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历史,追根溯源,原来我们东北人的祖先来自这些历史时期

中国是个重视传统文化的国家。我从哪里来?我的祖先是什么人?对国家和民族有何贡献?我们的家族究竟有哪些优良的家风家教值得传承?是世代中国人千古不变的追求。

让我们从历史入手,分析一下我们东北人,看看我们究竟从哪里来,我们的祖先是谁,有哪些历史际遇。

★祖先本是东北的土著民族

老关东人

如今的东北人,可分为真正的土著后裔和“闯关东者”的后裔。

东北的土著民族,是历史上有史可查的当地少数民族。远古的夏商周秦时代,祖居东北的是肃慎民族。百度先生说:肃慎是中国古代东北民族,是现代满族等通古斯诸族的祖先之一。亦作“息慎”、“稷慎”。传说舜、禹时代,已与中原有了联系。舜时,息慎氏朝,贡弓矢﹔禹定九州,周边各族“各职来贡”的,东北夷即有肃慎。周武王时,肃慎人入贡“楛矢石砮”……当然,肃慎族还有很多分支,譬如秽貊与东胡系列。至两汉到魏晋南北朝称之为“挹娄”,公元五世纪改为“勿吉”,隋唐时期,改为靺鞨,譬如以吉林省敦化市为中心的“渤海国”即靺鞨族创建。至两宋,则为女贞族。

到1635年,清朝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 族。那么自舜禹、夏商周、秦汉两晋、隋唐、两宋、元明清,东北各土著民族的主脉是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族。东北满族主脉之外的分支尚有如今的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赫哲等少数民族。

需要说明的是,后来的满族包括了皇太极组建满族后的一部分原女真族之外的东北土著少数民族和汉族归附满族和隶属满洲八旗的“新满族”。

★祖先是来自清朝顺治年间的关内移民

故宫博物院太和殿 金銮殿

明末,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建州起事,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东北女真的统一征伐。

到1644年,皇太极驾崩,顺治皇帝即位并迁都北京,从此十数万满族八旗人口“从龙入关”,舍弃了世世代代祖居的白山黑水。于是,整个明朝修建的山海关之东的辽东大地——关东,成为人烟稀少的荒芜之地。从1649年开始,顺治朝不断鼓励关内农人出关到辽宁、吉林地域开垦荒地,种植庄稼。能招募更多的关内农民至关东开荒种地的人,还可受到清朝皇家的物质奖励,甚至授以管理官职。于是“闯关东”的第一个高潮由此开始。这部分人落户的中心地带是辽河流域。如今很多东北人的祖先,就是顺治朝“辽东垦殖令”下达后的第一批闯关东者。

★祖先是来自清朝流放宁古塔的官员后裔

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宁古塔,是清朝官吏闻之变色的地域,旧城是现今黑龙江省海林县旧街镇,新城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宁古塔之名最早见于《清大事志》。据《海林县志》载,努尔哈赤于 1599 年开始对宁古塔用兵,并于 1610 年派大将额亦都统一了宁古塔。1666 年(康熙五年)迁至宁安新城,宁古塔作为东北军政中心长达 56 年之久。这里气候异常寒冷,冰雪半年,山水荒蛮,人烟稀少,生存极其困难。

自顺治年间后期始,凡是违犯大清有关条律的汉族官吏开始被流放宁古塔。流放宁古塔就要披枷带锁,千里跋涉、风餐露宿。一路千山万水,路途坎坷,虎狼当道,艰险异常。有的官僚是家人陪同流放,永世不得回京或者回籍。因而现今的东北人中的一少部分,即三百多年前开始不断流放于宁古塔的犯人在此繁衍的后代。有些宁古塔大清钦犯的后代还有家谱可查。

★祖先是来自清朝康熙年间吉林船厂和吉林水师的兵丁和匠人的家属

顺治末康熙初的1661年,大清王朝正式在今吉林市设立大清造船厂和大清吉林水师的管理官员。此后康熙朝不断调整政策,调遣关内水军和造船工匠赴任吉林。

自康熙年间开始的三百多年前,因吉林水师和吉林船厂的创建而奉旨落户于吉林地域、而今其后裔又迁居东北各地的东北人,绝大多数人都可以从本姓的家谱中查找到自己的“族系”和“祖系”,是始于“吉林水师”或者“吉林船厂”。至于其后的黑龙江水师、瑷珲水师、齐齐哈尔水师等将佐之后裔,皆在吉林船厂和吉林水师之后的康熙东巡吉林(1682年)之后的 “雅克萨之战”(1685-1686)前后。

★祖先是吉林城创建后的商贾

1671-1673年,宁古塔副将军安珠瑚奉命率领数千宁古塔士兵来吉林地域的松花江畔,创建了关东军事重镇吉林乌拉(满语,沿江的城镇,即今吉林市)。

清朝的吉林乌拉,倚势重峦叠嶂的长白山脉,虎踞激流澎湃的松花江畔,位于整个东北的中心,其势“扼三省之要塞,为两京之屏障”。康熙皇帝曾两次东巡吉林,乾隆皇帝也曾前来巡视。因而,康乾盛世始,吉林逐渐成为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此,吉林人口剧增。如今的东北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原吉林水师营将佐的随军家属和大清吉林造船厂工匠的家属。

★祖先是关内大灾之年的逃荒者

宋朝之后的山东地面素有“逼上梁山”之说,即英雄好汉因为各种原因活不下去了,即投奔水泊梁山,宁肯落草为寇,也要讨得自由生活。

但清朝之后,“闯关东”之说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甚至更多更广泛的地域流传开来。无论是在黄河流域的旱灾、洪灾、蝗灾,还是兵灾面前,凡是活不下去的关内人民,便会成群结伙、扶老携幼、背井离乡开始了闯关东之旅。有的村庄竟然走得空无一人。

如今的吉林市昌邑区,就是在当年山东昌邑县的三户农民闯关东流落到吉林城东落脚后,搭建窝棚,开荒种地,最后引导关内亲友闻讯而来,最终形成了昌邑屯,建国后形成了吉林市的昌邑区。

放眼中国东北地图,无论长白山区,还是辽河流域、松辽平原、松嫩平原,到处都可看到“某某窝棚“某某油坊”“某某酒坊”“某某烧锅”等独居关东特色的屯落名称。这些万万千千的关东屯落,基本上都是历代闯关东者留下的祖居之地。

★祖先是朝廷逼上梁山的“闯关东者”

在东北,有很少一部分是被朝廷逼迫闯进关东白山黑水之间的“不速之客”。他们有的是留恋明朝统治的“反清复明”人士,有的是犯下了大清律条之罪的“案犯”,有的则是1900年始于山东的义和团义士。这些人无论文武,皆是当时的精英人物,因不容于时代而被迫像北宋的众多英雄好汉“逼上梁山”一样,偷偷地冲破重重关隘和抓捕,闯了关东。这些人数量虽少,但他们旅居关东已经一百多年,其后代也已经成了老关东。

★祖先是解放前后不断涌入关东的闯关东者

东北解放后到建国后的七十年代,由于关内的地少人多的穷困逼迫,由于东北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的诱惑,一批批的关内人开始涌入东北各地,成为最新最近的闯关东者。这些人几乎占据现在东北人的很大比例。

★ 祖先是北大荒的开发者和长白林区、兴安林区的建设者。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十万官兵开赴黑龙江省北部的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打响了开垦北大荒的战役。这些官兵及其后裔,也是现今的东北人的一部分。

另一部分,则是在建国后为开发长白山林区和兴安岭林区而从关内招收的林业职工。这批最早的林业职工及其后裔,也是现今的东北人的一部分。

当然,还有一批“闯关东者”,是改革开放后进入东北的建设者及其家属。

综上所述,追根溯源,当今的东北人的祖先基本来自如上历史际遇:其一,原白山黑水间的土著居民。其二,最先受清朝招垦来辽河流域种地的关内人。其三,历代流入东北的“闯关东”者。其四,大清吉林船厂和吉林水师官僚、将佐、兵士、工匠及其家属。其五,吉林乌拉创建之后的商贾摊贩。其六、流放宁古塔的官员的及其家属。其七,开垦北大荒的十万官兵及其白山黑水间的林业建设者。(作者简介:王天祥,山东青岛人,高级记者、作家,出版长篇小说、旅游文学、报告文学、历史文化、旅游文化、诗词赏析、企业管理、市场分析、成功学、人才学等各种专著42部,撰写电视剧200多集,创作历史、文化、风光、纪实等专题电视片数十部,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发表网络文章千余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