亦称"坐香",即坐禅以香计。在德林老和尚带领下高旻寺重修了一座独具特色的禅堂,堂高18米,呈不等边八面体近圆结构,内部周边皆为禅凳,中间供奉八尊佛像,坐禅时人人面前皆可看到一尊佛像直面自己。
据说康熙皇帝南巡驻马扬州,仰慕高旻寺的道风,也亲至禅堂"坐香"凑热闹,由于忆念在紫禁城御花园与嫔妃嬉戏,工夫打失,被当值的维那师傅觑破,亲自下座打了三记香板,这位皇帝才隐忍下来继续参禅。后来,康熙帝向方丈师傅抱怨,又遭方丈两记警策香板。自此,康熙才真正领教了禅宗门风高峻的超拔气质。
扬州是多塔之区,因用材不同有石塔、砖塔、砖木混合塔;外观上有圆形、四方、六面、八面不同;因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区别,形成了单层、密檐、楼阁式、喇嘛式多种塔形。高旻寺的天中塔建成,塔9层,高72米,呈八角形,供72尊玉佛。清代时,有人曾诗赞此塔:"宝塔一层灯一层,灯光直上天光下。一更二更灯初红,照见隔水清芙蓉。十里五里灯尚见,明星隐约疏林中。"确是写出了塔的壮观,但毕竟有诗无塔,只能使人发思古之幽情,而今我们却旧迹复建,且增其旧制,当是十分令人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