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忠臣:从老子、庄子美学观点中理解中国画的“意境”
传统中国画首先要了解中国发展史,是经过华夏古人劳动创造的作品,是任何其他文化无法代替的,它深深地烙印在民族精神中,使其屹立在东方上下五千年。传统中国画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下,传承古法精神,以中国人文风情为主要创作素材的绘画作品。体现在笔墨、气韵、意境、格调诸方面。特别是笔墨,气韵的运用体现,是外国西洋画所不具备的,谢赫六法总结的全面精准。西方绘画没有“书画相通”的理念,中国画水墨晕染,书画交辉,写风骚之意,体天地之心,其创作命气,境界用心,与文学诗文息息相关。画面多辅以诗文书法,以完美意境,使作者尽其意,赏者会其神。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传统中国画经过几千年漫长岁月的洗礼,是由历代无数中国画家承前启后耗尽心血体会总结出来的经验。大浪淘沙,去伪存真,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是中国画的宝贵财富。传统中国画内涵相当深奥,概括《周易》五行八卦、天文、地理等诸多因素,其中特别强调“意境”之美。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我们从老子、庄子美学观念中来理解体会中国画的“意境”。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和“无”有机统一,“虚”和“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活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影响很大,虚与实结合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条重要标准。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庄子认为,天地万物是有形和无形的关系,虚与实的统一,形象并不只是有形的形象,而应该是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形象。庄子,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于中国古典艺术中意境和创造影响十分巨大。我们在谈论中国绘画的本质时,经常提到两个概念,一个叫意象,一个叫意境,先来谈论一下意象,什么叫意象?我们在评论一幅绘画作品时,经常讲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笔断意连,立象以尽意等等意义理念,而意向指出的是以意成象,成为一种艺术形象。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画家们在观察大自然和观察社会过程中,产生出思想情感,有了新的意念,要创作出有意义的理想作品,于是就把客观事情中精粹的部分集中起来,经过高度提纯,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意象绘画艺术。意象可以说是形象和情趣的契合,在艺术观念里,感情的东西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情化显示出来。意象是中国美术发展史到唐代后,形成了这一新名词,从而普遍的已被美学家、画家们使用丰富起来。以后又进一步提出了“境”这个新的美学范畴,标志着“意境”说的诞生。
△成忠臣书法作品
什么是意境呢?“境”生于象外,而“象”是某种孤立有限的物象,而“境”则是大自然或人生的整幅图景。“境”不仅包括象,而且包括“象”外的虚空,“境”不是一草一木,而是元气流动的造化自然。画家的描绘,不是停留在有限的孤立和物象上,而是要突破这有限的“象”,以有限进入无限,从而去体会宇宙的本体和生机。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意境”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画家思想情感的化身。画家要具有审美的心胸,必然超越世俗欲意,成见的干扰和束缚,保持内心的虚静状态,在虚静之中才会有胸中丘壑。苏东坡说,“虚,故纳万景”,这样才能感受到美好的事物,才能表现出客观真实的“境”。画与诗是相融合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以诗人的手法作画,可以提高画的美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