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下文物看盛京
2019年11月16日,沈阳市和平区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召开为会员颁发会员证暨协会首次会员培训的活动。即使前一天雪落沈阳,气温骤降,但会员们参会热情不减。
下午一点,会员们陆续走进会议室,填写会员登记表以及短暂的寒暄过后,一点三十分钟,会员培训正式开始。
首先,陈赫会长为我们介绍了本次培训的主讲老师,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赵晓刚老师。接着赵所长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沈阳地区地下文物资源和开发现状,讲解共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沈阳地区历史简介,在这一部分中赵所长为我们简要梳理了从旧石器时期开始沈阳地区的历史与中原文化历史的对应关系,如沈阳地区鼎外形的演变过程与中原地区鼎形状的演变过程相似,可见中原文化早已经能够辐射到沈阳地区。第二部分也是本次讲座最为重要的部分,即沈阳地区地下文物资源概况。或许大家只了解沈阳故宫、张氏帅府这类完美呈现在大众眼前的地上文物建筑,殊不知在盛京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还有许多埋于地下的文物资源,这些文物资源或为历史上某位王侯的府邸遗址,或为当时重要寺庙遗址,或为两部落会盟所在地遗址。在这一部分,赵所长从沈阳下辖13个县区的文物资源特色说起,介绍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战国秦汉时代、高句丽时代、辽金元时代、明清时代等7个时代沈阳地区地下文物的埋藏情况,通过赵所长的讲解,大家对我市地下文物资源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第三部分为地下文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为我们列举了新乐遗址、汗王宫遗址等成功开发利用及保护的案例,以及其他保护措施的利弊。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地下文物尤其是遗址究竟应该如何呈现在公众面前?呈现效果与保存原貌的矛盾可以怎样解决呢?或许通过一代代文物工作者和文保人的努力能够实现两者的平衡。
随后,感谢赵所长的精彩讲座,陈赫会长为我们介绍了我会的副会长及理事,接着进行会员讨论环节。会员们积极发言,从保护、宣传、建设等多个角度向赵所长提问,赵所长耐心地一一为大家解答。
最后一项,颁发会员证,很开心也很荣幸,我们是第一批拿到会员证的成员,大家纷纷表示听了今天的讲座更爱沈阳了,还有那么多未被发现的文物资源,普通公众也应该为沈阳的文物保护工作献一份力。
会后,与会人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