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不拔以救天下:杨朱的理论有何道理,为何被世人所误解?

在先秦诸子当中大部分的人,都主张要让社会充满爱的,比如说,儒家、墨家这两个大学派,都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着手,从而创造了一套属于自身学派的理论体系。

在他们的体系中,奉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儒家虽然讲究有阶层、有区别的爱,但哪怕爱,有阶层、有区别,在爱中也不缺少无私的奉献,比如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墨家则更甚,他们直接主张,没有任何区别的兼爱,希望人与人之间的爱绝对平等,也绝对对等,这两个学派也基本上都是把“积极救世”当成是自己的责任,认为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改革来让社会变得更好。

在此之中,自然要付出很多东西,除了爱,可能还有精力甚至财富、鲜血、生命等等。当然,为了能够让社会变得更好,无论付出什么他们也都在所不惜。

而与他们类似,其他的像是法家、道家这些学派,虽然有的主张君主集权,有的主张无为而治,但是在他们的学说里,也不难看到类似于奉献这样的行为。

可与他们不同的是,先秦时代有一位思想家,他却主张一毛不拔,并且认为只有一毛不拔才能拯救当时的天下,这个人就是杨朱。

杨朱在先秦诸子当中的知名度并不高,甚至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并不晓得他的存在,对于他的理论也不是非常了解。

那么,本篇文章我们就从杨朱的基础理论下手,看看杨朱的理论到底是什么?他的一毛不拔以救天下又有什么样的道理?

其实,在所有的先秦诸子当中,杨朱是被误解得最深的,没有人知道,杨朱的生平是什么?在《史记》中,更是没有关于他一丝一毫的记载,我们只能根据少数流传下来的历史资料,推测出他大概是生活在墨子之后,孟子之前的时代。

虽然杨朱的知名度不高,可他的影响力却跟墨子是一样大的,在当时,天下的思想者几乎分成了两派,不是赞同杨朱的,就是赞同墨子的,完全没有孔子什么事,对此,可以看成是思想界的一个奇观。

那么,杨朱的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一毛不拔。

什么叫一毛不拔呢?就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句话就是一毛不拔这个成语的来历,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杨朱的理论与墨子的理论是完全相反的,墨子主张的是为社会无私的奉献和劳动,对于其他人平等而又真挚的爱,可杨朱的理论确实,哪怕拔一毛就能够利天下,但也不会去做。

这就比较有意思了,墨子为了天下,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出去,而杨朱即便能够有利于天下,却也坚持一毛不拔,可谓是一个毫不利己,一个则毫不利人,所以,墨家和杨朱针锋相对,谁也不肯低头,百家争鸣也由此而兴起。

而在百家争鸣开始之后,率先挑战杨朱学说的人,是墨子的学生禽滑釐,他是墨子的大弟子,学问很深,他曾经询问杨朱,先生拔一根毫毛用来拯救天下,先生愿意吗?

杨朱说:世道并不是拔一根毫毛就能够拯救;禽滑釐又问,如果,可以呢?对此,杨朱并没有回答。

于是,郁闷的禽滑釐将此事告诉了杨朱的学生孟孙阳,而孟孙阳却反问,有人提出痛打你一顿,给你一笔巨款,你愿意吗?禽滑釐说,愿意;孟孙阳又问,砍断你一条腿给你一个国家,你愿意吗?这下变成禽滑釐不说话了!

所以说,对一个人来讲,与肌肤相比,毫毛自然是微不足道的,与肢体相比,肌肤又是微不足道的,同时与生命相比,肢体又显得的稍稍落后,这个道理是谁都懂的,所以,当损失一根毫毛就能获得巨大利益的时候,人们从来都不在意,但是如果当损失肌肤、肢体甚至生命才能获得利益的时候,人们却不得不深入思考。

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没有毫毛,又哪里来肌肤呢?如果没有肌肤,又怎么会有肢体?如果肢体都没有了,那么生命又哪里来呢?难道因为毫毛微小就可以不当回事吗?好像是不能的。

所以,禽滑釐没有回答孟孙阳的问题是情理之中,因为如果禽滑釐说愿意,那么,孟孙阳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砍掉你的脑袋给你整个天下,你愿意吗?禽滑釐肯定是不同意,那么,道理就很明白了,脑袋不能砍,腿就能砍吗?腿不能砍,肉就能挖吗?肉不能挖,皮就能撕吗?皮不能撕,毛就能拔吗?因此,禽滑釐只能够用沉默不语来回答孟孙阳的问题。

而杨朱以及他的弟子则是通过这个夸张的类比,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整体的利益虽然大于局部的利益,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局部的利益是可以随便牺牲的。

因为整体是由局部组合而成的,如果不把局部的利益当回事,今天损失一个,明天牺牲十个,那么,后天可能就是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那到了最后呢,局部的利益都没有了,整体的利益还会有吗?

也就是说,大江大河都是由涓涓细流汇集而成的,所有的泉水、溪流、小河都干了,又哪里会有长江黄河呢?同样的,如果把所有的个人利益都牺牲了,那么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又要从哪里去寻找呢?因此,不要不把小民不当人看,也不要轻而易举地去损失某个人的利益。

也就是说,在杨朱的理论当中,最主要的一点就在于:不要动不动就以国家天下的名义任意侵犯和剥夺个人的权利。

因为对于国家和天下来讲,一个人就犹如一根毫毛,看似是微不足道的,但毫毛也是有作用,同样小民也是人,既然如此,又凭什么要随随便便牺牲小民的利益呢?这就是一毛不拔的意思。

所以,杨朱所说的一毛不拔,并不是说,不为天下做出任何贡献,实际上,无论是孟孙阳还是杨朱,都认为毫毛不如肢体重要,也就是说,个人并不如整体重要,同样他们也认为,如果真的拔一根毫毛就能够拯救天,那也是可以去做的。

但问题在于,拔一根毫毛并不能拯救天下,当时的天下战争频繁,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错综复杂,这样的局面并不是牺牲一个人就能解决的,也不是牺牲一个国家就能够解决的,既然如此,那就不要随随便便的牺牲平民百姓的利益,不要随随便便的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

而事实上就是如此,墨家虽然问杨朱,如果拔一毛拯救天下他愿不愿意?但如果杨朱真的拔了一毛,墨家也没有办法以此来拯救天下,既然如此,那拔与不拔又有什么区别呢?

再者说,天下万民,谁首先来拔这一毛呢?如果是主张者自己率先去拔,那可以看成是自我牺牲,无私奉献,是应当尊敬的,但如果是统治者要求别人去拔呢?要求别的平民集体或者弱小的国家去牺牲呢?这貌似就没有道理了。

所以,谁先去拔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要知道国家的权利是全体公民让渡的,公民让渡权力的总和就是国家权力,但是公民让渡的权利是有范围的,其中并不包括生命权,并且除去法律必须要规定的之外,公民实际上也没有任何的义务让渡其他的财产权。

如此,统治者又凭什么要求其他人去拔毛呢?推而广之,又凭什么要求平民百姓们牺牲个人的利益甚至生命呢?就算是统治者以国家的利益,要求自己国内的百姓牺牲自己的利益,又凭什么能够以天下的名义,要求弱小的国家牺牲国家利益呢?

所以说,杨朱的理论其实告诉我,生命不是用来挥霍的,利益不是用来挥霍的,每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义务必须去履行,而权利也不能随意的剥夺。

要拔毛其实不是不可以,要让利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须要解决谁率先来做这件事情的问题,同时也要解决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的问题?

除此之外,当时的情况,天下万民就算是付出了自己的利益也并不能解决当时混乱的社会环境,更别提付出一个人的利益了。

在那个时候,大部分的统治者都是骄奢淫逸,他们要求公民们付出自身的生命财产,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为了国家,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私欲,如此,这就不是一种号召,而成了一种剥削、一种掠夺,并且这种剥削和掠夺,还打着大公无私利国利民的旗号。

因此杨朱才会认为,所有打着如此旗号,来要求人们贡献利益的行为,都是圈套和陷阱,因为他们会首先骗我们献出毫毛,然后再骗我们献出肢体,最后骗我们献出生命。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话说到底,连最小的毫毛都不给,自然也就不会要求我们献出更重要的东西了。

如此看来,杨朱的一毛不拔也是没有错的。而且,杨朱的思想并不只有这一条,他并不是只认为牺牲自己来满足天下不可,他同时还认为,要取天下的资源来满足自己也是不可以,而且是一丝一毫都不可以。

也就是说,虽然毫不利人,同时也毫不损人,并且,不损人,也不损物。

这其实就是杨朱智慧的所在,他用思想的武器保护了自己,也保证了财产器物的安全,不允许别人对自己无所谓的索取,同时,也不利用他人来为自己谋取利益,要知道这样的想法是难得可贵的,尤其是对于统治者。

那个时代的领导阶层统治阶层,他们大多数都是无故富贵,任意挥霍着平民百姓们创造的社会价值,而杨朱的两种要求,就恰到好处的否定了这样的社会现象,既不要求平民百姓们为领导阶层无私奉献,同样也背判了领导阶层肆意挥霍劳动价值的行为。

这其实是人权宣言,同时也是维权声明。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杨朱的理论自有他的道理所在,他的思想保护了个人的权利,同时也保证了社会的权利,他认为自己的利益就应该是自己,而天下的事物就应该还给天下为整个社会的全人类所共同拥有,如此,杨朱与墨子的理论其实就合二为一了。

墨子辛辛苦苦,不就是为了创造一个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社会吗?而杨朱保证自身的权利,保证社会的权利,不就是以个人为单位保证了整个共同所有的社会吗?

所以,实际上的墨子和杨朱,他们分道扬镳,但却殊途同。

而且诸子百家中,如同于他们这样的思想者不在少数,比如说,孟子与韩非就是这样,他们就像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

孟子与韩非是民权与君权的对立墨子与杨朱则是公权与私权的对立,孟子捍卫民权,韩非保护君权,墨子主张公权,杨主维护私权,他们虽然表面上是相反的,可是却也能合二为一。

因为在很多时候,没有私权就没有公权,没有君权,也就没有民权,尤其是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社会,没有君主和领导阶层的保障,人民就很难安居乐业,但同时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没有平民百姓的贡献,一个王朝也很难持续发展下去。

所以,无论是公权还是私权,君权还是民权,他们都是对立统一的。

但是这一点却常常被人们忘记,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在中国古代历史社会的制度基础上,真正的所有制其实并不是公共所有,也不是个人所有,而是家庭所有或者家族所有。

既然如此,个人财产的个人所有就不在人们讨论的范围之内,所以私权很少有人提及到,这也导致群体意识成为了文化的内核,或者说成为了主流的意识形态。

如此,在那样的政治氛围之下,讲究个人的权利就难免会有风险,也正因如此,杨朱的理论一发表就震惊天下,但同时他的言论,也被污名化和妖魔化,人们断章取义又一知半解的嘲笑他的一毛不拔,但人人却又都想做,杨朱所说的那样为己不为人。

或许,真正理解杨朱的只有庄子,庄子提倡个人的自由,提倡绝对的自由,其实也是从个人的角度去出发的,只不过庄子在世俗人的眼中超凡脱俗,他并没有卷入这场君权与民权、公权与私权的论证,但是他却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由的热爱,也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事实上,平衡是世界的常态,对立统一也是,很多时候并不能非此即彼,而且非此即彼也并不能解决问题,就如同杨朱所说的那样,真正的牺牲了个人的利益就能够保全国家的利益了吗?其实也不见得。

但话说回来,如果每个人都不去为国家所牺牲,那么个人的利益又能够保全吗?好像也不能。

所以,所谓一毛不拔和为国为民,其实这也是对立统一的,并没有哪一个必须要去做,哪一个就做不得,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并不能要求无所谓的牺牲,这叫做以光明之明例行杀戮,同样我们也不能不顾集体的利益,这叫自私自利。

因此,如何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寻求一个平衡,这是自古以来所有人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