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军新近发展作战理念的梳理与思考|美军|联合全域作战

正文共:4479
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前言
作战理论是美军作战能力发展的灵魂,以概念推动军事技术发展、武器装备建设、军事力量建设,是其长期以来践行的发展路径。自2015年后,美国防部及各军兵种相继提出发展了“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分布式作战”“多域战”“马赛克战”等作战理念,林林总总,不免让人眼花缭乱。为了解和掌握美军新型作战理念的产生背景、概念内涵、预期目标,寻找其背后存在的战略主线,我们对美军近期提出的作战概念进行了梳理归纳,供读者参阅。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图片来源:Bing】
一、美军新近提出的十个作战理念
     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2015年1月,美国国防部将“空海一体战”改名为“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描述了美军应对未来作战所需的能力,包括:高度干扰的电磁频谱环境中有效指挥和控制联合作战力量、通过展示美军的军事能力和意图威慑对手、在风险可承受情况下实施在作战区域内的机动作战等。
多域战。“多域战”由美国陆军研发,使美陆军实现了与其他军种的高度融合,各军兵种可以在不同作战域共享信息和资源,推动了指挥体制向高效扁平延伸,建立起了更加科学高效、机动灵活的作战指挥体制。
敏捷作战。其背景是为适应“第三次抵消”战略,美国空军需要一个能体现核心理念的顶层作战概念,深化“联合作战”框架,推动航天、航空和赛博一体化作战能力建设。
分布式作战。“分布式作战”先由美国海军陆战队提出,而后,美各军种分别发展扩展,包括“分布式杀伤”“分布式作战”“分布式防御”等等。美空军“分布式作战”概念内涵归纳为:空间上大范围分布的作战单元通过网络互联,共享上级指令、战场态势、火力资源,实现自主共同决策的作战方式。
拒止环境协同作战。是作战概念,也是新技术。由美国DARPA先提概念,而后进行虚拟实验、技术验证和实装演示。CODE项目是这一概念具体实践,通过研发先进的自主化算法和监督控制技术以增强无人机或尖端导弹在拒止环境的作战能力。
马赛克战。“马赛克战”是一种可快速拼装出复杂杀伤网的作战体系,将各种传感器、通信网络、指挥控制系统、武器系统或平台通过网络信息系统链接起来,实现作战单元的快速拼装,形成一种具有高度弹性的自适应动态杀伤网。
算法战。初衷是应对军事行动中的海量数据处理压力,实质是“智能+”战争。首要任务是用于“情报战”,即运用大数据、计算机视觉及模式识别技术,提升“处理、分析与传送”战术无人机获取视频数据的自动化水平,支持反恐作战。
持久交战/前沿防御。“持续交战”是指在网络空间多维度作战领域内,不间断的与对手接触和竞争,通过为对手构造多角度“不确定性”策略,不断夺取和保持网络空间主动权。“前沿防御”是“持久交战“的子概念,意在远离美国的网络空间中对抗对手。
全球一体化作战。2018年12月,美参联会发布新版联合作战顶层概念(CCJO),对2012年版“全球一体化作战(GIO)”和“跨域协同”等概念进型丰富和发展,通过“全域机动作战”实现“全球一体化作战”,期望以此将部队的联合作战水平快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联合全域作战。2019年,美国防部长埃斯珀要求研发基于全域作战新的联合作战概念,由美空军主导开发。“联合全域作战”旨在陆、海、空、太空和网络空间的所有五个战争领域展开新型的协同作战,与全球性竞争对手在各种烈度的冲突中竞争。
二、美军作战理论发展脉络
2018年,《美国国防战略》指出,美国的国家安全着眼于国家间的战略竞争,必须建立一支对敌人更加致命、更具抗毁性、革新更迅速的联合部队。美军新近开展的作战概念创新,符合2018年版国防战略,并有清晰而明确的发展脉络:融合所有作战空间军事资源、整合所有作战领域力量,实施联合作战。
     (一)从设计方法上看,遵循“构想-概念-条令”路径,呈现“上下贯通,纵横互动”的特点
      美军作战理论体系分为联合和军种作战理论,由构想(Vision)、概念(Concept)和条令(Doctrine)构成,依照“构想—概念—条令”进行开发。2015年以来,美军开发的主要作战理念三个层级都有涉及。
      美作战理论发展上下贯通。大多数情况下,美军作战概念是在联合参谋部监督下“自上而下”发展的,但各军种也积极发展独立的作战概念,一些作战概念虽然起源于军种,但其很快就被其他军方接受(例如分布式作战、多域战等),并最终以联合作战方式整合,亦有“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
      作战理论纵横互动,交织发展,以“联合全域作战”概念为例,由多域战发展而来,强调敏捷支援,具备“敏捷作战”的内涵,同时以作战云平台为基础,体现了“云作战”概念的思路。
图1 近年来美军发展(更新)的作战理论体系
     (二)从战略主线上看,是以应对“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为目的的联合作战理论升级
从2015年左右开始,美军网络空间作战理念创新加快。此时正值美国第三次“抵消战略”启动之时。这一战略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发展“改变未来战局”的颠覆性技术群为重点,主要针对中俄等国日益提升的军事能力,特别是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开展。美军新近提出的各种作战理念,其战略主线非常明确,即是在太空、网络等领域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以应对“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为目的的联合作战理论的升级更新。
图2 近期美军作战概念发展时间线
我们认为,美网络司令部的“持久交战/前沿防御”可纳入美军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联合作战理论体系的范畴,一方面缘于美网络司令部先天具有统一协调各军兵种联合网络空间作战的职责;另一方面,它要求美网络司令部作战部队在全球范围内网络可达的任意“网域”尽可能抵近对手及其行动,必然是一场网络空间“介入”与“反介入”的较量。
(三)从致胜机理上看,现代化信息基础环境、全域态势感知共享能力、智能化辅助决策能力以及多域协同的作战力量等是美军追求的主要目标
现代化的信息基础环境。美军先后打造全球信息栅格(GIG)、联合信息环境(JIE)作为联合作战的信息基础设施。《国防部数字现代化战略》提出进一步对JIE进行数字现代化改造,以云计算、人工智能、C3(指挥控制和通信)和网络安全为基础支撑,将JIE打造成一个更加安全、协同、无缝、透明、成本高效的 IT 体系。现代化的JIE为美军提供了持续性的信息和决策支撑,是美军获取战场竞争优势的基础。
全域态势感知共享能力。在美军的作战概念研发中,OODA循环起到决定作用。从2001年“网络中心战”开始,美军一直致力于实现各作战要素间战场态势感知共享、最大限度地把信息优势转变为决策(D)优势和行动(A)优势。
智能化辅助决策能力。在多域战、敏捷作战、分布式作战等多个作战概念中,都在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到“联合全域作战”,更是强调以智能化决策为中枢,重塑传统的指挥控制模式。
多域协同的作战力量。强化与联合部队、联盟部队和跨机构成员的伙伴关系,促进不同作战域能力有效融合,并利用其它领域优势增强某一领域的作战优势,这一核心思想贯穿于美军各种作战概念。
(四)从发展趋势上看,以高科技牵引作战概念生成的特征愈发明显
前期,美军发展的协同作战、分布战、敏捷作战等作战理念,代表了各军兵种的特殊需求和重点:美空军追求多域指挥与控制,美海军陆战队发展基于远征的先进作战,美海军完善其分布式海上作战,美陆军发展多域作战能力。
但在2017年之后,以高科技为特征的 “算法战”“马赛克战”相继提出,凸显了前沿技术在作战概念生成中的驱动力和重要性。美军通过算法战,加大在人工智能算法上的研究投入和军事应用力度,试图抢占先机布局前沿技术,形成针对对手的新一轮抵消能力和不对称优势,从而继续维持美国的军事霸权地位。通过马赛克战,由人工智能决策支持技术赋能的指挥决策协同单元将利用战场实时态势感知协同网络,迅速获取战场实时综合信息,通过武器平台协同方式完成高度弹性化的、自适应杀伤动态网实现协同作战任务。
三、几点思考
(一)于“概念迷雾”中保持战略清醒
长久以来,由于美军强大影响力、广泛的媒体宣传,所提出的作战新概念总能引起广泛关注,成为各国竞相研究、追逐的热点。尤其是近十多年来,美军的作战理论创新驶入快车道,从“多域战”到“全域战”,从“网络中心战”到“马赛克战”不断推成出新。诚然,每一种新概念都或多或少释放了重要信号,但是更应关注新概念之后的逻辑主线。以史为鉴,前有根据美国中情局2001年公布的解密文件表明,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原来是场骗局;最近亦有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不建议使用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密码来确保国家安全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的报道,但也有专家分析,技术限制和资金投入较多才是NSA叫停QKD的主要原因。无论如何,面对美军各种新的作战概念,不能盲目跟风,而应该从我国现实国情和科技水平出发,谨慎判断,同时保持战略定力,避免陷入“概念迷雾”。
(二)借鉴美军战法概念设计方法
战争形态和战争制胜机理的演变,是美军作战概念体系深入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方面,美军重视概念的创新和提炼,汲取一切有益于其理论创新服务的新概念;另一方面,美军高度强调作战试验和演习在作战概念研发中的重要性,要求作战概念必须经过论证、演示、实验和联合训练与实战检验证实后,才能成为作战条令。由此,美军建立各种作战实验室,用于作战训练,武器评估,作战条令检验以及作战力分析;通过频繁实施战役、战术不同级别,军种、联合或跨国性质的军事演习和兵棋推演,使作战理论与评估得到进一步优化。正是得益于成熟完备的作战概念研发机制,才推动了美军作战理论体系走向成熟,其背后存在的概念设计方法,值得借鉴学习。
(三)技术发展始终是驱动作战概念更新的内在动力
对于崇尚技术、强调技术制胜的美军而言,用技术不断推动作战理论的进步,是美军作战理论创新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以“算法战”为例,其最初的构想源于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震网”病毒与算法战争的曙光》的文章,引起了美国军方的高度重视并提出了算法战的概念,开启了美军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转变。于此同时,DARPA为“算法战”开展了终生学习机器(L2M)、“小精灵”(Gremlins)、指挥官虚拟参谋(CVS)等一批研发项目,从基础技术研究、分布式作战能力、人机协作、智能辅助指挥决策等方面全面提升智能化作战能力。作战概念更新源于技术进步,更是根植于大量的技术验证实践。技术决定战术,在我军的作战体系构建中,同样需要布局一批可以支撑网络空间作战概念、战法生成的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验证项目。
(全文完)
《网安思考》
感谢您抽出
.
.
来阅读本文
来源 | 网安思考
编审 | 廖婷婷 编辑 | 龚昱文 校对 | 熊盖尧
觉得不错,就点赞分享在看三连鼓励小安一下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