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理论之“湿邪”
摘要:中医历代医家对湿邪研究颇多,很多临床疾病诊断中注重“湿邪作祟”,同时治疗中也强调祛湿健脾,以达到诊治目的。笔者通过阅读湿邪相关文献及经典著作,主要从湿邪与阴阳、湿邪与病证两方面浅述,认为目前很多常见疾病与湿邪致病密不可分,不仅医者熟知,百姓对湿邪有所认识并加以防范,有利于疾病预后及高质量生活。
“湿”为自然界气候,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一,也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当六气太过或不及,气候变化急骤,遇人体正气不足时,六气成为致病因素,称为“六邪”。其中,湿邪不仅指外感湿邪,还包括体内水液代谢异常形成的内湿。现代人们因饮食、情志、起居失常及环境污染常常被湿邪所困,阻滞气机,脾胃失运,使大量代谢废物和毒素堆积体内,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1湿邪与阴阳
1.1阴阳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学说是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现象的工具和方法论。阴阳交感,相互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阴阳转化。《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湿邪相关的阴阳理论也较多,如湿邪之寒热、表里、上下、内外,其中外湿也分天地、清浊之别,湿相对于燥而言有阴阳相互对立关系。
1.2湿分阴、阳起源于《黄帝内经》湿热、寒湿理论:湿热蕴脾证和寒湿困脾证,都是湿邪为患,多因体质强弱、阳气盛衰而有湿热、寒湿之别。素体阳盛,感受湿邪易从热化而为湿热;若素体阳虚,感受湿邪则易从寒化而成寒湿证。清代医家陆子贤提倡湿分阴、阳,其著作《六因条辨·伤湿辨论》中说:“阳湿者,胃热恒多,即为湿热;阴湿者,脾阳必衰,即为湿寒。更审其伤内伤外,伤内者脾土必虚”。陆氏书中另设“伤湿条辨”,分别从阳湿、阴湿之证、治、方、药进行了详细阐述。王孟英著《温热经纬》、王旭高著《医学当言》、《薛氏湿热论歌诀》及《外科证治秘要》等书中,皆以阴湿、阳湿论治,并创具体方药。
1.3吴鞠通认为,湿为阴邪,阻遏气机,不仅可损伤阳气,又可耗人阴血。病久则多虚实夹杂,阴阳气血并损。久居潮湿之地,涉水淋雨,过食生冷,阴寒内盛,伤及阳气,形成实寒兼阳虚证,阳气伤甚,疾病由实转虚,发展为虚寒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温热论·外感温热篇》曰:“湿胜则阳微。”感受湿寒阴邪,或过食生冷,寒湿中阻,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阴偏盛,日久耗伤阳气,致阳偏衰,从而出现恶寒、腹痛、溲清便塘等一系列阳虚证。《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人体下半身属阴,湿性趋下,同类相求,易袭阴位。
1.4外湿分天地之别,早在《内经》中就有初步认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天之邪气之一为天之湿气。《灵枢·百病始生》:“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后世对湿邪天地之分描述较多,明代赵献可《医贯·湿论》,清代吴塘《温病条辨·下焦篇》,清代吴仪洛《成方切用·燥湿门》等均有记载。综合分析可理解为,天之湿气包括雾、露、霜、雪、雨,地之湿气指水、泉、冰、泥等地面储存的水湿之物。外湿清浊之分相关描述较多,如《金匾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阐述:“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医宗金鉴》曰:“清邪居上,谓雾邪本乎天也,浊邪居下,谓湿邪本乎地也。”外湿之天地与清浊之分是一致的。
1.5湿邪与燥邪亦有阴阳对立关系,从字面上理解潮湿、干燥之意,如南北方气候。脾属阴,胃属阳,脾有喜燥恶湿生理特点,胃则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脾气虚衰则湿邪易困脾,而至脾气不升,甚则脾气下陷出现各种证候。治疗中有苦温燥湿、苦寒燥湿治法,强调燥与湿的阴阳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属性。
2湿邪与病证
中医讲的“病”与“证”是不同概念,但密不可分。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结论。中医学强调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而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临床很多病证与湿邪相关,路志正教授总结前人及个人临床经验进一步提出“湿邪为病最多最广”、“百病皆有湿作祟”、“不独南方多湿,北方湿病亦不少”等观点,以彰显湿邪为害之甚。
湿邪易与风、暑、痰、毒等邪气合并为病,如寒湿困脾,痰湿内蕴,湿热下注、湿毒证等。湿邪侵犯,起病缓慢,缠绵难愈,可侵犯人体任何部位:感湿于头面可见头痛、头风,患于腰脚可见腰痛、脚气等,损及皮肤可见皮疹,入肌表可见发热,滞于经络见痹重、难屈难伸、痉病,入肌肉可麻木、浮肿,伤于筋可见痪,滞于经脉为脚气病,流于关节轻者屈膝有声,甚则关节肿痛,入肾腰胯疼痛、身如板夹、胁如沙坠,入脾胃则呕恶、腹胀,入小肠则颓病、尿赤秘涩,入膀胱为淋,入大肠为泄泻、腹痛、脱肛,入气血为倦怠。以下从常见的病证举例说明湿邪致病的病因病机:。
2.1湿邪与外感证候
2.1.1发热是很多疾病常见症状。中医学根据发热致病因素不同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湿邪与风、寒、热邪相兼为病,郁遏卫阳,阳气失宣而发热,或湿邪郁久而化热。因情志、饮食所伤,脾胃运化失司,湿邪内郁日久化热,症见低热,午后热甚,胸闷脘痞,身重纳呆等。
2.1.2头痛多见于感冒、高血压、中风、颈椎病、青光眼、各种脑炎等。风湿之邪,蒙蔽清阳,浊阴不降,清阳不升而头痛如裹,伴有肢体困重、纳呆等。饮食无度,肥甘厚味,吸烟嗜酒,痰浊内生,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上扰,清阳被遏,头痛昏重。
2.1.3咳嗽临床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如沿海地区素体湿盛,久居湿地,现代人运动量减少,空调大范围使用,过食生冷,促使湿盛体质形成。内外兼湿,脾胃受损,脾虚生痰,上贮于肺,肺失宣降而咳嗽。或外感寒湿,湿热之邪,邪侵于肺,肺气不宣,清肃失职而咳嗽。
2.2湿邪与肠胃疾病
2.2.1胃脘痛作为临床常见证候有急、慢之分。脾胃互为表里之脏腑、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内外湿邪所侵,脾为喜燥恶湿之脏,脾为湿困,运化失司,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失和降而见食少、恶心、呕吐、胃脘痛等。湿邪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人们因饮食不节、情志所伤、作息无律、环境污染等导致食滞不化,气机受阻,胃失和降而胃痛。
2.2.2泄泻的发生与湿邪有密切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清气在下,则生飨泄。”“湿胜则濡泄。”《素问·太阴阳明论篇》:“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下为飨泄。”《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飨泄食不化。”脾虚湿盛是导致泄泻的主要病因病机。主要因饮食、起居、情志不调而脾胃虚弱,命门火衰,脾失温煦,继而脾失运化,大小肠传化失司,清浊不分,升降失调而泄泻。《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说:“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源于湿者也'’。”无论急慢性泄泻,都归根于脾虚湿盛,因治疗应以运脾化湿为主要治疗原则,根据寒热虚实兼夹或相互转化,当随证加减施治。
2.2.3便秘的主要病机为大肠传导失常,病位在大肠,大肠的传导糟粕功能与肺气的肃降、脾胃运化、肝脏疏泄、肾阳温煦气化作用密切相关,故肺、脾、肝、肾的功能失调均可发生便秘。湿邪可阻滞机体上、中、下焦任何部位,以湿阻中焦脾胃为多,湿为阴邪,易损阳气,久之肾阳虚衰,阳虚则肠道失于温煦,阴寒内结,便下无力,使排便延长,形成便秘。《景岳全书·秘结》曰:“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此阳虚而阴结也。”
2.3湿邪与妇儿病证
2.3.1妇女有经、带、胎、产等生理特点均以血为物质基础;女子以血为本,以血为用;而气血的生成,水液代谢分布与肝脾肾三脏相关,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疏泄能促进津液的正常输布代谢。因妇女特殊生理病理特点,妇科病证中湿邪致病较多见。如带下病,中医认为主因脾虚湿滞而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因带下颜色不同,临床有白带、黄带、赤白带为较多见。带下的产生多因寒湿下注、或湿热下注、或湿毒蕴结所致。《傅青主·女科》:“夫带下俱是湿症。”《女科经纶·带下门》引缪仲淳云:“白带多是脾虚,……脾伤则湿土之气下陷,是脾精不守,不能输为荣血而夏白滑之物。”傅青主创立完带汤补脾祛湿止带,使“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治疗中傅氏还创立了易黄汤以补任脉之虚,清肾火之炎。《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肝郁气滞,肝木克土,脾失运化,水湿内盛,反而侮肝,肝郁生湿,湿热下注为带下。傅氏注重健脾除湿法,以达“补脾气以固脾血,脾气日盛,自能运化其湿。
2.3.2月经不调是很多妇女的常见病证。现代女性因不注重保暖、过食生冷辛辣、作息无律、思虑过度、反复堕胎等,气血不充,脾胃受损,湿聚成痰,痰湿流溢经脉,阻滞气血,冲任不通,堵塞胞宫,经期因阴阳气血骤变而冲任气血瘀滞更甚,阴邪伤阳,湿寒搏于血,血为寒凝湿滞,冲任欠通,血海不能如期满溢,遂使月经后期、或月经量少,甚则闭经、不孕。久之损及肾阳,命门火衰,失于温煦冲任、胞宫,更兼寒、湿、瘀阻,经行不畅,致使伴有经行腹痛,腰膝酸软,经血色深,伴有血瘀块。《血证论》云:“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然使无瘀血,则痰气自有消溶之地。”治疗应温通血脉,燥湿化痰,理气行滞。
2.3.3因小儿脾常不足、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儿科一些病证与“湿”相关,小儿脏器娇嫩,形气未充,小儿饥饱不知,饮食不节,日久伤及脾胃,脾不运湿,脾胃功能不完全,易失调而产生水湿停滞;小儿的口疮,手足口病,水痘,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小儿痢疾,小儿泄泻等疾病均与湿邪有关。
目前,临床较常见的小儿过敏性紫痛,中医认为其主要病机为热、毒、虚、瘀。此外湿邪为患也是不容忽视的病因,四肢及臀部皮肤瘀点、腹痛、关节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均与湿邪致病特点有关。湿邪趋下,易袭人体下部,风邪夹湿袭表,皮肤发痒出疹;湿邪阻遏腹部气机,不通则痛故见腹痛;湿邪重浊,阻遏经脉,流注关节引起四肢关节浮肿,疼痛。
2.3.4湿邪与过敏性疾病:临床上很多过敏性疾病均与湿邪相关,如荨麻疹、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紫痛、脚气病等。下面以湿疹为例,湿疹属中医湿疮、血风疮、浸淫疮范畴。喻文球教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病因:素体虚弱,风湿热毒乘虚而入,蕴阻肌肤,与气血相搏而发病;或因肥甘厚味,脾损湿盛,化热动风,风热毒邪随气血运行或循经外发,搏于肌肤而发;或因情志伤肝,肝脾不和,肝胆疏泄不畅,脾胃运化失职,湿热邪毒内生,外泛肌肤而发;湿邪阻碍气机,久则伤肾,肾精亏损,则脾肺之气、卫外之气同时耗伤,终至肺脾肾损伤,阳气不足则不易化热散湿,卫气亏损则易感染外邪,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
3小结
中医认为湿邪不仅涉及内、外、妇、儿科病证,而且很多疑难杂症都与湿邪相关。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冠心病、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部分癌症、传染病等。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我们应坚持中医诊断基本原则,需做到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证结合,充分考虑现代人们普遍的生活习惯导致的湿盛阳微体质,疗效更为确切。因湿性粘滞、重浊,易阻滞气机,治疗湿阻应灵活运用理气之品,调畅气机,使湿邪得以透达,勿妄加补虚之品。药性多甘平淡,以固护脾胃。因湿邪侵入人体后难以去除,古人有“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粘浊,如油入面”,“熏袭于人,多有不觉,非若风寒暑热之暴伤,人便觉也”。去除体内湿气不只是依靠药物,更多在于增强自我调养意识,望广大百姓学会自检体内湿气,如晨起费力、精神状态欠佳、舌苔厚腻、刷牙时恶心、大便粘腻不爽等症状提示体内湿气较重。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加强锻炼,保持良好心情,才能真正与湿邪告别。
本文摘自:北方药学,2015年4月。编辑/大熊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