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录)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南坞镇一中语文教研组举行听课活动

鄢陵县南坞一中 刘浩

3月29日上午第一节,南坞镇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李翠菊组织本学科的全体教师齐聚八(2)班教室,听取张彦鸽老师执教的语文课《恐龙无处不有》。

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六千万年的恐龙突然消失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一个谜。如今在不同的地区发现了恐龙化石,这意味着什么呢?恐龙灭绝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针的短文《恐龙无处不在》。张彦鸽老师通过课题导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

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为了把握住文章的主旨,不偏题。张彦鸽老师从魏格纳的板块漂移的假说引入课文,让学生通过字词、推理、猜想这三个环节,扣住本文重要的主旨,从而揭示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这节课,张彦鸽老师之所以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推理论证——得出结论的顺序,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解剖,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除用恰当的说明顺序,还得益于她周密准确的说明语言。

“恐龙化石的发现是属于生物学,而板块构造属于地理学,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有新的发现,由科学家这种研究问题的方式,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张彦鸽老师通过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结合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谈谈自己的感悟或体会。不但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而且同学们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这篇课文,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和理解,更多地注意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善于联系,在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中寻找内在联系,这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研究和发现的必要前提。”在讲解过程中,张彦鸽老师要求大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只要处处留心,就会领悟到这一道理。

在评课过程中,大家认为:张彦鸽老师讲的这节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和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以及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在讲解过程中,张老师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对比阅读,比较分析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并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GIF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