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一个好中医?(内涵问题)
选择一个好的中医来调理身体是很多患病之人非常迫切的愿望,然而近年来中医界层出不穷的“大师”“神医”事件,几乎让很多朋友对中医界的医德医风产生了质疑。其实,以中国之大,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中医师并不缺少,只不过需要我们擦亮双眼,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用自己的智慧来去伪存真,而不受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影响,这样才能发现真正的“苍生大医”。
好中医参考一:医德高尚,淡泊名利。
无论中医西医,医德高尚,都是从业者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要求,讲求医德,淡泊名利也是成为一个好中医必不可少的素质。很多患者在选择中医时,往往喜欢查看中医师的职称、行政级别等,总觉得只有所谓的“教授”“主任”“专家”才能治好病,笔者以在医疗界近十年的经验敬告各位,中国目前的医疗行政级别和职称高低,往往并不能反映从医之人的真实水平,往往只有善于编造学术论文,迎合上级意愿,或者后台很硬的医生才能获得升迁,因此,一个中医师,行政级别愈高,职务愈多,往往临床医术也就越低,试想一下,一个整天被一大堆无聊的会议、科研课题占据了大多数时间的医生,怎么还会有精力去研究中医经典呢?
中医是一门实践医学,并非同西医一样是在实验室里面研究出来的,而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出来的。因此,热衷于搞“科研”来编造论文、获取名利的中医师,是不可能理解中医的精髓,从而成为一名医术高超的中医师的。几千年来,中医的发展,都是靠在临床上悉心摸索,以病人的主观感觉来验证疗效的。这一规律,至今未变,所以往往一些职称并不高,行政职务比较少的中医师,才更有时间去研读古医书,感悟天人之道,从而提高临床疗效。那些头衔一大堆,身兼数职的专家们,往往才是真正江湖骗子,甚至一些没有医师证,无法合法行医的民间中医,临床疗效也要优于目前的那些专家教授。
好中医参考二:细心诊治,慢速看病。
有人说,中医师“慢郎中”,这个“慢”并非指的是中医起效慢,而是指的中医在诊治疾病的时候,细心察验,认真组方,往往看好一个病人需要近十分钟左右才能完成。老病人可能时间会稍短一点,但也绝对不会两三分钟便了事。中医界的鼻祖,汉代的张仲景就曾经批评当时的一些医生“握手不及足,按脉不及尺”“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然而,现在一些所谓的“名医”的看病速度真的令人咂舌,一天之内竟然能看一两百人,他们看脉,验舌,往往都只是一种形式,脑子里在看见这个病人第一眼的时候便已经开始在思索要用哪个方子,而不是先考虑病人的辨证,这些病人的处方,也大都是在仓促之间完成,未经仔细辨证的处方,其疗效可想而知。这一点,古人要比今人做的好。明代一代名医张景岳成名之后,一日诊治五十余人,便已觉头昏脑涨,不肯再多看一个病人,这既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更是对病人负责。所以,在选择好中医时,不妨到门诊观察一下,看看这个医生看病是否经过了思索,看一个病人需要多少时间。
好中医参考三:药简而精,价格便宜。
一些病人因为病急而希望速愈,因此央求医生多开贵药好药,在潜意识里觉得贵药就等同于是好药,遇到开方便宜的医生,甚至觉得医生故意刁难自己,不舍得给自己用好药,由此甚至产生医患冲突。这种想法是十分可笑的。因为药价的贵贱与疗效并无直接关系,疗效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中医生的辨证是否精当,用药是否准确。并不是药材越贵,疗效就越好,药价是由市场调节的,比如冬虫夏草,本来是一位普通的补益肺肾的中药材,十几年前价格也没有如今这样贵,然而这些年来,由于媒体和市场的炒作,使得其价格迅速升温,并且由一种补益肺肾的中药材变成了无病不治的“神药”。普通百姓难得一尝,名门权贵趋之若鹜,一些重利的中医师煽风点火,为了经济效益,不管病人是否适合服用,也大量给病人开冬虫夏草这味药,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其实,冬虫夏草的功效,完全可以由金蝉花等便宜药物来代替,一个医德高尚,淡泊名利的医生,在处方用药上,是绝对不会故意使用贵重药材的。相反,出于对病人经济条件的考虑,这样的医生会尽力的使用一些价格低廉的药物,大家如果遇到这种处方“简便效廉”的中医师,一定要多加珍惜。
另外,药少而精,一直以来便是中医追求疗效的一种手段。药味错杂,往往导致整张处方药物作用相互抵消,无法发挥临床疗效。中医经典书籍《伤寒论》里的大多数处方,都不会超过十味药,不少处方甚至只有两三味药物,就很能说明这一问题。而目前的一些中医师,处方用药动辄二十多味,药味混杂,不唯无益于病,亦且有害于身。医生为人间司命,手握生死大权,如此处方以求利,不有愧乎?再此也提醒各位,遇到开贵方,大方的医生,也还是躲着点好。
好中医参考四:朴素真诚,不夸海口。
黄帝内经曰:“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朴素真诚,既是中医经典上所认为的有道德修养的人之外在表现,也是一个好的中医师所应该奉行和遵守的修身之道。可以想象,一个喜欢豪车、权力、前呼后拥、大讲排场的人,不仅外在不符合一个中医师应具有的儒雅气质,内在也难于保持住纯正的中医灵魂。
中医既是一门医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修身之道,一个好的中医,带给人的气场,必然是安静、祥和的。古语有云“巧言令色者鲜矣仁”,一代名医张仲景,在年轻的时候给相面家何颙看相时,何颙就评论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说张仲景想问题比较深入,但是人不是很高调,后来张仲景果如所言,成了一代名医。可见,言辞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人,动辄便给病人保证,并不符合传统中医师的气质要求。庄子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中医师所持的是天地之道,天地之大美无需言辞,同样,医生医术的高低也无需多言,一切以病人服药后所产生的疗效为评判标准。气质安静、从容的中医,往往医术也会相对高一些。
好中医参考五:不主动推荐西药与中药同时治疗。
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相融合的理论体系,至少在目前,中西医结合的理论体系还远远未能构建起来。医学博大精深,无论中医西医皆如此,因此,同时精通两种医学,并能够融会贯通的医生,还尚未出世。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医开中药,西医开西药,大家各司其责,才是正道,不必越俎代庖。很多中医师限于水平,在临床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为了追求速效,往往推荐病人中西药同时治疗,这样即使有了疗效,也难于说清到底是中药起效还是西药起效,医生的医疗水平也就无法提高。因此,一个有志于在中医上有所成就的医生,在内心上,大都是希望病人在服用自己所开的中药之时,不要另外采用其他疗法,这样才能见到效果。而且,由于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尚未建立,也建议大家,不要病急乱投医,同时采用中药西药两种疗法,这样对于患者的身体,也是存在风险的。
总得来说,一个好的中医师,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仅供大家参考,评判一个好中医的最终标准,还是临床疗效。求医问道,并非一件容易之事,本文所述,主要是为大家提供一些在看病之前,辨别一个好中医的窍门,希望大家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不要为表象所迷惑,最终找到理想的中医师。
ღ本文摘自灵素尚书新浪博客。由杏林墨香整理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注明出处。
好中医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来看看范英志老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他眼里,什么才是一个好的中医大夫。
一个好的中医大夫,首先看他有没有『中道』思想,然后看他是否可以通过『五行生克』的方法论,以及通过『舌脉症』的诊断方式,去把『中道』思想落地。
范英志说,体系是临床的思路模式,既包括形而上的「中道」体系,也包括接地气的「舌脉症」诊断方式。
一个好的中医大夫,首先看他有没有「中道」思想,然后看他是否可以通过「五行生克」的方法论,以及通过「舌脉症」的诊断方式,去把「中道」思想落地。
这才是好的中医思维模式,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范英志说,中医哲学,是从万物抽象出来规律,去寻找和表达「中道」。「中道」这个词太过抽象,儒释道三家几千年来都在不断试图表述什么是「中道」。
但其实《黄帝内经》里讲过,从一到九这九个数字,被称作「至数」(至数指终极的意思),高度概括了「天地人」的三者关系,也蕴藏了对「中道」的终极解释。本质上,这九个数字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
在九个数字里,「六」代表的是「律」。「五」代表的就是「中道」。
再具体点讲。中医讲的阴阳,是表达一种客观状态,阴是「不及」,阳是「太过」, 阴阳其实就是「六律」。「六律」是客观规律,比如在人体,有生理的规律,有病理的规律;在自然界,有太过的规律,有不及的规律。但是这些客观规律是怎么流动起来,形成这个世界变化,形成我们人体的健康与否的状态呢?
是通过「五行生克」的方法论,去实现这个流动,去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这个阴阳平衡的状态,就是「中道」。
范英志在学习日本经方家的理论过程中, 慢慢地认识到他们的局限。日本的经方家不用「五行生克」的方法论去指导临床,仅仅是从「方证相应」里不断总结症状,以及通过腹诊佐证(腹部按压诊断),医生的思路,很容易走偏。
比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方子, 既包括治寒,也包括治热。如果医生脑子里不能抽象出来一个中道,就没有办法做出判断。厚朴麻黄汤、泽漆汤、栀子豉汤、白虎汤、百合地黄汤、小柴胡汤,等等,其实都可以治疗温病。怎么去使用这些方子,大夫的思路应该是看生病的人,而不是病的症状。
范英志觉得,中医本质上要关注的, 是病人怎么才能回到阴阳平衡的「中道」状态,而不是怎么消除症状。人活着要「合道」,去追求阴阳平衡的状态。《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存内的意思就是,正气在「中道」里。这就是「中道」思想对临床思路的指导作用。
范英志说,「中道」要从「五行生克」的方法论中求解到。
想运用「五行生克」,首先要了解每个人的个人体质。《黄帝内经》里有阴阳二十五型人,这其实是对人们不同体质的表述。面对不同体质,中医怎么去运用「五行生克」治疗呢?
比如针灸里「五腧穴」的配伍原理,就是一个典型的对生克关系的判断,从而求得平衡状态。
五腧穴,指人体的穴位,是可以按照「木火土金水」来归类的。比如说,「木生火」「这个五行关系 ,如果火不足,中医针灸大夫会选用木穴来补火」,所谓的「虚则补其母」。如果火太过,中医针灸大夫会选用土穴去泻火,所谓的「实则泻其子」。
具体放到人体体质来说,比如肝木太过的体质, 遇到陌生而黑暗的环境,这个人可能心中比较容易恐惧和疑惑,易做恶梦。这样的体质,要用五行中属「火」的穴位来平衡,比如选择脚上的「行间穴」。火一进来,对太过的肝木,就可以有个疏泄的出口,与此同时,被肝木克的脾土,就能「虚则补其母」,得到补益。
经典的《金匮要略》和《辅行决》,也都生动地运用了五行生克的思想。《金匮要略》里说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这就是木克土。「见肺之病,知肺传肝」,这是指金气之邪克传肝木。
《金匮要略》「咳嗽篇」部分,张仲景用了那么多次麻黄,怎么去看待他选取这味药呢?麻黄是青龙汤的主药,是肝木的象,张仲景一定考虑到肝阳内郁化火是咳嗽的一个致病因素。
同样的,《金匮要略 水饮篇》中,可以看到很多见心之病,知心传肺的运用。这是对火邪克传肺金原理的运用。
这个火克金的原理,在《金匮要略 胸痹篇》中,能看到张仲景就用了很多清肺化痰浊的药,因为胸痹同时包括了心和肺,包括了这个生克关系。
再举例来说,《金匮要略 妇人病篇》里,你会发现张仲景的思路上,用了很多疏肝的药去处理妇人月经的问题。妇人排卵期是春生的木之象,而妇人的月经期相当于秋收的金之象。
见金之病,知肺传肝,所以首当疏肝。所以治月经病,首要考虑疏肝。
这就是用五行生克的思路去分析和判断。
咱们接着说「舌脉症」。
在中医诊断里,舌、脉是提供情报的间谍。如果只看症,医生的判断就容易走偏。
这些年来,范英志一边总结「中道」体系,一边在临床中,越来越重视舌脉症三者关系。
在英国时候,他觉得自己辨证还是不够细致,依然没有脱离开方症相应的思路。
他举了个例子。
比如都是手脚冰凉的症状,中医大夫可以判断是阳气内郁造成,也可能判断是虚寒造成。如果是虚寒,就使用温阳的药;如果是少阳的阳气内郁,仲景的经方四逆散(柴胡、枳实、炙甘草、白芍),四味药没有一味是温阳的药,却也能使郁结的气打开,解决这个手脚冰凉的问题。
范英志说,中医有句话叫「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侯」(指病机的本质为「虚」, 但表现出某些「实」的临床假象)。如果只是根据症状做判断,药可能就会开错。
范英志又拿《孙子兵法》做比喻。
当年廉颇和秦将白起打仗的时候,廉颇守城三年双方还是胶着状态, 赵王精神上扛不住了。这时候秦兵的间谍开始散布谣言,说廉颇这么烂, 秦兵就怕赵王把廉颇换成赵括。谣言传到赵王耳朵里,正合了赵王的心思,果然把廉颇换成赵括。赵括这个人天性骄傲,犯了轻敌的错误 ,一上阵40万赵兵被屠,赵国亡国。
范英志说,战场上日费千金,难定胜负。这个时候,如果有间谍,给出真实的情报,攻守胜负就更容易看得清楚。在中医里,舌、脉就是提供情报的间谍。这就是舌、脉、症三者合参的重要意义。
中道,五行生克,舌脉症,一个都不能少。范英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