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诗话
奉和咏龙门桃花诗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萧慤
旧闻开露井,今见植龙门。
树少知非塞,花高异少源。
论时应未发,故欲影归轩。
秪言经摘罢,犹胜逐风翻。
这是一首歌咏栽植在龙门的桃花诗。
桃花是我国人民最为喜爱的名花之一,也是古代许多诗人笔下歌吟的题材。在《诗经》中,就有歌咏桃花的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行彼秾矣,花和桃李”(召南)。唐中宗于景龙四年,与群臣宴于桃花园,学士李峤等侍臣各献桃花诗。皇帝令宫女歌唱,又命令太常寺官选其中二十多首入乐府,称之桃花行。至于以桃花作为地名的更是不胜枚举。人们不仅看重桃花的美丽,而又把它作为喜庆与瑞祥的象征,民间习俗把桃树的果实称为寿桃,是长寿和幸福的象征。
萧慤的这首咏龙门桃花诗,借花寓意。诗的开头两句直接入题,写桃花移植龙门。“旧闻开露井,今见植龙门”,汉乐府相和歌曲《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梁简文帝《初桃诗》:“飞花入露井,交干拂华堂”。水井无盖称露井。井是人们常聚集的场所,劳动之余,提瓶汲水,故在井边多植花草果树。特别是桃李,更是井边常见之树。汉乐府民歌中歌咏露井桃,就是作者所说旧闻之意。井边与龙门比较,自有卑贱与尊贵之分。自古以来统治者都认为龙是富贵帝王之家。井为下民食水之场所。桃花由露井边而移栽龙门,自然是身价十倍。龙门,恐指地名龙门山,同时兼用一登龙门,则身价百倍之典,暗寓君门之意。
诗的三、四两句,铺写龙门桃花的高贵,与原野塞上的桃花不同。“树少知非塞,花高异少源。”龙门桃花数量有限,不似塞上的片片桃林。由于龙门桃花地处势高而其花也显得鲜丽,不同于小土丘的桃花默默无闻,无人问津。这两句写出了龙门桃花的特征与优势。桃花可因其品种不同,栽培管理各异,而其花姿色可有优与劣之别,但绝无贵贱之分。龙门与原塞均可培植出美丽的桃花。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两处桃花之不同,恐更是渗入人意,由于其处境不同,暗寓官势地位的不同。龙门之桃花绝不可以与处于露井、原塞的凡花俗种可比。具体地发展了开端两句诗意,丰富了诗的内含。
五、六两句是议论,写观感。“论时应未发,故欲影归轩。”按照季节来说,桃花还不该开放,但龙门桃花却先于季节而盛开,致使自己观赏兴趣甚浓,想要日影西斜再驾车回归。轩,是古代卿大夫乘坐的一种华贵的车子,不难看出观赏者为达官显贵之士,暗扣“奉和”之意。前四句写龙门桃花非寻常可比,而赏花者也不比平民。花贵人更贵,人花相合相衬。可见,诗中物与情相融,一种审美追求向着无限的时空发展,有“忘路之远近”与“迷花倚石忽己暝”的神游桃花王国之感。
最后两句写出具有寓意的结论。“秪言经摘罢,犹胜逐风翻。”若把这盛开的桃花轻轻摘尽,总要胜过桃花随风零落,逐水成泥。折桃花插戴是古代妇女的一种习俗。折枝插瓶,时时观赏花开,能满足美的心理欲求。这要比花随风飘落更有意义与价值。这两句诗恐亦暗示,希望在上位的人赏识自己,简选与援引自己,攀龙门而显贵,不甘愿随风零落。埋没自己。
这首小诗,和在上位的人奉和,有干谒的意味,但不直露谀色,而借龙门桃花寓意。系用曲折的手法,表现自己的潜在的思想意识,读者自然妙悟出这一深层的寓意。这种借事借物托援引之意的诗,在唐代诗歌中就更多见了。
下一篇:咏池边桃诗
咏池边桃诗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任昉
已谢西王苑,复揖绥山枝。
聊逢赏者爱,棲趾傍莲池。
开红春灼灼,结实夏离离。
任昉曾出仕齐、梁两朝,是南北朝时代的著名诗人,颇受大诗人江淹的推重。史载他喜结宾朋,“奖进士友”(《梁书·任昉传》),好施乐助。本诗所写当是此种精神的反映。
全诗六句,首二句以神话入诗,引出桃花之事。“谢”者,辞也。“西王苑”,即神话中西王母的花园。传说西王母在苑中载种了许多蟠桃,其实鲜美可口,专供神仙享用。“揖”者,作揖告别。“绥山”,山名,又称中峨山,覆莲山,在四川峨眉县西南。传说周成王时,曾有羌人葛由骑羊入蜀。蜀中王公贵人都很尊崇他,竟有人追赶他,来到绥山,变成神仙,不再返蜀。故里谚曰:“得绥山一桃,虽不得仙,亦足以豪。”(见《列仙传》)这两句别开生面,颇有艺术创新的精神。诗人一反人们恋慕神仙,留恋仙境的心理,说桃树辞别了令一般人神往的西王苑,又揖别了令世俗追慕的绥山桃园,来到人间。诗人就是以这样的神话方式,叙说了桃树的来历,点示了桃树的超凡拔俗的情趣和品格,表达了对桃树的珍爱之情。
三、四句承接一、二句,紧扣题目,点示出池边之桃。说桃树偶遇欣赏喜爱它的知己,于是便在美丽的连花池边,永久驻足,常住下来。 实际上,这位桃树的知己,不是别人,正是诗人自己。诗人自己也有桃树那种超脱世俗的高趣,和直面人生,喜爱凡世的生活态度。诗中的莲池也是富有意义的,可以说莲花也是桃树的“知己”,它的出污泥而不染的特质,正是桃树所赞赏和视其为知己的原因,这也是诗人自己的品格的写照。
五、六句中的“灼灼”,形容桃花鲜艳娇美的样子。“离离”,形容果实(桃子)累累的样子。诗言春天已慢步走来,灼灼的桃花舒苞怒放,争奇斗艳。莲花池边,桃树林中,一片粉红的世界,令人欣喜,使人神往。每当夏天来临,鲜嫩的桃子,挂满枝头,令人望而欲啖,高兴异常。
在短短的六句诗中,诗人塑造了桃子的可爱形象,它不愿身处仙境,不愿供奉仙宴,成为只供仙人和少数圣者观赏或享用之物。相反却降临人间,寻求知已,把自己的美色和果实献给人间无数知己者,给人间带来春意和幸福。向人类做出无私的奉献。任昉也和前代作家一样,充分认识了桃树造福人类这一基本特点,这大概就是诗人喜爱池边之桃的原因吧。其实,桃子的美好形象,是诗人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所塑造的理想人格的化身,它体现了诗人自己的人生态度。这是他好施乐助的人格的形象反映。
下一篇:咏初桃诗
咏初桃诗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萧纲
初桃丽新采,照地吐其芳。
枝间留紫燕,叶里发轻香。
飞花入露井, 交��拂华堂。
若映窗前柳,悬疑红粉妆。
梁简文帝萧纲是梁代著名诗人,“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天才纵逸,冠于古今”,且喜“引纳文学之士,赏接无倦”,在他周围聚集了大批文学家,他自己尤其善写宫体艳诗和吟咏风花雪月。虽然其诗文“以轻华为累”(《梁书》本传),但也不乏佳作。《咏初桃诗》即其好诗之一。
全诗八句,首二句泛言初春之桃。“丽”者,施也,即展现之意。照者,依也。“吐其芳”,指桃花盛开。诗言江南的初春时节,桃树展现出清新葱郁的美丽风采,它依立于大地之上,盛开着芳香的花朵,艳丽已极。这就把读者领进桃园之中,领略初桃之美,欣喜不已。
三、四句中的“紫燕”,即越燕,也称汉燕,因其颔下有紫色羽毛,故称紫燕。其体虽小,却善鸣多声。此言枝间有紫燕留恋,桃叶间散发出清幽的花香,生动地描绘出灼灼桃花林中,那燕语宛转,暗香浮动的美好境界。真是一派大好的春光,勃然的生机,令人陶醉,令人神往。
五、六句中的“露井”,指无盖的水井。《宋书·乐志》载《古辞鸡鸣高树巅》,中有“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之句,此用其意,言风吹桃花,纷纷然坠落井中,点染出春意正浓,红花烂熳,桃花飘飞的美丽景象。 “交��”,交错的树干,言桃树枝干繁茂。“拂”,近也。“华堂”,指华美的殿堂。此言桃树近傍华堂而生,茂密葱茏。生近华堂,正是得到君王宠爱的标志,也反映了诗人对桃花的喜爱之情。
七、八句中的“若”,是“你”的意思,指桃。“悬疑”,猜疑也。这两句说初桃与窗前绿柳相映照,使我疑心你是一位用胭脂白粉妆扮成的少女,婀娜多姿,娇艳美丽,妩媚动人。这就进一步描绘了粉红的桃花那灼灼的风采,而且给人一种花红柳绿,少女多情的感受,使全诗洋溢出清幽浓郁的生活气息,充实了全诗的内容。
此诗能从不同的角度描绘桃花,而且集中笔墨写桃花的清香和粉红的颜色,形象地突出了桃花的主要特征,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中虽以写桃为主,却不单单写桃,又写了绿柳红妆,华堂紫燕,使各种景物交相辉映,形成了色彩鲜明的风景画,更加突出了桃花的美,艺术效果颇佳。
下一篇:咏桃
咏桃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李世民
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妆。
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
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
何如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唐太宗李世民这首咏桃花诗细赋刻画生于禁苑之中桃花盛开景象。首句“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妆”写帝王苑圃之中正当春晖普照,光彩遍地之际,花间小路蜿蜒其中,桃花盛开如着绮妆,引动观赏者流连其下。古语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花蹊”即暗含人们赏爱桃花情之深切。接着诗人具体刻画桃花色与形。“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描绘桃花争开于枝条之上,深浅不一。后来杜甫有诗“可爱深红爱浅红。”意谓桃花朵朵,不论色深色浅都惹人喜爱。宋邵雍有诗曰“施朱施粉色俱好,倾国倾城艳不同。”不妨看作是李世民这句“缀条深浅色”的继承与发展。桃花开时自有深浅变化过程,由浓至淡,富有变化,本就可观,再加有露珠点缀其上,更是参差不齐,晶莹多彩。接着“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一句描绘了缀满枝条的桃花在日光照耀下绽开笑脸,给人以欣喜之感,当春风吹来又共飘清香。属对工稳,造语新奇,形神兼备,是难得描绘桃花形象的佳联。结尾“何如仙岭侧,独秀隐遥芳”,是诗人对桃花的发问,意思是生于禁苑之中的桃花,深浅不一,蒙春沐晖,艳丽多姿、千笑一香,花蹊绮妆,比较那仙岭之侧,独秀孤芳,无人观赏又如何呢?言下之意,还是集于禁苑之中为上。李世民以帝王之尊咏物抒怀也自有其志。说他有借此表露招览天下芳秀集中苑中,不必隐于仙岭之意也许并不牵强,因为在这首诗中他对禁苑中盛开桃花的礼赞之情是殷切之至的。当然,在隐居山野高士眼中,处于仙岭之侧隐芳独秀不求闻达也是一种追求,若从这一角度说,那最后一句的语意也就可作别解,意即在禁苑之中虽艳丽春晖,下自成蹊,但对于不求知世的隐士而言;怎及隐藏遥芳,独秀于仙岭之侧为上呢?全唐诗将这首诗收在李世民名下同时,题下又有小注董思慕诗。解诗需知人.同一诗句,固然有其相对稳定语意,但也往往有因人而别情形出现。尽管这首咏桃花诗颇切合李世民诗歌风韵,但仍不能拘泥太死。因为初唐诗坛文坛风气仍以齐梁为尚,严格说真正体现诗人个性特征的诗作还寥若晨星。相互窜杂不易辨识现象是极易发生的。但不管怎样,这首咏桃之作还是很有特色的咏物之作。
下一篇:桃
桃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李峤
独有成蹊处,秾华发井傍。
山风凝笑脸,朝露泫啼妆。
隐士颜应改,仙人路渐长。
还欣上林苑,千岁奉君王。
桃花众人熟知,天下遍植,虽娇丽烂熳,却难脱俗艳,艳情春恨,无不可寄,所以历来的咏桃诗内容纷繁,少有奇篇。李峤这首诗却巧妙地以虚笔写实,实际点染,神思暗转,诗境变幻迷离,颇有奇情异趣。诗中咏桃,不择一时一处,而是引发连类,境象环生,使人如上“万里桃花路”,俯仰凭倚,只见处处桃花,千姿百态,让人领略不尽。
古谚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桃花娇艳芳菲,赏者自多。诗人先化用这古谚,写桃花秾艳悦人:“独有成蹊处,秾华发井傍。”这里写的是园中临水早放的春桃。诗人以叙代描,并不着意刻画,但古谚原有的丰富内涵就足以使诗篇境界大开:在花园露井之侧,一树桃花盛开了,它秾艳繁盛,如锦如霞,带来了芳春的融融暖意和蓬勃生机。刚刚经历了寒冷的人们,谁不想盛日寻芳,去感受春的温馨和明媚?难怪树下都踏出了小路:“独”字,写出人们对桃花的偏爱。桃花迎春早开,最富春情,不象梅的隆冬开放,寒意犹浓,所以春风桃李使人更觉亲切,这正是桃独得天时的幸运。“秾华”,写出桃花的红艳、火爆,使人想到《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名句。
下面诗人诗锋一转,又为我们点画出另一个美妙境界,“山风凝笑脸,朝露泫啼妆。”风浴露洗,山桃红艳,这是诗中常见的,但李峤写来,总要避开熟滥,翻新出奇。他想到山风多情,把自己的回春之能都施于桃花,使它的笑脸格外妖媚。“凝”字含蕴丰融,顿开境界。山桃带着山野风味,确比园中桃花更为红艳、俏丽,诗中写出了这一特征。对春桃带露,诗人并不简单地比作佳人粉面的点点泪痕,而是透过一层,比之佳人巧施的啼妆。《后汉书 ·五行志》载:“桓帝元嘉中,京中妇女作愁眉、啼妆,……啼妆者,以粉薄拭目下若啼处。”若啼而犹为妆,可见这别为一种美。读到此处,使人想到泪湿容妆的杨贵妃那“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动人姿容。这两句以雕绘巧拟见长,但形神毕肖,气韵生动,把山桃的丽色写得逼真欲现,真是“秀色似可餐,秾华如可掬。”(白居易《和梦游诗》)。
离开这株山桃,我们又随着诗人走进一个桃园,只见数株红桃铺天盖地。花香扑鼻,花红迷眼。看到这番美景,“隐士颜应改,仙人路渐长。”这一联使我们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林。诗人对桃园景象全是空际点染烘托,有神无迹,如仙如幻。真令人知其意而不敢指其事以实之。但诗人笔法必是隐而若现,藏而欲露。所以,虽全诗不着一桃字,更无桃园字样,但,只要我们总观全诗,便可于象外得之:隐士避世独居,不为世俗欢乐所动,其意态常常是淡默的,而现在他会满心愉悦,满面笑容。为什么?当是满目璀璨的桃园,使他心碎神迷。仙人凭虚御风,行途无阻,而如今他会行道迟迟,只觉路长。为什么?当是灼灼桃花铺锦流霞,使他意荡情摇。这两句极写桃园的芳艳绚丽,但,转过一层,是从隐士仙人异乎寻常的感受、意态婉曲见意。严羽《沧浪诗话》说,写诗“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此诗恰以含、隐为妙。
不独如此,这里的隐士、仙人云云,皆为诗人想象,以想象之迹作烘托,吸引读者再由此想象出桃园的美丽境界。这样以虚笔写实,原已瑰丽无比的桃园又增添了飘忽迷离之致。李峤另有《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诗云:“不能拥路迷仙客,散欲开蹊侍圣君。”这与此诗构思相似,取义相反。类似笔法在李峤诗中还有,如“侠客条为马,仙人叶作舟。”(《桂》)“云霞仙路近,琴酒俗尘疏”。(《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羽客乘霞至,仙人弄月来。”(《舟》)把这些与此诗同参,更能深领其中妙趣。
走出迷人的桃园,诗人又把我们举入新的天地:“还欣上林苑,千岁奉君王。”对“上林苑”诗人点到为止,似境界未开,但一个“欣”字透露了其中消息。我们会由此描画出一幅春苑桃花图:皇宫御苑,小径弯弯,花石掩映。万绿丛中,几树春桃正向日而开。它色彩缤纷,华丽妖娆,就等着恭迎圣驾了。“欣”字流露出桃花对奉君的喜悦,诗人也以此巧妙地表达自己对君王的亲附之情。这种思想在他的另些诗中也多有表露,如其咏桔诗中有“愿辞湘水曲,长茂上林园”的诗句。字面与用意都极似。这似有庸俗之气,但作为封建文人本也难免,而且其中用意还远不止于此。李商隐也曾在《野菊》诗中以“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抒发自己不通朝藉,怀才不遇的叹惋。这些情意的雅俗高下我们姑且不论,但其表达的自然含蓄,不能不令人称赞。
四处桃花胜景迤丽而过,我们一路观赏,顾盼流连,如在画中。不知不觉,春桃的丰姿丽色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唤起无数美好的向往。
“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宋晁以道)“诗中有画”向来为人们所推崇,这首咏桃诗恰如丹青妙手精心绘制的连环的春桃写意图。画幅的描绘,多在写意,弃雕饰,重意兴。同时,诗人又巧妙地把驰骋想象,化用典故,工笔彩绘交融在一起,使画面华美、瑰丽,又变幻迷离,呈现出多种令人神往的优美意境,把相对说来内容比较单调的咏花诗写得丰腴雍容,典丽韶秀,显出盛唐诗歌浑雅蕴藉的风格。
下一篇:桃花开东园
桃花开东园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李白
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
偶蒙东风荣,生此艳阳质。
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
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
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瑟。
李白这首咏桃花诗是李白古诗第四十七首。萧士赟曾评此诗说:“此诗谓士无实行,偶然荣遇者,宠衰则易至于弃捐。孰若君子之有特操者独立而不改节哉?”。
谁都知道李白古诗非作于一时一地,其诗旨也是变化多端的。这首咏桃花诗也很明显地流露了李白愤世嫉俗的不平之意。是一首十分明显的借物托志之作。
首句“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写桃花开放的时间和地点。东园不必详其所指、白日自然是指明艳的日光之下。环境是那样美好,时光是那样恰切,表明桃花生逢其地,开逢其时。第二句“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就是进一步描述桃花在春风里、阳光下,得以开放艳丽姿容,呈现出令人羡慕的艳色。这里艳阳质同前面“夸白日”相应,写出桃花自鸣得意的神态。特别“夸”字,形象画出艳丽桃花春风得意的神态。“含笑”一词又将桃花拟人化了。所以这两句诗实际上是暗用拟人手法,描绘了春风吹动,桃花盛开东园的情景。“偶蒙”一词略有一折,但语意仍一以贯之。到第三句“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就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岂无佳人色是说桃花盛开,其艳丽之美,非佳人之色才能相比,语气承接前面赞美桃花,达到顶点。“但恐花不实”突然一转形势顿时直转而下。是什么原因使作者面对艳丽桃花,有如佳人之美色仍不肯俯首而有所保留呢? 原因是“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当星转时移,桃花难逃零落之灾。龙火,《文选》载张协《七命》有句曰:“龙火西颓”,大意是指星宿西移。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通称龙。李善注说:”汉书曰:东宫苍龙房心,心为火,故曰龙火也。”李白在这里是说桃花盛开,尽管艳美异常,但却难以持久,随着时光推移,很快就要凋零残落,失去其艳阳质了。李白对这种变化所抱态度也很明显,称赞其艳阳质,有如佳人色,感慨其不能久长,转而便意识到桃花之美乃是因“偶蒙春风荣”。偶而得到春风沐浴而已,似乎并不值得充分肯定。至此,诗人对桃花的欲抑先扬的笔法也就显露无遗了。结末“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瑟。”抬出独立四时的南山松来对比,更显得桃花虽得一时之荣,一时之美,但远不及松柏一类四时独立之美更可贵。李白早就说过“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古诗十二》)对桃李的美丽容颜颇有微词,对松柏的孤直备加称赞。如果就此断定李白对花没有好感而只锺情松柏也是不公允的。他在古诗三十八中就称赞“孤兰生幽园……香气为谁发?”当然,称赞兰花同称赞松柏也有相类似之处,即借以寄自己孤傲清高情怀和心志。
咏物之作贵在有寄托。李白具体所指已难得其详,但他追求四时八节以一贯之的独立品格无疑是值得充分肯定。虽然桃花在这里作了一种陪衬,一种因时而得势便含笑夸白日的并不光彩的形象,使人难免有为桃花呜不平之意,但考虚到艺术创作的多样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已有人赞美于前,又何妨持异议于后呢? 唱一点反调,倒为咏桃诗增添一点生趣。
下一篇:千叶桃花
千叶桃花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杨凭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晚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千叶桃,桃之一种,又名碧桃,重瓣,不结果实。
一般咏物诗词,多要描写花草的外貌特征。而此诗却一反常规,并无一句触及花之容色韵姿。开头一句“千叶桃花胜百花”,便突兀而起,大有压倒众芳之势。与其说是一句诗,还不如说是一句花的判词。千叶桃花何以胜得百花,此判词又自何而来,平平常常一句话,却攫住了读者的心魂。此即所谓开门见山,平地挐人的手段。
“孤荣春晚驻年华”,便是首句“胜百花”的注脚。春光熙微,百花盛开,东风骀荡,游人心醉,自是一番景致。然而一旦东君无力,众芳摇落,却难免让多情仕女怜惜落红,黯然神伤。在这凄凄惨惨的景象中,唯有千叶桃一枝独秀,留住了春光韶华,复苏了伤情人儿的春心爱意,为人世间的幸福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所以说她“胜百花”毫不过分,回头再看第一句,便觉得格外有力。作者至此,已勾勒出了千叶桃花的特征,但仍嫌不够,于是又加烘托:“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这里用了陶潜《桃花源记》事。避俗的秦人住进了世外桃源,此处“河源”即指桃花源。自然世间的桃花比不得桃源仙境的桃花。可是这千叶桃花,不仅胜过世间“百花”,纵然是仙境里的桃花也比她不得。不信,你就让“避俗秦人”见了这“千叶桃花”,他肯定会向他桃花源的老朋友去夸的。为什么夸?自然是好看,没见过。怎么夸?夸什么?必定会给读者留下余地去回味咀嚼。
这首绝句,中心在“胜百花”三字。“百花”既包括人间众芳,还含盖了世外桃花。尤其是末二句,不但用典恰切,天衣无缝,又且似天外飞来之笔,烘云托月,出神入化。如此咏花,妙不可言。
下一篇:桃花
桃花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元稹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人类有触景生情、物我相应的天性。桃花因为开在充满生机的三月阳春,人们就把它跟人生最美好的青年时代联系起来;因为它色媚质嫩,于是便成了佳人容貌姿色的比附;因为它花期短暂,且经不起风雨吹打,又令人感悟到青春易老、红颜易衰的人生哲理。还由于桃花的生态具有娇柔艳丽、婉约和顺,一时如火如荼,转瞬花落枝秃的特点,因而常常成为情男痴女浮沉爱河的内心寄托。如此等等,构成了专属桃花的心理学花谱。元稹他既具敏感颖悟的诗人气质,又有过类似《莺莺传》中张生般的切身经历。当他目睹桃花开放,也就挥毫写下了此诗。
开篇“桃花浅深处”句中的“浅深”二字所含甚丰,写出了桃花盛开时姹紫嫣红、浓淡相宜的胜景;写出了花树重重迭迭、远近相映成趣的壮观;暗示着桃花的色泽并非一律热烈,还有其冷淡的一面;隐含着盛极即衰、好景不常的愁绪。第二句“似匀深浅妆”中的“匀”字是使动用法。此句的意蕴也重在“深浅”二字。桃花的可人丰韵宛如天工深浅得体地巧施脂粉使然。闺中的少女何尝不是浓妆淡抹地美化自己,心里若有祈盼。可是“春风”在带来生机的同时,也附着厄运的预言。想到桃花的花期将尽,怎不令人“肠断”。第三句的一个“助”字把欢愉的情致推进了凄凉的境地。那面若桃花的少女心里,也由砰然骚动变成黯然惆怅。末句“吹落白衣裳”中的“吹落”两字使感伤的色调完全地覆盖了景观。桃花纷纷飘舞,茫茫一片,犹如白色的衣裳徐徐落到地上。少女抑郁难解,日见消瘦,穿着的藕衫素裙变得不再合身,春风吹过,好象要飘落下来一般。
此诗以实写咏桃花,以虚写言春情。诗短语浅,但含蓄隽永。尤其是若有若无、不可捉摸只可意会的少女形象,恰如其分地表现了闺阁怀春那种莫名烦恼的情状。人称元稹为描写爱情心理的高手,在此可见一斑。
下一篇:大林寺桃花
大林寺桃花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关于他写这首诗的一点情况,本集有《游大林寺序》一文,可参考。
全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我们从紧跟后面的“常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 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他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象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不,岂只是有脚而已? 你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
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下一篇:玩新桃花
玩新桃花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施肩吾
几叹红桃开未得,忽惊造化新装饰。
一种同霑荣盛时,偏荷清光借颜色。
这首诗通过赏玩红桃,表明了作者不阿谀、不事权贵的清高志向。
开首两句写红桃花开和作者在红桃花开前后的心情。“几叹红桃开未得”句,写作者久盼红桃花开而未得的心情。“几叹”将此情写得十分真切、突出,并为下一句中的“惊”作了铺垫。在“几叹”的急切心情中,忽然红桃花开放了,好似穿上了新装,打扮得十分妖娆。“新装饰”,指红桃花开,也点出了春天大自然的繁茂蓬勃向上的景象。由于第一句中的“叹”,更加体现出第二句中“惊”的份量,使作者对红桃花开的明媚春光的惊叹喜悦之情凸现。这种情与“新装”一起涌到读者面前。“惊”字用得十分贴切、传神,读者从“惊”字中感觉到作者的情感,也从“惊”字中体会到“新装”,虽句中未明写“新装”如何,但“新装”在意中、情中了。这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第二句中的“造化”,指出了这“新装”是自然创作化育出来的。
后两句诗的意思为,红桃与春天的其它景物一样,都处在繁荣茂盛之时,同受到自然造化的恩泽,可红桃啊,你却是承受了大自然的清亮、美好的光辉,向之借来了颜色,才使自己能如此美丽、繁盛。最后两句诗似是诘问,带有指责之意,强调了红桃的艳丽是由于“借颜色”、“荷清光”而非自身的力量使之然的。这两句诗借写红桃呼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们都在皇上的恩泽之下,我为什么要“荷清光”、“借颜色”呢?表明了自己不愿行阿谀之事,借助别人的力量向上爬的清高志向。这恐怕也正是他终身未得做官的原因吧!“一种”,一样,同样的意思。“霑”,润泽、沾濡。“荷”,承受。“偏”,表一种转折之意。“清光”,清亮的光辉,或指美好的景色风光。如江淹《望荆山》一诗中有“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的诗句。也有喻人的高洁品格的,《宋书·王敬弘传》记载:“顺帝赞王敬弘'敬弘清光粹范振俗淳风’,故追谥号文贞。”此诗句中字面意思为自然界创造之光辉,与“造化”词相呼应。深一层的含意,有作者自己要保持“清光”之品格的意思。
这首诗虽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全诗有一条变化的情感线索,使得诗情曲折起伏。首先是“叹”,是一种感伤的情调,到“惊”,带有一种喜悦,惊奇之情感,最后到指责,诘问,一种怨恨,一种保持自洁的情调从诗中流露出来。经过这样一种曲折,使全诗显得有起伏,并增加了诗的容量,留下了余味。
下一篇:玄都观栽桃十韵
玄都观栽桃十韵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章孝标
驱使鬼神功,攒栽万树红。
薰香丹凤阙,妆点紫琼宫。
宝帐重遮日,妖金遍累空。
色然燃药火,影舞步虚风。
粉扑青牛过,枝惊白鹤冲。
拜星春锦上,服食晚霞中。
棋局阴长合, 萧声祕不通。
艳阳迷俗客,幽邃失壶公。
根柢终盘石,桑麻自转蓬。
求师饱灵药,他日访辽东
。
这是一首五言乐府诗。唐人吟咏桃花的诗句,不在少数,但象章孝标这样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桃花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还是不多见的。
春天,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对于那满山遍野的桃花,《玄都观栽桃十韵》是如何展现的呢?
“驱使鬼神功,攒栽万树红。”诗人开篇赞叹了大自然的伟力,那遍山红似火的桃花,就象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一样,密密地聚在一块,红红一片。一个“攒”字,生动地道出了桃花繁多茂盛的景象。起句不凡,气势宏大。作为审美对象的桃花,引起诗人的激情,诗人反过来挥动着以感情为动力的巨笔,写下了这样气势宏大的诗句。
“薰香丹凤阙,装点紫琼宫。”诗人把眼光对准周围的环境,把桃花与周围的景物结合起来,以景物衬托桃花,用艳丽的桃花装点景物,使桃花与周围景物有机地融为一体。桃花的香气薰蒸着道观中的丹凤阙,红红的桃花烘托着紫琼宫。可见桃花之多,香气之浓。这里,衬托手法的运用,使描绘的对象更加突出。
接着,诗人展开想象,用四句比喻来进一步使桃花形象化:桃花层层迭迭,一棵桃树就如同一座圆形的中军大帐;娇艳的桃花象金子一样,充满了整个空间;光艳夺目的颜色就象爆竹燃放时的彩花,轻风吹来,树影婆娑,仿佛桃花踏着春风,翩翩起舞一般。这四句,是诗人运用比喻对桃花的颜色和状态进行的一番细致的描绘。一方面是言其美,一方面也是言其盛。下面四句,诗人运用了夸张手法,对桃花进一步渲染:青牛走过,花粉就会扑满一身.树枝一动,就象白鹤冲天一般。诗人又进一步联想:晚上,繁星点点,嫩绿的青草就象铺在大地上的锦缎,桃树面对星空,遥遥相拜,在晚霞中饮露餐风。这些不仅仅是在描绘桃花,实际上寄托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理想。接下来,诗人把自然景物与人结合起来,展示了一个隐居的理想的“桃花源”:“棋局阴长合,箫声秘不通。艳阳迷俗客,幽邃失壶公。”浓阴常在,箫声自赏,艳阳罕见,幽静迷人。一盘棋,一枝箫,一壶酒,一幅淡泊、超然的隐居图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诗人希望摆脱世俗樊篱,渴望清静,淡泊生活的心情,也婉曲地表现出来。
最后四句“根柢终盘石,桑麻自转蓬。求师饱灵药,他日访辽东。”虽然诗人有超然遁世的愿望,但毕竟还下不了这个决心。诗人在这里用桃花终竟还得附着在大地,用桑麻终竟还得追随太阳来形容自己还摆脱不了尘世的无可奈何的心情。相传,辽东一带出灵芝仙草,食后可使人羽化成仙,因为眼前不能摆脱尘世,那么只有等到他日“访辽东”去得道成仙了。
这首诗通过对桃花的极力渲染、描绘,寄托了诗人超然物外,渴求宁静、淡泊生活的理想,同时也表现了由于条件所限,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可奈何的心情。诗中对桃花的描绘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衬托、比喻和夸张的运用,使诗歌的形象性加强。诗歌的联想丰富,所以感染力很强。
下一篇:桃花
桃花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白敏中
千朵秾芳倚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
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
春天是花的季节,花的世界,人们谈起春花,总会提到娇艳的桃花。正如“桃红柳绿”已成为春天的代名词一般。
上引《桃花》诗作者白敏中,是唐朝长庆年间的进士,官至宰相,是大诗人白居易的堂弟。白敏中热衷于仕途,诗作很少。可是这首《桃花》诗,却颇能状物传神。诗中描绘盛开的桃花,色胜云霞,锦绣成堆,远远看去,满树重葩叠萼,仿佛要把树身都压斜了。诗的后两句是说,在怡荡的春风里,欣赏着娇艳的花色,会使你觉得明媚的春光都被桃花独占了。
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每一个朝代都留下了咏桃花的诗篇。《诗经》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南梁江淹作《桃颂》:“惟园有桃,惟山有丛。丹葩擎露,紫叶绕风。引雾如电,映烟成虹。伊春之秀,乃华之宗。”唐人咏桃花的诗甚多,如吴融“满树如娇烂熳红,万枝丹彩灼春融”;元稹“南家桃树深红色,日照霞光看不得”;白居易“长忆小楼风月夜,红栏杆外两三枝”;吴、元的诗,极写桃花的娇艳;白居易则以回忆的笔法,写桃花在月夜的风姿,但不明白道出,而是给人以遐想,这正是白乐天作诗的高妙之处。相传唐明皇李隆基曾在御花园亲摘桃花,插在杨贵妃头上,喜形于色地赞道:“此花尤能助娇态也!”一个“娇”字,确实道出了桃花独特的魅力。
桃花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晋人陶渊明作《桃花源记》,他笔下的“世外桃源”,为历代文人所神往。唐人王维曾作《桃花源行》,有“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之句。似有无限惆怅之感。唐人崔护的七言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记述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因而,“人面桃花”也就成了失恋者的感叹词。
桃花属蔷薇科的落叶小乔木。花艳,果可食。桃的品种繁多,全世界有三千余种。我国有三百多种。观赏的桃花有碧桃、紫叶桃、鸳鸯桃、瑞仙桃、寿星桃等。碧桃最美,宋人秦观曾咏:“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但桃花斗艳之期较短,不过十来天,就落英缤纷了。李白为此叹道:“宛转龙火风,零落早消失。”我国出产的桃子,名闻海外的有北京水蜜桃、山东肥城桃、河北六月桃、南京时桃、贵州血桃、渭南甜桃等。《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偷吃的蟠桃,也是颇有来历的,唐人就作过《蟠桃赋》。据《后蜀纪事》载:“孟昶十二年十二月,中书舍人刘光祚进蟠桃核酒杯。”这个桃核酒杯,雕镂想必十分精工,与《核舟记》中所记的桃核雕成的工艺品,当可媲美。蟠桃的果实很大,肉细而甜,是桃之上品,难怪孙悟空见了它要滴口水而一再偷吃了。
下一篇:金谷桃花
金谷桃花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许浑
花在舞楼空,年年依旧红。
泪光停晓露,愁态倚春风。
开处妾先死,落时君亦终。
东流两三片,应在夜泉中。
许浑,唐朝丹阳人。曾做过监察御使。擅长诗歌。这首《金谷桃花》是他为数不多的咏物诗中的一首。诗歌将桃花拟人化,借助桃花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复杂情感。
“花在舞楼空,年年依旧红。”诗人从空间和时间上对周围环境作概括描写,桃树仍在舞楼已空,桃花一年一度依旧开放,可当年的舞女已不复存在,追忆往事,诗人发出人世沧桑,物在人非的感概,表现出诗人的空寂,寥落的情怀。
接下来,诗人把眼光从周围的环境中收回。停留在桃花的露珠身上,在诗人的眼里,那微微颤动的露珠,仿佛就是舞女眼中晶莹的泪花,在诗人眼中,桃花幻化成了当年的舞女,春风轻轻摇曳着桃花,娇弱的桃花不胜风力,略显忧愁。这两句,是诗人对桃花拟人化的描写。
接下来,诗人摹拟人的口气来描写桃花与露珠的对话:“开处妾先死,落时君亦终”。这两句与其说是桃花在向露珠倾述它们的共同命运,不如说是诗人进行的人生短暂、美好的时光难再来的人生思索。
“东流两三片,应在夜泉中。”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种复杂的感情。花开花谢,自然规律,无情的流水飘浮着凋零的花瓣,向东流淌。诗人希望流水在夜间把落花漂走,而不要在白天,以免让更多的人看到凋零的残花,感怀伤情。诗人细心的思考,深厚的感情,让人觉得非常亲切、自然。诗人爱花、惜花,爱人、惜人之情,令人感叹。
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就是诗人创造了一个清愁的意境,让读者进入这个境界和诗人一起感叹、流泪,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诗歌生动、自然、亲切,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清代王士祯说过:“咏物之作,须如禅家所谓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乃为上乘”。(《带经堂诗话》),用这句话来评价许浑的这首《金谷桃花》是很恰当的。
下一篇:桃花
桃花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薛能
香色自天种,千年岂易逢。
开齐全未落,繁极欲相重。
冷湿朝如淡,晴干午更浓。
风光新社燕,时节旧春农。
篱落欹临竹,亭台盛间松。
乱缘堪羡蚁,深入不如蜂。
有影宜暄煦,无言自冶容。
洞连非俗世,溪静接仙踪。
子熟河应变,根盘土已封。
西王潜爱惜,东朔盗过从。
醉席眠英好,题诗恋景慵。
芳菲聊一望,何必在临邛。
古人咏花,大致有两种用意:一是规讽他人,二是托物自寄,薛能这首诗属于后者。这首诗大约成于唐懿宗咸通中年,薛能解任嘉州刺史回到长安之前。诗人晚年崇尚浮屠,在此期间,“到处逢山便欲登,自疑身作往来僧”(《过象耳山二首》)“闲思胜事多遗恨,即悔公心是漫忙”(《雨霁北归留题三学山》),身闲情逸,寻芳恋景,自然会抚今追昔,产生超然于尘世之外的感慨了。
全诗二十四句,从五个方面描写桃花。
诗的开头六句,如画家写生,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桃花园内繁花锦簇的绚丽景色。那一簇簇,一片片破蕊怒放的桃花色彩秀丽,天生丽姿,绰约可人。“千年岂易逢”,诗人不正面描写桃花盛景,而以观赏者的评语烘托而出,给读者以无穷回味的余地,读者可以借助于诗人的赞誉之辞,想象出那满园桃树,灼灼其华,也就会深感这桃花实属人也罕见,千载难逢。“开齐全未落,繁极欲相重”。每棵树上花朵繁缛,挨挨挤挤,重重叠叠,竟相开放,放眼望去,竟是一片花的海洋,粉红的世界。一般诗人写桃花,只注重写花色不同,“冷湿朝如淡,晴干午更浓,”却着重写出了桃花随着早午的更换,色泽也浓淡殊异,富于变换的特点。清晨,空气湿润凉爽,桃花显得色泽清新雅淡,晴午,空气燥热,花色就变得浓重,光彩炫目。这几句诗,语意舒缓而多变,既写出了桃花初绽时的绚丽景色,又表达出诗人偶遇桃林时的喜悦之情。
诗的第二层共四句,摄物的镜头对准了桃林外的旖旎风光。那刚从南方飞来的春燕,在花木间翩翩翻飞,呢喃而语,似诉说久别归来的兴奋和喜悦;农事大忙季节,仍有农人忙中偷闲,久立于桃园之外,指指点点,一睹桃花盛开的奇观。桃林四周的篱笆,有的脱落,有的倾斜;篱笆外边,苍松修竹,亭台楼宇,交互掩映,更显出这人间仙境的幽僻恬澹,典雅明丽,令人神往之至了。
以上两个层次,写诗人遥望桃林内外的迷人风光。接下去四句诗,诗人步入园内用特写镜头,由远及近,摄取了蚂蚁缘树,蜜蜂吮蕊的细节,烘托了桃花的迷人,桃花芬芳馨香吸引得蚂蚁在树干上爬上爬下,蜜蜂儿则钻进花蕊中间,吸吮那甜甜的花蜜。微风袭来,树影婆娑,使人暖意盈怀,恬然自乐;那满树桃花脉脉不语,更显得容貌妖冶,妩媚动人。“乱缘堪羡蚁,深入不如蜂”。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诗人离蜀赴京时,已年逾五十,病身白发,还要“南征又北征”(《初发嘉州寓题》)因此他“只愁还作总戎身”(《晚春》)。戎马倥偬,满腹愁怅之余,看到这轻松自如的蜜蜂和蚂蚁当然会羡慕、嫉妒,甚至自惭弗如了。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自由闲逸生活的追求,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的第四层,借助于丰富想象,接连两处用典,给这世外桃林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洞连非俗世,溪静接仙踪”。诗人把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和刘晨、阮肇天台山巧遇仙女的典故揉和在一起,意思是说:在这桃林深处,是不是还有神仙居住的清平世界?以下四句诗,诗人的想象就象天边的一朵清云,一抹彩霞,更加遥远,神奇。“西王潜爱惜,东朔盗过从”这二句用的是汉代东方朔三盗王母蟠桃的神奇传说。据《汉武故事》《博物志》记载:西王母的蟠桃三千年一结果,食之可以长生不老。在王母娘娘七月七日蟠桃盛会上,汉武帝有幸尝到四枚,而东方朔却神力通天,曾先后三次盗食仙桃,被玉皇大帝封为木帝岁星。诗人用此典故,形象地表明了不仅桃花娇妍迷人,桃林幽静宜人,而且桃子鲜美可口,更令人垂涎三尺。从这两处用典中,我们仿佛可以揣摩到诗人思想的博动,他多么希望能象武陵渔人和东方朔一样蹑仙踪,入天庭,享受几天安乐清静的仙人生活!
最后一层,诗人把思绪从神仙世界拖回到眼前的现实生活中来。仙踪无处寻觅,俗也难以超脱,唯一可以寄托自己情怀的,只有“醉席眠英好,题诗恋景慵”了。历代爱花成僻之人不胜枚举:宋代林逋以梅为妻,终身不娶;明代王衡东在桃花盛开之日,携酒枪蒲席,流连于桃园,席暖则更移,酒尽则复买。这些传闻,看似荒诞,不可思议,但细想开来,这恰好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思想长期受到压抑,抱负难以施展时的变态心理。“芳菲聊一望,何必在临邛”。这二句诗紧收全诗,诗人聊以自慰地说:这里的桃花值得我们流连观赏,何必要象司马相如那样到四川临邛去呢?诗人拈用司马相如在临邛当垆卖酒的故事,表示自己很想远离吵闹芜杂的官场,寄身于佛门净土。
薛能这首诗,采用立体式,多层次写法,笔锋落处,广阔悠远;忽而花间树下,忽而林内园外,忽而仙境人间,光怪闪烁,变化多端。诗人正是通过对艳丽迷人的桃花和恬静宜人的桃林的生动描绘,来表示他厌倦官场生活,向往安静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薛能从青年时代起,就梦寐以求那种“无战复无和”“处处是欢声”(《升平词十首》)的理想社会。而今虽已年过半百,看到的却是井邑多难,疮痍未平,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理想的破灭、现实的残酷,使诗人心灰意懒,悲观厌世,必然会如陶渊明那样在世外桃园,神仙境界里寻求精神寄托。薛能一生颇自负,声言“李白终无取,陶潜终无刊”(《论诗》)。话虽这么说,然而这首桃花诗的主题终究没有脱离《桃花源记》的范畴,诗中也把武陵渔人发现的仙洞桃源,当作自己追求的理想社会。当然,这首桃花诗的内容、意境、写法以至于语言风格又不同于《桃花源记》,陶文侧重于记事写人,作者直接描绘那和乐融融的乌托邦社会中的人情语态,芳草修竹,而这首诗却着笔于花木虫鸟以及和桃花有关的神话传说,运用诗歌特有的凝炼含蓄的语言,造成一种神妙幽静的意境,牵动作者的想象力,同诗人一道去领略那圣洁土地上的风情,陶醉于芬芳馨香的美的享受中,更显出诗歌特有的艺术魅力。
下一篇:反生桃花发因题
反生桃花发因题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温庭筠
疾眼逢春四壁空,夜来山雪破东风。
未知王母千年熟,且共刘郎一笑同。
已落又开横晚翠,似无如有带朝红。
僧虔蜡炬高三尺,莫惜连宵照露丛。
桃花开后又发,是一个奇特的物候现象,诗人因有感而作此诗。
首句写为眼病所累的诗人在春回大地之际,家庭生活境遇的贫困情形。“疾眼”即“病眼”,生病轻者为“疾”。“四壁空”,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史记集解》引郭璞曰:“言贫穷也。”《史记索隐》案:“孔文祥云:'徒,空也。家空无资储,但有四壁而已,云就此中以安立也。’”这句以发迹变泰前的司马相如家贫如洗状,来作诗人贫病交侵不得其志的自况,颇为切合。
次句将视角从室内移向山村野外,写一夜春风吹来,山上的积雪消融的景象。“破东风”,即山雪被春风所“破”而融化。
第三、四句中的“王母”指王母桃,古代神话里西王母的仙桃,三千年一结果,食之长寿。据旧题汉班固《汉武帝内传》:“王母下命侍女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鸡卵,形圆青色。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食辍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非下土所植也。”作者引用汉武故事,赞仙桃甘甜奇异,也就形象暗示了桃花再开之美盛。诗人没有停留于此,且借题发挥,隐寓嘲讽深意。“刘郎”,当亦指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其“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再游玄都观》)等诗句,讥刺了在刘禹锡迭遭排挤、贬职后,十多年来,由于投机取巧在政治上愈益得意的新贵,却根植不牢,犹有尽时,随着当权者的失位颓败,很快改变原有的煊赫声势而让位于另外一些人。这自是历史不可抗拒的辩证法。温诗的深刻立意也正在此。“且共刘郎一笑同”,着一“共”字,可见有着相同命运,仕途失意、坎坷的诗人触景生情,与刘禹锡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他借桃花再发为题,委婉抒发了厌恶、讥笑那些必然盛极而衰的权贵,显示了乐观的情怀及怀才不遇、抑郁不平的复杂心境。
五、六两句,渲染了春日傍晚桃花再度复开时,在夕阳辉映下隐约呈现的早晨红霞般浓郁绚丽的景色。这两句属对工整。横,充溢。杜甫《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子虽躯干小,老气横九州。”《礼·祭义》:“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晚翠,言日暮时苍翠的景色。“似无如有”,切合日暮特征,造成了一种若隐若现,扑朔迷离的朦胧色彩和艺术氛围,富有美的意境、韵味。
七、八两句有机承接上联,展开美好的遐想。“僧虔”即南朝时王僧虔。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列传》载:僧虔“父昙首,右光禄大夫。昙首召兄弟集会诸子孙。弘子僧达下地跳戏,僧虔年数岁,独正坐采蜡烛珠为凤凰。弘曰:'此儿终当为长者。”“高三尺”为诗人想象、夸张语。作者设想能持有王僧虔幼时所采制凤凰的高似三尺的蜡烛,不辜负这良辰美景,在沾有露水的花丛之间通宵游赏,及时行乐。古人有持烛夜游之习。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 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宋书·乐志》三《古词·西门行》:“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而夜长,何不秉烛游?”诗人慨叹桃花再发之美,诗兴勃发,秉烛夜赏桃花的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
此诗紧扣桃花谢后又开的奇景,反复渲染,想象丰富,故能“穷形而尽相”,“藻思绮合,清丽芊眠;炳若缛绣,悽若繁弦”。(陆机《文赋》)诗人先写春风“破”山雪,暖意融融,揭示桃花再次萌发,绽蕾吐艳的地理、气候环境。次用汉武帝、刘禹锡故事,神思驰想桃果实之甘美、醇香,以暗示桃花复开一时之盛。再传神绘写春日时节夕阳映照下的一幅绝美的桃花晚翠图。结末又奇想自己连宵持古人僧虔巨烛夜游花丛间赏心悦目的佳境。全诗写得含蓄蕴藉,极有情致。开头的“疾眼”、“四壁空”,象征性揭示了诗人窘困、穷苦病累不达的生活境遇。而借写繁盛的桃花复开,比拟那些一朝得意的新贵,固为喧嚣,终不过是昙花一现,此中表现了诗人蔑视权贵和乐观旷达的情怀。在游赏反生桃花美景之时,又发抒了诗人爱美、珍惜光阴,及时行乐的真情。其自伤政治坎坷、身世潦倒和愤慨不平的心绪,自然隐寓其中,意在言外。
下一篇:敷水小桃盛开因作
敷水小桃盛开因作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温庭筠
敷水小桥东,娟娟照露丛。
所嗟非胜地,堪恨是东风。
二月艳阳节,一枝惆怅红。
定知留不住,吹落路尘中。
一般说来,温庭筠的诗词大都充满珠光宝气,脂粉香泽,语言风格很是典丽浓艳,但这首诗迥然不同,显得自然浑朴,以轻淡的笔调勾勒了早春二月野外桃花盛开的景象。
诗的首、颔两联,从总的方面描绘了敷水桥东周围的环境、景物。“敷水”,据《新书》载,在华阳县有敷水渠。渠上搭有小桥,当为行人往来之便。桥下溪水潺潺,碧波荡漾,岸上花草树木,随着和煦的春风,婆娑起舞,到处是欣欣向荣、充满勃勃的生机,在大好的春光里,竟相生长,它们的形象、姿态,甚至从水中都可望见。“娟娟照露从”,这个“照”字就鲜明地表达了这种情形。接着颈联“所嗟非胜地,堪恨是春风”两句,把首联的内容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是的,这里是普通的地方,既非名山胜水,又没有什么古迹遗踪,然而,当春风吹来的时候,万物复苏,花草树木都披上了新装,与逝去的冬天相比,岂不是别有一番气象吗!这本来应给人们带来欢欣喜悦之情,可诗人在这两句诗里偏偏用了“所嗟”“堪恨”两词,这倒不是客观景物随人而异,乃是人的思想情绪不同,往往觉得物有所变,也就是以我观物,物无不著我感情色彩的缘故,溶进了诗人自己忧郁孤寂的情调。这样,诗中所描写的这一广阔的自然背景,所创造的意境,对于突出所咏的桃花就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颈、尾两联,由对整个画面的点染转入对桃花的集中描写。二月时节、正是桃花盛开之际。春光融融,惠风和畅,叶儿初放、花蕾绽开、红白相间,芬芳吐艳,故历代许多诗人都曾为它的美丽芳香所吸引所陶醉,往往赞不绝口,大诗人李白曾吟出“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桃花开东园》)之句,是说别的花都不及它;白敏中又说“占断春光是此花”(《桃花》),也极力称赞桃花之美。而在这里诗人以“一枝惆怅红”来写敷水桥东的小桃,具有很深的含意;在这空旷的郊野,除了桃花大概没有其它花种,即使有也没有开放,故二月春光为它所独占,此其一;其二,既云“小桃”,当然不会太高,枝条稀疏,开花不可能多;其三,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一株桃树上,开花也还有先后之分;故“一枝惆怅红”当是这枝花最先开放的。花虽然不解人意,而人对花却可以有不同的感受,这枝桃花在如此寂寥的环境中孤单单地开着,岂不显得“惆怅”,诗中之所以这样写,正寄寓了诗人自己索寞落拓的心情。
这枝桃花的周围既然没有群芳的竞放争荣,又少人欣赏观光,它又只能独自地开着,并随着时光的流驶而悄悄地落去。它毕竟不能长驻人间,萎谢了的花瓣被风吹拂着,有的飘落在路旁人家的宅院。花开少人赏、花落又无人知,这该是多么的寂寞,使第六句诗里“惆怅”一词有了具体的着落,在意境上更加得到了升华。
下一篇:绯桃花
绯桃花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李咸用
茫茫天意为谁留,深染天桃备胜游。
未醉已知醒后忆,欲开先为落时愁。
痴蛾乱扑灯难灭,跃鲤傍惊电不收。
何事梨花空似雪,也称春色是悠悠。
唐人咏桃之诗很多,唐中宗时有一年春天在西苑桃花园还举行过宴会专门来欣赏桃花。李峤等一般文人各以桃花为题。赋七言绝句助兴,不过多半是借桃花而歌功颂德的应制之作,好诗不多。李咸用这首诗在唐人众多的咏桃之作中虽非上乘,但也有些特色,值得一读。
诗一开头,用笔比较新巧:“茫茫天意为谁留,深染夭桃备胜游。”天意茫茫,高深莫测,它会对谁留意呢?谁能得到上天的赐福呢?那夭艳的桃花特别幸运,茫茫苍天居然留意于它,把它染成大红色(绯即大红、深红)。好让人们观赏。这夭桃实在是太有运气了,其他花卉不能比拟,“便是花中倾国容,牡丹露泣长门月”(《绯桃花歌》),没有它这样幸运。
接下去三、四两句:“未醉已知醒后忆,欲开先为落时愁”。以自己的感受来衬托绯桃之美。不过诗人并不是平铺直叙地写自己如何为桃花所陶醉,而是退一步来描写:说自己在“未醉”之时就已经知道“醉”后清醒之时即离开桃花之后会十分想念它、渴望再观赏它;在桃花未开之时就已经在为它将来凋落发愁了。由此可见,这绯桃是多么美艳、多么惹人喜爱。诗人这退一步的写法,在表达效果上实际是更进一步突出了桃花之美。虽然诗人还没有一字写及桃花如何美艳,但从诗人这特殊的感受中就可体会到了。
五、六两句重在描写绯桃之色,同时又进一步突现其美:“痴蛾乱扑灯难灭,跃鲤傍惊电不收。”诗人写绯桃之色没有直接从绯桃本身着笔,先是用“灯”来形容,“桃花灼灼有光辉”(《李峤《桃花行》),人们又常称桃花似火,所以诗人用灯火来形容绯桃之色是比较贴切的。为了进一步表现绯桃明艳美丽的特色。诗人又用“电”来形容它,并且又用“痴蛾乱扑”、“跃鲤傍惊”来从傍衬托:意思是那飞蛾不但为绯桃之香所迷,更为其“亮”色吸引,当作“灯光”乱扑不迭,水中的鲤鱼也为它那灼灼之色而吃惊,以为是雷电之光。诗到此处,绯桃之明艳美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几乎无以复加。
诗的最后两句:“何事梨花空似雪,也称春色是悠悠。”把绯桃与梨花进行比较,认为只有绯桃可称春色、有资格代表春色。春天,桃梨皆迎风怒放,争奇斗艳,不过梨花白而不鲜艳,一般人不大喜欢。白居易就说“白花冷淡无人爱”(《白牡丹》),它哪里能比得上灼灼红桃鲜艳明丽呢?所以,那白而单调的梨花没有资格来称春色,可为什么很久以来人们也称它为春之色呢?
这首诗的突出特点是写法上着重从侧面进行描写和衬托。描写绯桃之可爱,则以自己“未醉已知醒后忆,欲开先为落时愁”的情状来暗示。写绯桃之明丽则以“痴蛾乱扑”和“跃鲤傍惊”来衬托。从而充分表现出绯桃的美丽可爱。
下一篇:绯桃花歌
绯桃花歌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李咸用
上帝春宫思丽绝,夭桃变态求新悦。
便是花中倾国容,牡丹露泣长门月。
野树滴残龙战血,曦车碾下朝霞屑。
惆怅东风来解狂,争教此物芳菲歇。
桃乃“五木之精”(《典术》)。其花艳丽,其食其美,历来受人喜受。咏桃诗也不胜枚举。李咸用的这首《绯桃花歌》既避俗,又避熟,在众多的咏桃诗中别具一格。
此诗开篇便不落窠臼,先声夺人:“上帝春宫思丽绝,夭桃变态求新悦。”古往今来,针对桃花之讽咏虽多,但都出自凡夫俗眼,说长论短,难分高下。这里讲的是天帝在春宫思念绝色美人,桃花以其千姿百态成为天帝新宠。上帝选美,可谓标新立异。不言而喻,上帝的选择是有极大权威性的。把天帝请出来为自己的立论作证,足见作者的匠心和胆识。“夭桃”,言桃花艳美。出自《毛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便是花中倾国容,牡丹露泣长门月。”桃花因美艳而得天帝宠爱,号称艳冠群芳的牡丹也只能在月下偷偷饮泣了。“倾国”喻指牡丹。汉李延年诗:“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长门”,汉宫名。西汉陈皇后因妒失宠,被冷落于长门宫,郁郁寡欢。后请司马相如为作《长门赋》,终于打动孝武皇帝,复得宠幸。“露泣”喻牡丹泣下成露。这几句诗虽着墨不多,但因采用拟人写法,夭桃变态,牡丹饮泣,撷两花之神韵,给人以花中有人,呼之欲出之感。
牡丹国色天香,尚败于桃花之下,桃花究竟美在哪里?这是读者急切欲知的下文。第五、六两句,诗人驰骋想象,尽情讴歌桃花之美。“野树滴残龙战备,曦车碾下朝霞屑”桃花如枫叶,如龙血一般鲜红,象太阳,象朝霞一样艳丽。《史记·五帝记》:“黄帝使应龙杀蚩尤于出黎之谷。”《大荒南经》:“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郭璞注云:“蚩尤为黄帝所得,械而杀之。已摘弃其械,化为树也”。“即今枫香树”。沈括《梦溪笔谈》:“解州盐泽,滷色正赤,俚俗谓之'应龙血’”。据上可知,“野树”盖指枫树,枫叶殷红,是黄帝派应龙杀蚩尤,蚩尤死后,其血所染。“曦车”是曦和所驾之车,即太阳。曦和是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是太阳之母,又是太阳的驾车人。这两句诗想象神奇,气势磅礴。龙血染红了枫林,太阳车碾碎了朝霞,大地殷红,天空灿烂。似闻隆隆车声,似见闪闪剑影。桃花的这种美,绝不同于“槛外桃花三两枝”的纤巧之美,也不同于“夹岸桃花沾水天”的清幽之美,而是一种充溢于天地之间的惊心动魄的壮丽的美。也只有这种美才配得到天帝的青睐。写桃花有如此大气势,在古诗中实为罕见。所谓势大当收,当读者已溶身于诗人所宣染的悲壮气氛之中时,诗歌嘎然而止:“惆怅东风未解狂,争教此物芳菲歇。”让人伤感和懊恼的是东风并不理解桃花的得志之喜,怎可叫此天生龙物就这样飘零摇落了呢? “狂”指桃花艳而骄狂。赞叹桃花之美虽是全诗主调,但诗人对其“变态求新悦”似不以为然,所以收尾处用一“狂”字。杜甫有句:“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杨花逐水流。”“颠狂”和“轻薄”是诗人所不屑,桃花尽管有倾天之容貌,能够成为天帝新欢,但它终究敌不住一场东风。结句于怅惘伤感之中还隐约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因果观。
统观全诗,气势宏大是一大特色。上帝、蚩尤,曦车写天上,桃花、牡丹、长门写人间,纵横交错,大起大落,浓墨重彩,浩浩荡荡。所以,这不是一曲低吟浅唱,而是一首颇具震憾力的浩歌。
下一篇:绯桃
绯桃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唐彦谦
短墙荒圃四无邻, 烈火绯桃照地春。
坐久好风休掩袂,夜来微雨已霑巾。
敢同俗态期青眼,似有微词动绛唇。
尽日更无乡井念,此时何必见秦人。
绯桃即桃花。阳春三月,桃花盛开,大地南北,一片火红,桃花把春景点缀得美极了。“桃红又见一年春”,自古以来,桃花就是春天的象征,历代的文人雅士写了许许多多的咏桃诗。成为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给后人以美的享受。唐彦谦《绯桃》诗,以咏桃题材表达怀恋美丽自然景色之情怀,对人具有普遍的感染力。
首联点明桃花生长的环境:“短墙荒圃四无邻”,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桃树开花,红如烈火,形象十分鲜明,映照得大地一派春光。诗人用笔是很高明的,一用环境衬托,突出桃树形象的中心地位,二用正面描写,展现桃树开花的炽热情态。手法上的交互运用,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第二联转入静态描写。在桃花盛开的时节,赏花人流连忘返,坐地赏玩,任凭春风拂面,也不去掩袖遮挡,就连夜间下了点小雨把帽子都沾湿了也不去理会,完全被娇冶艳美的桃花吸引住了。难怪杜甫面对桃花能够吟出“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的诗句来。
第三联用拟人化的手法,进一步写对桃花的钟情。赏花人自认为是凡夫俗子,但希望能同桃花作个知心朋友。“敢同俗态期青眼”,一个“敢”字和一个“期”字,深深地表达了对桃花的崇敬心情。人有意,花也有情,“似有微词动绛唇”,桃花竟启动红红的咀唇,委婉地答应了赏花人的请求。
尾联用了《桃花源记》典故,陶渊明在那里写了一群人因避秦乱而入桃花源。因为赏花人的期望得到了满足,眼前桃花如此艳美,就如同在桃花源里的人一样,整日都没有怀恋家乡的念头,更不会有离开这里的意思。
这是一首抒情诗,借物寄怀,为诗家常用。这首诗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桃花一往情深,以至达到忘掉一切程度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事物的执著精神。
全诗极力赞美桃花,但直接写到桃花形态的,只有“烈火绯桃照地春”一句,其余都是从人的感受上来表达对桃花的崇尚、痴情与追求之情的。唯其如此,才能充分展现“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吴乔《围炉诗话》)
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引《四虚序》说:“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正因为难,唐彦谦在写《绯桃》时,就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如拟人、比喻、用典等,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把桃花给人的美感,与得淋漓尽致,令人读后有如置身其中之感,这是这首诗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
下一篇:桃花
桃花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周朴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这首诗咏桃花,然而诗中并未精工细刻桃花的枝叶及外貌,也未点染桃花的色泽光艳,但作为报春使者的桃花,其特点神韵,却栩栩如生,现于毫端。它不仅较为传神地写出了作为客观外物的桃花,更主要地是较为含蓄地寄托了诗人的情愫,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咏花诗。
首句“桃花春色暖先开”颇富新意。诗人不去着意刻画桃花的外貌,而是写他开放的时间特点。我们知道,桃花是属于较早开放的一种花,此句中,诗人点出在春天天气刚刚转暖,春风轻拂时,桃花在众花之前抢先开放了。“先开”,不仅突出了桃花开放之早,而且把桃花的争先之态也表现出来了,这两个字真可说把桃花写活了。
第二句“明媚谁人不看来”,紧承上句。先于众花而开放的桃花,在万木仍然萧瑟之际,其明媚光艳必然吸引了人们的眼睛,使人们争相观看,欣赏。“明媚”二字,简括地写出了桃花的神韵。“谁人不看来”,问得巧妙,正是这一问,诗人从反面肯定了桃花的明媚是当时其它花木不可比拟的,而这一问也暗示出桃花持宠而骄的神态。
前二句,诗人极写桃花开放之早,外貌之明媚,其意在为后二句做铺垫。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苍苔”,笔锋急转,一反前意。这二句说,虽然桃花以明媚而夺人之爱,但是它生命力不强,一阵狂风就会把它吹落地下,这时,它殷红的花瓣只能和低洼潮湿之处无人问津的苍苔为伴了。“点”字,意味深长,真有力透纸背之力。苍苔所生的阴暗潮湿之处,一般是无人问津的,可是明媚鲜艳的桃花,一旦被风吹落,却只能去点缀苍苔,这是多么可悲可怜啊!这二句突出了桃花生命之短促,巧妙地抒发了诗人托物寄兴的情怀。虽然,诗人并未明言对桃花的态度,但读者已可了然。
晚唐政治腐败,许多人极尽逢迎谄媚之能事。周朴是个很有气节的诗人,他对这种士风深恶痛绝。在这首诗中,他采取了迂回曲折,托物寄兴的手法,对这些昙花一现的人物予以抨击。全诗平淡中见犀利,含蓄中露锋芒,读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一篇:桃花
桃花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吴融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 将示人间造化工。
咏桃花的诗古今不少,上古《诗经》中就有了“桃之夭夭”的佳句。但是象吴融这样将歌咏桃花与歌咏大自然神奇工力结合在一起的却不多见。
全诗分为两层。前两句为景物描写。诗人首句就以“满树和娇烂漫红”七个字点缀出春日里桃花绽开时的繁盛娇艳景象。“满树和娇”四字就蕴含了繁盛娇艳的色彩,又配以“烂漫红”三字就更明丽照人的姿色。第二句以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赞美了盛开的桃花给春天增添了融融暖意。“万枝丹彩灼春融”中“万枝”泛指其多,“丹彩”则比喻桃花开得象红色的云霞或烈焰。“灼春融”三字以“灼”字最见工力,它使整个画面沸腾了起来,堪称点睛之笔。第三四两句是第二层。诗人没有继续渲染景物,而是以设问的方式出现:“何当结作千年实? 将示人间造化工”。诗人提出疑问:为什么桃花谢后却又结出了让人食而延寿千年的大仙桃呢? (这里用了浪漫的夸张手法)诗人提出了疑问,诗人也作出了回答:大概是这大自然(造化——造物者)在向人世间显示它创造万物的神奇本领吧。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热情地讴歌了大自然,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爱。
不少咏桃花的诗常常㳽漫着一种忧伤哀婉的气氛,或叹桃花红颜易蓑,或忧愁风雨将至,或感喟春日苦短,有些诗还寄托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这首诗则不然,它充满了热情的情绪和积极的精神。读了这首诗会使人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和具有无限创造力的大自然的可爱,使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焕发出创造的意志。
下一篇:山舍南溪小桃花
山舍南溪小桃花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李九龄
一树繁英夺眼红,开时先合占东风。
可怜地僻无人赏,抛掷深山乱木中。
诗人所见的桃花盛开在偏僻的山村屋舍南面的小溪旁。诗人的笔触,首先伸向满树盛开的桃花。“一树繁英夺眼红”,为我们画出了一幅桃花盛开的景象。“繁”写桃花的茂盛,花朵的繁多,“红”点出了桃花的颜色,“夺”突出了桃花盛开的光泽,这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桃花,但这桃花又是孤独的,“一树”,既有满树的意思,也表明只有一棵,起笔的这一句包含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既有对桃花的赞美,也暗含着对其独处的遗憾。为什么这树桃花开得如此旺盛呢? 因为它占据了有利的地势,开放时就最先受到了东风的吹拂。“开时先合占东风”既是赞美之辞,也暗示了它处地的偏僻,因为东风为它所占,表明此处并无它花。
第三四句意思陡转,直接表达作者自己对桃花命运的不平,抒发了作者的感慨和哀怨。桃花虽美,却生长在偏僻的山舍小溪旁,没有人欣赏它的风彩,“可怜地僻无人赏”既与题目相呼应,也表明了作者对桃花境遇的哀婉。“可怜”写出了作者对桃花的深深同情,“无人赏”则表明了作者的愤愤不平。“抛掷深山乱石中”,写出了桃花命运的悲惨。桃花盛开时还只是无人欣赏而已,而在花朵凋谢之后,花片会随风飘散,最后则会被抛掷在幽深的山谷里,随着杂树一起腐烂,这两句写出了桃花的遭遇和命运,也暗示了作者自己的遭际。既表现了作者对桃花的同情与哀怜,也流露了对自己命运的哀怨与不平。
这首诗托物寄意,借桃花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既是桃花的一首挽歌,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哀怨与愤懑不平,流露出生不逢时,欲争春而不得,只能孤芳自赏的悲凉心情。
下一篇:二色桃花诗
二色桃花诗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邵雍
施朱施粉色俱好,倾国倾城艳不同。
疑是蕊宫双姊妹,一时携手嫁东风。
《二色桃花诗》是一首歌咏桃花的诗。邵雍(公元1011年—1077年),字尧夫。富弼、司马光、吕公著退居洛中,很尊重他,常相从游,为买园宅,他自己耕种以供衣食,名其居日安乐寓,自号安乐先生。邵雍可说无书不读。刻苦努力,虽寒署不暂息。著有《击壤集》二十卷,又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渔樵问答》等并行于世。
《二色桃花诗》吟咏桃花,与其他一般吟咏桃花诗作不同之处在于:诗人有着新的视角和独特的比喻。
开始两句便从颜色上写起,突出“色俱好”、“艳不同”。写“色”,用“施朱施粉”。“施”的本意是在物体上加某种东西。在这里当“使用”讲。楚国的宋玉写过一篇《登徒子好色赋》,描写了一位“标准”的美女——“东家之子”的美:“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邵雍看到的桃花是朱粉相间、红白交织,颜色俱佳,而且这两色桃花的美艳,达到了“倾国倾城”的境地。写“艳”,以“倾国倾城”的美人来极力宣染。西汉诗人李延年有诗曰:“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里,“倾国倾城”形容佳人容貌非常美,而且“难再得”。而邵雍在《二色桃花诗》中,借用“倾国倾城”,以人喻花,突出两色桃花之艳丽。“施朱施粉”与“倾国倾城”两两相对,“色俱好”与“艳不同”互为相照,写两色桃花的色艳非常引人。
“疑是蕊宫双姊妹,一时携手嫁东风。”紧接着前两句,进一步展开丰富的想象,将双色桃花比喻成花蕊之宫中的双姊妹,轻盈、飘逸、俊秀。作者用“疑”字,更将双色桃花的拟人化推进一步,远比“象”、“似”要深沉、生动得多。蕊,花蕊,花蕊之宫也是比喻,将小的花蕊想像成瑰丽的宫殿,而且宫殿中又有一双娇丽的姊妹,不是沉寂的,是有生命活力的;不是静止的,还有“一时携手嫁东风”的轻盈动作,这种想象更加逼真、动人。由近而远,由静而动,不仅极写双色桃花之艳丽、妩媚、鲜妍,而且还表达出诗人飘逸的情思,引读者以无限遐思和美好的想象。
诗人采取托物拟人,以物见意的艺术手法,将双色桃花的奇艳和姣美展现在读者面前,犹如一幅浓浓的写实画,又如一个特写的镜头,由外而内、由近至远、由浓而淡,留下了难忘的画面和美的享受。
下一篇:桃花
桃花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苏轼
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傍沼人窥镜,惊鱼水溅桥。
苏轼这首咏桃花诗写得形象鲜明、清新可人。“争开不待叶”一“争”字写出了桃花先花后叶特点同时,点出了花开的态势,大有争先恐后之意。而且也颇有点拟人意味,好象桃花也有知觉,为避落后,等不及叶开便抢先绽开了。“密缀欲无条”一句写出了桃花不仅开花不待叶,来得急切,而且花朵之多也很惊人,大有缀满枝条以至使枝条隐于花中不可见之势。“欲”,即几乎的意思,当然也含有写桃花的神韵之意,同“争”字相似。如果说这两句是描写桃花开时急切且繁多景象是从桃花自身着笔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从桃花开后外在环境角度来描绘桃花之美。“傍沼人窥镜,惊鱼水溅桥。”写出了桃花依傍于水沼池边,就好象佳人含羞窥镜,娇艳自矜,脉脉多情,以至水中之鱼见桃花之美色为之一惊,跳而溅水桥上。在诸多咏桃花诗中,苏轼这首小诗写得独具特色。格外引人注目。特色之一是以拟人手法写桃花、神韵十足。那争开的桃花缀满枝条、鲜艳无比,临水而照,恰似佳人梳妆,以至鱼惊水溅。这种构思不是很新颖奇特吗?特色之二是虽然运用拟人手法,但语言形象简洁、流畅、生动、脱口而出、好象漫不经意,实则炉火纯青,已入化境。于平易中见新奇,清淡中藏韵致,堪称咏桃花的佳作。
当然,以桃花喻佳人并非自苏轼始。唐崔护的人面桃花是脍炙人口的比喻,苏轼自然知晓。李白也曾称盛开桃花有“佳人色。”到宋代邵雍笔下,则说得更为明确“施朱施粉色俱好,倾国倾城艳不同。疑是蕊宫双姊妹,一时携手嫁东风。”将桃花比作佳人出嫁,自然情趣盎然,而且是七言绝句,更有语调婉转曲折多变之美。苏轼以五言写其后,相形之下则更有含蓄蕴藉之致,这不仅是于由五言诗的韵律所致,而更主要的是构思立意之故。
下一篇:诉衷情 次韵李伯纪桃花
诉衷情 次韵李伯纪桃花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李弥逊
小桃初破两三花,深浅散余霞。东君也解人意,次第到山家。
临水岸,一枝斜,照笼纱。可怜何事,苦爱施朱,减尽容华。
李伯纪,即李纲,南宋初年曾任丞相。作者与其唱和之作颇多,咏桃花者除本词外,还有显系作于同时的《好事还·同前》。从词句看,二诗所咏均为山间水边将开放的桃花。李纲原作已佚。
“小桃初破两三花,深浅散余霞。”状写了桃花乍放的烂熳可爱。“两三花”显然不是写桃林,似乎仅只咏写一株桃树,但正如咏梅花云“昨夜一枝开”比“昨夜数枝开”更显得情味深永一样,从一株桃花吐露出春讯似比整片桃林显出的蓬勃春意更加耐人寻味。“散余霞”喻写桃花的绯红娇艳,如霞彩般绚烂夺目。“东君也解人意,次第到山家。”意谓春天仿佛洞悉了人们的心愿,终于将春色送入了深山。“东君”,春神;“山家”,山区人家。山里的春天,比平原来得要晚一些,“次第到”即按着顺序到,言外之意是说春天先到平原,尔后才到了深山。但对苦于长寒的“山家”来说,春天来了毕竟颇觉快慰,所以“次第到”的感叹中只含庆幸意,并无丝毫怨恚。
上片的主旨是对春到深山的欣悦赞叹,下片的主旨则转为对山区春光短暂的感伤。“临水岸,一枝斜,照笼纱”,紧承上片,续写桃花盛开时的娇美。这株传送春讯到山间的桃花,座落在清澈的溪流边,山青水秀,更映衬出桃花的妩媚。“照笼纱”,意谓蓬勃开放的桃枝,远远看去如烛光透过灯笼的红纱,一派葱笼红艳。“可怜何事,苦爱施朱,减尽容华。”紧承前句,依然从桃花绯红的颜色着笔,意谓可惜桃花太爱打扮,很快便憔悴黯淡了。“施朱”涂抹红颜;“容华”姿容神采。全片是说,桃花的确娇艳动人,可惜美景无常,转瞬间便将褪尽春光。
全词上片言爱悦之深,下片言怅恨之切,对桃花的渴盼和依恋,抒写得淋漓尽致。
作者作于同时的《好事还·同前》云:“莫分红浅与红深,点点是春色。生怕一番风雨,半飘零江国。”也抒写了对水边桃花的喜爱与顾惜,可与本词参阅。
作者与李纲都是主张抗敌的爱国志士,但朝廷苟且偷安,志士报国无门,李纲任丞相方七十五日便被解职,内心愤懑无由倾诉。方透露春讯即将萎落的深山桃花,可能正寄寓着他的身世感慨。本词系唱和之作,也许同样别有寄托。所咏只是一株桃树,不就很耐人寻味吗?
下一篇:泛舟观桃花
泛舟观桃花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陆游
花径二月桃花发, 霞照波心锦裹山。
说与东风直须惜,莫吹一片落人间。
陆游这首《泛舟观桃花》诗是从泛舟观桃花角度来描写,视野开阔、想象奇特、出语新奇。首句“花径二月桃花发”交待了桃花开放的时间、地点。阳春二月桃花盛开,这时乘舟观赏,只见满山桃花映照在湖水之中有如彩霞映照,颇为壮观。而青山也如锦绣包裹一样。真是桃花的天下,桃花的世界。几乎使观赏者疑心自己不是在人间,而是在桃花源盛世仙境之中了。作者面对此情此景,流连忘返,备觉欣喜,情不自禁发出乞求“说与东风直须惜,莫吹一片落人间。”让这美好的桃花永驻、让这仙境永存。充分体现了陆游对桃花珍惜爱恋之情。陆游还有一首题为《连日至梅仙坞及花泾观桃花抵暮乃归》诗说:“千载桃源信不通、镜湖西坞擅春风。舟行十里画屏上,身在西山红雨中。俗事挽人常故故,夕阳归櫂莫匆匆。豪华无复当年乐,烂醉狂歌亦足雄。”大意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至今千载已音讯不通,而我所居镜湖西坞桃花独擅春风,独占春景之最了,乘船观赏有如在画屏上行进,桃花遍山,红多如雨,我好象置身于红雨之中。俗事牵扯人久久不变,夕阳之中流连忘返且不必匆匆而归。虽不曾有当年豪放壮观之举,面对桃花烂熳,狂歌烂醉亦堪英豪。对桃花的赏爱与流连是二诗共通之处。不过一为七绝,一为七律。绝句写得较为空灵、洒脱、情趣盎然,律诗写得工整细腻,情感颇为苍凉。但二诗都不曾对桃花作局部细致刻划(虽有“一片”一语,也是对整个桃花的借代,以表爱惜之情的真切)而是着眼于桃花的整体美、气势美。“舟行十里画屏上,身在西山红雨中。”与“霞照波心锦裹山”相印证,给人留下鲜明印象。这里镜湖当指绍兴鉴湖,波心似应指湖之波心。
下一篇:敷浅原见桃花
敷浅原见桃花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 一时衔在画梁西。
“敷浅原”是江西省内的古地名。作者刘次庄曾任江西漕使,此诗为任职其间见到敷浅原桃花而作。
首句“桃花雨过碎红飞”,写春雨过后桃花纷落的景象。风雨之后,桃花飘落,本为残春之景。此景多给人以衰败之感,在多情善感的诗人眼中,更易引起伤感。真可谓“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更愁人”。而此诗却用“桃花雨”和“碎红飞”这样色彩绚丽的词句形容风雨落花,展现一幅鲜艳明丽的落花图。为敷浅原残春落英绘出了动人美色。
二句接着写桃花飘落后的去向:“半逐溪流半染泥”。那纷纷飘舞的粉红色花瓣,有一半落在春水之中,追逐着溪流,形成了五光十色的桃花水,为小溪带来了色彩斑烂之美。另一半“碎红”落在泥水之中,又为春泥带来了芬芳气息。此句写落花为泥、水、添香增色,极尽桃花之美质。
三、四句写春燕衔泥筑巢,把桃花送到雕梁画栋之上。不但桃花有了美好的去处,而多情的春燕也有了温馨的香巢。从而桃花便成为永垂不朽之美。
诗咏桃花,但不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盛开怒放之花,而是原野的落花碎红。写落花,又不写惨红愁绿的衰残之境,反写出花飞燕舞,春意盎然之气象。真可谓运思奇妙,独具匠心。
诗人写原野落花之美,不用借景抒情之法,不靠议论咏赞之功,而纯用白描造成美境,以显其美。那迷迷濛濛的桃花雨,纷纷扬扬的桃花风,水光花色的桃花溪,芬芳袭人的桃花泥;那呢喃怀春的双飞燕又衔着花泥到画梁西。这溢香耀红,艳丽清新的青春美境,极富诗情画意,使“碎红”具有迷人的美感。
我们赞赏诗人的爱美痴情,更叹服其化腐朽为神奇的生花妙笔!
下一篇:桃源忆故人 赋桃花
敷浅原见桃花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 一时衔在画梁西。
“敷浅原”是江西省内的古地名。作者刘次庄曾任江西漕使,此诗为任职其间见到敷浅原桃花而作。
首句“桃花雨过碎红飞”,写春雨过后桃花纷落的景象。风雨之后,桃花飘落,本为残春之景。此景多给人以衰败之感,在多情善感的诗人眼中,更易引起伤感。真可谓“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更愁人”。而此诗却用“桃花雨”和“碎红飞”这样色彩绚丽的词句形容风雨落花,展现一幅鲜艳明丽的落花图。为敷浅原残春落英绘出了动人美色。
二句接着写桃花飘落后的去向:“半逐溪流半染泥”。那纷纷飘舞的粉红色花瓣,有一半落在春水之中,追逐着溪流,形成了五光十色的桃花水,为小溪带来了色彩斑烂之美。另一半“碎红”落在泥水之中,又为春泥带来了芬芳气息。此句写落花为泥、水、添香增色,极尽桃花之美质。
三、四句写春燕衔泥筑巢,把桃花送到雕梁画栋之上。不但桃花有了美好的去处,而多情的春燕也有了温馨的香巢。从而桃花便成为永垂不朽之美。
诗咏桃花,但不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盛开怒放之花,而是原野的落花碎红。写落花,又不写惨红愁绿的衰残之境,反写出花飞燕舞,春意盎然之气象。真可谓运思奇妙,独具匠心。
诗人写原野落花之美,不用借景抒情之法,不靠议论咏赞之功,而纯用白描造成美境,以显其美。那迷迷濛濛的桃花雨,纷纷扬扬的桃花风,水光花色的桃花溪,芬芳袭人的桃花泥;那呢喃怀春的双飞燕又衔着花泥到画梁西。这溢香耀红,艳丽清新的青春美境,极富诗情画意,使“碎红”具有迷人的美感。
我们赞赏诗人的爱美痴情,更叹服其化腐朽为神奇的生花妙笔!
下一篇:桃源忆故人 赋桃花
碧桃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杨载
一枝如玉照方春,几度凭阑欲殢人。
翠被夜寒愁洒泪,珠帘月冷怕伤神。
刘郎陌上栽仍旧,王母池边赏又新。
不是梨花雪飘树,望中清绝更无伦。
《碧桃》是一首赞美桃花的诗。
“一枝如玉照方春,几度凭阑欲殢人。”开头两句便直入碧桃,但不是写其全貌,而抓住“一枝”,这“一枝如玉”,便显出其特有的神韵,恰有“一枝红杏出墙来”之妙。春天,百花盛开,连微微的春风里也飘荡着花香,沁人心脾,一枝如玉的碧桃映照着芳春,诗人一度又一度地依靠着阑干,被其眼前的景色所深深吸引了、困忧了。殢(ti替,又读ni泥,去声),困忧,纠缠。柳永《玉蝴蝶》词:“要索新词,替人含笑立尊前。”这里的“替”,即有困忧、纠缠之意。写诗人的复杂情感。
“翠被夜寒愁洒泪,珠帘月冷怕伤神。”翠,青绿色。这里指桃树叶。青绿色的桃树叶在早春的夜寒中“愁洒泪”,从珠帘中看去,连月光也带着清辉,真怕伤神。这一语双关,写出了一种凄冷的心境和情绪。
“刘郎陌上栽仍旧,王母池边赏又新。”刘郎,指刘禹锡。刘禹锡在《元和十一年自郎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中写道:“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陌,本是田间小路,这里借用为道路之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原诗为:“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紫陌,指帝都郊野的道路。玄都观,隋唐道观名。原名通道观。改名玄都,在长安县崇宁坊,后废。作者以“刘郎陌上栽仍旧”来说明桃树已早就存在了,可是“王母池边赏又新”,王母,即西王母,神话中的美貌女神。在王母池边欣赏那桃树、桃花,都别有一翻新意。
“不是梨花雪飘树,望中清绝更无伦。”梨花,春天开放时一片洁白,如冬天的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梨花”是指雪花,用梨花来形容雪花的洁白挂满枝。《碧桃》中用“不是梨花雪飘树”,来形容“望中清绝更无伦”,即看着碧桃,特别是那种清幽、洁净之态,更是无以伦比的。
这首七律诗,文字清丽,意境清幽,好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活脱脱地将碧桃形象勾勒出来,留给人们一种清幽而深邃的碧桃图。
诗中运用刘郎戏赠看花诸君子的典故,但又赋予它以新的含义,原诗是离开后栽的,而《碧桃》中以“栽仍旧”,并且“赏又新”来说明眼前的碧桃不同于一般同类。诗人有其独特的感受,爱碧桃之深之切,溢于言表。
下一篇:钱氏西斋粉红桃花
钱氏西斋粉红桃花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文征明
温情腻质可怜生,浥浥轻韶入粉匀。
新暖透肌红沁玉,晚风吹洒淡生春。
窥墙有态如含笑,对面无言故恼人。
莫作寻常轻薄看,杨家姊妹是前身。
桃花以花色粉红温腻者最为动人,唐代崔护有诗云“人面桃花相映红”。文征明诗于此境切入,着力渲染了“粉红桃花”的色彩之美,以及由此而唤起的审美愉悦和审美联想,用语精思妙悟,诗境俊雅飘逸,实是一篇咏花佳作。
“温情腻质可怜生,浥浥轻韶入粉匀。”“温情”是桃花的粉红之色所产生的情绪效应;“腻质”是拟桃花为人面,细腻粉质之状可掬。“浥浥轻韶入粉匀”,说的是春天的光线纤柔轻飘,浥浥然渗入粉饰均匀的桃花花瓣。这是一个直推至读者目前的特写镜头:桃花如人面,温情腻质,粉饰均匀,且柔柔地沐了春日的和熙。
紧承首联,颔联以精妙的笔墨渲染了新鲜、透明的花色——粉红:“新暖透肌红沁玉,晚风吹洒淡生春。”新来的春的暖意渗透了桃花纯净的肌肤,温红沁于玉色;傍晚的风吹拂桃花酒意双颊,淡淡地涂了一层色泽朦朦的春晕。这是怎样精致的色彩啊,那么自然,那么鲜活。
在优美的静态描摹之后,颈联又给了桃花以动态的观照,点染了它的飘逸的神韵:“窥墙有态如含笑,对面无言故恼人。”在这里,桃花不仅是如人面,而且是有人情了。那桃花倚墙相窥,妩媚含笑;那桃花相对无言,似是故意恼人。这两句诗化用崔护“人面桃花”之典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古语,活画出桃花的“有态”而“无言”的娇姿雅韵。
古代诗人以花“比德”,多对桃花贬以“轻薄”二字,杜甫曾有“轻薄桃花逐水流”之句。另一些咏桃花诗则干脆避开固有的“比德”审美观,只论花之形色。文征明则不然,他的诗以“莫作寻常轻薄看,杨家姊妹是前身”作结,表现了独到的审美观念。他的意思是,倘说桃花“轻薄”,也不当以“寻常轻薄”者相看,它原是杨家姊妹的前身,是足可媚人,确确实实给人以美感愉悦的天生丽质。“杨家姊妹”指“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姊妹。由此看,文征明的诗是足可谓“篇终接混茫”的,留下了不尽的余味。粉红桃花与杨家姊妹交相辉映,“轻薄”固“轻薄”,却怨不得她们自身,谁叫她们生就了如此丽质呢?
下一篇:桃花歌
桃花歌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丰坊
东风一夜吹桃萼,桃花吹开又吹落。
开时不记春有情,落时偏道东风恶。
东风吹树无日休,自是桃花太轻薄。
这首咏桃花诗立意构思颇有独到之处。诗人不是礼赞桃花艳丽姿质而是从反面着笔,斥责桃花轻薄无情。
首句“东风一夜吹桃萼,桃花吹开又吹落”平铺直叙,写出一夜东风吹动,桃花花萼,吹而至开,又吹而至落。至于开时颜色,落时情态全然不顾,而仅就桃花之开须由春风吹,其落也须风吹一点运笔,集中突出。接着“开时不记春有情,落时偏道东风恶”一句是关键之笔,妙趣横生。好似站在春风立场上埋怨桃花太不理解东风。若说花萼开是因东风吹,便应记功,若说花落也因东风吹,便应记过,一功一过,本应相抵,但开时不记春之情,落时偏记其过,岂不有点不公平吗?细细想来,倒也有理,诗人代春风立言,实在也无可厚非。结末一句“东风吹树无日休,自是桃花太轻薄。”便是直言斥责桃花轻薄,怪不得东风。因“东风吹树无日休”,不停歇地吹,既不言功、也不记过,桃花自开自落全由自己太轻薄,要么吹而不开,要么吹开而不落。既然有开即有落,要从外在东风找原因,那就是应记春有情(吹开),方能言过(偏道东风恶)。现在不记情,只言过,自是太轻薄些了。顺理成章,别开生面。
丰坊,字存礼,后更名道生,字人翁。别后南禺外史。嘉靖进士、官至吏部主事,博学工文。被免官后归居吴中、贫病以死。这首咏桃萼诗作是否有作者自己人生感慨寄寓其中难以遽断。但从咏桃诗立意角度说确有新颖之处。唐代大诗人李白咏桃诗中曾说桃花“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不过偶而沐得春风方有如此荣耀而已,最终还要零落相失,比不上南山松,四时独立。这是对桃花颇不以为然的咏物诗,同丰坊这首直斥桃花轻薄相比,李白的那首咏桃诗倒还颇有蕴藉含蓄之致了。
下一篇:村舍桃花
村舍桃花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于谦
野水萦吁石径斜,荜门蓬户两三家。
短墙不解遮春意,露出绯桃半树花。
于谦这首咏桃花诗仿杜牧《山行》诗格式,用叶绍翁《游园不值》诗构思,写出了村舍桃花的别致风韵,很值得一读。
首句“野水萦吁石径斜”写的是桃花所处环境,不是上林桃园,名门贵府,而是在山野村舍之中。在野水弯曲盘绕的山村中,有条歪歪斜斜的石径小路。路旁则有“荜门蓬户两三家”,两三户农村茅舍座落其旁。这两句就勾画出一幅山乡野景图。第三句转折“短墙不解遮春意”,说农家茅舍短墙不懂得遮拦一下春意,以致于露出绯桃半树花。”这最后一句是画龙点睛之笔,前面几句全是为了烘托出这最后一句而设的铺垫。就好象猜谜的谜底一样。当然,诗人在这里并没有写桃花的更为具体的形象,全诗中仅“绯桃半树花”五字语涉桃花,但由于前面有了铺垫,所以这五字就显得形象格外鲜明,丝毫不亚于通篇写桃之作。这道理很明显,一片红色未必能令人醒目,或者说由于红色强刺激反而使视觉神经麻木因而不在意,若是万丛绿中一点红,虽只一点,却因有万丛绿作陪衬反而更令人注目。震耳欲聋鼓声听久了也使听觉神经麻木而不觉其声之在耳,倘若在悦耳丝弦声中顿起一个高声或锁呐,或锣鼓,其引人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于谦这首咏桃花诗就是借助人们艺术鉴赏心理中这就感觉变化特点,层层铺垫,最后推出桃花形象,给人留下回味余地,令人耳目一新。说于谦仿《杜牧》山行诗格式是因于诗押韵字斜、家、花,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韵,字皆同。至于说用叶绍翁《游园不值》中“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意境,也是不言自明的。短墙不解遮春露出半树绯桃花,很相仿佛。当然只能说相类似,而艺术价值于谦这首咏桃花之作是远不能同叶绍翁咏杏之作相比,因而艺术贵在创新而不在模仿。
下一篇:桃花
桃花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储氏
夭桃灼灼倚窗前,春色缤纷带紫烟。
昨日雨声来枕上,惜花人听不成眠。
储氏,明代女诗人,生平不详。这首咏桃花写她于雨中赏桃花见其零落之势忧不成眠的情景。前两句写桃花盛开之景。灼灼即写桃花色泽艳美,倚窗前写其姿态似有情而倚。而“春色缤纷带紫烟”一句写桃花为春增色添彩,缤纷夺目。总之是一派春光明媚景象。第三句是转折处。“昨日两声来枕上”有两点含意,一是表明上述之美景已是昨日雨之前之景,而不是现时之景,二是表明现时乃是雨后之今夜。诗人遥念春光明媚桃花盛开之景。第四句“惜花人听不成眠。”点明题旨。原来诗人即惜花人忧虑雨中桃花必定零落。痛惜不已而又无可奈何,一片惆怅若失之情竞使她不成眠。可见诗人对桃花眷恋之深,也许由桃花虽艳,难经雨打而发生对自己身世的联想,也许由此念及美好事物易逝难久而感慨万分。总之,诗人这结末一句自称惜花人不成眠,不成眠是由昨日雨声而引起,昨日雨声又同桃花命运息息相关。这逐层递进关系,明确显示了诗人心绪以及桃花形象——雨中桃花。这一形象须由读者想象补充,不是由诗人直接描绘,这就叫言外之意,含蓄之致。
将桃花与佳人相比拟并不稀奇。储氏以女性之口,叙雨中桃花命运引起感慨就别具风韵了。曹雪芹《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桃花行》可以说是将桃花易逝,佳人惜春的主题描绘得淋漓尽致。且听其词:
桃花帘外东风吹,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亦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舒,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盘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惟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泪痕。
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储氏自称“惜花人听不成眠”。曹氏笔下林黛玉可称是储氏知音。曹氏的《桃花行》也堪称咏桃的绝唱。
下一篇:暮春晦日,族弟邀往山村看桃花,偕诸叔登高小饮二首(其一)
暮春晦日,族弟邀往山村看桃花,偕诸叔登高小饮二首(其一)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赵执信
闲与病相守,山情犹尚存。
桃花半开地,春雨乍沾村。
随水频纡径,缘崖自识门。
携筇如拥棹,重入武陵源。
陶渊明用文墨与想象建造的理想王国——桃花源,古往今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 得意之人为了装点门面,显示自己的高洁世好,失意之人为了寻求安慰,企图逃避现实世好,总之人们都把桃花源看成了令人神往的地方。诗人赵执信也不例外。他甚至见桃花而喜不自禁,入桃林则顿生幻觉,晃若自己和武陵渔人一样,走进了那令人神往的桃花源。这首看桃花诗,写的便是这种情形。
这首五言律诗分前后两部分。前四句写诗人由想见桃花而见到桃花,后四句写由见到桃花而幻入桃花源。诗人一路走来,夹径的桃花使他痴迷、沈醉,忘乎所以。
诗的前半部分正面写桃花,以咏物为主。诗的开头从自身情况入手,第一、二句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闲与病相守,山情犹尚存”。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田园时的作品。隐居生活清闲倒是清闲,但毕竟年老了,身体也有些欠佳。不过尚无太大问题,青壮年漫游名山大川的记忆犹新,对山水的情致仍然没有淡化。因此,当族弟邀往山村看桃花时,他便欣然前往了。接下去,第三、四句写诗人所见到的桃花。“桃花半开地,春雨乍沾村”。诗人见到的是雨后清新无比的桃花。初开的花朵与待放的花蕾如出水芙蓉,将一株株桃花染成了粉红色,雨后湿润的空气中仿佛飘荡着阵阵清香。诗人笔下的雨后桃花,艳丽、娇嫩、明快、清新,实在是既迷人又醉人!
后半部分侧面写桃花,以抒情为主。第五、六句写诗人沿途看桃花,“随水频纡径,缘崖自识门”。纡径,指屈曲的小路。诗人沿着一条小溪,顺着山崖,从一条曲似回肠的小路上走来。从表面上看,这两句似乎并没写桃花,但实际上却是写了桃花。何以见得?读了第七、八句,便明白了。“携筇如拥棹,重入武陵源”。如果不是走在桃林之中,诗人怎能有重入武陵源的感觉和联想呢? 诗人是在迷人的桃花林中“随水”、“缘崖”前行的! 扑入他的视野的,是应接不暇的桃花! 诗人沉醉了,神魂荡漾了,甚至终于出现幻觉了! 手中的一根竹杖,仿佛变成了船浆,自己也和武陵渔人一样,摇着小船,缘溪行,穿桃林,来到了桃花源!是诗人是渔人,这种“庄生梦蝶”的感觉,连诗人自己也糊涂了! 这确实是很难得的诗句,很难得的意境! 这两句诗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典,侧面写出了桃花之盛之美,抒发了自己无比喜悦、无比兴奋的心情。筇是竹杖,诗人身体欠佳,拄竹杖而来。武陵源自然就是桃花源,由“武陵人”和“桃花源”脱化而来。《桃花源记》这样描写武陵渔人入桃花源时的情景:“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诗人在随水缘崖看桃花的过程中,所以能有晃入桃花源之感,显然是因为所见桃花与武陵渔人所见桃花一样盛美迷人。是桃花牵动了他的思绪,才使他神魂荡漾,产生了幻觉。诗人用自己的感情变化,侧写了桃花艳丽迷人,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桃花源无比向往的感情。
赵执信曾做过官,但不久便被贬,他半生漫游,晚年隐居。坎坷的道路使他对残酷的社会现实非常不满,抗争无效,难免产生些避世思想。现在看到这盛美迷人的桃花,立刻想到理想王国桃花源,是非常自然的,诗人见景生情,仿佛自己驾舟独入桃林,观花痴迷,留连忘返,确实别有一番情趣。这形象、这意境,实在令人陶醉,令人赞叹不已!
下一篇:杭州半山看桃
杭州半山看桃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马曰璐
山光焰焰映明霞,燕子低飞掠酒家。
红影到溪流不去,始知春水恋桃花。
“山光焰焰映明霞,燕子低飞掠酒家”。诗歌启篇给我们推出一个满山似火的桃花与明丽的春光交相辉映的特显镜头,既巧妙点题,又充分地表现出诗人对这如火如荼的绝美景致的欢欣、悦爱的兴奋情怀。也正是由于大自然的娇艳无比,才使得诗人诗兴勃发,正所谓“感物以起兴”。因而这个镜头又是当时大自然呈献在诗人眼前而被诗人尽情地,甚至是“贪婪”地欣赏着的奇观瑰景。蓦地,一只春燕从诗人那发痴的眼前倏然掠过,惊醒了看呆的诗人,把视线从远处收了回来。又给我们推出一个镜头:在诗人饮酒的酒店周围,欢快的燕子正穿帘飘檐,翩翩翻舞,更令人轻松,令人愉快,令人欲动、欲飞、欲……这两个镜头的组合构成一幅阳春三月美景图,图上的景物又都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凝固着春天喧闹的一刹那。
接着,镜头随着诗人的视线再从山上转到山脚下:“红影到溪流不去,始知春水恋桃花”。山脚下这情景更令人神怡,脉脉的春水中倒映着桃花的倩影,碧绿衬托着艳红,冷的水色和暖的桃火溶为一体。而且这灼灼桃花是静止,定格于流动的溪水之中,任凭春水流漾而不为之动。即此情景,诗人悟出一种意趣,不由涌上一种情绪:原来是春水多情,红桃无意哟。一反“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陈调,令人耳目为之一新。这是一个带有艺术升华性质的结句。
总观全诗,不外是文人雅士受大自然的陶醉,引发而抒写出的一种闲情逸志,然这种情志却充分展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的火热情怀,那焰焰如火的桃花,那欢快轻盈的春燕,就是这情化的物化;这情志还展示出诗人健康的审美情趣,全诗选取的景物,具有升华性诗意的结句都给人以勃勃然、欣欣然的美学享受。
全诗在艺术上突出的特点是色彩的运用和动静的交替,这使得整幅诗画拥有了相当的艺术魅力。还有语言的朴素流畅,韵律的和谐铿锵,也是作品艺术魅力的渊源之一。
下一篇:阮郎归 桃花
阮郎归 桃花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吴沐
睛云送暖入花枝,秾桃初放时。翠裀点点落胭脂,黄鹂隔树啼。
红雨乱,绿烟低,仙源望欲迷,几番消息任东西,春风著意吹。
桃红柳绿自古就被作为春天的象征而受到历代文人骚客的咏唱。这首小令清新可读,在众多咏桃诗歌中应算是一篇佳作。
词的起首两句:“晴云送暖入花枝,秾桃初放时。”开门见山,交待歌咏的对象和环境,勾画了大地苏醒、万象更新的明媚春光:蓝天白云,风和日丽,湿暖温润的春风轻拂着花枝,浓艳的桃花最先开放了。
接下去两句:“翠烟点点落胭脂,黄鹂隔树啼。”进一步给这幅美丽的春景图上增添了色彩和声音:在春天的脚步声中,柳树抽出了翠绿的枝条,地上钻出了嫩绿的小草。在这绿色的海洋里,有红色的桃花和黄色的黄鹂鸟点缀其间,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好一幅有声有色的立体图画。
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飞花点翠、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基本上是纯客观描写。下片则在写景的同时,抒发了作者一种深沉的感慨。
“红雨乱,绿烟低,仙源望欲迷。”三句引用了桃花源的典故。红雨指缤纷的落英,绿烟指鲜美的芳草,仙源,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即指陶渊明所况的桃花源。春风徐来,落下的桃花瓣如同雨点一般,纷纷扬扬,飘落在那如烟般的芳草地上。望着这如仙境般的春景,怎不使人感到迷恋。
虽然人们触景生情,迷而忘返,但自然界本身的运行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几番消息任东西,春风著意吹。”几番,几次。消息,消长更替。东西,这里泛指东西南北。著意,注意,用心。桃花一回回地开了又谢了,凋谢的花瓣被和煦的春风任意地吹向四方。表面上看,这最后两句仍是写景,而深一层的意思则以自然界的无情反衬赏花人的多情,表现了一种带有哲理性的深沉感受。
这首诗结构上可分四个层次,起承转合,很有章法。在描写方面设色浓艳,渲染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春景图。
下一篇:一枝花 海淀观桃
一枝花 海淀观桃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王初桐
裂帛湖边路,窈窕西句前渡,一番微雨后、乱红吐。冶叶倡条,相映繁花坞。远近山无数。看树底枝梢,翠螺点点齐露。独自携樽俎,谁共修萧谱?粉云芳草外、画楼暮。旧酒垆边,空忆闲眉妩。题诗今在否?恨消息江南,莫问春风朱户。
海淀位于北京市西郊,为清畅春、圆明、颐和三园所在之处,是著名的风景胜地。王初桐的这首词记在海淀观赏桃花时的所见所感,抒写了因赏花而触发起的缕缕情思。
词的起首三句先交代了赏花的地点和时间,紧紧扣住“海淀观桃”这一词题。“西句”是海淀域内丹稜沜(沜同泮,半月形的水池)上一石桥名。清孙承泽《天府广记》载王嘉谟《丹淮记》云:“帝京西十五里为海淀。……其十亩外有大查,铁锁缆之,从度行者,度而南则为官道,东入海淀。循沜而西,或南或西,町塍相连,有石梁一,是曰西勾,复潴为小溪。”一场春雨过后,湖畔路边,西勾桥旁,一树树桃花乱红齐吐,争娇斗妍,那窈窕的花枝,锦绣般的花朵,充分显示着春天的勃勃生机。这几句是简笔总写,以下数句复用繁笔分写。“冶叶倡条,相映繁花坞”两句,先描绘了花坞上春桃盛开的喜人景象。雨过天晴,春风和暖,一株株春桃正抽出片片稚嫩的翠叶,伸展着充满活力的枝条,红花绿叶,相互映衬,簇簇拥拥,好不繁盛!接下来“远近山无数”一句,又宕开一笔,将视线透过花丛投向远远近近的山峦。单看这一句似乎和观桃无关,但若将它和“繁花坞”这一特定环境联系起来看,却绝非蛇足之笔。这是词人在小环境外有意设置的大的背景环境,它有效地增强了整幅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感,可以说与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笔法同妙。“看树底枝梢,翠螺点点齐露”两句,又将视线收回,微观细察,对桃树枝条上芽苞齐露的情景做了具体刻画。至此,桃树的一枝一叶一花,都活现了于读者面前了。
过片另意另起,由写景转入抒情,由直接赋花转为直接写赏花之人。“独自携樽俎,谁共修箫谱?“词人独自一人,携带酒食前来海淀赏花,然而“酒意诗情谁与共”? 这鲜花醇酒、良辰美景,只有一个人慢慢消受了,明媚的春光和词人孤寂的心理,恰好形成明显反差。“修箫谱”是清舒位所撰剧曲名,全称《瓶笙馆修箫谱》。紧接着“粉云芳草外、画楼暮”一句,以景语承情语,含意深婉。“粉云”喻桃花,“画楼暮”似兼寓怀人之意。至“旧酒垆边,空忆闲眉妩”两句,一种故人难遇的惆怅之情已明显露出。这两句上与“修箫谱”一句暗合;《修箫谱》共四折,其一名“卓女当垆”,演卓文君当垆沽酒事。词的结尾之句,更借典故直抒了佳人不再逢的怅恨。据载唐诗人崔护春日郊游,于桃花掩映中遇一女子倚树含笑,似属意焉。次年重来庄上,不见人面,但见桃花,因感念此事,题诗于门扉道:“去岁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词人在这里上言“空忆”,下言“莫问”,把满腔无可奈何的幽怨之情表达得深切感人。
这首词上片赋花,下片写人,层次清晰。词人自携樽俎,前往赏花,因见桃花而念及“人面”,写景与抒情联系紧密,朱户题诗一典的运用,更是花人兼写,巧妙地揭示了全词的底蕴,增添了全词的情韵。
下一篇:东风第一枝 白桃花
东风第一枝 白桃花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江瑛
细雨梳春,晴云抹晓,武陵一夜花遍。吹开几迭冰绡,独自临溪洗艳。烟青雾白,似淡月,梨花庭院。记玉除,和露曾栽。怎谪人间重见。沈宿醉,银屏低掩。锁旧恨,粉痕愁颤。自伤误嫁东风,却把红尘久厌。凌波人杳,更莫问,春潭深浅。应黯然,卸尽铅华,极目素云凄断。
此词咏白桃花,在对白桃花的刻画描摹中,若隐若现地融入了作者寂寞凄清的情怀。
上片前三句,是说春天二三月时,春雨飘落,晴空中淡云迎晓,一夜之间桃花就开遍了。这里用了一个武陵源的典故。陶渊明《桃花源记》称武陵渔人入一山谷,谷中桃花遍植,俨然另一世界,故桃花源又称武陵源。泛称则指清净幽美的避世之地。此处作者乃是泛指,借武陵一词说她居住的地方清净幽美,遍布桃花,在一夜之间就到处开遍了。以下至上片结尾,乃赋白桃花的形色、神韵,以及高美华艳的品格。“几迭冰绡”说的是形色,形容白桃花的花瓣似冰绡重迭。所谓冰绡,乃指洁白之缣。这样洁白的桃花,独自临照溪水,在清烟白雾之中,象似梨花融在淡淡的月色之中。这写尽了白桃花的风神和韵味,突出了它的脱俗。所以最后点出,这样高华美艳、脱俗绝尘的花,应在天宫玉阶栽培,现在地上可见,乃是谪向人间。
上片从武陵花遍写起,极力地突现白桃花形神的高华,写出了白桃花的品格。但是真正在花的形态、色泽上着眼的笔并不多,只有“几迭冰绡”一句,词人写白桃花,不重在刻画花的形态,而重在写那种意志、风神,所以从侧面着笔,写花在临溪洗艳时给人的感受,最后归结到只应天上有,人间如此高华的花,是从天上谪来的。这种写法,调动了读者亦即信息接受者的想象力,使读者在作者给出的条件的基础上,凭借自己的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塑造一个白桃花的形象。
下片,在上片的基础上,词人更具体、更细微地写出白桃花的形态和神情心绪,同时在赋花的过程中,织入了自己的心态。下片开头两句,点出旧恨新愁,这是承上而来,上片结尾说白桃花从天上谪向人间,因此这里才说它有旧恨新愁。为什么会谪向人间?接下来“自伤误嫁东风”,回答了这一问题。原来是一场不成功的爱情波折,使这天宫仙子谪落人间了。它虽然谪在人间,却不能安心,所以“把红尘久厌”,还想恢复过去那种生活。然而,“凌波人杳”,仙子已经不能再找到旧时的伙伴了,“凌波人”指仙人。所以它只好黯然神伤,卸尽铅华,极目素云,心肠凄断,这写出了无法恢复过去那种生活而引起的无限的感伤和凄苦情绪。
从表面上看,这是写白桃花,是作者对白桃花这种高华的花的体验和虚拟,但实际上远不止此,这其中包括了作者自己的心声。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一点呢? 第一,这一片全用拟人手法,如果自己对高华的事物沦落风尘未有体验,是无法把这种感受写出来的,而且也不会用拟人手法;第二,词中强调“误嫁东风”,“红尘久厌”,明里写花,暗里是写自己。如果不是对自己爱情、婚姻有遗憾,就不必如此隐晦地加以暗示。
下片在表现上十分突出的是设身处地的拟人写法,这种写法,亦花亦人,迷离惝荒,便于把自己的感受、体验织入词中加以表达,从另一面说,如果自己没有这种深刻的体验和入微的感受,也不可能很好地运用这种设身处地的拟人手法。而这恰是我们所以说词中织入作者自己心态的一个根据。古人云“见花生情,见月伤心”,花、月本无情,所以如此,乃人心异耳。所以一见白桃花就联想到误嫁,就厌红尘,这不是一个随意的现象,乃是以己情注入对象,借对象吐露心曲的有意过程。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好些诗词。
下一篇:浪淘沙 月下桃花
浪淘沙 月下桃花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沈友琴
清露酿花烟。皓魄无边。数枝低亚笑嫣然。一自天台迷路后,辜负年年。蟾影罩霞鲜。似共流连。茅齐相对恍疑仙。赚得东风今日好。莫为愁牵。
《浪淘沙》为咏月下桃花而作,故而全词围绕“月”和“桃花”来写,造成一种迷朦的美。
桃花明艳娇美,古典作品中多用桃花形容美女的面庞,月下的桃花则更增加了一种皎洁感,一中蒙蒙胧胧的气氛,格外动人。《浪淘沙》的前几句“清露酿花烟。皓魄无边。数枝低亚笑嫣然”。就描绘了这么一种景色:在月夜中,沾着清露的桃花似笼罩着一层轻烟,明亮的月光无边无际地洒向人间,那几枝低压的桃花在月色里好像巧笑嫣然的少女。“一自天台迷路后,辜负年年。”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刘义庆《幽明录》有刘晨、阮肇在天台遇见仙女,感情笃厚;天台桃花无数,美丽异常;后刘、阮二人探家,重回天台时已经迷路的故事。韩元吉《六州歌头》有“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的句子,就是用的这个典故。沈友琴的《浪淘沙》说天台的桃花自刘阮离去后,无人观赏,虽然花事年年仍旧繁盛,却辜负了她的美丽。女词人引用此典,表面看是月下桃花之美有如天台桃花,应及时赏玩,莫辜负了美景的意思,但是否别有怀抱,暗含离愁呢? 我们也许可以这样揣测吧。
《浪淘沙》的下片继续描写月下桃花的美丽及词人对花的叹赏,留恋。结尾两句承上片末两句的词意,说虽然“一自天台迷路后,辜负年年”,可如今面对这恍若仙境的景色,还是应该“赚得东风今日好,莫为愁牵。”这是词人对自己的安慰,解脱,我们还是感到了词人心中那一缕割不断的愁思。
《浪淘沙》表达情感的方法是曲折的、委婉的,女词人只有在感叹月下桃花的美丽时才微微透露那么一点。而且是以一种抑制的愁思之后的态度表达的。这与那种“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景况正好相反,乃是一种深沉的人生体会。
下一篇:六丑 碧桃
六丑 碧桃
2019-05-24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梁启超
听彻宵残雨。正帘外、晓寒衣薄。莫道春归。便浓春池阁。已自萧索。问岁华深浅。愔愔桃叶。在旧时阑角。繁红斗尽无人觉。待解寻芳。东风已恶。欢期未分零落尚曲墙扶绕。频动春酌。
情怀如昨。祗休休莫莫。似水流年底成飘泊。故枝犹缀残萼。又蜂衔燕蹴。乍欺怯弱。愁对汝、自扃深阁。却不奈、一阵轻飙无赖。送敲垂幕。感啼鸟、未抛前约。向花间、道不如归去。怕人瘦削。
这是一首咏碧桃的词。作者曾自注云:“伤春……庭院碧桃开三日,落尽矣,藉寓所伤。后之读者,可以哀其志也”。全词如作者所说,描写了春末碧桃残落的景象,在抒发伤春情绪的同时,又充分肯定了“愔桃叶”、“尚曲墙扶绕”、“情怀如昨”的精神。
上片头两句“听彻宵残雨,正帘外、晓寒云薄”,意思是说听了整夜淅淅沥沥的雨声,早晨醒来,帘外的天空还布满薄云,充满寒意。为桃花的败落,提供了相宜的环境、背景。“莫道春归,便浓春池阁,已自萧索”,意思是不要说春天过去桃花败落了,即便是原先春意盎然的池塘殿阁,也因节序的变化而自行冷落了。这是作者的故意迂回之笔。本是写桃花,却不先说桃花而说其它,从而为下面写“愔愔桃叶”安于节序的变化做了铺垫。“问岁华深浅?愔愔桃叶,在旧时欄角,繁红斗尽无人觉”,意思是问一问到了什么节序了?回答是:春天已经过去,碧桃依然安闲地舒展着绿叶,丛立在旧时围欄的角落里,繁花已经落尽尚无人察觉。表现了碧桃安于自然、不与百花争强斗胜的纯朴品格。“待解寻芳,东风已恶,欢期未分零落”,是说诗人将要去寻找、欣赏碧桃的芬芳,可是春天的季风已经充满恶意,赏花期还未过尽碧桃花已被吹得七零八落了。最后两句“尚曲墙扶绕,频动春酌”,是说花虽已零落,碧桃并未消沉,还精心地扶持、环绕着曲折的围墙,使得人们还要情不自禁地频频为春天举杯。从而表现了碧桃不为挫折所动摇、不改初衷的精神和品格。
下片头两句“情怀如昨,只休休莫莫”,承接上片,是说碧桃情怀仍与过去一样,只是更加宽容、大度、肃慕。“休休”,指宽容、气量大;“莫莫”,此处指默默然、肃敬貌。“似水流年底成飘泊,故枝犹缀残萼”,是说流水似的时光使得桃花四处飘零,可是旧枝上还依然残留着不少花萼。“又蜂衔燕蹴,乍期怯弱”,是说再加上采蜜的蜂儿衔弄、喜花的春燕踩折,你的形象就更加残败、怯弱了。以上四句,集中描写了碧桃花叶飘零的凄惨景象。“愁对汝、自扃深阁,却不奈、一阵轻飙无赖,送敲垂幕”,是说诗人愁于面对残败的碧桃,只好自己把自己关在深屋之中。可是无奈,一阵阵的轻风真是无赖,偏偏把飘落的残花吹送过来敲打着屋内低垂的帘幕。“感啼鸟、未抛前约,向花间、道不如归去。怕人瘦削”。是说令人感谢的只有那杜鹃鸟还未抛弃先前的约会,向着花丛呜叫着:不如归去,不要赏花了。怕的是赏花人面对此景更加消瘦。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深沉的伤春之情。全词情调低沉。惟其赞颂碧桃不为挫败所动摇。不改初衷、“尚曲墙扶绕”的精神与品格是值得称道的,即其所谓“哀其志”是也。
下一篇:杏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