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采用吟诵方式,来推动并开展儿童中医启蒙诵读活动?

果雪儿国学学前教育

对于果雪儿正在推动并持续开展的儿童中医启蒙诵读活动,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表示非常感兴趣;但是,也有家长提出了问题:

“小孩子读一读中医启蒙的内容,为什么给出的示范诵读采用的是吟诵方式呢?普通小学幼儿园里面的朗读方法不香吗?”

这个问题提出来,提的好不好?果雪儿认为,实在是太好了,真得是提到点子上来了。

什么是吟诵?应该说,在现代很多人那里,对吟诵还不是很了解。

其实呢,对于我们汉语言诗文的诵读,吟诵才是古已有之的传统方式,而且一以贯之,代代相传。

在传统中国,不仅仅汉语言诗文的诵读普遍采用吟诵的诵读方式,乃至于汉语言诗文的创作也普遍采用吟诵的方式。

  • 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 所谓“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所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等等。

一句话,汉字,以及汉字写成的古诗文,正确打开的方式,就是吟诵。

古代读书人,如何读书呢?吟诵读书,又怎么读呢?

蒙学经典《三字经》里面,早就给出了答案: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万事必有“初”,这个“初”,就是规则,就要我们瞪大眼睛,马虎不得,非得要认真不可。

吟诵当然也是有规则的,从最基本的平长仄短开始,到丹田发音、摇头摆身,等等。

果雪儿在这里强调的是,吟诵的完成,需求不断追求音形意、气韵情、身心人九方面的通达兼及,做到对每一个汉字、每一个文本的尊重,最大化调动自己的主观储备。

回到家长的问题,我们为什么采用吟诵方式,来推动并开展儿童中医启蒙诵读活动?

具体到果雪儿推动并开展的儿童中医启蒙诵读,我们采用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朱教授的吟诵,108个儿童中医启蒙诵读的文本,都有朱教授亲自吟诵,作为一种示范和引领。之所以这样安排和设置,我们的考虑是这样的:

首先,吟诵作为汉语言诗文的活态化呈现,是非常高效的学习方法。

相比于学校幼儿园教师的普通朗读,吟诵更加注重抑扬顿挫,更加突出音乐旋律,更能够传达汉字文本的情态意味,更容易激发每一个诵读者的个人兴趣和创造力,更容易展示其个性。

其次,作为示范的吟诵作品,对参与活动的儿童和家长来说,非常富有感染力。

领读的吟诵人,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朱教授:

长期深耕于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古典诗文、传统吟诵领域,曾获得教学基本功比赛第一名及“十大教学标兵”等多项荣誉。

朱教授中气十足,底气充沛,所给出的吟诵作品,富有磁性,有的舒缓,有的活泼,很好地传达出中医启蒙健康文本背后的内容、意蕴、场景、情感,堪为示范。家长或儿童跟读,很快就能够读得有模有样。

最后,吟诵对于正在长身体的3到12岁的儿童,也是一种健身手段。

之前,果雪儿曾经写过一篇《国学经典诵读与养生》的文章,这里把其中的提纲罗列一下。

1,经典诵读,孔颜乐道,道德树人。

2,经典诵读,根接地气,天地养人。

3,经典诵读,蒙以养正,以正立人。

4,经典诵读,喜乐人生,造福与人。

5,经典诵读,打通自我,修身养人。

6,经典诵读,音声相合,和合动人。

7、经典诵读,大音希声,走向大人。

8,经典诵读,腹有诗书,元气新人。

9、经典诵读,因声求气,因气化人。

10,经典诵读,健身运动,健康强人。

我们采用吟诵方式,来推动并开展儿童中医启蒙诵读活动,可以给广大参与的家长和儿童带来一系列的身体可以感知体验到的益处:

  • 诸如可以提高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协调能力的提升;

  • 可以增强人的肺活量;

  • 可以提供大脑神经的敏感度……这里就不详细罗列了。

所以呢,这也就是我们一再面对家长和儿童,强调再三的——张开口,大声读;很光荣,不害羞。

我是小小中医朗读者,读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爱中医……

果雪儿儿童中医启蒙诵读活动,长期开展中,欢迎您的参与,也欢迎学校幼儿园乃至于企事业单位联系对接相关中医药文化传承项目。

中医幼儿园,国学幼儿园,新时代中国特色幼儿园,果雪儿学前教育,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阶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果雪儿国学玩起来

中华文化活起来

全人格养成教育推广起来

学前教育幸福起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