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的优秀诗词《浣溪沙•洞庭》阅读
【导语】《浣溪沙·洞庭》是南宋词人、书法家张孝祥所作的词,词构成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显示出流恋自然界的心态。下面就和无忧考网一起来了解下张孝祥的优秀诗词《浣溪沙·洞庭》,欢迎阅读!
《浣溪沙·洞庭》
宋·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赏析】
起句“行尽潇湘到洞庭”非常平和,简单交代了自己的行程。作者从长沙出发,行尽湘江,便到了洞庭湖,只见“楚天阔处数峰青”,楚天辽阔无边,只有隐隐几座青山。这句写的是洞庭湖的全景,作者不说湖之阔达,只说江天辽阔,远处峰青,这是因为作者泊舟洞庭湖中,没有居高临下之势,无法窥测湖之全貌。然而,楚天辽阔,四周空旷,则湖之规模、气象亦可想见。关于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过描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侧重直接描摹洞庭湖的浩荡壮观,极写洞庭湖的动态之美,给人以震撼;而张孝祥则从洞庭湖周遭的景物来衬托其阔大,表现的是洞庭湖的静态婉约之美,更显含蓄蕴藉。最后再接以“旗梢不动晚波平”,将黄昏下的扁舟与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峰,共同组成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下片写停船后泛览湖景所见。词人选取了“红蓼”、“白鱼”两种意象,静中见动,与前面的“楚天阔”、“晚波平”的自然景象相呼应。最后以景语收结,耐人寻味,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
扩展阅读:张孝祥的简介
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安徽省和县)人,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词人,书法家。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廷试,高宗(赵构)亲擢为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当时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是年夏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三十八岁。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传世。《全宋词》辑录其223首词。
张孝祥自幼资质过人,被视为天才儿童,《宋史》称他“读书一过目不忘”,《宣城张氏信谱传》说他“幼敏悟,书再阅成诵,文章俊逸,顷刻千言,出人意表”。公元1147年,张孝祥十六岁,通过了乡试,走出了迈向仕途的第一步。十八岁,孝祥在建康从蔡清宇学,二十二岁时,“再举冠里选”(张孝伯《张于湖先生集序》)。到二十三岁中状元前,事迹大致如此。作为一个出身”荒凉寂寞“的年青人,能在同时代文人中脱颖而出,必有不凡之处,归纳起来,一是才华卓绝,如时人对他的评价“天上张公子,少年观国光”(王十朋),其次也有英迈的性格,“谈笑翰墨,如风无踪”(张拭),“当其得意,诗酒淋漓,醉墨纵横,思飘月外”(杨万里)。从这些时人对他的评价中,可见他自少年时代起,便具潇洒倜傥的气质,英伟不羁性格。
扩展阅读:张孝祥的词
张孝祥作为南宋初期文人,其文体靡所不该,而忧国慨敌的情怀无所不在。客观而言,张孝祥的文不如诗,而诗则不如词。其词“豪壮典丽”,并不局限于一种文风,而尤以忠愤悲慨的爱国词为世所名。
总观张孝祥的爱国词作,字里行间无一不表达了他对故国的哀思长怀,对北伐中原的讴歌颂扬和对萎靡国事的感愤悲慨:如《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写“万里中原烽火北”,表达了对在金人统治下的北中国的怀念;《水调歌头·和庞佑父》以“剪烛看吴钩”,“击楫誓中流”,表达北伐抗敌的热情。他的代表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概括了自绍兴和议、隆兴元年符离兵败后20余年间的社会状况,对于南宋王朝不修边备、不用贤才、实行屈辱求和的政策,表示了极大的愤慨。词中写道:“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据说当时他在建康留守席上赋此词,张浚读了之后深为感动,为之罢席而去(《说郛》引《朝野遗记》)。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也说这首词“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可见其影响之大。
除却立意鲜明的爱国词作外,张孝祥的咏怀词也因其英姿奇气的高雅格调而为人称颂,此类写景寄情、因事立意之作,如《念奴娇·离思》《水调歌头·泛湘江》,通过对江上“处处风波恶”的描绘和对屈原的吊念,表达了自己“天涯漂泊”和无辜被黜的感慨,隐约而含蓄的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而通过笔下描绘的旷朗情境,亦展示了自我胸怀。这一种经常流露的放旷、豁达的人生态度,显然是受到苏轼很深的影响,譬如《西江月·洞庭》的“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浣溪沙》的“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等,在清疏淡远的韵调中隐含着作者在饱受打击之后的牢骚不平。又如《念奴娇·过洞庭》是乾道二年(1166)因受谗毁罢官后自桂林北归的途中所作。上阕描写“表里俱澄澈”的洞庭湖景色,下阕抒发“肝肺皆冰雪”的高洁胸怀,被前人推为其词作中最杰出的一首。这类词作境界清疏空阔,情调凄凉萧飒,虽然没有直接写社会现实,但却呈现出了那个时代的特殊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