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梨园情》微信群天津小站联谊活动拾忆

《天南地北梨园情》微信群天津小站联谊活动拾忆

2019年5月,《天南地北梨园情》微信群,发出了和天津小站镇联合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联谊活动,倡议得到了群友戏迷们的一致响应。

九月的天津,依然是花红柳绿,但是也是秋色宜人。九月十九日,来自全国省市的群友戏迷,欢聚一堂,从四面八方汇聚在第一练兵小镇—天津小站。

《明日之星京剧社》的琴师们演奏《迎春》

笔者和二爷刘俊成合影留念

笔者与才颖 王志宏 仇芳杰合影留念

天津小站,19世纪末,北洋军阀袁世凯曾在此编练新军,从而成为近代北洋文化的发源地和大本营,而今天的小站是津南区重要的工业重镇和农业生产基地,是天津市十一五全市重点建设的中心镇之一。当年操练陆兵的地方,有着“稻米之乡”的称呼,也是京城的要塞之一。古老的练兵园,诉说着中国练兵的经往历史,仿古的小站建筑,诠释着小站镇的文化底蕴,纵横交错洁净的街道,在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戏迷票友的同时,也在唱响小站镇迎接七十周年大庆的唯美序幕。

2019年9月20日上午9点,天津小站镇晴空万里,开幕式小站镇文化馆演出大厅,在悠扬的京剧联唱中,拉开了《天南地北梨园情》微信群和小站镇政府的庆祝活动,热情的观众,总是报以热情的掌声,每天的演出,总会出现不同的新面孔、新观众在剧场里,为演员喝彩。天津人爱戏,懂戏,更会看戏。听人说,如果唱的不好,天津人会叫倒好。战战兢兢地走进天津小站的票友,自然也怕被叫倒好,努力争取把最好的状态奉献给大家。可事实上天津小站人,也非常热爱我们远道而来的票友们,他们知道远途来的票友,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表现好,非但没有叫倒好,反而给了更多的鼓励,通过这次活动,也能看出天津人好客的热情。

候场中的才颖

连续三天的演唱交流演出,在小站京剧社的《红梅赞》中,拉下了帷幕。有欢笑,有泪水,有收获,更多的是戏迷票友们欢聚一堂,新老朋友相见。难忘开幕式上,张萍老师和朱宝光老师的演唱,把开幕式推向高潮;闭幕式上,天津京剧院院青年演员万琳、闫文倩的演唱,六岁的小琴师、京昆京剧社赵羽老师的徒弟李秋瑶小朋友和天津京剧院著名花脸左红莲老师合作的《赵氏孤儿》“我魏绛”,赢得了阵阵的掌声……难忘前来救场、不收分文的哈尔滨京剧团的张派名家才颖老师;难忘北京京剧院著名鼓师杨广同老师前来助威;难忘每场演出,受邀前来的鼓师黄伟老师给演员们安排走场、安排文武场,半夜为演员拿道具;难忘北京京昆文化艺术团团长、京胡大师徐兰沅的入室弟子赵羽老师,前来为演唱会助阵;难忘奚派青年演员张凤玺老师无私的为大家演唱,为胥向虹的演唱把场;难忘受李伟刚老师之托,始终为票友默默付出的琴师王伟老师;难忘从武清来到小站的“明日之星京剧社”的王军老师的团队,为闭幕式增光添彩,以及王军老师默默地为大家辛勤的付出;感谢小站镇政府周同军站长及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小站的周宏生、刘俊成、刘梅生、陈维建、张鹤筹、王浩等等各位琴师、鼓师的鼎力相助!

李敏之 廖椿文(台湾) 黄伟  左文胜 刘新民合影留念

马术学 刘梅生 徐国士和演员张福瑞合影留念

票友和张萍老师 朱宝光老师合影

票友和张萍老师合影

天津小站的刘红华

为票友胥相虹把台的张凤玺老师(左)和助演徐向东合影留念

京剧,拉近了来自四面八方群友的距离,也拉近了善良的天津小站人和票友之间的距离。活动结束了,但是京剧人之间的情谊永远没有结束。领略了天津小站的唯美景致,看到了天津小站人的善良淳朴的民风,观赏了京剧爱好者多姿的风采,学习了更多京剧票友做人的品质。此次活动将会永远留在记忆里,在京剧票友的活动中,增添一份新的风采。

王志红 陈鲁山 赵羽合影留念

赵羽  杨广同 王志红

周宏生 刘新民  李欣青三位老师合影留念

周宏生和朱宝光老师合影留念

著名女花脸左红莲和左文胜交谈

作者和秦永亮及其女儿合影

“稻乡浓情”,人也有情,“天南地北梨园情”,情谊更浓!再见了!天津小站!再见了!可亲可敬的老师们!再见了!兄弟姐妹们!期待他日还相聚在天津小站,畅想往日的欢聚,述说旧日的情感,让京剧连接起友谊的纽带,真正体现张玫老师的那句话:“天下戏迷是一家!”

路上的风景美,票友的风采更美!让舞台上熠熠生辉的票友们,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为京剧舞台的繁荣添砖加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