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安南员外》连载(49-50) || 作者 刘军

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会宁县通安城故事
通安城的故事说不完
此摭南氏轶事一串
作者    ‖    刘军
作者刘军,男,会宁大沟通安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会宁一中高级教师,现已光荣退休。
作者往期部分文字链接:
《会宁县大沟通安故城忆事——古今通安城》《杨六郎屯兵通安寨》《通安城银泉的传说与历史变迁》《感谢“金昌市人民医院”的白衣天使们》《〈通安南员外〉连载(1-2)》《〈通安南员外〉连载(3)》《〈通安南员外〉连载(4-6)》《〈通安南员外〉连载(7-9)》《〈通安南员外〉连载(10-11)》《〈通安南员外〉连载(12-13)》《〈通安南员外〉连载(14-15)》《〈通安南员外〉连载(16-17)》《〈通安南员外〉连载(18-19)》《〈通安南员外〉连载(20-21)》《〈通安南员外〉连载(22-23)》《〈通安南员外〉连载(24)》《〈通安南员外〉连载(25-26)》《〈通安南员外〉连载(27)》《〈通安南员外〉连载(28)》《〈通安南员外〉连载(29-30)》《〈通安南员外〉连载(31-32)》《〈通安南员外〉连载(33)》《〈通安南员外〉连载(34)》《〈通安南员外〉连载(35)》《〈通安南员外〉连载(36)》《〈通安南员外〉连载(37-38)》《〈通安南员外〉连载(39-41)》《〈通安南员外〉连载(42-44)》《〈通安南员外〉连载(45-46)》《〈通安南员外〉连载(47-48)》

四十九

悬崖壁下坐飞机

晕晕乎乎群孩子

通安城西北方向,河对面的河崖峭壁下,有一块平台。这里是小孩子们的乐土。一到夏秋之交,吹着凉风,孩子们把羊吆到河坡上,就登上这个平台,躺在那里,闭上眼睛,他们耳边凉风嗖嗖。身体感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仿佛荡秋千似的。但无绳索羁绊,自由自在,舒服极了,享受着坐飞机的快乐。

雷雨天,人们从远处透过雨帘看见那里:黑云中有条碗口一样粗细的银白色条状物,左右穿梭,上下翻飞,蓝色火焰不断从那里喷出。

一次,一群孩子跑到那里坐飞机时,都昏昏沉沉,晕晕乎乎地游上游下,游左游右时,对面河坡上放羊的一位老人手搭凉棚,仔细一瞧,发现一条银白色巨蟒蛇,伸出头有一丈左右,绕洞口顺时针旋转十几圈,又徐徐降下,缩进洞里;过了一会儿,又探出头,滑出前半身,身贴峭壁,鼓足劲儿,缓缓伸起,几乎贴进洞口上方悬崖,又缓缓放下,这样上下数十次,又将身子缩进洞里;又过了一会儿,再探出头伸出前半身,左右摇摆数十下,缩回去,又逆时针旋转数十圈。这样上下往复,左右来回,顺时针旋转,逆时针轮旋;人与蟒蛇之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给人的感觉是蟒蛇总是用一种无形的绳索控制着孩子们的移动方向和距离大小。这样活动了足足有半个时辰。蟒蛇也累了,缩进洞里休息去了。孩子们因借蟒蛇的力量,有的说蟒蛇为了吸(吃)人,把人的脑髓摇混了,使人昏迷了;有的说,蟒蛇在炼功而又汲取人体中的精华,有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精气神已被它汲取了,孩子们成半残疾了;有的说,蟒蛇还没有接触上人,若吃了人的脑髓和心肝,会腾云驾雾,幻化人形,来到人间,祸害百姓;有的还说,美女蛇就是吸了人脑髓后,在人间作恶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五十

三人听了心不安

周密侦察出方案

南不倒、张有谋和刘聪慧听了这事,觉得好奇。好奇之后心里感到焦虑。心想,不除掉这祸害,这里的百姓永无宁日。于是他们来到蟒蛇居住的地方进行了无数次的抽丝剥茧、顺藤摸瓜式的侦探,发现了蟒蛇的行踪:白天下午在后山饮水;夜里多时不见,偶尔出现在后山的森林里爬上树吃鸟雏、鸟蛋或钻进兔子窝里吃野兔或在树洞里吃蚁虫等。

蟒蛇外出时,身边触过的草木尽枯萎,且发出“沙,沙,沙,沙”的响声;夜里出行时,两只眼睛好似两把手电筒放出的光芒,十分耀眼,刺得人泪水婆娑,眼根痒痛。

南不倒心里产生了更大的疑惑:为什么蟒蛇在夜深人静时出来寻食?为什么在不声不响中,周围村庄上的羊羔、鸡和猪崽子等经常丢失?他走访了附近的百姓,有的人说,每天黄昏,过路之人,若发现新河路口拐弯处出现一位少妇,只见她:

婀娜多姿俏红颜,胜过仙女来人间;

天生丽质美无限,白色罗裙芙蓉脸。

对人一笑百媚生,四大美女失容颜。

浮云掩盖粉红面,不与凡人仔细看。

只要这位少妇抬头向行人一笑,夜晚三更时分定来吃这个过路人。

南不倒等三人商量:蟒蛇也是蛇,蛇吃鸟、鼠和羊等禽兽时,张开大口,用尽全身的力气,吐出长长的舌头,舌面产生毒液,细长而闪烁迷离的舌头,不断闪动,把它们吸入肚里。肚里出现被吸入动物的模糊形状。这时,它已经筋疲力尽,瘫在那里,动弹不得。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们有了除掉这个祸害的方案了。

(未完待续)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0)

相关推荐

  • 散文《信仰的力量》庞春玉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前几年,有一户农村人家,家宅很大,院墙也很高,铁大门也很精制.家宅的后院,是柴禾垛,那年深秋,这家的男主人正在码柴禾垛,那柴禾 ...

  • 《通安南员外》连载(58) || 作者 刘军

    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会宁县通安城故事 通安城的故事说不完 此摭南氏轶事一串串 作者    |    刘军 作者刘军,男,会宁大沟通安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会宁一中高级教师,现已光荣退休. 作者往期 ...

  • 《通安南员外》连载(57) || 作者 刘军

    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会宁县通安城故事 通安城的故事说不完 此摭南氏轶事一串串 作者    |    刘军 作者刘军,男,会宁大沟通安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会宁一中高级教师,现已光荣退休. 作者往期 ...

  • 《通安南员外》连载(56) || 作者 刘军

    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会宁县通安城故事 通安城的故事说不完 此摭南氏轶事一串串 作者    |    刘军 作者刘军,男,会宁大沟通安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会宁一中高级教师,现已光荣退休. 作者往期 ...

  • 《通安南员外》连载(54-55) || 作者 刘军

    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会宁县通安城故事 通安城的故事说不完 此摭南氏轶事一串串 作者    |    刘军 作者刘军,男,会宁大沟通安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会宁一中高级教师,现已光荣退休. 作者往期 ...

  • 《通安南员外》连载(53) || 作者 刘军

    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会宁县通安城故事 通安城的故事说不完 此摭南氏轶事一串串 作者    |    刘军 作者刘军,男,会宁大沟通安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会宁一中高级教师,现已光荣退休. 作者往期 ...

  • 《通安南员外》连载(51-52) || 作者 刘军

    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会宁县通安城故事 通安城的故事说不完 此摭南氏轶事一串串 作者    |    刘军 作者刘军,男,会宁大沟通安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会宁一中高级教师,现已光荣退休. 作者往期 ...

  • 《通安南员外》连载(47-48) || 作者 刘军

    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会宁县通安城故事 通安城的故事说不完 此摭南氏轶事一串串 作者    |    刘军 作者刘军,男,会宁大沟通安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会宁一中高级教师,现已光荣退休. 作者往期 ...

  • 《通安南员外》连载(45-46) || 作者 刘军

    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会宁县通安城故事 通安城的故事说不完 此摭南氏轶事一串串 作者    |    刘军 作者刘军,男,会宁大沟通安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会宁一中高级教师,现已光荣退休. 作者往期 ...

  • 《通安南员外》连载(42-44) || 作者 刘军

    通安城的故事说不完 此摭南氏轶事一串串 作者    |    刘军 作者刘军,男,会宁大沟通安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会宁一中高级教师,现已光荣退休. 作者往期部分文字链接: <会宁县大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