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东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齐风·东方未明》一诗,历来众说纷纭,迄今无定论。归纳起来,大约五种,即讽刺朝廷兴居无节说;女子怨恨丈夫说,反映下层人民徭役说,赞美武士出征东国说,尹吉甫从军出征说。

国风·齐风·东方未明

东方未明 颠倒衣裳cháng

颠之倒之 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xī 颠倒裳cháng衣

倒之颠之 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 狂夫瞿jù瞿

不能辰夜 不夙sù则莫mù

全诗全用赋的写法,前面很容易理解,因为“自公召之(自公令之)”而使得当臣子的急急忙忙,忙中连上衣和下裳都颠倒穿错

全诗最难而引起最多歧义的,大概就是“折柳樊圃、狂夫瞿jù瞿”

通常认为樊:圈围篱笆;

闻一多在其《风诗类钞》中说:“瞿瞿,瞪视貌。守时勿失曰时。夫之在家从不能守夜之正时,非出太早,即归太晚。妇人称夫日狂夫。折柳枝以为园圃之藩篱,所以防闲其妻者也。临去复于篱间瞿瞿然窥

视,盖有不放心之意。'

闻一多当然是把“狂夫”认为是女子的丈夫;这么解新颖而富有情趣。

不过,我觉得也未免有些牵强,前篇还在写急于公事而颠倒衣裳,后篇怎么又突然和防妻子偷情扯上关系,何况,慌忙出门甚至连衣服都来不及穿,何至于还采摘柳枝来建樊篱

而余冠英在《诗经选》中说:这是一首农奴唱出的歌。将“狂夫”认为是“奴录主派来监工的人”折柳樊圃、狂夫瞿jù瞿”意谓劳工们半夜被驱赶起来砍柳枝编菜园篱笆,监工们正瞪着可怕的大眼睛监视着。

不能辰夜、不夙sù则莫mù

辰:动词,报时的意思

夙:早

莫:暮,晚

李山在《诗经析读》中认为,两句的意思是柳枝柔弱不能用来做篱笆,如那样做,连“狂夫”也会感到疑惑。古有所谓司时之官,称挈壶氏,两句是比喻司时官的用人不当。

“ 折柳樊圃”作为解释本诗歌的关键,现在已经不可考它的本意,但是,关于《东方未明》倒是,有个流传很久的故事:

《说苑》卷十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魏文侯喜爱少子挚,想让他将来接位,就把太子击封到中山这个地方。三年之间,都没有派遣使者慰问。后来太子舍人赵仓唐,作为太子的使者去见魏文侯。魏文侯问了问太子的生活情况后,又问太子平时都在学什么,赵仓唐说:“主要的课业是学《诗》。”魏文侯就问:“那太子喜欢哪首诗呢?”回答说:“喜欢《晨风》《黍离》。”(《晨风》里有“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暗示魏文侯把太子给忘了;《黍离》有“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表达太子的忧念。)魏文侯有所感动,就赐给太子一袭衣服,令赵仓唐在鸡鸣的时候赐给太子。

赵仓唐回到中山,当鸡鸣时把魏文侯所赐之衣送给太子。太子打开装衣服的盒子一看,衣裳全是颠倒的。太子赶忙说:“赶紧备车,君侯召我回去呢。”赵仓唐说:“我见君侯时并没有得到这个命令啊。”太子说:“君侯赐我衣裳,不是为了御寒,而是为了传达召我回去的命令啊,所以让你到鸡鸣时再给我,《诗》曰:'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这是国君在召见我啊!太子赶回了魏国国都。魏文侯见了大喜,认为太子贤明,于是就把太子留在国都,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而让少子挚出守中山。

太子将鸡鸣赐衣,理解为国君的召见,我以为,或者在他看来《东方未明》是乎也是一种鼓励勤勉的诗呢。我们回到诗中“狂夫瞿jù瞿”

“瞿瞿”,这个词,在《国风·唐风·蟋蟀》中: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在《蟋蟀》中,是为了表达在一年结束之际,一切都安康之际,君子除了享受当下的休闲,也应该保持勤谨;

回到《东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jù瞿””是否也是说,在国家在王室还太稳定太平之际,在以柔弱的柳枝作为篱笆之时,连狂夫都要保持勤谨。

当然,以上勤谨一说,只是我个人主观看法,毫无其他依据,大家也可以在品读中,找到自己的感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