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微塾】近体诗的对仗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摘词选

采珠知境界,撷玉识情怀。
967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诗词微塾

近体诗的对仗

近体诗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是从南朝永明体发展而来,至初唐沈、宋开始逐渐定型,由盛唐诗人逐渐完善的一种诗体,其产生以后便一跃成为诗坛的主导,并为后代诗人普遍推崇并广泛应用。

近体诗也是格律诗的代名词,其字数、句数、平仄、对仗和押韵都有严格的规定,在形式上又分绝句、律诗、排律,又有五言、六言、七言之别。今天我们重点讲讲近体诗的对仗。

传统认为,绝句在形式上可以看作律诗的一部分,故绝句又叫做截句。以二联对仗与否作为评价标准,形式上可以分为“首尾截式” 、“中间截式”、“前截式” 和“后截式”四种。

一、首尾截式

首尾截式是绝句中最常见的形式,即将绝句看做由律诗的首联与尾联组合而成。

我们知道,律诗一般只有中二联在格律上有对仗要求,故首尾截式是不对仗的,这样的例子很多,毋庸赘述。

这里要强调一点的是,七言诗体无论绝句或是律诗,均以首句入韵为正格,而五言诗体则恰好相反,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经常看到一些初学者在写五律五绝时首句入韵,此非正道,当然也有七绝两韵者,即首句不入韵,并以唐宋名篇作为范例,殊不知,七言首句不入韵者多与对仗有关,以下分述说明。

二、中间截式

中间截式是把绝句看做由律诗的中二联构成,故而由两组对仗句式组成,例如杜甫的《绝句四首》: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显而易见,这首诗是由两组对仗句构成,因对仗本身有平仄相对的声律要求,起句必然仄收,故而“两个黄鹂鸣翠柳”句并未入韵。

中间截式在五绝中更为多见,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三、前截式

前截式的绝句,在形式上可以看做由律诗的首联与颔联构成,故而前截式绝句,起承句不对仗,只有转合句对仗,我们来举五言七言例子各一。

七言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五言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四、后截式

后截式的绝句,在形式上可以看做由律诗的颈联与尾联构成,故而后截式绝句与前截式恰好相反,起承句对仗,转合句不对仗。我们也举五言七言例子各一。

五言如李清照的《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七言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以上所举各例,都是众所周知的古人名篇,我们几乎耳熟能详。

由此可见,绝句中运用对仗是非常常见的艺术手法,实际上在全唐诗以及两宋等代作品中,运用对仗手法的绝句几乎俯拾皆是。

虽然其并非严格的格律约束,但已被前人广泛应用,我们在创作实践中也大可见贤思齐,运用对仗手法,使自己的作品锦上添花,以期达到更臻完善的艺术效果。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诗词微塾】对仗十七法

【诗词微塾】格律诗用韵十忌

【诗词微塾】诗词的格律细则

【诗词微塾】“诗中三昧”之对仗

【诗词微塾】“诗中三昧”之平仄

【诗词微塾】“诗中三昧”之押韵

【诗词微塾】传统词曲中的格律
【诗词微塾】平仄、用韵及对仗
【诗词微塾】律诗对仗技巧的变化
【诗词微塾】格律诗写作章法(上)
【诗词微塾】格律诗写作章法(中)
【诗词微塾】格律诗写作章法(下)
【诗词微塾】诗词创作三十六技法
【诗词微塾】格律诗中的对仗通病
【诗词微塾】绝句的初学要旨及章法
【诗词微塾】格律诗节奏的基本规则
【诗词微塾】浅谈格律诗的“六要六戒”
【诗词微塾】格律诗词写作十大基本技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