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灵枢》7:脉行七次,沟通里外

首次拿到本篇的题目,小编立刻就懵圈了,“七次脉”?!一般第一反应都会是:一条叫“七次”的脉?脑洞大一点的会理解为:来回跑了七趟的脉?

深入了解,恶补概念之后才知道,原来这是指以任脉的“天突穴”为基点,向手足三阳经及督脉次第排开的七条经脉,每经脉的一个主要腧穴组成了一个号称“七次脉”的组合!(COSPLAY葫芦娃兄弟?)关于此组穴位的共性与个性及功效、作用,仔细瞧瞧本期的内容,或许就能了然于心,又或许依然懵懂,如同本小编一样:

然,这也是古籍经典魅力之所在,如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需要不断的体会琢磨,结合实践的体验,才能拨开云雾见天日,一暏庐山真面目。

本次内容因篇幅受限,未完全按照《灵枢.本输》篇的顺序节选文字,有所跳跃,略去了前几期所阐述讨论过的一些内容,如五输穴相关篇章,特此说明。


编辑:学霸 Vincent(加拿大)、何昕、夏心
指导:Dr.Pt
原文
节选自《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第二》
黄帝问于岐伯日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
岐伯日请言其次也。
……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日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日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日扶突;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日天窗;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日天容[1];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日天牖;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日天柱;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日风府①。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日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日天池。
刺上关者,口去[2]不能欠[3]刺下关者,欠不能口去。刺犊鼻者,屈不能伸;刺两关者,伸不能屈。
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4]中。手阳明次在其腧外,不至曲颊[5]一寸。手太阳当曲颊。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足太阳挟项大筋之中发际②

阴尺动脉[6]在五里,五腧之禁也③。

王洪图:《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
(本号略有改动)
黄帝问岐伯说:“凡是想了解针刺治病原理的人,都必须通晓十二经脉及其脉络循行的起点和终点;十五络脉从正经所别出的处所;井、荥、输、经、合这些五输穴在四肢的部位;六腑与五脏表里相合的关系;四季时令气候影响人体而显现出的相应的气血盛衰情况;五脏与经络之气流注聚结于体表的所在;经脉、络脉、孙络的宽窄程度,在深部与浅部的分布情形,以及上至头面、下至肢末的相接关系。对于这些问题,我想听一听您的见解。”
岐伯说:“让我按顺序来说吧!”

……(此处省略十二经脉的五腧穴介绍)

“人体的脉气从下而上,从中而外分七行而行,首先行于左右缺盆之间的正中线(视为第一行),就是任脉的天突穴。天突穴两旁的第二行经脉上的穴位,贴近于任脉之侧的动脉搏动处,属于足阳明胃经,叫做人迎穴。人迎穴之外的第三行经脉上的穴位(即人迎后一寸五分处),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叫做扶突穴。扶突穴之外的第四行经脉上的穴位(即扶突后一寸处),属于手太阳小肠经,叫做天窗穴。天窗穴之后的第五行经脉上的穴位(上出天窗之外,颈中已无穴),属于足少阳胆经,叫做天容穴(天容穴,今系手太阳经之腧穴)。天容穴之后的第六行经脉上的穴位,属于手少阳三焦经,叫做天牖穴。天牖穴之后的第七行经脉上的穴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叫做天柱穴。天柱穴之后居于颈之中央的第八行经脉上的穴位,属于督脉,叫做风府穴。至于在腋内的动脉搏动处的穴位,属于手太阴肺经,叫做天府穴。另外,在腋下三寸(乳头旁一寸)的穴位,则属于手厥阴心包络经,叫做天池穴。
针刺上关穴(即客主人穴)时,要张口才能发现穴位所在的凹陷,所以应张口取穴,不能闭口。针刺下关穴时,要闭口才能发现穴位所在的凹陷,开口则凹陷消失,所以应闭口取穴,不能张口。针刺犊鼻穴,要屈膝才能发现穴位所在的凹陷,所以应该屈膝取穴,不能伸展。针刺内关穴和外关穴,应该伸展手臂取穴,不能弯曲。”
“足阳明胃经的人迎穴位于结喉两旁的动脉搏动处,与之脉气相通的该经腧穴还分布在胸壁之中。其次是手阳明大肠经的扶突穴,它在足阳明经的人迎穴之外(人迎穴后一寸五分处,在曲颊下一寸的地方)。由此旁开是手太阳小肠经的天窗穴,它的位置正当下颌角下方(扶突后一寸)动脉搏动处的凹陷中。由此斜向上是足少阳胆经的天容穴(属手太阳小肠经),它的部位在耳下部、下颌角的后方(当天窗穴上一寸,微前方的凹陷中)。由此旁开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天牖穴,它的部位在耳后方,在该处向上有完骨穴在它的上方。由此旁开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天柱穴,它的部位在项部大筋外侧沿发际的凹陷中。”
 “属于阴的尺动脉,在手阳明大肠经的五里穴的部位上,误刺该穴,会使井、荥、腧、经、合五输穴所内行的脏气衰竭,所以是一个禁用针刺的穴位。”
注解:
[1]一种说法《黄帝内经》时期天容穴归足少阳经,后世人则将此穴位重新归于手太阳经;另一种说法马莳认为此处为误写,疑是足少阳的天冲穴。
[2]眩音区,指张口的样子。
[3]欠指闭口的样子。
[4]膺音英,即指胸前两旁的高处。
[5]曲颊即指下颌角。
[6]阴尺动脉即指尺泽穴的动脉,在此用做手五里穴的代称。马莳说尺泽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所在;尺泽穴上方三寸有动脉的地方,即肘上三寸向里、大脉的中央处,有一个穴位叫五里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这个穴位禁刺。
*素材主要选自《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王洪图),略有改动。
名师点评
PK
1
“七次脉”(原文略)
张志聪(清)
手足十二经脉,合于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天之六气也,运行于地之外,脏腑雌雄相合,地之五行也,内居于天之中。本篇论三阴三阳之经气,从四方而内荣于脏腑,应天气之贯乎地中,此复论三阳之脉,循序而上于颈项,应阳气之出于地外。任督二脉,并出于肾,主通先天之阴阳,手太阴心主,并出于中焦,主行后天之气血。阴阳血气,又从下而上,中而外也。
玉师曰,经脉应地之经水,上通于天,故有天突、天窗、天容、天牖、天柱、天府、天池、及风府之名。
编者按
作者认为任督二脉及三阳之经气,出于肾及中焦,自下而上,从中而外,与自然界中的液体水形成于地面,不断蒸发升腾而上通于天的规律是一致的,从体中线至手两侧分七行而走,这些穴位也同时是《灵枢·根结》中六阳经的上入穴位,《灵枢·经别》中十二经别的六合穴。
马莳(明)

四次脉天容系手太阳经,非足少阳经,疑是天冲穴(请见下图)。此举诸经之穴,有列其行次而言者,有指其穴所而而言者,皆示人以觅穴之法耳……夫自督脉至此三经,盖各指在项、在臂、在腋之首穴,无非示人以觅穴之法耳。

编者按

这一段为何提出“七次脉”的概念,又把天突、天府、天池等穴位单拎出来讲,马叔的理解是:这是告诉大家一个找穴位的方法,列出的10个穴位都是在脖子、上臂、及腋的首穴,如同认路时找到此路段的标志性建筑一样。

张介宾(明)

四次脉于手太阳之后者,足少阳也。上出天窗之外,而颈中无穴,是第五行脉也,此云天容者,系手太阳经穴,疑误。

2
“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中。手阳明次在其腧外,不至曲颊一寸。手太阳当曲颊。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足太阳挟项大筋之中,发际。”
张志聪(清)
前节论三阳之经气。从下而上。此复论从上而下。所谓阳气者。上行极而下也。动输篇曰:“足之阳明,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出顑(kǎn,通“颔”,同“颌”,指腮部)下客主人,循牙车。合阳明,并下人迎。”此阳明之气,从下而上至于脑,复从上而下合阳明之经,从人迎而下于膺胸之输,而三阳之气,亦复循次而在其输外,此阳气之上下,以应天气之升降也。
杨上善(隋唐)
此乃重言上文六阳经脉以明其详也。挟喉动脉,即足阳明人迎也。阳明之脉,自挟喉而下行于胸膺,凡气户、库房之类,皆阳明之输,故曰其腧在膺中。
3
“阴尺动脉在五里,五腧之禁也”
张志聪(清)
此论脏腑之阴阳血气。循手太阴阳明之经。从内而外。外而内。往来逆顺之不息也。夫五脏之血气,行于脉中者,变见于手太阴之两脉口。五脏之气血,从经别而行于脉外者,循手阳明,变见于尺肤。盖手太阴主周身之气而朝百脉,手阳明乃其腑也。腑为阳,故行气血于脉外。脏为阴,主行血气于脉中,充于周身皮肤经脉之血气。往来逆顺之不息者。从手太阴阳明始也。是以迎之五里,中道而止。若五往而取之,则五输之血气皆绝。
曰尺动脉在五里,五输之禁也。谓尺中所动之气血,从五里之脉外而来者也。上节论阳气之上下。以应天气之升降。此论血气之出入,以应天地之精水,布云气于天下,复通贯于地中。
马莳(明)

《九针十二原》有云:夺阴者死。《小针解》释云: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由此观之,则五里穴乃最禁刺者,不可不慎。

杨上善(隋唐)

《明堂》云:五里在肘上三寸,手阳明脉气所发,行向里大脉中央,禁不可刺,灸十壮,左取右,右取左,大脉,五脏大脉气输也。故禁刺不禁灸也。

冲一杯热茶,继续学点儿针灸小知识~
 浅议七次脉
编者按
七次脉,是指位于颈部的任脉、督脉及手足三阳经各经脉,每经脉的一个主要腧穴。《灵枢·本输》:“缺盆之中,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七次脉的意义如何,《内经》没有明言,历代注家也没有这方面的解释。颈项部腧穴并非只有这些,讨论人体重要腧穴的《灵枢·本输》何以着重提到这些腧穴。本文就七次脉穴与经络理论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等几方面进行讨论。
七次脉图1
七次脉图2
一、从根结理论看七次脉 
七次脉是以位于前正中线的任脉穴天突为基点,从足阳明经的人迎始,提及了旁任脉侧的七脉,实际上涉及的是八条经脉上的八个穴位。其实,七次脉中与经络理论联系较为密切的便是指行经颈项两侧的十二正经中的六阳经腧穴。
《灵枢·根结》是《内经》中以根结理论为主的重要篇章,文中记述了足六经的根结部位和六阳经根、溜、注、入的腧穴所在。根,均在四肢末端的井穴;溜,基本上是原穴;注,多为经穴;入,有上入、下入。《灵枢·根结》中,足太阳入于天柱、飞扬,足少阳入于天容、光明,足阳明入于人迎、丰隆,手太阳入于天窗、支正,手少阳入于天牖、外关,手阳明入于扶突、偏历。以上所入,飞扬、光明、丰隆、支正、外关、偏历均是六阳经络穴,位于腕踝关节附近,故称为下入,天柱、天容、人迎、天窗、天臁、扶突均位于颈部,故称为上入,即七次脉中的六阳经穴。
入,有进入、深入、合入之意。六阳经络脉均从其络穴处发出,向内深入,与互为表里的阴经经脉相合,故络穴又为“入穴”,六阳经位于颈部的这6个主要腧穴也是“入穴”,是否也具有联系表里经的作用?笔者考虑到七次脉位于颈部这一与躯干相接的特殊部位,故拟从十二经别的六合关系上加以探析。
二、七次脉与表里经交会的六合穴
从经络学的理论分析,表里经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表里经在循环流注中的互相衔接,脏腑之间的络属关系,络脉的表里经联系——主要是指在体表外行线上的联系,十二经别的表里经联系——主要是体腔内的联系,十二经别在体腔内与脏腑器官发生联系之后,相为表里的两经在头颈部与其阳经相合。
据《灵枢·经别》,十二经别之六合,足太阳、足少阴同“出于项”合太阳,为项后太阳经天柱之位。足少阳“入毛际,合于厥阴……上挟咽,出颐颔中”,頤颔之位约当天容穴处。足太阴“上到髀,合于阳明……上结于咽”,咽,当人迎之位。手太阳“入腋走心”,手少阴“厲于心,上走喉咙”,喉咙,系两经别共同从体腔循颈外出浅表之所在,约当天窗之位。手少阳,心主从“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身后,合少阳完骨之下”,约天牖之分,手太阴“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为扶突穴之所在。

以上表明,十二经别之六合,其出合部分,与七次脉中六阳经穴的部位,基本相符。

三、七次脉具有特定穴的治疗作用
特定穴,是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一些穴位,多分布在躯干部、肘膝关节以下的四肢部。位于颈项部的七次脉穴也同样具有特定穴的治病特点。

1、七次脉的六阳经穴可治表里经病症

一次脉足阳明人迎所主治的“阳逆头痛”(《灵枢·寒热病》篇),“霍乱”(《针灸甲乙经》),“项气闷肿,食不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咽喉痈肿”(《针灸资生经》)等,与表里经脾经病候中“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腹痛……是主体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基本一致。

二次脉手阳明扶突,其主治“咳逆上气,咽喉鸣喝喘息”(《针灸甲乙经》),符合表里经肺经病候:“是动则病肺胀满,膨嘭而喘咳……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

三次脉手太阳天窗,能治疗“暴痛不能言,喉嗌痛”(《千金要方》),应表里经心经病候“是动则病,嗌干,心痛”。

四次脉是少阳天容穴,主治“咳逆上气唾沫”,“疝积、胸中痛不得息”(《针灸甲乙经》),“喉痹”(《千金要方》)等,与表里经肝经病候“是动则病……丈夫㿉(tui)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相应。

五次脉手少阳天牖穴所治“肩背痛”(《针灸甲乙经》),与心包经病候“臂肘挛急”近似。

六次脉足太阳天柱穴,治疗“厥头痛,项先痛,腰脊为应”(《灵枢·厥病》),“眩,头痛重咽喉难言”,“目疏疏赤痛”(《针灸甲乙经》),如表里经肾经病候“是动则病,坐而欲起,目眯疏如无所见,是主肾所生病者……咽肿上气,嗌干及痛……脊股内后廉痛”。

《内经》以来主要针灸文献所记述的七次脉中六阳经穴的治疗内容与六阴经的经脉病候相为呼应,说明这六穴同络穴一样,可以治疗表里经病症。

2、七次脉穴有治疗脏腑病的特点
临床经验及实验研究表明,天突穴具有宣肺化痰,利咽开音的作用,多用来治疗肺系疾患。人迎穴具有宽胸降逆,化痰利咽的作用,广泛地用于心脑及肺系疾患。扶突穴具有清咽利膈,理气散结的作用,为治疗甲状腺肿大、甲亢的主穴。天容穴具有通窍理气,清热散结的作用,对哮喘发作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天容还有促进胆总管收缩,促进胆汁分泌的利胆作用。天窗穴具有清热,通窍,散结的作用。天牖穴具有清头明目,通经活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头风。天柱穴具有强筋骨,安神志,清头目的怍用。风府穴具有祛风邪,利关节,清神志的作用,临床上多用来治疗脑血管、脑神经疾患。

七次脉中的八穴具有治疗内脏疾患的特点,尤以治疗脑血管疾患,肺系疾患见长。其中天突宣肺,人迎降压,风府、人迎治疗中风偏瘫效果为佳,天容利胆亦颇具特色。

总之,七次脉中六阳经穴在根结理论中属于根、溜、注、入中入穴的上入,与作为下入的络穴相对应在经别离、入、出、合的循行中,当颈项部表里经别出合的位置。因此,七次脉穴可类同于特定穴,具有治疗本经病及表里经病的作用。由于其特殊的位置,诸穴还被广泛地应用于脏腑病的治疗。
上文摘自
《上海针灸杂志》1996年01期
作者张戴义、单永华

手五里非特定腧穴,但在诸家论述中却均被记为禁针穴位,究竟为何?
手五里腧穴定位为:在臂部,肘横纹上三寸,曲池与肩髃连线上。归经大肠经。
经现代解剖学研究发现,手五里穴下有较容易引起危险的血管和神经经过。首先,手五里穴位位于肱桡肌起始部,肱三头肌前缘,较深部为肱深动脉前支桡侧副动脉,此即为古籍中常提及的“大脉”。在古代医疗条件下,刺伤动脉引起大出血较难处理,甚至会危及生命;其次,手五里穴下为由臂丛后束发出的一条粗大的桡神经,桡神经在由肱骨中段的桡神经沟与肱三头肌组成的肱骨肌管内,贴附骨面并自内上旋向外下,在穿行外侧肌间隔时,又被其固定于肱骨骨面,活动性较小。这里构成了手五里穴独特的神经解剖特点,穴下的桡神经干活动性小而易受损伤,若受到损伤,则会引起伸肌群麻痹,造成腕下垂,及其支配区皮肤感觉的丧失。
关于古代禁针的原因,首先古代消毒观念不强,针刺中发生感染的概率比较大。其次,古代针具比较粗糙。现代直径0.2-0.4mm的毫针,较古代毫针要细小60倍以上!用那样粗的针具针刺,发生意外在所难免。尤其像手五里这种有动脉血管和神经经过的腧穴。(编者按:现代针具相对安全、轻巧、入针痛苦小,但是事物有两面,同样一针,古针具能达到的针感与疗效也是现代针具难以比拟的,业内目前也有人回归古针,自制针具,X新七针便是如此。)
近代以来,随着针具的改进及医疗技术的进步,大部分禁针穴在一定条件下已可进行针刺应用,其中包括手五里穴。另,手五里适宜用灸法,关于此穴灸法的记载,古籍也有多处,在此不一一列举。
总之,正如高武*所说:“一穴而有宜针、禁针、宜灸、禁灸者……若诸书皆禁针灸,则断不可用矣。”手五里穴为诸书皆禁针腧穴,尽管现代已不将手五里列为禁针穴,但对于本穴的应用还是当十分慎重,尊《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以灸法为主。
上文摘自
《古代禁针穴手五里浅思》,节选。
作者高武,明代医家。生卒年月不详,约生活于十六世纪。号梅孤,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喜读书,天文、律吕、兵法、骑射无不娴习。嘉靖间,中武举,以策干当路,因不合弃归。晚年研究医学,尤长针灸。著《针灸聚英》4卷(1529),《针灸节要》3卷(1537),《痘科正宗》4卷,还有《射学指南》、《律吕辨》、《发挥直指》等。
本号略有改编。
一针疗法:
眉棱骨痛
针灸
小医案

眉棱骨痛针灸临床偶有所见。足太阳膀胱经行于眉头处,足阳明胃经行于前额,所以眉棱骨痛有外感内伤之分。因于外感者,是“伤于风者,土先受之”,风寒或风热外袭眉骨,经络不通,发为疼痛,起病较骤,可伴有外感症状,病在足太阳膀胱经;因于内伤者,胃中浊热循经上冲,发为疼痛,饮酒或食后可加重,舌红苔黄,脉多滑数,病在足阳明胃经。亦有内有浊热外感风邪者。

李东垣《兰室秘藏》所载选奇方(防风、羌活、甘草各9克,酒黄芩3克,水煎服)为治疗眉棱骨痛的专方,疗效颇佳,亦是取其袪风清热降浊之功。笔者在临床上常用以下穴位,疗效颇佳,往往针人疼痛即可缓解。

1.昆仑
昆仑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主要治疗风寒或风热外袭所致的眉棱骨痛,一侧疼痛取同侧,两侧都痛取双侧,先用拇指按压昆仑穴。同时让患者反复用力睁眼闭眼皱眉以活动疼痛处,按压约30〜60秒钟,若疼痛减轻,再行针刺,用提插捻转泻法,同时让患者继续活动眉部疼痛处,留针30分钟。一般针后疼痛即能缓解。若疼痛缓解不明显,则属胃热上攻,起针后再针解溪。
2.解溪
解溪(ST 41)是足阳明胃经的第41个穴位,在足背踝关 节横纹的中央,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相当于系解 鞋带之处,见图。

临床上针昆仑或解溪穴取效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辨证要准确,风邪外袭者针昆仑,浊邪上攻者针解溪,反之则难以取效;二是“按已刺”,即先用拇指按压,疼痛减轻后再行针刺,否则辨证有误,宜换另外一穴;三是治疗的同时一定要配合疼痛处的活动如抬眉、皱眉等。也可以让病人自己用节搓揉疼痛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