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水仙
折叠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鳞茎球形,直径2.5-3.5厘米。叶4-6枚,直立向上,宽线形,长25-40厘米, 洋水仙
折叠 编辑本段 生长环境
喜好冷凉的气候,忌高温多湿。
折叠 编辑本段 分布范围
原产欧洲。中国引种栽培供观赏。 洋水仙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价值
洋水仙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变种
折叠 常见分类
红口水仙:原产法国、希腊至地中海沿岸。鳞茎较小,叶宽线形,粉绿色。花茎花葶与叶等长或略高。顶生一花。花被片纯白,副花冠浅杯状,边缘红色,颇为娇艳,有芳香。花期4月。休眠期很短,宜早栽种。
丁香水仙:鳞茎较小,叶狭线形,表面有凹沟,鲜绿色。花茎与叶等长。顶生花2~6朵,鲜黄色,副花冠也为鲜黄色,边缘波状。花期3月下旬~4月中旬,单朵花开放7~10天,芳香。耐寒,鳞茎繁殖系数20以上。种子5月下旬成熟,秋播5~6星期出苗。喇叭水仙耐寒性强,好光照,也耐阴,喜水分,喜肥沃,适宜在深厚、疏松的土壤中生长。
折叠 类似植物
洋水仙与中国水仙的区别
洋水仙与水仙(中国水仙)同为石蒜科水仙属的植物,是水仙属的不同物种,都是深受人们欢迎的花卉。正如她的名字,洋水仙,是漂洋过海从外国引进的品种,而水仙则原产于中国。这两类水仙外形上比较相似,但仔细辨别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洋水仙
第一,洋水仙的花比水仙的花大许多,而且颜色更加多变、艳丽。水仙花除了外面的六片花瓣以外,在中间还有一个像衣领一样的构造称为"副冠",中国水仙的花瓣一般白色(稀有黄色),副冠金黄色,洋水仙的花瓣和副冠的颜色都很多变化,有白色、红色、黄色等各种颜色,不同的颜色组合在一起,使得洋水仙的品种非常繁多。而且,洋水仙副冠的形状大小也各不相同,有的像喇叭,有的像裙边,有的像碟子,有的几乎平贴在花瓣上。这些形态上的差异都是人们长期栽培变化的结果。
第二,洋水仙的花香味不如水仙那么浓重。走在洋水仙丛中,你闻到的只是一般草花的香气,是一种大自然的春天的气息,而不像中国水仙那样在较远处就被她那浓香吸引过来了。
第三,洋水仙每根花葶里一般只长一朵花,而水仙的花葶一般长着3~8朵花。
第四,洋水仙的花期比较晚,一般在早春至仲春的3月至4月间比较温暖的时节,而水仙的花期在冬末春初的1月至2月间,气候相对寒冷的时节。
第五,洋水仙的鳞茎分枝比水仙少。我们都看到过水仙的鳞茎,一个鳞茎上往往有好几个 洋水仙
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水仙主要有两大主产地,一是福建漳州,二是上海崇明。这两个地方产的水仙是同一种水仙,区别在于栽培方法不一样。漳州水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仙,是栽培在水里的,而崇明水仙是种植在土里的。由于栽培方法和产地不同,同一种水仙就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崇明水仙一般个子更矮小而紧密,花少而娇艳,香气更重。中国水仙虽然不如洋水仙品种多,但也有几种品系,比如花瓣有重瓣单瓣之分,植株的高矮也有所不同,加上鳞茎雕刻大师的加工,也是千变万化的。
折叠 编辑本段 栽培技术
折叠 球根培植
由于洋水仙是温带性球根花卉,喜好冷凉的气候,忌高温多湿, 洋水仙
购买球根时要查明球根是否经过冷藏处理,若是未经冷藏处理的球根,买回后要放到8~10℃的冰箱内冷藏40~50天,以打破其休眠期,再栽培可有效促进开花。广州花卉研究中心从1987年开始引进洋水仙进行促成栽培,供应每年的春节花市,大受群众的欢迎。
经过冷藏处理的洋水仙球根,在春节前50天进行种植,栽培土壤以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肥沃砂质壤土为佳,土中预埋有机肥,或使用经用有机肥堆沤过的泥炭土拌少量的河沙种植效果亦好。通常视种植盆的大小采用丛植的形式每盆种3~5个种球,球根必须用泥土完全覆盖。种植后移至日照约为50%的半荫处,土壤经常保持湿润,当叶芽伸出土面后,再将盆栽移至日照约为70~80%的环境下栽培。
生长期间每两个星期用磷酸二氢钾稀液淋一次,亦可施少量的氮肥。生长适温15~20℃。可采用不同的光照度、湿度和温度来调节开花期,以达到春节刚好开花的目的。
折叠 种植方法
洋水仙的繁殖常用分球繁殖,自然繁殖率可达4~5倍。一般在秋季进行。 洋水仙
洋水仙的播种繁殖在9月中旬进行,播种土用腐叶土、泥炭土和粗沙混合配制,经消毒后用于播种。播种后细管理,翌春发芽形成小植株,初夏时叶、根枯萎,形成小鳞茎。播种小鳞茎要培育4~5年才能开花。