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大夫讲糖:话说糖友的“粗细粮搭配”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杂豆类又包括哪些?
多指红小豆、绿豆、扁豆、豌豆、芸豆、鹰嘴豆等等。但是,不包括黄豆(大豆)。在《2016年居民膳食宝塔》中也是分开推荐的。
至于大豆和杂豆的区分点,我没有搜索到有关资料。个人认为主要是它们营养成分上的差异。杂豆类含有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大约为50-55%左右,蛋白质20-22%,脂肪的含量不到2%;而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在35%,碳水化合物含量小于20%,脂肪含量16%。
杂豆类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明显高于大豆,其脂肪含量也很低,可以当做主食类食物,其蛋白质较丰富,可以适当的调整一下其他蛋白摄入总量即可。而如果把大豆当做主食摄入过多的话,我们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科学比例”就很难达标了。这可能是它们主要的区别。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们可以把“全谷物和杂粮”当做粗粮。其实在粗粮的范畴里面,还包括土豆、芋头、红薯等块茎类。
相对粗粮而言,就是细粮,主要是大米和白面。
粗粮与细粮的区别,主要是:是否经过精磨处理(个人还把颗粒大小放到里面了)。
我们糖友应该如何吃呢?我已经有了太多太多的文章。关于粗细粮介绍最多的,莫过于这篇文章<<营养搭配如何弄?--(长篇细论)膳食纤维>>。里面从“膳食纤维”和“主食+高蛋白食物”的角度,为大家分享了饮食制作的理论指导。
粗细搭配,粗粮细作,这是很多文章的推荐用语。
1、八宝粥如何加工?;北方常吃的“二米饭”、“杂粮饭”(省略);
2、把花生或杂豆类食物适量,用水发泡好,然后在和面时,直接放入,做成馒头。这与白面加豆面是不同的,也可以加入少量核桃仁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3、我经常自己加工的一种食物是这样的:把适量倭瓜(嫩南瓜、西葫芦等都可以)搽成丝,加入白面,放鸡蛋2-4枚。不要加水,因为那些瓜的水分就很多,如果面多瓜少可能就会“干”,可以调整比例,也可以加入牛奶。调成糊糊状,然后倒入电饼铛“烙饼”。也可以适当放一些食盐、黑芝麻、木耳丁等。---非常好看好吃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4、有色馒头:可以把黄瓜榨橙汁和面,做出来的就是绿色馒头;如果用胡萝卜汁或老南瓜汁和面,就是黄馒头;也可以用西红柿。还可以活出几种颜色的面,然后做五彩“花卷”。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是我前几天和住院糖友交流的时候提到的。食物丰富多彩,用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