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大夫讲糖:您的血糖仪测得的结果准确吗?如何看待?
经常看到患者在质疑自己血糖仪的准确性。
更有病友准备数个血糖仪,一起测,然后再让自己在“猜疑”或“不忿”的煎熬中度过。
(晒晒血糖,哈哈)
那今天陈大夫就为您谈谈这点儿事。
说到准确与否,首先要看跟谁比?
标杆是谁?
有很多病友总是认为自己的血糖仪是国产的,省钱了就比不上贵的、进口的。
当“紫胖子”和罗氏、强生并列的时候,数值相同,就庆幸自己买到了一款“精准国货”,当出现偏差的时候,就有想抛弃的感觉(当然是抛紫胖子啦),就是因为钱而没舍得。
说起准确,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一般的建议是:不推荐两台血糖仪之间进行比较;更不能用糖化血红蛋白对比;快速血糖仪测定的结果和医院检验科生化仪测出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但是是可以参考比较的。
快速血糖仪测定的结果和医院检验科生化仪测出的结果也是不同的?!那还比较个啥?
血糖是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根据血液分布和实际测量,会用到静脉血血糖、动脉血血糖和末梢毛细血管血血糖。
医院生化仪所检测的血糖,一般是静脉血血糖。而静脉血血糖又分为血浆血糖和血清(全血)血糖。血浆血糖是将血通过抗凝剂抗凝处理,离心去除红细胞后,取血浆进行血糖测定。血清血糖则是抽血后在室温下自然凝固,释放出血清再进行血糖测定。由于红细胞在体外仍然可以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从而造成血糖的进一步消耗,所以,血浆血糖要高于血清血糖。(这和离心去除红细胞的时间有关系哦)
目前医院中血糖测定多是用血浆血。
那我们的快速血糖仪用的是什么血呢?------末梢毛细血管血。
严格来说,用于采自手指的末梢血含有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的血液,也包含组织间液、淋巴液,而不完全是血液。
一般而言,血浆的血糖数值要高于血清血糖和毛细血管学血糖,大约高出10--15%。目前认为:静脉血浆血糖>末梢血糖>静脉血清血糖。这主要是针对空腹而言的。
由于动脉血糖和静脉血糖在空腹和餐后时的差距比较大,所以,在空腹状态的时候,末梢血糖与静脉血糖的差距相差不大且差距相对稳定。但是,在餐后则差距加大。
我们进餐后,食物吸收入血,会导致动脉血糖升高,再经全身毛细血管网进入组织,后经过组织代谢回流于静脉。这样就造成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个部位的血糖含量差距增大。
有数据报道,毛细血管血血糖空腹时较静脉血糖高0.1--0.3mmol/L,但是在餐后则会高出1.1-3.8mmol/L。
这么大的误差,您肯定没有想到过!
--------------------
还有,我们目前的血糖监测原理,都是根据葡萄糖在特异性酶的催化下出现的反应来测量的,常用的有葡萄糖氧化酶和脱氢酶。
所有影响这种酶促反应结果的因素都会导致数据偏差。
上面所说的,不同的血样本(动脉血、静脉血、末梢血)会不同,是因为样本中葡萄糖的含量本身就有不同;
被采血的手指未晾干,而导致水分介入;手指可能刚刚接触水果而没有被彻底清除,也会导致高糖结果;
血量不够是影响化验结果非常常见的原因;
过度挤压手指末端,可能会导致红细胞破裂、组织液进入等,血糖监测结果可能会很低,这在临床上更不能忽视。手指扎深了就痛,扎浅了就会出血少,就可能会挤压,也是因素。
贫血严重或者严重鼾症患者,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会异常,血液中的血氧浓度也可导致偏差;
当患者出现严重腹泻引起的脱水甚至休克,外周血液分布减少,血糖也会出现波动变化;
温度是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所以,手指血的温度、检测温度、试纸保存,甚至海拔高度等等;
不同血糖仪厂家试纸中化学酶量的恒定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还有就是在医院发生的事:血样本在测定前于室温下放置的时间对血糖也会造成很大的变化,有数据说,通常普通标本在室温下每小时其中的葡萄糖水平可降低0.4-0.5mmol/L。那么放置2小时就会降低1mmol/L。
(抽完血就立即送去离心化验,在医院几乎是不太可能的。有做体检的,更有上午抽血下午才送检的情况发生-----还比较个啥劲?)
------------------------
这么大的误差,还测它干什么?
正是由于它的误差性,所以,它不能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别用一个不准的家伙就给他人戴上糖尿病的帽子)。但是,用作筛查还是可以的。
既然因为误差原因不能用于诊断,那么对于糖尿病病友来说,又该如何看待这个误差问题呢?
糖尿病控制的金标准是糖化血红蛋白,在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是非常重要的事。
那么作为日常监测,个人的建议是这样的:
1、是否是低血糖?当病友有饥饿、乏力、心悸等症候的时候,要监测血糖的,要排除是不是低血糖。严谨的医学定义是3.9mmol/L,所以,指南给出的血糖控制目标的低值是4.4mmol/L,已经给您留出了余地。当有低血糖反应,就算是测出的结果是5mmol/L,也要想到可能是低血糖来了。
2、高血糖的识别与血糖分段:高血糖是多少?至少您应该为自己制定一个高血糖的范围。我经常在讲座的时候告诉病友,您要认真看待几个血糖的状态点(都是餐前的哦):
A、大于16.7mmol/L,这可不是一个好数,如果出现这麽高的血糖,最好去医院住几天;
B、13.9---16.7mmol/L,要立即联系您的医生,别在家自己乱调了;
C、10--13.9mmo0l/L,血糖已经很高了,必须高度重视自己的生活了,要严格管理饮食运动等问题,已经需要和医生沟通了;
D、8--10mmol/L,已经高了,如果是经常的,要找医生分析原因,必要时调整剂量。如果您对药物调整多少熟悉一些,可以在医生给出的允许范围内,适当增加些药物,如胰岛素加量2--4单位;
E、5--7mmol/L或6--8mmol/L,说明您的血糖还可以。
上述数值都是餐前的哦,餐前还不达标,就不要过度的关注餐后血糖,那是顺序问题。餐前都10多个,餐后想理想是很难的,测了只能增加压力。
血糖的调整有粗调和细调之分,粗调就是先把基础血糖(三餐前和睡前)调整差不多,然后再进入细调,即餐后血糖的管理阶段。
所以,在对待本身就不太“精准”的监测结果时,要力求做到监测精准,比如:不要挤血、血量要充足、试纸不过期、温度要适宜、尽量选择好的品牌机,定期的和医院矫正一下,等等。
即使做到了上面这个层面,在看待结果的时候,仍然最好还是用一个“段”的概念去分析,这是一个范围,而不再是一个“点”的概念,也就是说,5.5或许就等于6.4mmol/L。
这个范围的设定,是以治疗策略为出发点的,也就是说,这个段的血糖范围,我们应该调整治疗策略吗?是调整药物,还是调整饮食和运动?
当您允许6.8约等于5.9mmol/L的时候,心情就会别样不同。
这不是“自欺欺人”,而这个家伙的本质可能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